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七章 形勢

北胤一次次在南海諸多戰爭中取得勝利,獲取了大量的糧食和金銀,一下子讓北胤的高層陷入了瘋狂的戰爭狂熱中。

甚至忘記了他們發動戰爭的目的。

只記得戰爭,侵略,獲得更多的財物和糧食,佔領更多富饒的土地。

有些和南胤小朝廷含著曖昧關系的將軍大臣,還偷偷將那些俘虜廉價賣給南胤小朝廷。

一時間南胤昆侖奴、僧只奴泛濫成災。

南胤所有鹽礦和茶場等等一切危險辛苦的勞力勞動皆是那些身強體壯的藩奴身影。

有需求就有市場,南胤許多需要體力勞動的地方,主人們皆愛使用僧只奴和昆侖奴,相對其他奴婢,這些黑皮膚和棕皮膚的藩奴更能吃苦,更體魄健壯,也更溫順听話。

最重要的是這兩種奴隸的使用成本更低于其他奴隸。

尤其是對比起大胤朝本土契奴,藩奴不上冊,死亡亦不需要辦理太多手續,一生至多只有上契書和消契書的二十文銅錢,就別無其他手續和花費。

可是一個本土契奴,先要看是短契、長契、死契亦或是貶籍的世代賤奴。

前三者的花費最高也最麻煩,短契就相當于半途臨時工,他們地位高,無忠誠度,大多數是精藝精湛者或者普通家庭臨時聘請的人,主人們面對他們以安撫為主,一不小心還會被他們告上衙門,說是遭了虐待什麼的。實在麻煩,故大多數有條件的富裕家庭均不會選擇他們。

長契是超過二十五年服務的奴僕。主人不喜還可以將他們從新賣入市場,他們大多數會顧忌惹怒了主人家,會把他們賣入下三濫的地方,故大多數還是與主家友好相處,忠誠度也高些。

至于死契和賤籍官奴其實差別不大。除了死契還能贖身,後者不成,均是主人的死人財產,是大胤朝勛貴世家以及絕大多數富裕者喜歡采用的奴隸。

但是他們造冊和消冊費用太過,這也是為何很多家生子沒有戶籍的緣由,尤其是消冊的費用高達半貫錢,再加上零零碎碎的手續費,消冊費用計劃是一兩銀子,這種高稅收甚至比大多數奴隸們賣身錢還多。

當然這些統統不是最主要的,大胤朝為了防止世家地主階級瘋狂的掠奪人口。制定了很多規則和附加稅收。

比方說一個普通百畝地主家庭在大胤朝律法上規定他們至多只可以三個奴僕,超過三個,每超一個,他們就要繳納半個人頭稅,以此類推。費用相當高。

所以說早在太宗時期。大胤就喜愛使用藩奴,只是那個時候對比海上貿易的風險和收益,還是私下蓄奴方便多了。

而這個時候北胤能夠送來更加廉價、更加強壯的昆侖奴和僧只奴,南胤地主階級自是歡喜不已。

而參加南藩國海戰的北胤官員更加歡喜,本來按照姬文璟和唐蕊的命令,他們只能殘忍地殺死那些俘虜,他們雖然是武將,但是不必要的殺戮,還是心存不安。

這個時候能救這些俘虜一命,也算救人造業。

于是乎。北胤的海軍一邊販賣俘虜,一邊給自己帶上了觀音徒的稱號。

奴隸市場大賣,北胤武將口袋充沛,他們被暴利的財富晃瞎了眼,南藩島國這些油水不多的地方就不在他們眼底。

他們看上了更遠的中理國、層拔羅、昆侖層期國(大概依次是索馬里東北部及索科特拉島、東非的桑給巴爾、南非莫桑比克海岸及馬達加斯加島一帶)。

這三次對抗弱小,還不成形成統一王朝文化的小國,北胤的海軍猶如神兵輕而易舉的打敗這些國家。

可惜,許是上天看不過眼北胤的無端挑釁戰爭,北胤朝的海軍被大自然的海嘯給戰敗了。

遠征軍被一個大浪打到海底,再也沒爬得起來。

而負責這次行動的大運帥杜唯害怕朝廷追究,就偷偷將遠征軍的死亡栽在了南藩小國身上,引起了整個大胤朝軒然大波,社會階層均無法接受這一事實。

天朝上人的底氣一下子給戳破了,大胤的士氣也弱了幾分。

更倒霉的是杜唯那種不負責任的胡言亂語仿佛有語言一般,那些飽受壓迫的南藩島國人听到有其他藩國人會打敗強大無比的大胤人。

心中那種對大胤人的畏懼感陡然消失了。

南藩島國紛紛開始起義,戰爭,北胤朝全面鋪開的海戰,讓他們無軍力鎮壓,只能放棄這筆奴隸財富,采取唐蕊的命令,直接進行亡國滅種計劃。

這種生死的最後抉擇更讓那些南藩島國人民拼死一戰,南藩島國人其實比北胤人更佔據優勢,只是他們一方面被天朝上國的威名給唬住了,一方面他們還未形成民族和國家的忠誠感,但是現在這種涉及個人生死的事情,還是讓他們勇往直前。

