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五章法典

第一百一十五章法典

陳彪看到太子沒有什麼反應,繼續說道︰「下策是里應外合︰如果不能確定雲貴的二十萬大軍會不會夾擊我們,我們就必須讓兩廣的人馬保護我們的後方,甚至還會牽制我們江浙的部分人馬不能北上,這樣的話我們的實力就要大打折扣,如果沒有絕對的優勢,我們的人馬北上就一定會遭到所經過的州府地方人馬的抵抗,等我們磕磕絆絆抵達京城,皇上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在我們已經消耗了部分有生力量的前提下,很難抵擋皇上以逸待勞的勁旅的沖擊,此時再想挽回敗局就沒有可能了。所以只有未雨綢繆,先和北胡聯盟,讓他們先和皇上的三關人馬殺個人仰馬翻,我們再北上讓內憂外患的皇上退位,我知道,皇上在權衡利弊的前提下別無選擇。」

葛其嚴一听,馬上就站起來說道︰「太子,臣以為陳大人的第三個策略很好。所謂上策,讓太子等待,那要等到猴年馬月?我們不能太被動,誰知道皇上以後還有什麼花招?象這次新科狀元是什麼應夢賢臣就是一個例子。所謂中策我想也難,毛仁貴與太子歷來不和,誰能保證他不會出爾反爾?只有這個下策,我看是切實可行的,我們不靠皇上的仁慈,也不靠毛仁貴的結盟,北胡早就虎視眈眈,讓他們打得一塌糊涂,太子再去收拾殘局,這樣名正言順,正所謂橘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何樂而不為,我看這才是上上策。」

「葛其嚴,你是豬腦子,讓太子去和北胡結盟,如果被人知道,我們還有後路嗎?太子,老臣以為萬萬不可。」葛其嚴話音未落,楊顯貴先是騰的一下站起來指著葛其嚴就罵,接著轉過身來對太子行禮道。

還沒有等太子表態,陳彪接著說道︰「太子,末將也以為和北胡結盟是不可取,北胡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未來將是我大陳王朝的最大的禍患,如果被他們打開了三關,我們將國無寧日,不僅如此,我們還會被萬世唾罵。太子,此事一定要三思。」

其他幾個大臣本來也想表態,一看葛其嚴挨罵,馬上噤若寒蟬,坐在那里只好一言不發。

「各位大人,剛才陳大人分析的很透徹,上、中、下三策也很周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我感到很欣慰。上策太被動,且以後變數很大。下策是絕對不可取的,我不能做賣國賊,那樣我何以有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即使是得到了皇位,又如何對得起天下芸芸眾生?所以我認為中策是可取的,陳大人原來是毛仁貴的部下,與毛仁貴的結盟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馬大人,這些年你掌管著戶部,雖然連年天災**,現在國庫空虛,可是由于我們一直對江浙和兩廣的政策的傾斜,我想他們那里應該還是很富有的,加倍擴充兵員的軍費在江浙和兩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此事交由吳大人督辦。前年從江浙運來的一萬兩黃金用于秘密籌建我們的武裝,現在錢也用得差不多了,可我們的在京的兵力顯然還不夠,現在只有靠各位大人共同想想辦法,等我登基以後一定加倍補償各位。」自從听到陳彪的分析,太子解開了心結,一下子好像變了個人,又變得思維敏捷,信心百倍了。楊顯貴一听太子的安排,不住地點頭。

陳燁目送著秦剛帶著皇上賜婚的聖旨上路,心里才感到稍稍地安穩。

在陳燁夜以繼日的努力下,法典在第八天就全部完工,當陳燁在養心殿把法典呈給皇上的時候,皇上感到難以置信,「陳愛卿,真的全部完工了?這麼快的速度就完成了原來幾位大臣需要數月才能完成的事,真是太神奇了。朕看看,朕看看。」

皇上坐在書案上翻開法典正要看,看到陳燁還跪在那里,趕緊過來攙扶。「陳愛卿,起來,快起來,以後如果只有我們君臣的時候,愛卿就不要這麼多禮啦,來,坐,坐。」

陳燁站了起來並沒有坐下,而是站在書案的旁邊。「皇上,君是君,臣是臣。臣豈敢視寵而驕,更不敢得意而廢禮,臣能夠為君分憂是臣的本分,也是臣的榮耀。」

「朕沒有看錯你。上天對朕何其厚愛,在朕最困難的時候總是來幫助朕度過難關,陳愛卿,朕等你等了十幾年了,總算是把你等到了。你再不出現,朕真的不知怎麼辦才好。」皇上由衷地感慨道。

皇上一目十行的看了新的法典的部分內容,不住地點頭。「奇才,奇才。萬民之福啊!社稷之福啊!陳愛卿,朕看你這部法典好像有太祖所立的法典的影子,可仔細一看又不是,能說說愛卿的想法嗎?」

「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太祖在開國之初,為了迅速穩定社稷,既要約束那些有功之臣居功自傲,違法亂紀,又要控制還未臣服的天下臣民,法無不嚴,嚴無不細,使我大陳王朝迅速穩定的走向繁榮昌盛,天下臣民安居樂業。此法典可以說是我大陳王朝的根本**,早已深入人心。隨著我朝的國富民安,後來經過歷代先皇因時制宜的修改,法典日趨平和,特別是天威以來,我天威時期已經是大陳王朝的鼎盛時期,皇上推行仁義道德治國,可以說是自古以來治國的典範,皇上的豐功偉績將永載青史。」陳燁一邊說一邊看著皇上,可以看得出皇上對自己的天威之治還是比較滿意的。

「然天有不測風雲,近些年來,我朝連遭百年難遇的天災,朝廷顧此失彼,百姓流離失所,且皇儲一事令天下臣民不安,貪官污吏趁機中飽私囊,以至政令不通,天下開始向亂。臣能理解皇上此時的內憂外患的心情,臣知道,外有北胡迅速的崛起,對我朝虎視眈眈;內有亂臣賊子擁兵自重,妄想割據一方。」陳燁話鋒一轉,說出來近年來大陳王朝的實際情況。

「然而皇上無需自責,正所謂月滿則虧,物極必反,此乃天道,國運與人生一樣,豈能一路坦途,只要皇上順天應人,一切都會過去,皇上仍不失為千古一帝。至于重修法典的內容,恕臣直言,亂世用重典乃平亂之道。據臣所知,二十余年來,太子集團在科考的錄取,官員的任用,都是結黨營私、任人唯親,下面的官員更是拉幫結派、官官相護,搞得百姓怨聲載道,以至山野盜賊四起,民不聊生。或曰︰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新的法典主要就從官場入手,對科考、任命,官道全部以法典的條文作了詳細的規範,違者重罰,同時廢除‘八議’,真正做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將來重振朝綱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後陳燁闡述了重修法典的意義。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