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的早晨。初夏的南陽十分溫暖,空氣中充滿了花香。
牽著白龍駒走在郊外,感受著久違的寧靜。趙雲有些愣神。當初離開常山調查哥哥的死因時,第一站便是這里……
身後,背著男孩的諸葛均緩緩地走來。從麥城離開已有兩三日光景,男孩一直很安靜。一路上,趙雲和諸葛均都在逗笑男孩,籠罩在他幼稚的臉上的陰霾似乎消散了許多。
他們正向南陽西邊的小山崗走去。那里,喚為隆中。
四周的天地精氣漸漸濃郁起來,卻不讓人感到壓抑。相反,趙雲只覺一陣清爽。略感熟悉的山崗在那邊起伏,隨著劃過鸀色的玉帶飄向遠方。隆中西南,連綿不斷的山崗便是臥龍崗。孔明隱居在此,和當地村民一起生息,並自號為臥龍。這些,都是在他叛逃出布衣門之後的事吧。
上一次,自己還給琉璃解釋過臥龍崗的來由。如今想來,也許她比自己更懂這些也說不定……三人慢慢走著,走過草地,走過河邊,走過山間,看見了臥龍山下那間不大的小酒店。一塊大石上刻著「崔記」二字。
「子龍少俠,我們先進去坐坐吧諸葛均笑了笑,「我想小陳(男孩的名字)也餓了
看著伏在諸葛均背後的小陳,趙雲表示同意。男孩的眉頭動了動,依然很安靜。
輕輕推開木門,趙雲等人走進了小酒店。里面仍舊是那三張桌子,一位老者正在打掃著屋子。
「崔老,別來無恙啊~」諸葛均和這老者很熟。崔姓老者招呼著,去屋里舀出了好些酒食。看來諸葛均是這里的常客吧。諸葛均一邊和老者說笑著,一邊把端來的牛肉等熟食推到男孩面前,給他倒了些水。月復中饑餓,男孩也不說什麼,舀著便吃。
目光越過木窗,射向遠處的村莊。這里便是臥龍崗下了。自古少有人居住,所以精氣十分濃郁。來往的人都是些村民,與世無爭,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過著安穩的日子。
諸葛亮也喜歡這種生活麼……遠離戰火和塵囂,平平淡淡地活著。對他而言,什麼才算重要?
對自己而言,何為重要之物?馬革裹尸的榮耀?半畝桑田的安穩?
……
「呵,兄長此刻,應該和月英姐出去了吧諸葛均亦是望向窗外,「夕陽下墜之時,他們才會回來
趙雲眨眨眼。
「我們一族,和布衣門的恩怨有百年歷史了諸葛均道,「昔日先祖諸葛玄上與甘英前輩失敗之後,余下的族人受到布衣門的猛烈打壓,分散在各地。我等本是瑯邪陽都人,本是當地望族。長兄諸葛瑾,仲兄便是諸葛亮。仲兄8歲那年,布衣門的人找到了我們。父親諸葛圭被殺,我和長兄諸葛瑾跟隨叔父諸葛玄逃過一劫。叔父諸葛玄和荊州太守劉表有舊,于是我們便在荊州避難。但仲兄卻被布衣神相門帶走,並被消除了記憶,成為布衣門內之人
「仲兄自幼天資聰慧,想必布衣門也是看中了他的潛力。消除他記憶的時候,布衣門發現,無論他們如何努力,仲兄仍舊記得自己的名字。無奈之下,布衣門編出好些故事騙過了仲兄,仲兄也一直待在門內,成為門內最年輕的天尊,並開啟了黃金瞳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仲兄體內的家族血脈開始覺醒。他是我們一族內血脈精度最純的人。仲兄發現了體內這股氣息之後,就開始思考它從何而來,並且借著布衣門的實力調查此事。一面瞞著其它人,一面不斷尋找。就這樣,仲兄以閉關為名,在白狼山巔上待了好幾年,最終發現了之前的一切
「于是他和另一人離開了布衣門。當時的郭嘉為了保護仲兄而留下來擋住了追兵,仲兄便開始找尋殘余下來的族人,並且最終在這里找到了隱居的我
「仲兄找到我時,叔父已經病逝。長兄諸葛瑾早已經過了弱冠之年,帶著年邁的母親去了東吳避難。其余的族人也是七零八落,族弟諸葛誕更是不知去向。仲兄來時,我們一族已是滿目瘡痍
「目睹家族的慘狀,悲痛之下仲兄立誓,要屠盡和布衣門有關的一切。然後,仲兄以修羅為名行走于江湖。他聯合了當時的離魂宮內一高手,滅了煌天門和烈雲宗,並且一路追殺到白狼山上,三天三夜的血戰,仲兄和布衣門幾乎是兩敗俱傷
「再度走下白狼山後,仲兄已是重傷。撐著回了這里,幾乎都無藥可醫。恰逢月英姐路過。月英姐用她那獨特的醫術治好了仲兄的瘀傷,仲兄才得以活了下來……」
趙雲一直很安靜地听著。記憶被清除,家族被重創,親人被殺。這種悲痛,如何讓諸葛亮不怒?
「只是後來,仲兄再也沒有說過和布衣門相關的事諸葛均道,「他好像……有些厭倦了……」
厭倦……血戮天尊,四大公子……也會厭倦麼……
修羅需要經過多少殺戮,才會對戰亂和紛爭產生厭倦?
寂靜了好久。諸葛均起身,拉起了男孩。
「走吧,子龍少俠諸葛均道,「仲兄和月英姐,應該要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