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橫不覺渾身顫抖,已是懼怕至極,可他依舊不肯死心,做垂死掙扎道,「你這樣對大爺……對我,我哥不會放過你……我哥……」
他在外的所作所為卓遠並不知情,他也不敢將此事鬧到卓遠面前去,沒有底氣的恐嚇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已經說不下去。♀
而皇帝的眼神冷若堅冰,如同一把重刃懸在卓橫頭頂,隨時會落下,將他斬殺當場。
終于,皇帝緊抿的唇動了,「狗仗狗勢,膽大包天,當街殺人,刺傷朝廷命官,來人,將此人收押入死牢!帶朕口諭前往五王府將卓遠一並送去,朕倒要看看這兩條狗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敢罔顧綱紀,視朕于無物!」
話語一落,百姓們紛紛從震驚中回神,爭先恐後跪倒在地山呼萬歲,卓橫已是嚇破了膽,面如死灰,直接被潛伏在人群中的禁衛拖走。
吳丹青見狀,掙扎著走上前行禮道,「皇上聖明
一場興致勃勃的微服私訪,在皇帝的勃然大怒中結束,吳丹青因為負傷,再次被接進宮調養身子。♀
卓遠也在當日被禁衛帶走,關進死牢。
寧虞姚多番了解才弄明白那日街上發生的事情,屢次進宮找皇上呈情,都被無情駁回,甚至最後惹得皇帝怒意大發,直道他若再次求情,當即斬殺卓遠,寧虞姚只得作罷,再尋他法。
幾日之後,皇帝進行了一連串的官員罷免與升遷。
罷免的一批官員都是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紛紛丟官。他們丟官的理由形形色色,但有一點確實共同的,就是他們全部是支持寧虞姚做太子的那一派官員。
而皇帝隨後調補上的官員大多是舊相裴昭和的門生。
再則比較惹眼的升遷就是吳丹青由侍郎升任為禮部尚書,可真正讓人震驚的卻是陸伯歧直接越過太傅之位,破格升為丞相。
皇帝此舉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原本對太子之位花落誰家保持觀望態度的官員,都開始紛紛加入支持十五皇子的行列,甚至連原本支持寧虞姚的人,也開始倒戈相向。
畢竟從裴相門生,到陸伯歧與吳丹青的升遷,這一系列的舉動都足以印證皇帝心中的太子人選已定為十五皇子。
面對突如其來的一系列變故,寧虞姚沒有露出半點的不滿之色,只是暗中派可靠之人囑咐仍然支持他的一派官員,務必要更加小心謹慎,不可落半點把柄在陸伯歧手中。
官員們得令照做,皆收起鋒芒韜光養晦,然而,還是三天兩頭有新的官員被罷免,整個朝堂人心惶惶。
臘月二十六,除夕將近,峪荊迎來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場鵝毛大雪。
瑞雪豐年,為人們津津樂道,宮內宮外濃烈喜慶稍稍沖淡了朝局的緊張,連一向禮佛不問世事的皇後都親自提筆頒下懿旨,親賀萬民。
皇帝大喜,邀皇後操持除夕晚宴,卻被一口回絕,除夕晚宴的準備事宜又落到了玉貴妃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