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史令儀在場,她一定毫不意外︰王家~調~教出的下人可不都是差不離的模樣?說句眼高于頂,捧高踩低還是十分恰當。
當然,也不能冤枉了這個一直兢兢業業捧著大托盤的丫頭︰若是賈瑗與賈瑛正在挑選,她是絕不會硬生生地挪開。
甄元春可是自家正經姑太太的嫡親女兒,其父甄大人可是進士,如今正在工布任職,她們當丫頭的不知讓上面的嬤嬤說過多少回,表小姐將來前程準是不得了,須得小心伺候!
可林黛玉與史湘雲又是什麼人?一個父親還沒考中,一個干脆沒了父親——女孩子的出身可得看父母呀。比起自家表小姐,該奉承哪個還用說嗎?
話說回來,連續兩個「客隨主便」,王熙鳳立即目視那丫頭,還開口道︰「放下吧
丫頭依言便把托盤放在眾位小姐中間的八仙桌上,退下之時還偷瞄了眼表小姐甄元春。可惜天生麗質的表小姐臉上依舊是慣有的、不深不淺的笑容,對她剛剛的示好也沒什麼表示。
殊不知甄元春的心里也不似面上這般平靜︰她真想重罰那丫頭!可惜表姐王熙鳳在座,她不好開口越俎代庖,管教下人罷了。
她畢竟和跟著父母離京赴任,別的不提,至少刺史府她是常客,父親的上司工部尚書家也去做過客……這些人家連僕從都別有氣度,至少不卑不亢是當得起的。
榮府顯赫不用再說,但是黛玉的父親林海,這人的學問連父親都經常夸贊,前途不可限量;而湘雲可是榮國公夫人娘家佷兒的女兒……
雲春這麼一想,忽然有些灰心,心里更是浮現出平常不敢想起的念頭︰外祖父不會終老于五品之位吧。
元春一直沒說話,讓王熙鳳本想借著這位表妹圓場,她再說上幾句好話,就此把尷尬揭過去……的主意落了空,她干脆將寶石吊墜均分,又放在幾個一模一樣精致又新巧的小匣子里,打亂了順序之後,還提議道,「不如踫個運氣,拿到哪個算哪個
旁觀的寶釵都心中嘆道︰早這樣不就又省事兒又討巧?不過她心里也隱隱有些不快,她和元春的母親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同為王家的表小姐,卻不曾在外祖家里得人「另眼相看」。
寶釵身側的寶琴常與姐姐相伴,約莫能猜著她這個生就玲瓏心的姐姐正琢磨什麼,便也開口湊趣道︰「哎呀,要是看中旁人的墜子可怎麼辦?」
王熙鳳一擺手,「我可不知道說著,自己嘴角一彎,「偷偷換一換
她嬌俏活潑的樣子倒是惹得眾人一笑。
賈瑗這邊當然也不能再計較,否則顯得堂堂榮國公的嫡出姑娘居然只盯著旁人家里犯錯的下人似的。
湘雲這小姑娘沒心沒肺,說完她一會兒就能撂在腦後,黛玉細心又懂事,卻又不是小肚雞腸之輩。不過成見……可就自此產生,沒準兒還會逐漸根深蒂固呢。
可惜王熙鳳和甄元春年紀還小,不知道如何盡早讓這幾位出身不凡的姑娘當場消氣︰讓這幾位「小姐妹」由衷地生出親近之意可極不容易,但是留個壞印象卻很是簡單,起因還是這麼一件小事。
到了該擺宴的時候,自有王家太太身邊得用的大丫頭帶人來請姑娘們一同移步正廳。
順著長廊前行,即使滿目皆是青蔥草葉與爛漫春花,黛玉還是略微帶著一點不快之色,她正是喜悅與憤懣都一樣難消退的那種人——只是不相熟的話,也瞧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這個「不相熟」里面可絕不包含寶玉。姐姐妹妹之中,寶玉一向最是關心姑姑家的妹妹,其次便是小湘雲了——誰讓她年紀最小,也最容易逗弄。
