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章 王子賢

這樣一來,兩邊就被徹底分開了,而那些生意人也就不會覺得跟縴夫坐一起掉價了,主要是縴夫身上有汗味,可臭了,除了他們自己,誰受得了啊!

生意比以往還好,別看兩邊的生意兼做,小六子跟小三正好能忙的過來,現在生意穩定了,他們也大概知道高峰期是在什麼時候了,剩下的時間,除了準備佐料,他們還可以歇息一下。♀

相對于拉面館,一有人來就要拉面賣面,現煮現賣,生意不錯的時候,有些客人還要等待,並且小六子也會忙的不可開交,快餐店就不一樣了,所有的菜都提前炒好了,有人過來了,只要給盛好了就行,這樣一來,一個人完全可以忙的過來了,這個人叫一天,是他自己給起的名字,說是有一天過一天。

一天力氣不大,但是也算是頗有天賦,王丫教給他的幾道菜都做的很熟練,味道跟王丫做的絲毫不差,而且,腦子也靈活,見小六子那邊給隔開了,他也有樣學樣,雖然還要投入一點資本下去,但是見他們這麼努力的為店鋪做貢獻,出點子,王丫跟王氏也高興啊,那點錢算什麼,增加這些設施,加起來也不過是幾百文錢,關鍵是他們有這個心思。

快餐店的生意更加的輕松一些,飯菜跟價格倒是有些區別,一個素菜一文錢,一個肉菜三文錢,一個饅頭一文錢,一碗湯三文錢,米飯一碗一文錢。如果是點套餐的,一葷一素一個饅頭算四文錢。如果是一葷一素一湯一個饅頭,七文錢,但是,如果是兩份這樣的套餐就是十三文錢,等等類似這樣的套餐,總共有幾種方案配套著賣。

這樣一來,點套餐的比較多。♀也劃算,有的人來的時候,還會自帶饅頭,但是一天他們也沒有反對,因為他們店里面賣的饅頭可是主要是用精細面粉。里面摻了少量的紅高粱,不然,一個一文錢都虧本。

兩家店雖然是競爭的關系,卻又有些不一樣,喜歡吃熱點的,帶著湯的。自然是要去拉面館,那里都是現做的,如果是要速度快的。又不用等太久的,那麼快餐店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可以說,倆家店雖是競爭。但是也是互補的,讓人有個選擇的余地,也不會因此失去一個客戶。

碼頭上不愧是人來人往非常的多,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把開店的本錢掙回來一半了,這還只是第一個月,當時在這個店鋪上。總共花了一百多兩,這一個月下來就有五十六兩的純利潤,不得不說很高。每天晚上的時候,小六子跟一天都會結了賬,然後把錢交接到客家客棧,由小青統籌管理,收賬。

隨著開春,客家客棧的生意也不賴,每天客流量雖然沒有兩家店的多,但是勝在多了客房可以讓人打尖住宿,做的又是早中晚全天的生意,也不差,一個月下來,好的一天有兩三兩的利潤,差的一天也有一兩多的利潤,這樣一個月下來,也有**十兩的收入。

王家在悅來客棧的生意也恢復了每天要提供涼面的佐料,雞蛋,還有肉丸子的日子,三樣加起來,一天的利潤有半兩銀子,一個月下來,有十五兩,這樣算下來,他們五月份一個月就產生了一百六十兩的純利潤,不過,再扣去稅收,就要扣掉二十兩,讓王氏很肉痛,但也知道這個錢不得不交,而且,這還算是便宜的,去年因為災害,稅收減半,而如果真正按照原來的話,那麼一天就要翻倍了,也就是四十兩。

盡管經過法制社會,王丫也覺得很肉痛,她之前畢竟只是雇佣者,不是真實的交稅者,冷不丁的要交這麼多稅,王丫也覺得肉痛,覺得還不如去搶呢。

但是,為了以防萬一,王家還是交了。

王氏跟王丫不知道的是,如果連稅都算在成本上的話,他們已經算少的了,一些商家可不光是要交這些東西,還要跟衙門的衙役還有一些地痞流氓什麼的交好,怎麼交好?自然是要塞些錢一類的了,這樣一來,費的成本就更多了。

