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5樓的面積足有兩千平米,全部都是vip閱覽室,里面的布置是開放式的。一排排寬大考究的實木書架,佔據了一大半面積,剩下的面積是閱讀區。
閱讀區布置的十分舒適,明亮的光線,整齊的桌椅,還有松軟的單人沙發。地面上鋪設了灰se的地毯,走起路來悄無聲息。靠近陽台的角落設置了一個小型的咖啡間,和單獨的吸煙室。
管理人員也穿著靚麗的制服,彬彬有禮的查看了秦立的vip證,然後輕聲介紹道︰「背包請放在儲物箱中。這里的書不可以外借,但是可以幫你復印。只要不離開這一層樓,你可以帶著書隨意走動
這個規定很人xing化,秦立就看到兩個年輕的時尚男女,坐在沙發上,手里夾著書,一邊品嘗咖啡,一邊輕聲的交談。
秦立倒是很喜歡這樣的環境,不過他花錢的目的,首先是找書。走到高大的書架前,秦立慢慢的瀏覽過去。
這里的書分類有些奇怪,最前面幾排,居然都是最新的報刊雜志,還有剛出版的小說。看到一對年輕人隨手拿了一本書,相擁著走到咖啡間去,秦立恍然。原來這些書,是為了滿足那些把這里當成交際場所的人。他們可能覺得在這里聊天,更能增加一些品味。
繼續往後走,書架開始按照正常的中外文理來排列,不過上的書明顯很少翻動。秦立漫步而過,這些書大多絕版了,確實是市面上看不到的,他卻沒發現什麼值得注意的。
大約走過了一大半,剩下的書架,排列方式又是一變,開始各種圖書混雜著放置,不同的是每個書架上,都貼著一個銘條,寫著某某某捐贈的字樣。秦立心中了然,這想必就是私人捐贈的圖書了。
這些藏書都經過了私人的jing心呵護,增加了封面,修訂的風格也是各se各異。這種私人圖書種類比前面的更加珍貴稀少,可惜安置的太過凌亂。秦立看到幾本英文書籍,居然和科舉經義放在一起。
一路走過,忽然他發現一個書架有點特別,上面的藏書居然全都整齊的古式線裝本。秦立走過去看了下書目,全部都是道家的書籍,這引起他的注意。
對這位藏書的主人,秦立大感好奇,轉過書架,看到上面的銘牌︰chao亭散人藏書,卻沒有捐贈人的名字。銘牌下方,是整理的書目索引。
細細看了書目,秦立發現確實內容豐富,兼容並收,有道教經書,有煉丹心得,有教派戒律,有生平傳記,林林總總涵蓋了道家書籍的各個方面。其中就有幾本煉丹方面的書,是樓下找不到的。
他挑出《全真本草丹錄》、《老君丹經》、《碧苑煉草》三本,打算復印一下。這下的收獲就比樓下的多了,vip的待遇確實不一樣。
秦立正要離開,眼角掃過書架的邊緣,心中一動,覺得好像木架子上面多出一塊來。他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木匣子豎在那里。看那個匣子大小,里面可能也承裝著書籍。這種特殊的方式無疑表明了,圖書的主人對里面書籍的愛護和珍惜。
秦立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他小心的取下木匣子,注意到匣子表面是暗棕se的,分量很重,拿在手中還能聞到一種辛辣清涼的味道。他猜測這可能是樟木匣子,這樣的容器無疑可以保護里面的圖書,免遭蟲咬和chao氣侵蝕,不過成本也是極其高昂的。
取下木蓋,秦立從匣子中抽出一本書,封面模上去是某種動物的皮鞣制而成。暗黑se調的皮封,顯得很莊重肅穆,不過使用皮革包書,在華夏還真不多見。秦立撫模著封皮,手指的觸感光滑細膩,手指尖傳來的觸感帶著一絲暖意。
封面的右側從上到下,是四個字的書名,看字體居然是少見的古代篆字。這幾個字使用了一種yin刻的法子蝕在封皮上,筆劃之間,淺淺的嵌了一層暗紅的顏料。字的外形看起然古樸,大開大合又曲折鉤轉,自然有森嚴法度蘊含其中。
秦立對篆字只能算稍有了解,這種字在書法家或者喜歡篆刻的人之間,會比較熟悉。雖然古書里面偶爾也會有幾處出現,不過封面的這幾個字,他只能有把握認出最上方的一個「火」字。後面的字,只能連猜帶蒙的讀,秦立估計是「靈」、「真」、「經」三個字。
