簡體版

第三十七 壽宴五

最後上場的是寶月樓四大台柱的踏菊,踏菊出身貧困,來自山區,卻天生的好嗓子,可是她在歌舞坊里地位卻是四大台柱之末,主要是她唱的曲子都是家鄉的山歌,再加上家鄉語言難懂,曲子又翻來覆去的唱,早就被鎮里的大戶厭棄了,平日里接的活也最少,收入最低,可是偏偏寶春把她安排在最後,也全當是壓軸了。寶春沒有別的想法,當日她听了幾人的唱腔,發現踏菊的嗓音高亢,曲調又有濃郁的少民族氣息,自然想到了現代很流行的那首曲子《山路十八彎》,如果前面的演唱和形式給人眼前一亮,那麼現在便是回歸到自然中去的時候了,而且寶春發現,山歌的演繹形式不用很復雜,單憑那種民族的氣韻,而且很容易和這里的人產生共鳴,所以選擇了踏菊壓軸。踏菊不負眾望,一身民族短襖上衣,刺繡短裙,褲子的顏色根據刺繡的顏色選了綠色,搭配著刺繡的菊花,仿佛自己也是一支傲菊。

沒有過多的修飾,更沒有過多的裝點,仿佛她一站上去便是家鄉的活招牌,曲子嘹亮悠揚,搭配踏菊的嗓子,仿佛身在山林間,面前便是一條跨江獨橋,橋的另一端有面如桃花的姑娘在風中微笑。喲……大山的子孫喲

愛太陽嘍

太陽那個愛著喲

山里的人喲……

這里的山路十八彎

這里水路九連環

這里的山歌排對排

這里的山歌串對串

十八彎彎出了土家人的金銀寨

九連環連出了土家人的珠寶灘

耶……

只幾句出口便引起轟動,踏菊將優美與豪邁充分結合,讓我們體味了山水蔥瑩的靜謐,也體味到了來自大山深處的自由和豁達,更有追求幸福追求人生的希望,所有的語言都在旋律里一一綻放,叫人無限回味。沒有這十八彎就沒有美如水的山妹子

沒有這九連環就沒有壯如山的放排漢

十八彎啊九連環

十八彎九連環

彎彎環環環環彎彎

都繞著土家人的水和山寶春听著熟悉的旋律,突然有點感懷,那一年這首曲子在春節晚會上風靡的時候,她的事業剛好出現危機,公司面臨破產,那一年她急急在公寓吃了飯,臨出門的時候恰好在唱這首歌,那種大山人民的精神鼓舞著她,令心灰意冷的她再次振奮了起來,面對音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就好比這掌聲,除了欣賞應該還有些許別的東西。寶春恍恍神,踏菊的聲音就在耳邊回蕩,她的心卻說不出是好是糟,對于這個世界她有很多的不適應,可是偏偏她是個不服輸的人,即便命運這次和她開的玩笑有點大,她還是會義無反顧的走下去。歌曲是精彩的,引的眾人紛紛站直了身子,彭老太爺的壽宴異常熱鬧,又非同一般,足可讓人津津樂道,已經有人在悄悄命人預訂今晚表演節目的人了,如此一來,在彭府算是首演,老太爺的面子也算是掙足了。歡騰一番後,黯淡下去的舞台再次升起了光影,這次上來的不是出名的歌姬,全部是彭府的下人,清一色紅衣兔耳朵的小丫鬟,個個機靈水女敕,大眼楮在臉上眨啊眨份外可愛。這是寶春和華管家商量後選出的丫鬟,別的不說,幾個丫鬟聲音相似,面容清麗,在大壽之喜作為下人代表拜壽可謂是不二人選,主要是聲音是寶春喜歡的那種音色,清麗又帶著幾分懷舊,聲線柔柔,唱和聲再好不過。只見曾一品帶著寶春,懷抱里各自抱了一個吉他,眾人看的分明,都被這新鮮玩意吸引,卻無人知道那是什麼。一群人有次序的站好,丫鬟們手里捧著燭火,在這個月夜好似天上繁星落入凡間,下人們齊齊喊著賀詞︰「祝老太爺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賓客也跟著應和道。老太爺自然喜悅,舉起手中玉光杯,準備與大家暢飲,卻被彭于謙攔下,道︰「阿爺忘記您的身體不宜多喝的。」「無妨無妨。」老太爺模模孫子的頭,悄悄道︰「我的謙兒送我如此大禮,阿爺怎能掃興,況且就這一杯了,當是還大家的禮。」彭于謙听罷也便不好阻攔,舉起手中酒杯先干為盡,道︰「謙兒在此謝過大家了。」一番祝賀之後,樂曲才緩緩響起,寶春和曾一品手里的奇怪樂器竟能彈奏出如此好的音律,這音律不同于琵琶的婉轉,不同于古箏的清亮,更不同于簫聲的耐人尋味,偏偏就是能彈奏出一份灑月兌一份懷念,那聲音如此直接,仿若溪流滑過炙熱的心髒,留下淺淺痕跡。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他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里呀?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啦……想她。啦…她還在開嗎?

啦……去呀!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那些花兒》好像並不適合此時演唱,可是寶春偏偏選了這首,在這個世界待久了,人總是比較容易懷舊,也更容易思念起誰,寶春心里明白,這最後一個節目其實是送給自己的,孤兒院的夜總是特別長,孩子們不知道怎麼打發的時候,都會找尋一首屬于自己的歌來安慰自己,這首歌是院長最喜歡的一首歌,來到這個世界的五年,每每哼起這個旋律,還是會想到孤兒院的漂亮院長,想到照顧孩子們飲食起居的吳媽媽,更有自己吐露心事的小伙伴毛豆,只是最終,孩子們都會走出那個淨土,在風雨中繼續前行,不知道現在她們過的好不好,歲月中的花朵,終在自己的天空離奇遠去了,好像只剩下回首。如果前面的節目是大餐,這最後的謝幕便是小茶,清淡,讓人更容易感懷,每個人心中的那朵花在此刻開放,又頃刻凋謝,隨風紛舞。音樂的魅力往往就在此,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讓所有沉澱。

老太爺喜悅的表情在臉上凝固,眼中卻含著熱淚,沒有人知道他想到了誰,彭于謙也沒有問,只是靜靜的看著舞台上的那個孩子,那個帶給他帶給這里所有人一個非同凡響夜晚的孩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