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老家的人陸陸續續來了大叔找了個族里的遠親來操持這個喪禮因為大叔知道,這個儀式要年長的人操持才能合禮數,但至親中年長的人是不能真正放下悲哀的情緒思路清晰地做好這件事情的,就像自己目前的情形
主持喪禮的人按輩分是昌浩爸爸的叔父來了以後,連夜把女人組織起來趕制壽衣昌哲和三兒家都關了店鋪,兩個媳婦一起過來忙活鶴城的鮮族人很少,壽衣店里是沒有朝鮮族孝子孝女必須著的喪服和喪帽喪圈,這些都要一並做出來正好三兒給昌浩騰出的房子沒人賺三兒把房門打開,讓親屬們在這里連夜把需要的東西趕制出來主持喪禮的小叔問昌浩媽媽靈柩要放幾天,媽媽看著兩個兒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昌哲和三兒商量後告訴小爺爺說︰「老家的親戚基本都到了,自己的二弟還在醫院急救,就放三天吧」
第二天,兩家店鋪的關業,讓昌哲和三兒的朋友們知道了這里的情況,兩個在鶴城小有名氣的生意人還是有著一定的朋友圈子的,從這一天起,前來吊唁的不止是三叔官場上的朋友了,昌哲和三兒的朋友也一批一批地涌了過來,整個殯儀館里就見這里的人最多一時間,這里成了鶴城官與商會面的地點,朋友踫面後一陣寒暄,「最近在哪兒發財呢,咋見不到你了呢?」
「大哥在哪兒我在哪兒,我要靠大哥罩著才能發財呀」
「淨他媽瞎咧咧,你一在我視線里消失,我就知道你小子又到哪個旮旯挖社會主義牆角去了」
「不可能的事兒,大哥沒有你,我一個人承受不來」
「你就胡扯吧,我都有一個月沒見到你了」
「那是大哥官僚了,在辦公室坐著不出來,老弟又不好意思總去政府大樓騷擾你相逢不如偶遇,今天咱哥倆遇見了,那是昌泰家老爺子安排好的呀,咱哥倆給老爺子個面子,坐一起嘮會兒磕唄老弟都多長時間不听哥教誨了,這國家政策都用沒了教教老弟去唄」
「哎呀,見著你就這事兒,沒事兒多看看書看看報,一個做買賣的,不了解國家政策哪行捏」
「老弟沒幾年文化,大哥也知道再說了,看書看報哪有大哥分析得透徹呀」
所謂的大哥一手背後,一手指著老弟的鼻子,「你呀,真拿你沒辦法」三三兩兩地開著車出去喝酒去了
媽媽感慨︰「你爸一個農村人,平時也不認識這麼多人,死了能有這麼多人來送他,也算可以了」
第三天一大早,喪禮的主持人老早地把家里人帶到殯儀館,念念有詞地組織人給昌浩爸爸擦身換衣,又把昌浩爸爸的遺體用白綢捆了三處入棺告別儀式上,死者直接裝進了紙棺蓋著棺蓋放在了屏風後面,昌哲三兒和老家同宗同輩的男丁都穿著喪服帶著喪冒跪在謝禮的位置大妹二妹兩個媳婦和老家同宗同輩的女眷都穿著喪服帶著喪圈站在一邊來送別的親朋好友沖著屏風行了禮後,這邊孝子孝女們磕頭敬禮致謝,更顯示出這里的與眾不同很多參加別家葬禮的人都過來看熱鬧,加上李家大批的親朋好友,一時間,門里門外擠滿了人,直到昌浩爸爸的紙棺由十四個人抬著準備火化了,這里的人仍是越聚越多
a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