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冷清秋由衷贊美金燕西。

她真沒想到那位還有這樣精巧的心思,果真是干大事的人。

在說通了陳姓富商之後,金燕西並不急著將冷清秋帶過去見人,轉身就辦了另一件事——偽造嶺南學堂的錄取通知書。嶺南學堂,民國六年由格致書院易名,美國著名的長老會傳教士哈巴安德醫生建立,是廣州著名的教會學校。

作為天朝造假先驅,由金燕西監制的這份通知書簡直真了個十成十。

冷清秋是將門女出生,個人實力強悍,練兵也頗有心得。美中不足的是同兵痞相處多了,這姑娘性別意識非常模糊,行事凶殘,嚴重缺心眼。冷清秋壓根沒想到需要借其他學堂的錄取通知來迷惑便宜媽的眼。冷太太見閨女又是皺眉又是撓頭,她心就軟了,想著清秋的品性是好的,雖然與金家七少爺往來密切,行事正派,作風端正,並沒有帶回什麼陋習。都說清秋是被包養的,冷太太很不相信,清秋的吃穿用度與從前沒有任何變化,就算是同金燕西出門也是那身素淨校服,也沒見她帶回什麼來路不明的東西。

家訪時,歐陽先生明里暗里提到金燕西許多次,又說清秋對部分學科很懈怠,他不願意看著本來優秀的女同學自甘墮落……那位還是學校的國文老師,學富五車及有才華的。他都這樣想,更別說其他人。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歐陽于堅對金燕西是怨恨的,他不止一次的為冷清秋感到惋惜。那樣鐘靈毓秀的小姑娘怎麼就變了呢?金錢名利真真是跗骨蛆。到落花胡同冷宅進行家訪是歐陽于堅最後的法子,雖然一次次感到失望,他潛意識里對冷清秋已然抱有幻想,總希望小姑娘改邪歸正。

作為仁德女中優秀教師,歐陽于堅修養很好,雖有道听途說之嫌,到底秉持了君子做派。

清秋被金燕西包養?

清秋的成績直線下滑?

這些「事實」是冷太太字里行間推測出來的。它們就像沉甸甸的巨石壓在冷太太心里,直到冷清秋從枕頭下面翻出一個信封遞到母親手里。

「我知道媽是關心我,我與七少爺的關系並不是外面說的那樣,前陣子頻繁見面也有原因,托他的福,我參加了嶺南學堂的考試,成績已經出來了……因為選擇了醫科,在國文歷史這些人文學科上難免有懈怠

冷太太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因為私心,她也為女兒找過許多理由,獨沒想到真相會是這樣?忙于準備專業考試疏忽了其他學科?

說開之後這事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將錄取通知書自信封里拿出來,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她才忍不住笑出來。雖然說過「讀不讀書都好」這樣的話,冷太太還是盼著女兒能上進些,多讀書總錯不了。她沒听說過嶺南學堂,也不知道具體在哪里,卻不妨礙放飛的心情。高興之余,又有些慚愧︰「我閨女總是好的,秋啊,媽不該懷疑你……」

陸軍軍官學校過于敏感讓冷清秋無法坦白說出真相,她若是男兒身也就罷了,就算現在文明開化了,為娘的總希望女兒家能安安分分嫁人,什麼起義啊革|命啊,那是熱血小青年干的事,冷太太絕不會放任冷清秋走上這一條路。

還是金燕西聰明,既不能抖出軍校之名,又要光明正大南下廣州,唯一的辦法就是偽造同在廣州的嶺南學堂錄取通知書。他這步棋走得極妙,幫助冷清秋順利度過此次危機不說,更讓冷太太親自體會到謠言的可怕。她多好的閨女,高中第二年就考上了嶺南學堂醫科,多優秀的孩子,怎麼就聲名狼藉到了這地步。按照清秋的說法,是七少爺穿針引線幫了大忙,想來怕是對驚馬事件做出的補償。這樣純潔正直的關系竟然被說成了總理公子包養女學生……冷太太又是心疼又是感慨,冷家勢微,她沒法子幫女兒闢謠,只得下定決心以後再不听閑言碎語,清秋是什麼德行她能不知道?

這時候冷清秋也沒想到,金燕西走了一步棋就讓她永絕後患。

明白了女兒在忙什麼,冷太太就寬了心,她又展開通知書看了看,心中的歡喜抑制不住,「嶺南學堂在哪里?怎就學了醫科?」

冷清秋默哀三秒鐘。

那都是金燕西一手操辦的好嗎?大抵是結合她的在校成績選的,金燕西並不關心仁德女中那些瑣事,與冷清秋相處得多了各種傳言也听了不少。這妞國文慘不忍睹,歷史一塌糊涂,就算造假也得有七分真,就她那寒摻人的成績,金燕西真不好意思將國學類科目填上去。

「這一學年,我國文成績並不突出,數學倒是可圈可點。西方現代醫學這幾年剛引入國內,各高校陸續開設醫科,我想著,學醫也是好的,與國學的虛無相比,這一科更實用。現如今南北對立,亂世謀生本就不易,有醫術傍身也能安心不少

舅老爺宋世卿是讀書人,本來與清秋家走動不多,听說七少爺鐘情于自家外甥女,這才頻繁往來。他每次上門說的都是那些東西,鼓吹總理金銓有什麼本事,將七少爺高高捧起,極力撮合冷清秋與金燕西。

天朝重孝,清秋雖不喜這舅老爺,面子還是要給的。她總是笑眯眯听著,任宋世卿磨破嘴皮子也不表態,只當放屁罷了。

宋世卿本就是個矛盾的人,他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知識分子,一方面以讀書人自居滿口孔孟老莊清高無比,同時又期盼能借金家的勢大展宏圖,言談間總有三分孤傲三分不得志的郁郁。冷清秋是個實心眼,她真誠的贊美一切腳踏實地的勞動者,舅老爺這種肚子里沒二兩墨汁還自詡才華驚世的……洗洗睡吧。

宋世卿那些話雖不中听,偶爾也有幾句實在的,關于時局的分析不盡正確,至少讓冷太太知道國內形勢的嚴峻。有了那些基礎,听說清秋學醫,冷太太驚詫之余倒有幾分歡喜。

高興的時間不長,冷清秋又道︰「嶺南學堂是外國傳教士創辦的,校址在廣州,醫科尤其出名

…………!!

……………………!!!

臥槽!!

誰創辦的,出不出名都不是重點好嗎?

明知道孫汶先生去世之後國內形勢越發混亂,南北摩擦日益劇烈,北平是皇都,守衛森嚴。在這節骨眼上不乖乖留在家里還敢往南邊跑,「不行!我不同意!」

「媽,你相信我,局勢再亂傳教士所在的地方都是安寧的。當局都是紙老虎,壓根不敢招惹外國人!」

冷太太這回是鐵了心,她死死捏著錄取通知決絕果斷的說︰「我寧可你不上學,也不能讓你去南邊冒險!秋啊,媽就只有你相依為命!」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