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七章立後09

吳詡听李治這樣說,也知道他為了今天的事費了不知多少心血,只好妥協,「好吧,你要覺得不舒服,可不許硬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還記得嗎,,」

李治點點頭,表示他不曾忘記。

于是,吳詡退到了李治御座背後……

這時,長孫相公已經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他遠遠看著李治並不像一點事情都沒有的樣子,于是道︰「聖人既然身體不豫,就請先退朝休養,立後之事,來日再議也不遲……」長孫舅舅到底還是心疼九郎的,再說褚遂良今天闖了這麼大的禍,他也得想個辦法給他月兌罪才行,這都需要時間……

而且,今天的氣氛太糟了,後宮的嬪妃居然赫然立在朝堂之上,再接下來討論政事,實在是不像話!

長孫相公的話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連許敬宗也一臉擔憂地勸道︰「聖人御體違和,還是先回寢殿休養為要……」

今天在朝上既然已經得罪了長孫相公,許敬宗等人也只能死死跟著李小九陛下了,如今年輕的聖人就是他們唯一的大靠山,可不能出一點差錯!

「不必了青年身子坐得極正,面沉如水地看著御階之下的文武百官,冷然道︰「今日既然提及立後之事,那就該有始有終!」

眾人聞言不由一凜,李小九陛下這話的意思是,今天不議出個結果來,就別想下班了!

長孫無忌忍不住皺起眉頭,韓瑗見狀,立刻出列道︰「聖人欲立新後,臣以為褚相之議可行……擇明門世家之女,方能母儀天下……」

韓瑗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許敬宗打斷了。

「韓相這話就不對了!此議先前老夫已與褚相爭論過,聖人已不贊同大費周章選秀立後,韓相何必再提?!」許敬宗搖頭晃腦道︰「何況褚遂良出言不遜,污蔑後宮,忤逆犯上,罪不可恕,還請聖人先治其犯上之罪才是!」

許敬宗這罪名扣得非常及時,連長孫相公也坐不住了,急忙出言道︰「褚遂良曾受先帝遺命輔政,不可輕易加罪

許敬宗到底不敢跟長孫無忌頂牛,聞言只能暫退。

李治聞聲,不禁冷笑,道︰「阿舅所言朕實在不解,褚相既然受先帝之命輔政,當一心為公,竭力襄助朕的主張!可他又是在做些什麼?且不說他這些年屢屢頂撞朕,就是後宮之事也要插手干預,這也是他為輔臣之道嗎?!」

「聖人,老臣以為遂良生性耿直,難免言語激烈,觸怒龍顏,其心還是一心一意為聖人著想的,武昭儀出身尷尬,實在是…………」長孫無忌想要為褚遂良辯解幾句,可是李小九陛下哪里耐煩听他那些陳詞濫調。

說褚遂良‘生性耿直’‘犯顏強諫’什麼的,他哪有當年鄭國公魏征那份風骨?

再說,他爹李二陛下在的時候還常說褚遂良懂得揣摩其心思,辦事妥帖,‘小鳥依人’啥的,怎麼道他這里就切換成‘犯顏強諫’,‘尋死覓活’的模式了?

尼瑪當他是軟柿子可以隨便拿捏不成?!

「阿舅不必說了!」李治一擺手,道︰「朕也不是那種以言治罪的君主,褚遂良的罪過暫且不提,阿舅就說話說你對立昭儀為後這事的意見吧……」

長孫無忌一听李小九陛下今天是要逼著他表態了,不由把心一橫,道︰「皇後母儀萬國,左右善惡,事關重大!聖人若肆意妄為,難免令四海之士惕然,且國家屢有廢立,非長久之術,望聖人明鑒!」長孫相公這話說得不似褚遂良那樣露骨,可也點出了李小九陛下的心思,廢後重立,之後就該改立東宮了,這分明是取亂之道,他是絕不可能贊同的!

吳詡聞言不由暗暗搖頭,虧長孫舅舅還是在朝多年的老油條了,居然看不出李小九陛下的心思,他難道忘了當初李二陛下是如何打壓山東世家門閥的舊事了嗎?

李小九廢後,固然是王皇後做事不合他的心意,最主要的還是為了打壓五姓世家,要的就是四海之士惕然心驚的效果,來重塑天子威嚴!

李小九陛下听完長孫舅舅的話也不由連連冷笑,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不回應長孫無忌的話,只把頭轉向老太傅于志寧的方向,道︰「于太傅以為如何?」

于老爺子早就嚇懵了,他老人家就是個做學問的老學究,當初給承乾當太傅的時候差點被暗殺,後來經歷改立東宮的腥風血雨,他早不是當年敢指著太子鼻子罵的東宮老教師了!

何況,今天的情形更比當年廢承乾時的情景更可怕!

輔政大臣與皇帝陛下針鋒相對,當朝發生流血事件,皇帝陛下還被氣暈了過去!

