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王府前,禹邵謙特地前往花園與王夫人道了聲別,而後拿著王世道頒發的手諭,徑直去了江寧府衙門。
「請問,你們哪一位是王總捕頭?」
禹邵謙進了府衙,府衙正門的大院子內,十幾個身著衙役服飾,胸前大圓圈內繡著一個大大的‘衙’字,他也不知道哪一位是葉世道所說的王總捕頭,隨便找了個捕快問道。
「王頭,有人找你!」
一個三十余歲的高壯男子,國字臉,皮膚黝黑,穿上暗紅色的衙役服,顯的一身正氣不阿,竟是在小冰河下游有過一面之緣的衙差。
「是你!你找我有事?」
王總捕頭顯然也認出了禹邵謙。
禹邵謙從懷中拿出王世道的手諭,遞了過去,道︰「在下禹邵謙,這是老師王世道給你的手諭!!」
王總捕頭接過手諭,認真的看了起來,一會後,遞回給禹邵謙,說道︰「王大人有令,讓吾等配合公子行動,那,一切就听從公子安排」。
禹邵謙前世為官多年,雖然重生了,指揮起來也不生疏,很自然的吩咐道︰「王總捕頭,立即召集衙門內的三十名捕快,隨我前往清溪里。」
「喏!」
王總捕頭雖然不知道禹邵謙到底是何許人也,但見他稱呼王世道為老師,又是氣派十足,本能的行了下屬之禮。
……
清溪里營田倉庫。
李文拿私吞十萬石官糧跑路的消息不脛而走,四方相鄰紛紛趕到營田倉儲,控狀原清溪里司農官李文拿欺壓百姓,苛收米糧。平日被李文拿欺詐的不敢吭聲,現在他終于出事了,一個個落井下石,擺出不捉拿李文拿歸案不罷休的手段。
「抓拿貪官李文拿」
「還我血汗糧」
「抓拿貪官李文拿」
「還我血汗糧」
突然馬蹄轟隆,只見官道口,幾十騎戰馬踏地齊馳而來,蹄聲陣陣,地面震動,似千軍萬馬追殺而至,天地色變,氣勢滔天。
清溪里的農夫們何時見過這等場面,頓時嚇的鴉雀無聲。
領頭的赫然是一個十五歲的白面書生,他飄然于馬背之上,神情肅穆,目光灼灼,赫然一派官家風範,身後幾十騎簇擁而至,好不威風。
「那不是禹家的禹邵謙嗎?」
「是啊,他這麼快就當大官了?」
百姓們在這里鬧的歡,清溪里所屬的瀾陽縣縣令與清溪里的里長根本就沒有露面,只有幾個營田倉儲的管事在安撫鬧事的百姓們。
禹邵謙帶領衙差一到,百姓們頓時不敢造次紛紛讓道,禹邵謙不由分說,一身令下,江寧府府衙幾十余名捕快很快便把營田倉庫封鎖起來。
禹邵謙有十足的把握讓‘練雀’把那十萬石糧食運回來,但他不想讓人知道他的秘密,于是就讓王總捕頭,把營田倉儲的管事全都趕了出去,封鎖進入營田倉儲的各條道路,只待深夜秘密把糧食運回來。
…….
禹府。
禹邵謙剛進家門,小菊蘭與小白靈這兩個通房丫鬟便跑了過來,一臉崇拜的望著。
以前的禹邵謙是個紈褲子弟,自己沒有能耐還要拿她們當出氣筒,她們只能暗自垂淚,怪老天不長眼。可突然一轉身,這個無能的主子成了狀元,還變的對她們呵護有加,又沒過幾天,還當了大官了,這幸福來的實在太快了。
小白靈可愛的臉很快又拉了下來不樂意的道︰「公子,少女乃女乃的娘家又來人了」。
中庭大堂內,坐了兩位客人,一位是四十余近五十的富態男子,身旁是一位貴氣的女人,赫然就是宋婉婷的雙親,宋相儒與他夫人。
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禹家是商賈,找的親家也是商賈,宋相儒是做絲綢紡織類的,生意做的不算很大,但也算是有錢人家,也有一股自己的威嚴之態。
見到禹邵謙進來,他竟也不起身行禮,只是冷漠的望著他。
禹邵謙的眼力勁何等犀利,在宋相儒冷漠的眼神下,透著厭惡之色,頓時臉色也不怎麼好看,冷哼了一聲,徑直往主家位子走去。
禹母與宋婉婷陪坐在側,看到這幅光景,頓時愁上眉頭。
宋相儒這般有恃無恐的態度,無非是楊松柏在他背後撐腰,江寧織造府的大公子,未來的江寧織造府府尹,何等樣貴人那,還怕你小小的策生。
宋相儒的姿態擺的很高,坐在太師椅上,老神在在,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就像坐在自己大堂的主人位上。
禹邵謙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卻見一旁的孀嫂宋婉婷投來祈求的目光,那神色帶著的無盡的淒苦與哀怨,叫禹邵謙心一軟,怎麼說也是她的生父,關系鬧僵了以後很難彌補。
強壓下心頭的怒意,客氣的問道︰「不知親家公與親家母所來何事?」
禹邵謙雖然還年少,但考上狀元成了策生後,這個家自然由他來當,說話語態儼然已是一家之主的派頭。
宋相儒冷笑道︰「你會不知道?你既然知道我家收了織造府楊家的聘禮,婉婷自然要改嫁過去,你們禹家一直不放人,叫老夫如何跟楊公子交代。今天來,老夫就是要把事情說清楚,邵陽這個女婿,老夫是很滿意的,只是他福薄去的早,但也不能叫婉婷給他守一輩子的活寡,難得像楊公子這樣的貴人看上了婉婷,你們也該替婉婷想想,讓她嫁過去吧……」
說到後來,宋相儒的語氣也不像之前那麼生硬,轉而道︰「就算退一萬步說,婉婷不願意改嫁,你們也不想她改嫁,可是……可是沒辦法啊,我宋家上上下下近百口人全是吃織造紡織的飯,得罪了楊公子,能有好果子吃嗎?
實不相瞞,因為婉婷遲遲不能過門,惹怒了楊公子,他只一句話,我宋家就收不到棉花與紡織紗,整個作坊都已經停了下來,再這麼下去,熬不過一個月,我宋家就要跨了」。
宋相儒並非危言聳听,事實確實如此,在江南東西兩道做紡織的,得罪了江寧織造府,只有關門大吉一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