杜唯那些夸張不合理的預言終于實現了。

惶恐害怕又無可奈何的杜唯再次打起了以他的優勢去挽回損失,他放棄了一些早就被掠奪光大部分糧食和財富島國,攻打起富饒的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也就是唐朝舊稱的黑衣大食國,大胤俗稱的「海里凡大食」,彼時正處在王朝鼎盛的中期,國家穩定富饒,並且領土不斷擴展。

北胤的海軍進攻突然,阿拔斯王朝高層一時不防,再加上大食國吞並波斯後就行政管理多采取波斯政治體系,這種體系較為**繁瑣,缺乏靈便。

北胤的海軍迅速攻下臨近印度半島等地的王朝領土。

此次進攻,杜唯采取了掠奪為主,殺戮為輔的計劃,一下子搶奪了大量的財富和糧食,很長時間滿足了北胤高層所需,讓唐蕊和姬文璟也就放下對他的成見。

北胤高層繼續保留杜唯的大元帥身份,讓他繼續統領海征軍。

不得不說杜唯不是一個行政人才,卻絕對是一個軍事天才。

杜唯在一系列海戰中總結了許多戰斗方式和戰斗模式,給北胤海征軍帶來大量寶貴的軍事財富。

阿拔斯王朝的海征掠奪戰帶來的財富讓杜唯一下紅了眼,他發現很多時候那些和大胤一樣強大的王朝,也有腐朽的一面,只要控制好,就可以盡情的掠奪他們的花園。

杜唯開始對那些強大的王朝發起掠奪攻擊,他甚至將一些他國奴隸用來做哨兵,先去探查當地情況,然後假冒王朝的鄰**隊,開始掠奪王朝的財富和糧食。

一時間挑起了諸多戰爭,亦讓北胤勛貴放棄對杜唯的軍事控制。

杜唯和海征軍猶如月兌韁野馬,開始肆無忌憚的挑起各種世界戰爭。

但是夜路走多了,總有濕鞋的時候。

杜唯這個被喚作惡魔的牙齒的海征軍終于被多個王朝發現,他們聯合起來,同時對杜唯的海征軍發起清剿計劃。

而杜唯卻對王朝大佬們的磨刀霍霍全然不知,他享受著戰爭帶來的快樂和財富,燻燻然也,忘了警惕。

北胤朝的再一個冬天將臨,杜唯的海征軍,分別在南海和波斯灣全軍覆沒。

北胤長達一年的海上神話終于完結了。

然而海征軍帶來的大量財富並沒有給北胤老百姓帶來一絲好處。

頭年林熙菡回南胤那年冬天,唐蕊顧忌南藩島國的行事以及來年持續到九月份的干旱,不敢大肆將府庫開放,只是計算著各府所需的基本糧食,計劃發糧。

唐蕊的政策和計劃嚴格意義上是沒有一絲一毫錯誤的,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超出時代的創新。

但是她作為一個高層,有著所有高層特有的天真和單純,這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勛貴特有的理想主義者。

這就和後世某個領導層說及普通老百姓買得起二百萬的房子,殊不知大多數老百姓還計劃著吃飯問題,就算買房也是兩代人的共同努力,二百萬的房估計要絕大多數人終身都償還不起。

她一雙眼楮只看到燕京府方寸之地,她看到在皇城底下的官員還算清明,有些小貪婪,也在可以容許的位置。

她心里不屑那些賤民,也還是知道沒有這些平頭老百姓,她許是享受不到富裕的生活,再來總不能讓她一個當娘娘的做起廚娘,繡娘,農婦吧。

唐蕊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水平,對賑災還是相當重視的。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付唐蕊和姬文璟這樣兩個根本不了解基層的統治者,貪官污吏有的是法子。

一籮筐白花花的米從府庫里拿出到賑災場地還是白花花的米。

只是這米重量就輕多了。

上面是一層米,下面全是稻草麩糠。

應付完上面視察的領導,就將麩糠混著米面,多加上滿鍋的水,煮熟了到了難民手中除了水就是水。

可有水還是好的,有些地方上官員和本地勛貴勾結,老百姓就連碗水也喝不上。

人人都怕死,老百姓怕死,地方官員和地方望族更怕死。

人生來有貴賤,老百姓的命自然比不上這些當官做爵的命。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