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知府的口氣軟和了一些,上官東家總是覺得自己理虧,自己無能,沒有教育好女兒,無論如何也得讓知府面子上過得去。♀
「知府大人請放心,公子上任前我保證把他們的婚事辦的風風光光的。只是我義子正月十六赴京趕考小女執意要去相送,陳燁既是小女的義兄,又是她的先生,我也不好強行阻難,否則于情于理也不過去,這個還望大人和公子見諒。」
「現在你女兒還是上官家的人,這事請東家自己斟酌。小兒的婚事受阻,其實是因為此人的原因,恐怕解鈴還需系鈴人吧。你是他的義父,還是要你去勸勸他,以前程為重,沒有立業,何以為家?叫他放棄糾纏令千金,否則,以我家三代四進士在朝廷的影響,豈容他這樣勾引學生、恥為人師的斯文敗類立于廟堂之上?如果他迷途知返,即使是會考名落孫山,我也會奏請皇上,為他謀個一官半職。你看這樣如何?」
知府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讓陳燁不要和我知府家斗,也拋出了一個誘餌,要陳燁主動退出。♀東家豈能不知個中的厲害關系,主要是為了自己也要去勸勸陳燁。
「我正準備去找陳燁,拉下我這張老臉也要去求求陳燁放過我的玥兒,畢竟我們家對他有恩,難道他就這樣的絕情?讓玥兒去送她也就是給陳燁勸勸玥+激情小說
「如此最好,如果你的義子能促成三兒和令愛的婚事,他們還會把他當作自己的兄長,我們還是一家人。這樣對誰都好。否則,我不言自明。」知府明的是指陳燁,暗的也針對東家,東家此時也是有口難言。
回到府衙,楊亮不解地問︰「父親也知道我的婚事是陳燁在作梗,為什麼不找一個理由把他抓起來,也讓他無法參加會考,這樣不是更直截了當的解決了問題?」
知府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兒啊,你還是書生意氣,還不知官場之事。♀陳燁現在是在疏山寺,疏山寺的方丈我也要讓他三分,我沒有充分的理由豈能去隨便抓人?再沒有讓他去參加考試,沒有讓他落榜,陳燁怎麼會服氣?玥姑娘怎麼會死心?東家也不會無話可。」
楊亮還是不無擔心︰「父親,那陳燁的才氣為兒也感到自愧不如,要讓他落榜怕不是那麼容易。」
「這個我兒放心,會考的主考官一半以上是你祖父的門生,只要打個招呼,任他就是天才也要落榜。」楊英科狂妄的道。
正月初五這天,陰沉的天氣下著雨加雪,上官東家帶著香紙,獨自一人早早的來到了疏山寺。
其實方丈早就知道東家的來意,立即叫人去找陳燁。然後方丈陪著東家去大雄寶殿上香,上完香不久,陳燁就急忙趕過來了。
把他們父子倆領到上廂房,上好茶,方丈就悄悄的離開了,讓他們好單獨交談。♀
東家最近真的老了很多,雖然不是一夜愁白了頭,但經過這些天的折磨,也已經是滿頭的銀絲了。
自從上次在疏山寺看到陳燁以後,東家對陳燁的怨恨之情也漸漸的減少了一些,即使這次女兒的婚事是因為女兒愛著陳燁的原因而使自己焦頭爛額,但是東家仍然沒有增加對陳燁的怨恨,甚至有時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無情,也許是自己對陳燁還有著骨子里的父子之情吧。
往事如煙,可上官東家感到就好像是發生在昨日,陳燁來到自己上官家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天威十八年春節過後,才十一歲的陳燁帶著父母的希望和狀元之夢,跟著舅舅來到了上官家,要求在瑞祥印書坊當學徒,同時也想一邊在書坊里讀書。
自古以來就有「臨川才子金溪書」之,而金溪的書是出自滸灣。
滸灣鎮位于撫河中游,上游是盱江,下游進入鄱陽湖,水系交通發達,是上游外出的木竹、藥材及山貨與下游進入的絲棉等手工業品及日常用品交易的中轉交易站,自從滸灣的印書業名聲大震,這里更是商賈雲集。
滸灣有書鋪街兩條,稱為前、後書鋪街。瑞祥印書坊是最大的一個,佔有前書鋪街的半條街,東家復姓上官名元慶,四十歲開外,長得慈眉善目,平時虔心向佛,樂善好施。夫妻倆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唯一遺憾的是他們膝下還無兒女。
陳燁還是第一次來到象滸灣這樣的繁華之地,一路東瞧瞧、西看看,滿眼盡是好奇。
舅舅和上官東家是多年的好朋友,看到朋友來訪,上官東家非常高興,熱情的留他們中午吃飯,酒過三巡後舅舅︰「東家,請你幫我個忙,我這個外甥今年十一歲,想放在你這學徒,你看行麼?」
上官東家其實一直都在注意看著陳燁,覺得這孩子生的眉清目秀,一雙眼楮炯炯有神。不象一般鄉下小孩,畏畏縮縮。心里早就喜歡上了,自己又沒有小孩,听陳燁的舅舅一來意,真是求之不得。
「好,好,我一看就喜歡上他了,一定把他當作自己的小孩,你放心,你叫他的父母放心,我不會虧待他的。」
東家為陳燁單獨準備了一個房間,陳燁帶著自己簡單的行李,除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就是文房四寶,筆是最便宜的毛筆,硯台是自己用石塊做的,墨也是別人用剩下的墨頭子,紙多數是平時父親撿來的。另外還有幾本老夫子給的書。
當天夜里,東家發現陳燁的房間很晚還亮著燈,也不知道陳燁在干嘛,就在門口道︰「陳燁,很晚了,早點睡覺吧。」
陳燁正在練字,听到東家叫自己,連忙應道︰「東家,我馬上就睡覺。」
第二天,東家特意到陳燁的房間看一下,發現了陳燁的文房四寶,差一點沒有把眼淚笑出來,但是當看到陳燁練的字,不禁對陳燁又刮目相看了,這麼艱苦的條件,能夠寫出這樣的字,實屬難能可貴。
東家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陳燁,不久就發現陳燁做事一絲不苟,刻苦耐勞,幾乎每天都很晚睡覺,心中暗自感嘆,此子終非池中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