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團有各國記者,國際紅十字會和教會慈善組織代表三十多人。加上隨行翻譯,官員,軍官和報務員,整個記者團總共有四十多人。
上午十點,記者團成員在汪偽武漢市政府門前集合。
記者團帶隊的是偽武漢市政府新聞局一個姓汪的副局長。記者團將由市政府派兩輛卡車送到大智門火車站,然後乘坐火車前往信陽。
在市政府前等車的時候,李國盛暗中在等車的人群中搜尋著美軍飛行員,他的身邊站著方仁先和杜興城。
在等車的記者團人群中,李國盛看到向小雨正和一個洋人記者站在一起說話。他看過三個美軍飛行員的護照,他立刻認出這個洋人就是美軍飛行員勞倫斯上尉。
離向小雨和勞倫斯上尉不遠處,李國盛發現瑞克中尉——現在的國際紅十字會的代表布朗,正和一個神父在說話。他馬上認出這個神父就是美軍飛行員休斯上尉。三個美軍飛行員都到齊了。
瑞克此時也看到了李國盛,方仁先和杜興城三人。見李國盛他們也和記者團同行,瑞克中尉心中大喜。雖然瑞克不知道具體的行動計劃是什麼,但他深信不疑,有了李國盛的幫助,他們三名美軍飛行員逃出武漢將更有把握。他輕聲的向休斯介紹李國盛的情況,然後領著休斯走到李國盛三人身邊,禮貌的跟他們打招呼。
「早上好。先生們!」瑞克裝著不認識李國盛三人一樣,禮貌性的和他打招呼。
「你們好!」李國盛也裝著剛認識瑞克一樣。
「我是羅恩?布朗,國際紅十字會代表,這位是休斯神父。」瑞克中尉作了自我介紹。
「你好,布朗先生,你好,休斯神父,很高興認識你們!」
說罷,李國盛與他們握握手,然後指著方仁先和杜興城向瑞克和休斯介紹道︰「這是我的同事方先生和杜先生。」
大家相互作了自我介紹後,就像剛認識的新朋友一樣,隨便的聊起來。
瑞克中尉剛才告訴過休斯上尉,他跳傘之後,藏在李國盛的辦公室,是李國盛救了他。他說李國盛是抵抗組織的人,他們三人的假護照就是李國盛提供的。休斯听了之後,心里非常高興。他知道李國盛是來營救他們的。
這時,勞倫斯和向小雨裝著無意之中從李國盛他們身邊走過,禮貌性的朝李國盛他們幾個人點點頭。李國盛等人也禮貌的朝勞倫斯和向小雨點點頭,大家都心領神會。
此刻,特高課特工河野裝扮成一名日本記者,站在等車的記者團人群中。站在河野身邊的是特工總部特工費克光,費克光的身份是河野的翻譯。
福本龜治的另外一名特工小林也裝扮成日本記者,混在記者團中。他的身份連河野和費克光都不知道。小林按照福本龜治的指示,暗中協助河野和費克光。
此刻,河野和費克光看是在漫不經心的說話,其實他們的眼楮一直在暗中觀察記者團成員,特別是幾個嫌疑人。
過了一會兒,送記者團的兩輛客車到了,記者團成員分別登上兩輛客車。十五分鐘後,記者團成員分乘兩輛客車,到達大智門火車站。
下車後,記者團成員沒有進候車室,而是直接從火車站旁邊的門進入火車站,登上北行的列車。
記者團包了一節車廂,這樣就不像別的車廂那樣擁擠。
十分鐘後,列車駛出大智門火車站,向北行駛。列車的終點站是信陽,預計下午三點半到達。
火車出發後不久,列車員就給記者團成員送來了午飯。午飯有簡便的西餐和中餐,談不上豐盛,不過還算過得去。
大家吃完午飯以後,列車員過來收拾干淨桌子和餐具。
還有幾個小時列車才到達信陽。記者團成員有的三、五人一伙坐在一起聊天,抽煙,有的在看小說和文件,有的干脆靠在座位上閉目養神。
李國盛,方仁先和杜興城三人坐在一張三人座位上,他們的對面坐著兩名男記者。這兩名記者都可以說漢語,李國盛,方仁先和杜興城和兩名記者在閑聊。
瑞克和休斯坐在靠近車廂前面的一個雙人座位上,從李國盛這里可以看到他們背面。他們的對面坐著福本龜治的特工小林。此刻,李國盛可以看到小林正笑眯眯的和身邊的一個中國記者說話。
向小雨和勞倫斯坐在李國盛後面幾排,面朝著李國盛這邊。他們的對面坐著二個洋人記者,其中一個是英國倫敦日報記者托尼?懷特先生。
河野和費克光坐在車廂的後部,面朝車廂前面,這樣,他們可以看清楚全車廂的情況。
一路上,火車停靠了好幾個車站。下午三點半,火車到達這趟列車的運行終點信陽火車站。
記者們下火車後,來到信陽火車站前,那里有兩輛卡車這等著記者團。
記者團所有成員都上卡車之後,兩輛卡車將他們帶到信陽最大的酒店門口停下來。這兩輛卡車是信陽日軍專門為記者團準備的。兩輛卡車將帶著記者團去各地采訪,直到采訪結束後,再將記者團帶回信陽。
酒店的房間已經安排好了,記者團成員住進給他們安排好的房間。
大家住進各自房間,洗漱了干淨之後,差不多到了吃晚飯的時間。
趁著吃完飯的時候,帶隊的汪局長向大家宣布,吃完晚飯後,記者團沒有具體的安排,大家自由活動。但是,全體成員第二天早上必須在7點半起床,吃完早飯後,八點半出發,開始正式的采訪行程。汪局長特意提醒大家,以後的行程將在遭受過饑荒的地區進行,會很艱苦,有時候可能沒有酒店住,只能住在農舍里,沒有熱水,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希望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吃完晚飯後,大部分人在房間休息,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早上八點半,記者團從酒店出發,乘兩輛卡車前往信陽以東的羅山縣鄉村采訪。
羅山是日軍佔領區,這個地區的饑荒比較嚴重。讓記者團既采訪日軍佔領區內,又采訪國統區,汪偽政府希望這樣的安排讓民眾相信記者的報道更具公平性,更有公信力。
當天中午,記者團到達羅山縣小黃村。這個村子原來有六十多戶人家。村民們見記者團來采訪災情,紛紛向接著訴說當時的慘狀。
村民們告訴記者,去年夏天遭旱災後,秋天的收成只有平常的二、三成左右。可是日軍和汪精衛地方政府無視百姓糧食普遍歉收,不僅沒有及時放糧救災,反而照樣向百姓征收糧食,致使這一地區當年冬天就引發饑荒。村民們告訴記者,村里不久就餓死了十幾個人。見此情形,大部分村民不想坐著等死,他們紛紛攜家帶口逃荒到湖北境內渡饑荒,很多人到現在都沒有回來,不知是死是活。村里現在只有二十多戶人家,人口不及災前的三分之一。
記者問村民,日軍和政府有沒有救濟災民,村民們都憤怒的告訴記者,日軍和政府根本就沒有救濟過災民,至少沒有救濟過小黃村的災民。
接著,記者團在周圍的幾個村子繼續采訪。這幾個村子的情況和小黃村差不多。
記者團當晚在羅家店過夜。羅家店有很多空出的房屋,都是外出逃荒還沒返回的村民留下的。記者團成員正好在這些房子里過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