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4章 渣女梵清惠21

師妃暄的生活非常單純,對于天下大勢,談古論今,她能夠跟你侃侃而談,但若是在紅塵中打滾,這還是她第一次。多虧了解文龍時刻不離的暗中照顧,她才沒有被別人騙走。雖然她的武功高強,即使被騙了,受害的也是騙子。

有了少堡主的保駕護航,師妃暄依然可以保持著她的赤子之心,過著想過的生活。現在她擔著慈航靜齋聖女的名號經過了太原,自然也要拜訪一下太原李淵家的長子李建成。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當師妃暄自稱「秦川」,希望能見李建成一面之時,卻被門房非常無理地擋在了外面。師妃暄微微蹙了一下眉頭,雖然下人無禮,也許這個李建成並不一樣。她就站在門外的石獅子旁邊等著,神態悠然,引得路人紛紛側目。等了很久,沒等到李建成,解文龍跟來了。

「你沒見到李建成?」解文龍看到師妃暄的樣子,就知道她一直在這里等了很久,解文龍拿出紙袋子,里面是熱騰騰的餡餅,說道︰「妃暄,你先吃點東西,我去把李建成叫出來

「不要,我就要認識一下最真實的李建成,娘親很推崇李家,所以我要親自看看李家的公子比起我哥來有什麼好的師妃暄固執地說道,說完話,才小口小口的吃著餡餅,她知道,自己若是不听話餓著肚子的話,解大哥發起火來跟大哥一樣可怕。

「好吧解文龍妥協的嘆了口氣,他特別想搬來一把椅子讓妃暄坐著等,或者進去李建成的府邸將人揪出來。

師妃暄是東西的動作很斯文,細嚼慢咽的,吃了半個就飽了。她無辜的看著解文龍,淡淡地說︰「文龍哥哥,飽了

解文龍家大業大,卻也不覺得有什麼,將剩下的半個餡餅三下五除二的吃完了。這天底下,大概也只有師妃暄有這本事讓獨尊堡的少堡主吃別人吃剩的東西了。

師妃暄嘴角微微勾起,繼續好心情的等著。過了一會兒,李建成終于騎馬出來了。解文龍一個側身,用石獅子掩蓋住了自己的身影,而一身男裝的師妃暄則是走上前去,攔住了李建成的馬,同時說道,不知道李公子能回答秦川的一個問題,關乎天下大勢。

哪知道,李建成不過是一揮馬鞭,若是普通人,只怕要被抽個皮開肉綻。李建成傲慢的說︰「哪里來的江湖術士,敢攔本公子的馬

師妃暄並沒有氣惱,對于她來說,除了家人和解暉父子,沒有人能讓她的心出現波動,可以說,她是最博愛的,神愛世人,但是同時她也是最無情的。然而,師妃暄在李建成府邸門前遭遇的一切,都被李世民安插在附近的探子匯報了過來。

李世民心中一動,無論這個人為什麼會來這里,他都有八成把握,這個叫秦川的,可能是個用了假名的隱士高人。李世民頓時起了拉攏的心思。

他找到了師妃暄所在的茶館,一個人坐在那里慢慢的品茶。與師妃暄中間隔著一張桌子,而他安排好的人,已經在高談闊論,無非就是贊賞李世民用人唯賢。既點明了李世民的身份,又表明了李世民招攬人才的心聲。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只為還天下一個太平李世民喝了一杯香茶,感慨萬千地說。師妃暄耳朵一動,她想著娘親似乎也很欣賞李世民的樣子。于是師妃暄起身來到了李世民的身邊,拱手說道︰「不知這位可是李家二公子李世民?在下秦川,久仰大名

「哪里哪里李世民將一只杯子放在師妃暄面前,給她倒了一杯茶,「不知秦兄是哪里人啊?听口音不像是太原人士他看眼前這人姿容簡直驚為天人,也不像是毛遂自薦來當謀士的。雖然「秦川」舉手投足毫無小女子姿態,但是李世民確定她絕對是個女人。

「秦川、秦川……」李世民在心中默念,突然腦中靈機一動,秦嶺慈航靜齋!李世民曾經听父親李淵有一次醉酒後提過,說他直到今天也一直傾慕一位女子,就慈航靜齋的聖女碧仙子。觀這位「秦川」宛如姑射仙子一般給人肅穆而不失嬌憨的姿態,李世民頓時心中一驚,據聞象征天下正主的和氏璧就在慈航靜齋手里。

每逢亂世聖女便會將和氏璧交給她們選定的天下之主手中,更加巧合的是,基本上靜齋交給和氏璧的那人,最終都會成為結束亂世的人。而且因為靜齋在武林中的聲望,得到和氏璧的人,武林中人也會支持他。

