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城外烈士陵園的決斗與授旗,很快隨著親眼目睹的百姓傳揚了出去。一直以來就猜測許斌,擁有非凡戰斗力的許多人,也總算知道華東軍的總司令,是位文武雙全的總指揮。這一點無疑讓許斌的威望,也提升了不少。
亂世之中什麼最值得百姓佩服呢?
無疑是武將勝過智將,如果是文武雙全的大將,那更是百姓跟官兵都願意追隨的對象。因為他們都知道,跟著這樣的人做事,遠比追隨有勇無謀或書生一類的參謀領袖更靠譜。只是殺個小鬼子,會帶來這樣的效果,許斌還真的沒意示到。
其實以他現在的身份,有機會親自出手進行這種貼身白刃戰的機會,無疑真的太少了。身在其位謀其職,許斌清楚他已不在是當年那個,為國浴血奮戰在第一線的特種兵,而是一個擁有幾億子民的大國首腦。
他的安全于否,很大情況下會影響這個大國的進程與發展。所以,沖動莽撞的個姓,已經不在適合出現在他身上。當時會忍不住出手的原因,就是對方罵的那個字眼,讓兩世怒氣爆發的許斌,不泄一下心頭之恨著實咽不下這口惡氣。
再者以他現在比前世更高一籌的身手跟身體素質,白刃戰這樣一個矮騾子軍官,要是還戰勝不了混個屁啊!
正是出于對自身的了解,許斌才破例出手親自千刀虐殺了那位聯隊長,何況他取什麼名字不好。偏偏取個‘東條英雞’,不殺他殺誰呢?
祭奠完烈士陵園落成儀式之後,難得出來一次的許斌也沒有急著返回龍城。對于現在的他而言,能出來一次的機會真不多。加上現在北彊情勢穩定,想必也沒什麼敢打擁有一支警衛團護衛的許斌。畢竟,這個警衛團可是警衛師精銳中的精銳呢!
在祭奠完曾經血灑吉州的兩個北彊軍主力師,許斌也沒忘記到當地的縣城跟鄉村,陪那些剛剛結束戰亂的老百姓拉拉家常。老百姓對于他的到來,並不是很清楚許斌的身份。因為考慮到安全,許斌外出私訪的時候,大多都是穿著一身上尉的軍裝。
這樣在老百姓看來,也不是那般的難以親近。尤其為了調查到第一手資料,許斌都不允許當地的政斧,提前安排好什麼面子工程應付于他。
一切都以他的興趣所致,想到去那個村子看看,他就會帶著貼身護衛的一個騎兵隊,出現在那里幫老百姓干點力所能及的活之後。趁著休息的時候,陪這些對他們放松了警覺的老百姓,打听一下對時下政斧的評價,以及對撫恤金田地方面政策的事情。
只有等到許斌帶著這些冒充第一軍騎兵連的警衛離開村子時,看到那些凝視著許斌離開的民兵隊長,老百姓也會覺得好奇。為何這支騎兵連進駐時,這些民兵似乎都看不到蹤跡。這個時候,人家走了才出來送行,不是多此一舉嗎?
面對鄉親們的不解,這個民兵隊長一臉苦笑道︰「叔嬸們,你們真以為這些人是騎兵連的嗎?說出他們的身份,估計你們都不相信,那個住在柱子叔家的年青上尉。就是我們華東軍的許總司令啊!」
這話一出,站在送行人群中的一位中年人,顯得有些驚嚇倒一樣咽下一股沖到喉嚨的涼氣道︰「三娃子,你小子不是打馬虎?那年青人真是許大帥?這也太年青了吧?跟我家狗娃子看上去都差不多呢!唬人的吧?」
听到這位中年人似乎不相信,民兵隊長苦笑道︰「你們不是一直說,怎麼看不到我們民兵的身影嗎?那是因為保密需要,許總司令出行都是軍隊的高度機密,我們這些民兵在他們到來之後,就被限制出入,並且不許跟任何百姓透露他們的真實身份。
就因為這樣,我們一直跟總司令的警衛待在一起,直到他們離開的時候,我們才得與出來啊!至于許總司令年青,那本來就是。真要算起來,他比狗子哥還要小上一歲。看起來自然要更年青一些啊!」
一听這話,那位陪著許斌拉家常的中年人,也慶幸自己似乎沒說什麼政斧的壞話。不過,也確實沒什麼壞話可說,現在的政斧不但幫貧濟困,還給他們分田分地。這樣的好事,以前打著燈籠都不敢想。現在有了這樣的好事,又怎麼可能抱怨政斧呢?
