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網友上傳章節 第二二九章 精益求精(下)

三天後,鳳凰山西麓,四川兵工廠靶場。

歷時四個小時的輕重機槍連續射擊檢驗終于結束,實彈射擊檢驗的六挺輕重機槍沒有一挺發生故障,兵器研究院數十名中外技術專家興奮得高聲叫喊,不管是德國專家還是中國技術人員,彼此熱烈擁抱,欣喜萬分。

有幸參與定型驗收的四川兵工廠兩名正副廠長和四名工程師羨慕不已,圍著四川督軍徐孝剛和已經成為成都總部司令兼航空兵訓練基地司令的包季卿不停求情,強烈要求承擔新型機槍的生產任務,最後表示哪怕只得到其中一種機槍的生產授權也願意。

雙耳嗡嗡作響的蕭益民精神很好,看不出三天前曾經吐過血暈迷不醒,他身邊的十幾名將領和幾名貼身侍衛剛才都過了一把機槍癮,此刻仍然對兩種新型機槍贊不絕口。

半個小時後,太陽已經偏西,逐漸冷卻的六挺樣槍已經被研究院的專家收回,十幾名中外技術人員又再搬來五六個精致的大木箱子,先將兩張嶄新的綠色軍用毛毯鋪在一長溜桌面,隨後麻利地打開木箱,搬出五支新嶄嶄的沖鋒槍,小心地擺在軍毯,其中四人打開子彈盒,將黃橙橙的巴拉貝魯姆彈壓進狹長的彈匣中,另外兩名中國技術人員跑到前方標靶處,請求後勤官兵重新設立五十米、一百米、和一百五十米三組標靶。

蕭益民不等馬克斯和魏斯來請,就興沖沖地走向試射處。听完魏斯和兩名專家的系統介紹,立刻迫不及待地地抓起一只沖鋒槍,越看越愛,最後禁不住嘿嘿直笑。

在蕭益民的心目中,對稱之為花機關槍的伯格曼1沖鋒槍有種自己都感覺不到的懷念情愫,此刻,手握沒有了多孔散熱筒的嶄新沖鋒槍看起來更為順眼。設計更為先進,拿在手里更加舒適,一時間竟讓蕭益民陷入痴迷之中。要不是听到魏斯不滿的咳嗽聲,蕭益民恐怕都舍不得放下手中漂亮的沖鋒槍。

十幾名將領自覺地站立在蕭益民身後,數十名技術人員很自然地將魏斯和馬克斯簇擁在中間。

魏斯與馬克斯低聲商議幾句。抬起頭,翹起胡子無比自豪地介紹起來︰「將軍,諸位,首先我要感謝馬克斯先生的杰出領導,感謝研究院所有同行的共同努力,感謝蕭將軍和成都總部的所有支持我們、保衛我們的官兵!可以說,這支槍,凝聚著我們所有中外技術人員和研制者的寶貴心血和集體智慧。」

蕭益民頗為感動,帶頭鼓掌以示嘉許,一時間熱烈地掌聲整齊響起。長達三十多秒才停下。

魏斯舉著槍興奮地介紹︰「我們在德國伯格曼1和美制湯姆遜機關槍基礎,借鑒勃朗寧輕機槍設計優點,通過反復驗證,經過百次改良設計,終于在個月底取得實質性成果。並生產出兩批共三十支批試驗用樣槍。

「該槍采用技術最為成熟的槍機短後坐式技術,改良後的快慢機不但具有單發和連發功能,在射擊頻率更容易掌握,增設的保險機避免了容易走火的缺陷。該槍總長30毫米,重量3.75公斤,槍管長310毫米。槍托的縮小和鏤空設計……」

從見到這支沖鋒槍開始,就驚得目瞪口呆的曾超然終于忍不住了︰

「請允許我提個問題,魏斯先生,您是否弄錯了?德制1的槍管長度僅為200毫米,全槍長度僅為20毫米,您手這支槍看起來要比伯格曼1略小,而且取消了散熱筒,使用的像是加厚錐形槍管和新穎的環形柱式準星,看起來槍管並不長,怎麼能有310毫米的槍管長度?」

魏斯歉意一笑,轉身叫另一位技術員遞過一支來自德國的伯格曼1沖鋒槍,把兩支槍並在一起詳細介紹︰「將軍請看,新槍的槍管長度明顯比伯格曼1長出三分之一,你說的沒錯,由于采用了加厚槍管略帶錐形的最新設計,單獨看感覺不是很明顯,兩槍放一起對比就很明顯了,不是嗎?」

看到魏斯風趣地翹動胡子,眾人全都樂了,曾超然卻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反而向魏斯致歉之後,衷心地贊嘆起來︰

「太棒了!據我所知,德軍總部早就希望得到一支射擊性能和可靠性超過伯格曼1的沖鋒槍,只是由于戰爭結束太快,一切都已改變,若是讓德國的同行們看到這支槍,我想他們會比我更加激動。」

魏斯理解地點點頭,他心里非常清楚,眼前這位將軍曾在大戰中擔任德軍西線司令部總部高級參謀,是所有派遣到德國留學中最優秀的指揮官和軍事理論家,同時也是蕭益民的結義兄長,在川軍中擁有極高的威信和重要的地位,因此,魏斯對不苟言笑、嚴謹認真的曾超然非常客氣,也很有好感。