寶玉已經察覺不對勁兒,也沒多想便過去追問……他大姐賈瑗。然後這事兒在眾人回到榮府之後,便人盡皆知了。
水凝和王咨同時覺得,單看王家的下人們就能模著這家的底蘊了,雖和寧榮兩府乃是同鄉又是歷來和睦,知根知底,但王家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從兩位管家少女乃女乃的兒女親家中被劃掉了……
史令儀听說也沒說什麼,黛玉如今有爹娘疼愛,還有個粉女敕的小弟弟,吃點小虧長些見識可未必是壞事︰畢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像自家這般盡力一視同仁,況且遭遇小刁難,甭管有意還是無意,也能練一練應對的本事。
史令儀也是這麼跟丈夫和女兒說的,「養出嬌花一樣的女孩兒,將來踫上瓢潑大雨,你可讓她怎麼辦?」
賈敏抿了抿嘴,「娘,我怎麼不記得自己挨澆啊
史令儀蹭地坐直身子,朝著正忍俊不禁的賈代善道︰「老爺!你听听,還不趕緊讓她如願,澆她一盆?」
賈敏笑得就差在母親懷里打滾兒了。
黛玉這回正坐在她外祖父的大腿上,見狀也小聲道︰「娘又撒嬌。哼,」她小手拉著外祖父的手腕,「我也會
短短兩句話,就惹得賈代善摟著外孫女兒一通又揉又捏……
笑鬧一場過後,史令儀還是輕聲囑咐女兒,有空教教黛玉,再多看顧下湘雲——這陣子嫂子王彥身子不太爽利,也沒多少心思安撫孫女。
話說榮府從賈赦到賈璉兩代人,他們的先生可都是史騫請來的名士,且史騫做過學政,如今又是禮部侍郎,大家有多少都受過他的照拂,尤其史令儀還特地提出來的事兒,那可是必須圓滿完成,最好還得超出些母親預料才好。
于是湘雲在榮府過得很是自然舒坦︰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讀書玩耍,甚至還能靠在表哥們的懷里,騎著駿馬四處繞圈子……而寶玉在與黛玉親厚之余,也特地留心起這個最小的表妹。
殊不知,寶玉在他小叔叔賈攸眼里,也是需要特地留心的,最小也最不省事的孩子︰因為他會望著妹妹們,尤其是黛玉走神,而黛玉似乎又一無所覺……
而三年一度的春闈也準時到來。這一年,賈政與林海都要參考,二人結伴,順著如織的人潮一起進了貢院,直到兩扇大門他們身後轟然關閉,賈敏與王咨在戀戀不舍地放下馬車車廂上的布簾。
連考三場,一共九天,終于回來的林海讓黛玉險些沒認出這是她親爹,之後干脆落了淚︰她從沒見過如此憔悴,又邋遢的父親,不過……爹爹的胡子好軟,就是……有點臭……
回到榮府的賈政,「賣相」還不如他妹夫呢。
賈瑗看了她爹良久,還是王咨替女兒說了句大實話,「老爺,訓兒子不急,您先去洗洗再歇了吧光是「鯉魚跳龍門」你就已經絮叨三回了。
當然,如果真是水平不行,賈代善壓根不會放兒子去丟人,女婿林海更是人中龍鳳,更不必他這個岳父操心。有他這位樞密院副使在,無需什麼照應,只要一切公事公辦就足夠了。
果不其然,會試通過之後便迎來殿試,這回起碼時間上不怎麼煎熬,當天去當天回,林海倒是始終泰然自若,賈政卻多少有些擔心︰千萬別落到三甲……
當晚,他有心事也睡不著,便跟身畔的妻子王咨說話,好排解下煩憂。
