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饑寒交迫真無奈
還有就是要增加出勤次數,打算多多練習無氧運動!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以前老念叨跑步鍛煉身體,要跑多少圈,卻一直沒有實現2012年12月終于開始長跑。從開始的幾圈到5公里、10公里、再到2013廣馬那天自己跑了第一個半馬,每一次都是對自己的
挑戰,成功後那種妙不可言。總的來說,雖然沒有放棄跑步,但是出勤率一直很低,斷斷續續。特別是13年9月開始了騎行後,騎跑結合加上休息就更少了,自己還不夠堅持,毅力還是不行,但是還是不會放棄的。學校里跑步的同學很少,不少都認為畢業了就難有機會跑步了,或許是,但是還是要堅持的,過去一年做得不好。明年奮斗再進一步
2014目標︰讓自己跑步得更自然、輕松,完成一次全馬。有機會參加比賽就更好了。一生那麼長,腳步可以停一下,不能停一輩子。
13年的10月份無意中見到了跑吧,見到了你們,想我應該也要鍛練了,開始了跑步,跑了七,八天一不小心韌帶拉傷養了一個月,12月又開跑。13年跑了26天150公里。14年希望跑第一個10公里,另外盡量不受傷。
回首2013年的跑步,其狀態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低開高走,重挫收盤」。為何這麼說?在1月,可能由于天氣嚴寒,狀態不佳是主題。然而當天氣回暖後,狀態開始逐步回升,並屢創各項pb。但9月初的滴水湖24小時接力跑卻是個轉折點,在此之後,元氣大傷,傷病不斷,北京馬拉松慘遭滑鐵盧,大敗而歸。此後由于膝傷,一直無法正常訓練,只能斷斷續續跑步,且沒能進行速度訓練,直接導致速度能力的下降,與好成績失之交臂。上海馬拉松希望輕松跑減輕對膝蓋的傷害,遂當300兔子,盡管輕松完賽,但膝蓋再遭重創,10天沒法跑步。
開年大戲則是1月5日的經典賽事︰2013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賽會成績2小時53分16秒,淨成績2小時53分03秒,第73名,這次受起跑腓腸肌抽筋的影響,跑得不盡如人意。
3月2日老友會俱樂部年會,12km闖關賽,2分、1分50、1分40、1分30、1分20圈速各跑6圈,我由于匆匆趕來沒做熱身,在最後一圈失敗,很可惜。
4月21日早上,2013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賽會成績1小時18分44秒,淨成績1小時18分39秒,第45名,創造個人半程馬拉松最好成績。)5月1日下午世紀公園4x5km接力賽,17分45秒,個人第四名,團隊第四名。
5月4日交大閔行校區5x5400米接力跑,18分30秒,個人第四名,團隊第七名。)9月7日上午9點9月8日上午9點,滴水湖24小時接力賽,共跑步355km,個人跑步12x5=60km,均速350,獲團體第一名,並打破賽會記錄。隊友(微博名)︰土人羅德曼、我是drogon、拉比諾i源爸、冷塢大寶、李建福。
7)2013北京馬拉松賽,成績2小時57分48秒,第111名,第一次在比賽中用「走」,在奧森公園里實在慘不忍睹。
8)2013上海國際馬拉松賽,賽會成績2小時57分54秒,淨成績2小時57分49秒,92名,首次充當300兔子。
2013年,盡管在半馬以及一些短距離場地項目中有所突破,但最看重的馬拉松卻一無所獲,三次比賽居然全未刷新pb,原本信誓旦旦沖擊245的願望徹底化為泡影。原因我已經總結出來,但要想在新的一年有所突破,不僅要做好賽前準備,首要任務還是先養好膝傷,有傷病在身,必然導致訓練不系統,難以成事。
即將迎來馬年,馬年就是跑馬的年份,願馬年能繼續與跑友們並肩戰斗在各大馬賽的跑道上。
2013年為了減肥開始跑步,從剛開始的氣喘噓噓,到後來的10公里。自己很明顯的感受到了身體素質的變化,體重也由70降到了62,擁有了完美體重。自己也愛上了跑步,希望14年繼續下去,擁有健康。「獲得2014年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邀請賽第二名的是︰廈門隊!」主席台下眾廈門市民歡呼雀躍,為自己的城市獲得亞軍而喝彩。
「獲得本屆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邀請賽第一名的是……」主席台上的美女停頓了一下,「上海浦東新區隊!」她終于大聲宣布了。看著隊友周其祥捧起冠軍獎杯,站在台下的luz和我都感到十分自豪。
時間回到2013年12月。上海馬拉松結束後,由于膝傷復發,10天沒有跑步。在此後的日子里,跑一休一、甚至跑一休二已經成為訓練的主題。我實在無法進行連續的路跑訓練,只能盡量保持每次的訓練質量。「避免放松跑」顯得尤其重要,本來出勤率就不敢恭維,再醬油跑還不如休息。在冬至以前,基本上每次跑到十幾公里膝蓋就出現反應。
出于謹慎,每次我都沒有繼續跑下去。但這樣下去,永遠無法了解20公里後的情景,比賽需要跑42公里以上,如果連一半都完不成,那還參加什麼比賽?
我陷入了無止境的糾結中。
我的首個馬拉松賽就在廈門完成的,從那一刻起,我就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環島路,還有會展中心熱鬧非凡的氣氛。「期待再次奔跑在廈門的環島路上」這句話甚至成為了我兩年沒變的qq簽名,讓我放棄廈馬,那是何等的痛苦?
再說,機票買好了,賓館訂好了,請假請好了,海峽兩岸的隊伍也組好了,無論如何,我都不能當一逃兵,參賽是必須的。為了不給隊友拖後腿,我也堅決不能退賽。有著堅定的信念,我終于咬緊牙關,開啟半程以上距離的訓練。
平安夜,萬家燈火,人們歡聚一堂,慶祝聖誕節的到來,我卻獨自在昏暗的小區里進行22公里配速跑訓練,最終以均速4分09秒/公里完成。14公里膝蓋出現反應,但堅持了幾公里後,不適感竟有所減輕,以致我最後2公里配速達到353。這樣的結果,不禁讓我對完賽充滿了信心,即使跑完後膝蓋不行了,但至少我能完賽。
大不了比完這場好好休息養傷了。
距離比賽還有不到10天,28號還要去珠海,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該如何突擊廈馬?其實,這時候去累計跑量已經是多余的了,還不如少跑幾次,進行2次有質量、有針對性的訓練。而在有傷的情況下,要進行有質量的訓練,充分的恢復時間是必須的。于是我決定跑一休二,27號跑一次30km以上的配速跑,30號在珠海暨南大學進行24km配速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