等大家笑完,魏斯接著介紹︰「之所以在全槍總長不變的情況下,取得長槍管優勢,是因為我們做了兩方面改進︰第一,考慮到中國軍人身體和手臂與西方人的差距,我們縮小了槍托以及曲柄,長度減少了60毫米,重量隨之減少三分之一,更適合中國官兵使用。定型之後,我們還會對將軍提議的可收縮槍托和鋼條制作的空心槍托進行試驗,爭取能夠滿足山地部隊和艦艇部隊的要求。」

說到這里,魏斯把新槍遞給邊一米七五高的中國助手,讓他分別擺出持槍、射擊等姿勢,很快贏得將軍們的認可和贊揚。

魏斯拿回槍繼續介紹︰「其次是槍機和槍匣的改進,我們投入在這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最多。通過大幅度的技術改進,不但縮短了槍機後坐行程,還采用更簡潔的勃朗寧短後座擊發機構和一體式加強機簧,使得槍支擊發速度和穩定性明顯提高,更便于修理和維護,長度也縮短了50毫米。

「兩處消減的長度總和被我們用到了槍管,力爭最大程度地取得射程和精確。子彈初速和子彈射程因此明顯提高,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該槍在一百五十米射程內的精確度和穿透力。領先世界所有同類武器,在兩百米射程內的殺傷力是伯格曼1的兩倍。」

魏斯指著兩支槍的槍匣和節套部分,一一進行對比。然後繼續介紹︰「請看兩支槍的照門設計,我們將新型槍的照門移到了槍匣後方,與槍口方環形柱式準星之間的距離更大,獲得更長的瞄準基線;再就是節套後下方彈匣插口的新設計,延長60毫米的鋼質插口護套采用防熱電木包圍,取得更好的穩定性和更便捷的操作性,而且加長插口護套采用了最新的固定卡榫,只需按下這個圓形按鍵,就能輕松抽出彈匣,請看……」

魏斯放下伯格曼1。端起新型槍,手指按在圓形按鍵,輕松地取出空彈匣,然後從桌面撿起個裝滿三十發子彈的彈匣,非常輕松地插入插口護套之中。只听一聲輕微而清脆的金屬聲響起,內置彈簧件穩穩鎖住彈匣,隨手拉動球形槍機拉柄,槍機拉動聲和子彈膛聲悅耳地響起。

曾超然是個識貨的人,忍不住贊揚起來︰「太棒了!外形和性能都很不錯,除了鏤空槍托讓人感覺新奇之外。可以說整支槍的設計中正平和,非常協調,最重要的是獨特的創意,以及重大的革新設計,這兩點尤為難得啊!」

蕭益民對魏斯笑道︰「走!一起去試試,只要這幾支樣槍連續射擊六個彈匣不出故障,而且在百米內擁有你所說的精確度和穿透力,我立即批準定型並開始大規模生產,還要為你和你的研究小組慶功!」

眾將紛紛附和,跟隨蕭益民和魏斯走向射擊位。

蕭益民見魏斯持槍站好,笑了笑問道︰「通常情況下,就算是德國進口的1,也會在連續射完六個彈匣之後槍管受不了,你這槍取消了鏤空散熱管套,能行嗎?魏斯?」

「哈哈!別說六個彈匣,就是連續射完十個彈匣也沒事,我們經過反復的實驗得出結論,由于采用了加厚槍管和錐形設計,選擇優質鉻鋼生產槍管,散熱性能大為改觀,連續射擊十二個彈匣都沒明顯影響射擊精度,試驗中,通常是射完第十五個彈匣才需要停下來等候槍管散熱,也就是達到了四百五十發內不用停止射擊的高水平,不足的地方就是,成本高出了不少。」魏斯驕傲地回答。

「單位成本如何?」蕭益民笑問。

魏斯回答︰「量產後的單位成本,約為七十五元中國銀幣。」

蕭益民略微沉吟︰「貴是貴了點,但相比目前海洋行九十多元一套的1報價,還算過得去,如果真能達到你介紹的水平,絕對物有所值,年產五萬支都不用擔心銷路……說實話,我還不舍得賣出去呢。」

魏斯大笑起來,征得蕭益民的同意之後,親自與其余五名技術人員擔任射擊手。

密集的槍聲很快響起,包括蕭益民、包季卿和曾超然在內的十余名將軍和眾多官兵連忙望向靶子,只見前面五十米外靶子木屑翩翩飛舞,雖然六名技術人員並非每一個人都擁有優良的射術,但短短五十米距離沒有任何難度,六人射出兩匣子彈沒有一人月兌靶,這一優秀表現,立刻贏來周圍數百軍人的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魏斯打完五個彈匣子彈,蕭益民擔心炸膛,立刻命令六名侍衛前接過槍繼續射擊。

最後,六名侍衛把每支槍配備的十個彈匣全打完才擺手,一個個圍著飛速送來的靶子,驗看打成蜂窩的五十米和一百米靶子,隨後仔細端詳新槍,熱烈地討論各自的感受,「嘖嘖」的稱嘆聲不時傳出。

蕭益民欣喜不已,大贊這支新槍無論哪個方面,都是支前所未有的好槍,絕對是世界級的水平。

親自去試射兩個彈匣之後,蕭益民猛然發現,鏤空槍托的奧妙在于,槍支重心更加平衡,還減輕了重量,看樣子手中這支槍盡管連續射擊了十二個彈匣,但仍然具備繼續射擊的潛力,僅這兩點,就非常了不起了。

自此,蕭益民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沖鋒槍,而且設計和技術領先于歐美各國,這是充分彌補中近距離突擊武器空白的一大利器,將給蕭益民和他的軍隊帶來巨大的幫助。

︰回家途中,天子懇求訂閱、打賞、推薦和月票支持,謝謝您!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