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李書記打來的電話,正是詢問跳橋事件,同時,李書記也提到了昨晚網上出現那些貼子,我們近江這次可是出名了劉玉成沉重地嘆了口氣。
這也難怪,就在剛才在電話中,李治國書記可是嚴厲的口吻讓近江市委市政府寫一個跳橋事件的事故報告和檢查一起送到省委來。
省委書記李治國是眾所周知對于網絡這一塊非常重視,更不用說這次影響極其惡劣,這多少讓與會之人感到心虛和不安,天知道這個漏子捅得有多大?
對此,作為近江市委書記,面對眼前的形勢來看,他必須立刻拿出明確的意見來,應對可能面對的嚴峻局面,同時,對于他個人來說,這可能是他的政治生涯上的最後的一次突發事件,他絕不希望在官海生涯的尾聲落下一個不完滿的句號,所以無論出于那個因數考慮,他都必須把突發事件盡可能把影響縮小到可控範圍,該斷則剛!
「但是這次出的是壞名,是惡名,是臭名遠揚!」劉玉成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緩緩地說,「我們首先必須要認識到我們工作出現的嚴重錯誤,準備向省委做深刻檢討,其次,要積極做好各種善後工作,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不允許個案成為現象。張局,王局,你們要互相配合,進行嚴格的排查,一些重點工程要密切關注,全程追蹤,要有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陳部長,等會你召集廣電、文化和報社的相關負責人,傳達一下今天的會議精神,重要是要針對正在興起的網絡輿論拿出一個具體有效的監管辦法來……」
陳詢沮喪地說︰「針對網絡,中宣部、文化部都有不少指示,我們市也搞了不少淨化網絡的方案,具體辦法不少,但是困難也很多,有一些還很難解決,比如我們宣傳部在本地網絡上有一定的監管能力,可是對天涯、新浪等大網站的論壇,就是鞭長莫及,很難奏效,首先是要求對方刪貼需要一定的程序,同時,及時也跟不上,發貼的人就象隱藏大青紗帳中的游擊隊,刪不勝刪,防不用防,有影響力的論壇有上百個,我們外宣科室專門從事此項監管工作的人員才兩個……」
劉玉成憤怒地捏拳在桌上砸︰「少提困難,多做實事。不要總是從客觀條件上找借口,而要從主觀上找原因,出現問題就是失職,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誰也不例外
所有的人都楞住,有些吃驚地看著市委書記,陳詢是老近江,不說在近江,就是在江東省宣傳系統也德高望重。一則因為他以前在新聞報道上取得的成績,現在還掛著全國記協的副主席,二則因為他的清廉正直,連省上的領導見到他,也都是客客氣氣的,在近江過去的班子領導里,在工作上從來沒有說過什麼重話,但是現在一項溫和的劉書記竟然突然措辭嚴厲地發令,陳詢一時也呆住了,張大了嘴,不知所措。
劉玉成卻不看他,眼楮盯著高哲堂︰「哲堂,你做為政府工作的最高領導,這次事件你又是親自在場,你負責全局協調
這句話一說,會議室中眾人怔了半晌,有些理不清思路,跟不上節奏,心里皆愕然︰市委書記莫不成氣糊涂了?
雖然這件事省委過問了,市委市政府就必須要給省委一個交待,要拿一個態度出來,處在市委書記的位置,總得找人來承擔這次事件的責任,可就算市委書記手中的牌再爛也不該打這張省委省政府給予厚望的政治牌。
高哲堂微微看了一眼劉玉成,略為沉思,接著用一臉嚴肅的口吻說︰「這次跳橋事件,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要向省委寫報告,做深刻檢討,剛才劉書記批評得很好,出現問題就是失職,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誰也不例外,這起跳橋事件,我看也得好好的查一下,尤其是對于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要有一個詳細的情況說明,我看看這里面有沒有**?好好的一家四口,怎麼就會想到跳橋了啊?是真的家庭矛盾,還是被什麼內幕逼上絕路?所以處理這起案件,我們不能不慎重謹慎,落到實處,別把問題留到不可收拾才發現
說到這里,高哲堂有意頓了頓,環視了一下與會之人,似乎又記起點什麼來,于是補充說︰「哦,我想起來了,當時負責現場指揮的干部,正在處理重大突發事件時,卻擅離現場酗酒,所以調查這次事件,我建議紀委方面的同志也介入,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對上對下都有個交代
這一番似乎檢討般的問責言語一說,會議室中眾人才恍然,這那里是打臭牌、爛牌,這顯然是一張好牌,還是一張王牌,市委書記定調子,市長畫葫蘆,借東打西唱的雙簧戲。
人們都說官員都是演員,這一點都不假,看市委書記和市長唱的雙簧戲,那可是一個叫絕,這樣一來,接下來的討論中,與會之人都在忐忑中度過,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給市委書記和市長套在其中。
會議結束後,當天下午,市府辦把有關跳橋事件的情況介紹和處理結果報告送到省政府辦公廳,但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是市委市政府一種態度和處理問題的辦法,甚至可以說,某些時候還是一種最恰當的辦法,可這事並不就此過去。
就在當天,高哲堂和劉玉成踫頭做了個簡單的工作匯報,然後召來公安局長和一些相關部門負責人。
他要求公安局出面追究那位出言威嚇刺激一家四口跳橋的人,要求紀委調查這次事件中信訪辦那位現場指揮的唐勇,正在處理重大突發事件時,卻伙同相關責任人擅離現場酗酒,同時,他還指示永寧縣方面就拆遷工作寫個情況簡報。
這讓不少人感到吃驚,如果說追究建築公司那位經理和唐勇的責任,可以看成市政府在尋找替罪羊,可以看成是政府防御減少政府威信的一個手段,可最後那個指示,就顯得意味深長了。不能不讓很多利益攸關的人認為市長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隨之而起的,是一些奇怪的謠言揣測。
「我們的高市長是咬上至高了,還是想挽回形象?他不會想拿拆遷說事,刀子卻是對著我們而來吧?」
這個猜測通過電話中的討論,最後到了永寧縣委書記王瑞炳那里,王瑞炳淡淡地回答︰「我看他不會有什麼陰謀。我們的工作可都是依規照本,不會有什麼簍子
這個回答讓所有的人都定了心。
不僅是因為這是縣委書記的意見,也因為他們覺得一個新班子市長的確也無法在他們這些根深蒂固的地方諸侯人物面前興風作浪。
更重要的是,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識︰法不責眾!所以他們覺得,該擔心的不是他們,而是高哲堂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