想到自家那破院子,還來了那麼一尊大神,這位先前被嚇一跳的百姓立馬道︰「孩他娘,趕緊回去把許大帥用過的碗跟東西都收起來。這可是我們的榮幸,雖然現在沒了皇帝。這要換到前朝,許大帥那就是皇帝微服私訪呢!
他用過的東西,以後都要傳給我們子孫後代,讓他們知道。當年他們爺爺,跟這位許大帥一起喝過茶聊過天呢!」
對于這位柱子叔的話,同村的鄉親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畢竟,對于他們這些平頭百姓而言,能招待這種高不可攀大人物的到來,確實值得他們為此自豪一番。
甚至更令人搞笑的是,幾位得過許斌幫忙干過農活的百姓,更是將那些掃帚跟斧頭水桶之類的東西,全部一股腦的保存了起來。說是沾了貴氣,以後也要傳給子孫後代。
以至于若干年後,這些東西也被他們的後代當成文物,全部送到了當地的許斌歷史紀念館進行展覽。取得的名字也很簡單,那都是許斌用過的掃帚跟斧頭之類的名字。
在吉州的鄉下進行了一番調查的許斌,回到吉州城跟被任命為吉州市政斧班子成員,也進行了一番討論會。針對調研出的第一手資料,許斌也交代新一屆吉州市領導,一定要把這些老百姓關切的房屋、飲水跟務工問題安排解決好。早曰恢復百姓正常的生活,讓這方飽受戰亂的百姓重新享受到和平安寧的生活。
雖然目前華東軍控制下的各道,還是以道命名,但許斌在指派類似于以前吉州都督的時候,現在全部以市級單位命名。這也是為後面統一龍華之後,恢復地區、省、市、縣、鎮、鄉村做鋪墊。既然是新龍華,那麼必定要有新氣象。
這些封建時期的管理制度,無疑不適合未來龍華的軍政管理。畢竟在此基礎上,許斌已經慢慢減少軍隊插手政務的事情。走的也是前世那套軍人不干政,卻有監督之權的路子。
陪著這些都是從基礎跟擁有不少民眾信任基礎上,選撥上來的政斧人員,許斌也是要求多過稱贊。而面對這位總司令,拿出這種第一手的資料,無疑也讓這些穩坐于城中的政斧官員知道,要想了解到管治區的百姓民生到底如何,還是要靠他們多撲子去搞調研才行。
解決了政務上的事情,許斌少不了又到當地的駐軍軍營,陪著那些剛剛結束大戰,正在進行休整的華東軍官兵,來了個親切的慰問。陪著這些基層第一線的戰士,拉拉家常吃頓便飯,順便找一些官兵討論一下他們對軍隊的各項軍規有何需要完善的坐談會。
拉近了與普通戰士的距離之後,也讓這些愛戴于他的官兵,覺得這位總司令不光有冷酷無情的一面,也有春風拂面的溫情。這也讓他們更加熱愛這份軍人的職業,更加忠誠于許斌的旗幟之下。
視察完吉州的軍政部門之後,許斌很快在警衛團的護送下,秘密的來到了龍華與冰熊國的前線。與正在那里構建防御工事的義勇軍官兵,進行了一番慰問。對于這位總司令,不遠千里親自慰問,義勇軍的指戰員們無疑都士氣大漲。
親臨一線與堅守在陣地上的邊防部隊,許斌都親切的跟這些士兵一一握手。面對許斌這位總司令,一口一個‘幸苦了’的鼓勁之聲。許多後來加入義勇軍的戰士,才明白為何義勇軍的老兵們,談起許斌的時候都神采飛揚。原來這位總司令身上,確實有值得他們為之效命至死的魅力啊!
看望了沿線所有的一線連隊跟營指,許斌返回義勇軍軍部所在地,召開了一次團長級的軍事座談會。針對當前義勇軍擔負與冰熊國的防御問題,許斌跟這些師長團長們,也進行了一些疑問跟困惑的解答。
尤其是不少團長覺得,既然已經佔領了冰熊國百里之地,為何又要退回來顯得非常不解。在這些高級軍官們看來,如今冰熊國的陸軍戰斗力,跟他們相比真的是渣滓。有開拓彊土的機會,為何放棄呢?
對于這些軍官的困惑,許斌從當今世界的格局與形勢,還有目前龍華面臨的戰後重建恢復民生的問題,做出了詳細而清晰的說明。那就是目前的龍華國,不適合跟冰熊國全面開戰,而應該把主要的精力用于統一跟恢復民生上。
只有將國力軍力提升了之後,龍華才不會出現大好局面因為好戰驕傲的思想而開倒車的危機。畢竟,龍華國混亂的時間太長,元氣也消耗的太大。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復興的希望,又怎麼可能因為一點點土地而損失了大好的局面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