親眼目睹這一場龍爭虎斗互不相讓直至最後彗星撞地球一幕的兩朝老臣于志寧,嚇得戰戰兢兢,連大氣也不敢出。

猛然听到李小九陛下詢問,于老爺子連話都說不出來,干脆兩眼一翻,裝暈了。

于是,朝堂之上又是一陣忙亂。

李治忍不住皺起眉頭,立在他身側的小內侍忙把于太傅暈倒的情形小聲匯報給他听。

「抬太傅去太醫院,朝會繼續……」李小九陛下一聲令下,又出來四個武士,把于老爺子抬走了,騷亂的場面立刻安靜了下來。

七個宰相,除了告病在家的李績,把拖走的褚遂良以及剛剛抬走的于志寧,還剩韓瑗和來濟沒有正式表決。

不過李治也不指望這兩個人會幡然悔悟掉頭擁護吳詡的,這兩家伙不說阿武是妲己、褒姒之類亡國妖姬就不錯了……

所以,李小九陛下完全不理會躍躍欲試的兩人,轉而讓黃門侍郎許圉師立即去往英國公府上,咨詢李績的意見。

「卿可執此去見老特進……」李治從自己的腰間摘下一枚龍形玉佩,讓小內侍交給許圉師。

「謹遵命許圉師不敢耽擱,立刻離開兩儀殿出宮。

「立後乃國家大事,朕亦以為然,既然今日眾卿俱在,朕就看看眾卿的意見吧!」李治說著,就一拍手掌,就見一隊全副武裝的禁衛突然沖進大殿,分開兩排,快速佔據大殿四周和朱紅的大門。

一時之間,兩儀殿上殺氣彌漫。

朝臣們哪見過這仗勢,一個個都面色慘白,呆若木雞。

吳詡也不由變了臉色,上前一拉李治的手,悄聲道︰「九郎,你要做什麼?!」

尼瑪不會是和平談判不成,要來武力威脅吧?!

這也太粗暴了一點吧!

李治不禁笑著拍拍吳詡的手,道︰「你放心,朕不會亂來的!」

說話間,又有一隊美貌的宮人端著文房四寶出現在大殿上。

「眾卿不妨在紙上寫上你們的決定,同意朕的建議就畫上一個圓,不同意的就畫上一個叉,到時當堂唱票!」

吳詡听了李小九這話,差點絕倒,這尼瑪不是選皇後嗎?怎麼搞得跟選人大代表似的!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听到李小九陛下這話,臉色都有些怪異,不過在一班劍拔弩張的禁軍虎視眈眈之下,都極快的按照李小九陛下的要求在紙上畫好了圈……

尼瑪畫叉叉的那時有靠山有免死金牌的,他們摻和個鳥啊!反正王皇後都廢了好幾個月了,選秀的話也輪不到他們家,人武昭儀要皇寵有皇寵要兒子有兒子,做不做皇後有啥區別,好不如乖乖扛個順風旗,免得老褚那樣的下場!

一想到褚相公那血流面目還被塞了一口抹布的樣子,眾人又是一抖,畫圈速度越發快了!

不過半個時辰,出席大朝的,整個京城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都畫好了表決票。

宮人們把選票一一收回,然後當堂唱票……

完全是一邊倒的局面啊……

長孫無忌看著屈指可數的幾張反對票,忍不住閉上了眼楮。

而正在這時,派去征詢李績一見的許圉師回來了……

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許圉師身上。

七名宰相除了李績尚未正式表態之外,無一持贊成態度,激烈反對的倒是大有人在。

不說李小九陛下心里不高興,就是已經被李義府、許敬宗等帝黨忽悠投誠的人們,心里也是十分惶然的。

此時此刻,也許李績一句話就可以顛覆眼下一邊倒的局勢,長孫無忌及其擁護者們都眼巴巴的望著許圉師……

「許卿,老特進的意見是什麼,你當庭說來……」李治此時也不像面上表現得那麼冷靜,他的手緊緊握著身旁吳詡的手,整個人不知是激動還是害怕,有些微微顫抖。

吳詡反而是整個兩儀殿里最冷靜的人,因為她畢竟在李二陛下手下干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秘書工作,對李績這個人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李績那老狐狸的性子,絕不會做無用功,所以他是不會拒絕李小九的。而且從他最近稱病不朝就可以看出,他並不贊同長孫無忌等人的觀點,只是不願意平白得罪那幫世家官宦出身的相公們,所以干脆退出……

如果真要讓他表決,吳詡相信,李績老狐狸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站在皇帝這一邊的!

想是這樣想,吳詡也免不了有一絲緊張。

而萬眾矚目的許圉師同志,這相當鎮靜,有條不紊的行禮完畢,這才答道︰「微臣奉旨去往英國公家中探望,國公聞聖人垂詢立後一事,只有一句話回答……」

「老特進是怎麼說的?」李治按捺這心里的焦急,故作平靜地問道。

「國公說︰‘此為聖人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就再無他言……」許圉師說完就垂首立在一邊,不再開口。

得!

既然立後是家事了,那還討論個毛啊!

李治聞言,忍不住露出淡淡的笑容來,道︰「李相這話實乃老成持重之言!」

長孫相公又一次閉上眼楮,整個人像是蒼老了好幾歲。

韓瑗、來濟等人都面露悲憤之色……

想不到啊想不到,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李績居然在最後關頭給了他們致命一擊!

而吳詡一听許圉師傳來的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不愧是老狐狸李績啊,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可偏偏幫了李小九的大忙,又不至于太得罪長孫無忌等人!

真人才吶!

作者有話要說︰小九大獲全勝=。=

發盒飯的日子又快來了~~~

ps︰話說,後天是本蔥的生日,單身又一年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