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是玉京數得上名號的百年大族,用朱門的時間比周朝的歷史還要長,雖世易時移,玉京中早已改朝換代,但夏家仍屹立不倒。
玉京中的這處夏府是開國後所建,雖比之夏家老宅尚不算久,但也經歷了近兩百年的歲月,高且厚的牆壁上嵌著淺青色的雕花磚,被風雨打磨得線條稜角有些模糊,顯得格外古樸厚重,主人的外書房同這低調的宅子一樣很是簡樸,帶有幾分風雅的書香,唯有黑底金字鴻鵠齋的匾額是富貴人家慣用,與這素雅的書齋頗有幾分不同,幸而夏家本也是富貴人家,倒也不至于顯得格格不入。
夏泓許久不曾來過這書齋,一時竟有些恍惚之感,仿佛又回到了幼年時在書房外嬉戲的場景,只是茫然間抬頭,當初木頭原色的匾額早已更換,縱還是那座房屋,卻也不再是那時的致遠齋。
夏泓只覺兜頭一盆冰涼的水澆了下來,頓時清醒過來,物在人亡,往事難追。他緩緩吸了口氣,使得心緒漸平,方才挪步進了書房內。
進門右邊不遠便是一張大案,案頭擺著個粉彩牡丹紋梅瓶,並一套粉彩的筆洗筆架,頗為耀眼。夏泓淡淡掃了眼旁邊博古架,一個並不起眼的木葉紋黑釉梅瓶擺在最下層的角落。
書案後坐著個中年男子,三縷長須,身形略胖,兩眼眯成一條縫,天然生就一副彌勒佛般的笑模樣,這便是夏家如今的大家長,夏賓儒。
見夏泓進來,夏賓儒滿面春風笑道︰「泓兒回來了,這一路可辛苦了
夏泓垂眸行禮,道︰「有勞叔父擔心了,佷兒一切都好
夏賓儒笑道︰「你我是叔佷,不必如此多禮待夏泓坐定,他又提了案頭放著的一把提梁壺,撿了個花卉粉彩杯,慢悠悠走過來,將杯子放在夏泓身邊的小幾上,親手倒了一杯茶遞過去,還笑道︰「這是前陣子莊子里想出來的新鮮主意,用牛乳混了祁紅煮出的乳茶,阿宓喜愛得很,日日都要喝,你且嘗嘗,可合口味?」
夏泓怎敢讓長輩給他倒茶,立刻便站了起來,低頭道︰「多謝叔父如此費心照拂阿宓。實在是感激不盡
夏賓儒哈哈大笑︰「都是夏家人,你們還是我的佷兒佷女,我這個做叔父的豈能不好生照看?」
夏泓亦笑︰「叔父對我兄妹的大恩,自是不能輕忘,日後當結草餃環才能報答一二
夏賓儒眸光微閃,輕輕嘆道︰「也不必報答我,夏家數百年基業,如今傳到我手中,便叫我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生怕這百年基業斷送在我手中,讓我成了夏家千古罪人。阿泓你自幼聰慧有決斷,不是凡俗之輩,若能助我一二,保住夏家基業,使夏家更繁榮旺盛,那不但我要感激你,你父親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夏泓忙笑道︰「我年輕識淺,又才回府,不知叔父所說是何事?」
夏賓儒聞言,看了他一眼,滿臉志得意滿地笑著道︰「你不在京城所以不知?如今你姑母已身懷有孕,今年夏天就要瓜熟蒂落了
夏泓略顯吃驚,繼而歡喜道︰「這果然是夏家的大喜事
夏賓儒眼中閃過一絲深意,笑道︰「正是如此。但如今荊王又回了京,玉京局勢便更復雜了
夏泓點了點頭︰「我原勸了荊王,生了病撐一撐就過去了,不該回京,誰知荊王身嬌肉貴,又是享福慣了的,不耐荊城水土,最後竟讓太後磨得皇帝同意了讓他回京,我幾乎氣了個倒仰,和他也因此有些言語爭執。這些事情,我都寫成書人信讓稍了回來,叔父想必已經讀過了
夏賓儒點頭道︰「阿泓你細心可靠,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雖然如今荊王地位雖已大不如前,但到底不可小覷。皇帝漸漸年老,儲位卻還虛,能問鼎儲位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荊王是最近的血脈,未必沒有來日。我和族中幾位長者商議一番,還是覺得荊王身邊應該有我們的人,如此日後也不至于錯漏了。既然之前是你為此事,自然一事不煩二主,日後還得由你繼續暗中追隨荊王。只是萬萬要記得再不可輕易沖撞了他,不然一旦惹了他反感抗拒,我們這些年的心血豈不是功虧一簣。
夏泓滿臉慚愧︰「叔父說得是,是我鼠目寸光了。待日後荊王再找我,佷兒必定恭敬有加
夏賓儒見他滿口答應,不由滿意笑道︰「如此才好
夏泓只覺心肺里一陣一陣惡心,慢慢卷緊了拳。夏家能歷經數朝長盛不衰,除了代代皆有人出仕之外,也和夏家人素來圓滑的處事之風有關。現下儲位不明,夏賓儒便做了兩手準備,一則讓自己的親妹妹入宮為妃,以求得皇帝眷顧,更奢望能有所出,好鞏固家族的地位。二則悄悄讓佷兒去追隨效忠孝恆太子後人,若將來峰回路轉,夏家也不至于因得罪新帝而傾覆。如此無論是哪方勝出,夏家都能穩住腳跟。
夏賓儒打得一手好算盤,只是很明顯他對于荊王的期盼要小很多,不然也不會派了夏泓來投靠。
當日夏泓父親逝世,因是獨子,並無兄弟,夏家大業名義上便落在夏泓一個六歲孩童身上,夏家族老一致認為他年幼必定守不住家業,未免夏家本家凋零,便商議一番,在族里選了個年輕有為中了進士的子佷,由幾位族老做主過繼給了夏泓早已亡故的爺爺,充作夏家繼任的嗣子。
如此,夏家後繼有人,又是有真才實學之輩,不用擔心會家道中落。眾人自然歡喜。而夏泓,雖是長子嫡孫,到底年紀太小,縱因此失了承繼家族之權,到底也是莫可奈何之事。須知這就是夏家延續數百年的準則,一應人等,都須為家族前途讓路,即便是本家子弟也不能例外。當年夏泓曾祖亦非嗣子,也是這般成為的夏家主人,如今風水輪流轉,夏泓也算不得委屈。
雖則如此,但夏賓儒分明可以讓別人去做放在荊王身邊的棋子,但卻別出心裁地選中了年少的夏泓。若說其中沒有私心,只怕無人會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