不過轉眼之間,李世民竟然能將事情猜的j□j不離十,足見他心急城府之深。他心想,就算是無法讓這人為他所用,也要盡最大權力博得對方的好感。

「小地方,說了李二公子也不會知道師妃暄並不願意說那些廢話,她只是想問李世民三個問題罷了,「李公子,不知道秦川能否請問你三個問題

「秦兄哪里話,李世民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世民表情更加親和,隱隱的透著尊敬。

就在這時,解文龍走了進來,看到李世民,不過他先是將糖炒栗子給了師妃暄,那栗子都是已經剝好的,散發著香甜的氣息。做完了這一切,他才朝李世民拱手道︰「世民兄,好久不見

「沒想到竟然能在這間茶館里踫到文龍兄,真是巧啊,更沒想到的是你竟然和秦兄認識李世民為人豪爽熱情,在這幫世家公子中,人緣極好,無論李建成怎麼做,都比不上自己的弟弟。

宋妃暄取了大哥名字中的一個姓,化名師妃暄行走江湖,誰都想不到慈航靜齋的聖女只是臨時的,本職是宋閥的小姐。現在又化名秦川,作為男裝扮相的名字,解文龍差點沒反應過來。

「我和小川是青梅竹馬,這次出門多虧他一路照顧解文龍解釋道,對于自己的面子,在未來的媳婦面前,不值一提。

李世民自然看得出來兩人的熟稔和默契,難道他之前的猜測都是錯的?秦川不是出來尋找明主的?

「秦兄,文龍兄進來之前你不是想問我問題嗎?」李世民不動聲色的試探著。

「食不言,寢不語解文龍笑容親切的插話。他一說,李世民只能歉意的笑笑,對于巴蜀獨尊堡,李閥是非常忌憚的。更何況堡主解暉與宋缺齊名,就算是有人敢得罪獨尊堡,也要想想如何承擔宋閥天刀宋缺的怒火。獨尊堡的事情基本上都移交解文龍處理了,這點上李世民就比不上解文龍了,他上面還壓著個大哥。

師妃暄一嘴一個吃著小栗子,腮幫鼓鼓的,像是小松鼠一樣。她身上的清冷氣息頓時一消,從仙子變成了普通的小女孩,讓李世民的疑惑更深。解文龍表情未變,看師妃暄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周到的將茶杯舉到她跟前。

不管師妃暄吃了多久,李世民都靜靜的在一旁等待,沒有絲毫氣氛。師妃暄說道︰「你大哥害我等了一天,我便用你這一盞茶來償還

「理當如此,世民在這里替大哥向秦兄賠禮李世民就算是心底有一絲怒氣,也因為師妃暄調皮的聳肩動作而消失了,這個叫秦川的人讓人生不出厭惡的情緒。

師妃暄接著說︰「我做人從來都是想到甚麼就做甚麼,很少會費神去考慮別的。剛才我想起世民兄設有一個天策府,專掌國之征討,有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郎中二人、軍諮祭酒二人,典簽四人,錄事二人,記室參軍事二人,功、倉、兵、騎、鉈、士六曹參軍各二人,參軍事六人、總共三十四人,儼如一個小朝廷,可見世民兄志不只在于區區征戰之事,才有感而問,想問問世民兄為君之道

李世民頓時有些目瞪口呆,這人竟人對他府邸的情況如數家珍,那其他勢力是不是也都知道了。他苦笑著說︰「世民佩服,秦兄不做偵察敵情的事,簡直是屈才了。所以為君之道,首要懂得選賢任能,否則縱有最好的國策,但執行不得其人,施行時也將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

師妃暄接著問︰「大亂之後,如何實現大治?」

李世民微微一笑,回答道︰「亂後易教,猶饑人易食,若為君者肯以身作則,針對前朝弊政,力行以靜求治的去奢省費之道,偃革興文,布德施惠,輕徭薄賦,必上下同心,人應如響,不疾而速,中土既安,遠人自服

「昔日文帝楊堅登基,不也是厲行德政,誰料兩世而亡,世民兄對此又有何看法?」雖然李世民的回答可謂仁君之典範,但是師妃暄面色平靜,未有變化。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開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勞思政,每旦听朝,日昃忘倦。人間痛苦,無不親自臨問,且務行節儉,獎懲嚴明。只可惜還差了一著,否則隋室將可千秋百世的傳下去究竟楊堅差了哪一招,李世民並沒有說明。

師妃暄突然站起身,「李二公子,秦某的問題已經問完,告辭等到遠離了李世民的視線,師妃暄才翹起嘴角,對著解文龍說︰「將來李世民必然是我大哥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可惜,他比起我大哥來,也還差了一著至于哪一著,就只能讓解文龍自己慢慢領會了。高人說話,從來都是藏一半露一半的。

作者有話要說︰李世民若要奪位,必須要弒兄逼父,這點就比不上宋師道了。而且宋師道絕不會說什麼一個王朝能千秋萬代的傳下去的話。沒想到這一章還沒寫完這個世界。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