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四章 核冬天

龍游在莫斯科沒有待幾天,便帶著大隊人馬朝遠東地區飛去,因為那邊一個大型戰略導彈發射基地傳來求援信號,再不過去很可能陷入一場巨大的麻煩。

這個大型戰略導彈發射基地隱藏于深山之中,但是地下發射井里面的核導彈卻轉運不易,即便拆卸核彈頭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和人手。

一開始,局勢還沒有這麼混亂的時候,任何核大國也不敢放棄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日常戰備值班,畢竟這東西就像核大國保命的法寶。特別是在海基、空基核力量基本癱瘓的今天,陸基核力量已經成為國家安全最後一道救命法寶。

雖說在這個時期應該不會有哪個戰爭狂人敢于襲擊別國,但是把國家安全置于這種賭人品的判斷上,肯定是不合適的。

因此,龍游一行實在沒有辦法推月兌。

「莫德爾,你到什麼位置了?」龍游耳麥中傳來一陣詢問聲。

「快了,應該再有半小時左右就能趕到導彈基地。」

「那邊情況很危險,好像除了妖獸還有那個叫墮落者組織的影子……」葡京心里十分擔心情況會惡化,要知道這些導彈基地里面的核武器,可不是之前用來打擊妖獸的小型核武器。

這些大家伙一開始被制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貫徹和霉國保證互相摧毀的核戰略思想而造出來的大殺器。現如今任何一枚彈頭的殺傷力,最少都能摧毀一個大型城市。像一些小國,只需要一發。就等于滅國。

而據葡京介紹,這個秘密戰略導彈基地里面的核彈頭當量加起來,超過當年霉國在日倭國投下兩枚核彈當量的兩千多倍。

如果被墮落者控制了,他們足以威脅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是全人類。

龍游听到這話,心里稍稍有些後悔,自己不該帶著女孩們出來,要知道爆炸威力過大的話。甚至可能影響空間法器的安全。

「我已經加速了,待會再說……」

龍游關掉通訊器,用盡最大努力朝導彈基地飛去,他心里默默祈禱,希望自己還來得及趕到,不然一旦核導彈被墮落者那群家伙控制住,全世界都將不得安寧。

原本需要半小時的路程。♀在龍游死命的加速下,只用十幾分鐘就沖到了基地上空。

此時天空中並沒有多少妖獸,反而地面密密麻麻爬滿了各式各樣的大家伙,有些甚至看到半空中的龍游,還會張開嘴吐出一團團光球朝龍游襲來。

這些導彈基地本身就擁有極強的防御能力,甚至當初設計時就考慮過防御核彈襲擊。現在即便有這些妖獸攻擊,按理說也不容易攻破防線才對。

看來只有一個原因——墮落者。

龍游打開通訊器和被困在里面的基地指揮官取得了聯系。

「莫德爾將軍,您到了,太好了……我們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

「我不是將軍了,就叫我名字吧。說說情況……」

「是。我們原本防御很嚴密,厚達幾十米的鋼筋混凝土和鋼板在妖獸的連番攻擊下。也還能支撐很久,但是那些突然竄出來的人形生物,卻通過偽裝的手段騙開了基地大門,讓我們另一個運輸通道被打開。現在幾乎所有人武裝人員全都擊中在那一邊,防守非常吃力。普通的步槍根本沒法擊穿他們身上的防御,也只有重機槍和單兵火箭才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傷害……」

「好了,我知道了,給我運輸通道的位置,然後準備在通道最後一道防御位置裝上炸彈,如果情況危急,你們就先把通道完全炸毀。」

「先生,那個通道是用來維護設備進出的通道,炸掉的話?」

「少廢話,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考慮這些。照我說的做,出了問題,我負責!」龍游沒有心情和他們多解釋,掉頭朝運輸通道趕去。

剛到通道口,龍游一眼就看到了四五個全身被黑色外套籠罩的墮落者,正聚在一起商量著什麼。

看到龍游從空中落下,那些家伙一個個沖著龍游大聲嘶吼起來,仿佛真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一般。

龍游沒有時間和他們廢話,揮手使出一招擎天掌,碩大的手印從空中落下,帶著轟轟的雷聲,將四五個墮落者直接拍在了地面。

等龍游收功一看,地面上一灘綠油油的肉屑在空中散發出一陣難聞的腥味。

擎天掌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修煉,已經被龍游用得十分熟練,再也沒有當初那種使用一次便內髒受損的隱憂。

而且對于龍游來說,墮落者的加入讓他十分懷疑他們的目的,甚至都不是為了訛詐人類政府,取得什麼利益,可能純粹是為了引發全世界的核大戰。

還記得當初墮落者派出鐵面兩兄弟,試圖通過控制杜馬議員,來達到掌控俄國的目的,最後甚至不惜蠱惑久科夫發動軍事政變。

龍游想了很久一直不明白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因為墮落者在陽光的直射下,無法在地面呆很久,身體原因的限制使他們還是更適應地下的生活。

所以龍游當得知他們試圖控制人類的政府的時候,也有些莫名其妙,難道是為了更好地給自己提供練功的原料?

要知道墮落者人數本來就不多,練功所需也不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控制一個國家似乎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覺。

現在他們直接趁著妖獸潮來奪取核武器發射陣地的時候,龍游終于想明白了他們要做什麼。

在八十年代初,地球的科學家麥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保羅.克魯茲和科羅拉多大學環境學家約翰.伯克斯,曾經提出過一個理論。

他們認為,一場核戰爭核爆炸引起的大火所產生的煙灰雲,足以讓整個地球的氣候發生重大的變化——太陽將在地球上消失很長一段時間。

這一學術報告後來全文刊登在1982年瑞典出版的第期《環境》雜志上。當時他們雖然還沒有把這種現象稱為核冬天,但它的客觀效應,卻啟示了另一些科學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