他從上往下,輕輕念出書名︰《火靈真經》。這本書名和普通的道教經書大異其趣,沒有什麼太上、元始、洞真之類雲里霧里的修飾詞。四個字簡單直接,倒像是傳說中的武功秘籍。
冥冥之中,秦立有一種很玄妙的感覺,有一股力量促使著自己翻開那張封面。他輕輕掀開,里面書頁的材質也不是紙張,而是一種絲綢一樣的東西,這應該就是絹書了。書中的內容不多,文字變成了小楷,看上去行雲流水,竟然不是印刷,而是手抄的。
古代印刷術不發達,手抄本很常見,秦立按照古人的習慣,從右往左,從上往下,看了起來。書中沒有標點符號,看的有點累人,一邊讀還要在心中慢慢添上符號。但是開頭就讓他心中一驚。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這句話在道教經文中,十分罕見,它的意思是說,這下面的內容都是,上古聖人傳授下來的。這種話只有在那種絕對的核心經籍中,才會出現。
這本經書秦立從沒听過,他暗暗心驚,但是一時間沒有頭緒,只能推斷,是後人為了慎重其事,才偽托聖人言語。他接著往下看。
「皆謂之天地真火,五行唯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火分yin陽,rijing月華這本書竟然是在討論五行中的火行,而且說的相當簡潔明了。
秦立琢磨了一下這一段的意思,發覺是在介紹,通過ri月的jing華可以凝化出五行之一的火行。這一下,他的頭皮都發麻了。
要知道,這可是當初他看了不少古書,琢磨了很久,才連猜帶蒙的模索出來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秦立才每天堅持,早上去天逸大廈的頂樓吸收陽光中的紫氣。這也給靈根帶了充沛的火屬xing能量,極大的促發了靈根的生長。
這個發現,曾經讓秦立頗為自得,視為自己讀書有成還能學以致用。可現在,這個發現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寫在書的開頭第一句。
這世上真的有人研究過五行能量,還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寫成了這本書,流傳下來。看起來,最起碼在這本書的作者活著的時候,世間還是有人能夠吸納五行能量的。
秦立拿著書的手,微微顫抖,他顧不上其它,聚jing會神的往下讀去。接著第一句話,書中寫到︰孤yin不長孤陽不久。這句話就把秦立難住了。他苦思冥想了半天,結合著前一句,才隱約明白︰靈火也有yin陽之分,如果只吸收yin火或者陽火,都是不對的,不能持久發展。
這個結論,把秦立弄得站立不安,他現在確實吸納太陽jing華的次數多,因為害怕晚上吸納月華的時候,那道凝聚的月光柱太引人注目,因而,吸納月華的次數很少。按照這本書的說法,這樣是大錯特錯了。
秦立聯想到自己,上一次大規模調動火靈氣,批量制造清露霜的時候,竟然昏厥過去,還有最近收集磚石一類的建築渣土,因為調動火靈氣,而屢屢有月兌力感,難不成根源竟然在這里?他的額頭上不禁冷汗淋淋。
對秦立來說,這樣一本談及靈氣的書前所未有。他翻了一下,書的內容只有區區三千多字,因為沒有標點,他越往下讀,心里越沒底,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不是錯了。看來在這個地方看,不是辦法,他索xing把書放回樟木匣,拿著匣子,直接找管理員復印,準備帶回去再看。
-------------------------------------------------------努力更新!努力求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