而王氏跟王丫因為有王生,雖然不是什麼官,但是拖他舉人身份的福,和在衙門上差過,因為會做人,不管是哪個跟他共事過的人,都跟王生交好,就是地痞流氓听說那店是王舉人家屬開的,都不敢去找麻煩了,再有衙役,時不時的在那里留轉一下,就更不會出現問題了。

楊師爺也會按照照顧一下,這樣一來,三家店是開的穩穩的。

再說王生,背著一個竹箱,里面是用牛皮紙包的密不透風,就是下雨也不怕,雖然竹箱有些重,但是里面放的東西可不少,三身替換的衣服,幾本王生要看的書,王丫讓帶的四個罐子,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而那兩把匕首,一把王生就經常拿出來用,另外一把,被王生拴在腳下,就連楊舉人都不知道。

倆人走了半個月的功夫,終于到達目的地,雖說倆人寫的信是一樣的,但是那人看在楊師爺的面上,總是多照看楊舉人一些,不過,在教學上,倒是沒有藏私就是了,王生也不生氣,本來嘛,王生就是拖的楊師爺的福氣,不然,怎麼能夠接受這個老師的指導呢。

真要說起來,楊師爺的朋友花在王生的時間都比較長,王生听的效果比楊舉人大多了,這不是說楊舉人笨,而是因為楊舉人一直以來就是在念書,有老師幫忙指導,而王生呢,卻是自學居多,很多問題,王生自己發現不了,只有別人才能看的出來,再說,王生缺乏系統的教授,教育。

這樣一來,王生的問題就比較多了,學到的東西也比楊舉人多很多,在這里只是呆了兩個月,王生的文章跟以往就有很大的區別,更加的完善,文采上,也比以前好上一些。

兩個月後,楊師爺的朋友模著自己的八字胡,道︰「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教給你們的了,如果你們想要再進一步,那麼就去天下有名的書院去學習,哪怕是旁听都是好的!我有一個熟人在應天書院,我給你們寫一封推薦信,至于能不能進去,就要看你們自己了!」

楊舉人跟王生就向楊師爺的朋友告辭,再次踏上了旅程,盡管頂著炎炎的烈日趕路,楊舉人跟王生卻從來不叫苦,偶爾的,也會坐船,不是一直都走路,看著沿途的風景,山川河流,僅僅是這麼看著,他們都覺得是件很賞心悅目的事情,特別是在炎炎烈日下,隨風吹來的清爽,仿佛在烈日里偷來的一絲清涼,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一大樂事,激發了他們心里的豪情,寄情在那山野間,在那江河里。

就這麼走走停停的,終于來到了應天書院,楊舉人跟王生拿著舉薦信去找楊師爺朋友的朋友,那人的名字叫柳弦月,自子淇。

子淇拿著推薦信,看了楊舉人跟王生一眼,道︰「這個,我也不能決定,不過,我可以跟院長提一提,應該是要考試進去,若是考上了,就能夠進去!不過,以後你們就要算是我們書院的學生了,以後,吃住都要在應天書院,不知道你們可願意?」

「願意,願意!」王生跟楊舉人應道。

子淇又道︰「不過,你們的名字應該改一下,唔,楊舉人,你就不用了,孟憲二字不錯!主要是王生,《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如果你讓人不管是誰都稱呼你的名的話,豈不是要讓人低看一著?所以,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字,我看你,也有二十幾了吧?」

王生一听,忙拱手道︰「老師教訓的是,小子明白了!」王生心里倒是很感激,雖然有讀過,但是王生從來沒有想過要取個字,因為字只有長輩的才能取,也可以自己取,但是意義不一樣,所以,面對子淇,王生是很感激的,道︰「不知老師可願意為小子取字?」

子淇又看了王生一眼,覺得這個王生倒是知情知趣,主要是懂得感恩,對他的印象又好了一些,撫著自己的胡須道︰「唔,這樣吧,你叫王生,那麼就取字︰子賢吧!賢能、賢德、賢明,希望你都有,晚上的時候,再進行拜師禮吧。」

沒錯,一般來說,師長、然王生把這個權利給了子淇,長輩、父母、領導才是給他取字的,或者是自己取,既子淇又同意了,那麼就說明王生拜子淇為師,子淇也願意做王生的老師。(百度搜樂文小說網或更新更快)這樣一來,,老師跟學生跟夫子又有區別,夫子只是統稱,老師卻是一對一,或者是一對多,那關系會更親密一些,有的老師甚至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所以倒是讓王生撿了個便宜。的樣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