王咨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丈夫簡直就是胡思亂想,憑著公公榮國公的面子,聖上都不會讓自己丈夫難看,偏
偏他還擔心得要命。
賈政的不安直到放榜那日,才一掃而光︰他中了,二甲居中的名次。憑良心說,這是個挺公道的成績。
至于林海,不出眾人所料,成了聖上欽點的探花郎。這樣大喜的日子,他竟依舊淡定從容,還抱著一雙兒女,笑對賈敏道︰「進翰林院怕是準了,既然在京里過得舒坦,那就多住上幾年吧
這話可是真說到賈敏心坎上了︰她是想著至少等黛玉長到十一二歲,兒子也再結實一點,夫婦再去外任比較合適。若能在京里幫女兒把婚事定下,然後再帶她外任,看看天下風景,市井民情,就更好了。
賈敏把自己的打算跟丈夫一提,林海自是十分贊同。作為一個開明的男人,他很是贊賞榮府教育孩子的法子,尤其是女孩兒。
卻說次子和女婿同科全都高中,榮府自然要宴請親朋好友。男人們在前面觥籌交錯,女人們則說著輕松卻一點都不簡單的話題,比如明年又是新一輪甄選女官的時候了。
不過賈史王薛四家,再加上個甄家的女孩子們至少得等到下下回,才有人夠了年齡。
不過榮府和史家都自恃身份,這麼多年都沒動過送女入宮的念頭,可這兩家偏偏有爵位有實力還有體面,進宮面見太後、皇後求個恩典,可並不是難事。
于是幾家太太便著力奉承起來,只想史令儀進宮後能探听些消息告訴她們就好——當然,必有回報了。
史令儀重生過一回,知道如今讓不少人家趨之若鶩的皇子們在今後竟有泰半都不得善終,作為他們的妻妾,只能享受短暫的榮華歲月,之後……要麼陪著圈禁,要麼便是在痛苦與驚恐中早早離世。
即使這一世,榮府改變了自身的命運,但皇子奪嫡這場大戲仿佛是注定的一般,遲早都會上演。
不過她前世的二兒媳王夫人此番相求,還是讓史令儀感慨了一陣︰甄元春打算進宮為自家搏出份「榮寵顯貴」來,既然目標已定,自要早作打算。
王夫人客氣至極,「我們老爺想著,元春能在皇後娘娘身邊長些見識就最好了拋開同鄉,甄應嘉還是北靜王的門生,這個關系也的確能讓她試探著提些要求,成不成當然另說。
史令儀直截了當道︰「這要看你們元春的造化了
王夫人也有眼色,見狀忙道︰「只想請您幫著看看皇後娘娘身邊都是何等女官
皇後身邊的確不要出身高貴的女官,因為女史除了到了年紀放出宮,便是讓聖上以及皇子們收用,鮮少有人做得成正室,除非立有大功勞。
只是,就算模不到聖上的邊兒,也可以伺候太子啊,這就是甄家夫婦倆的打算……
作者有話要說︰甄元春和寶釵都會進宮,所以她倆免不了也得比一比,不過保證她倆不會是一個丈夫——
截止至四十一回的人物名單︰
榮府︰
賈赦與水凝夫婦共有一子一女,長子賈璉,長女賈瑛(迎春)。
賈政與王咨夫婦共有二子一女,長子賈珠,長女賈瑗(元春),次子寶玉。
賈代善庶弟的女兒,嫁給了薛家二公子(也就是寶釵的二叔),育有一子一女,即薛蝌和薛寶琴。因為薛二公子在四十多歲的時候中了進士,做了官,所以寶釵因此做了女史,而非以宮女身份進宮。
寧府︰
賈敷柳氏夫婦,一子,賈珞。
賈敬張氏夫婦,一子,賈珍。
甄家︰
甄應嘉與王夫人夫婦,一子一女,長女甄元春,長子甄寶玉,另有庶出兒女,甄探春與甄環。
其余人物都與原著相同或近似,就不一一列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