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業十三年,李淵于晉陽起兵,親率三萬大軍南下,寶劍利刃直指皇帝寶座。
天色逐漸陰沉,連日來糧草不足已導致數萬士兵筋疲力倦,加上此刻天公不作美,似乎要有傾盆大雨之勢。
一匹白色駿馬上的男子氣宇軒昂,身穿墨色長袍,外披一件黑色披風,衣服並沒有多余的花哨樣式,只是像衣服的主人一樣,嚴肅且沉穩,頗有天子之範。
「二公子,數日前行加上糧草不足,士兵們都已士氣低下,是否應就地安營扎寨休息一晚?」墨色男子身旁的士兵說道。
男子抬起頭觀望了一下天色,看向右邊稍見白鬢的男人說︰「國公,您言下之意如何?」
男子的聲音煞是好听,給人沉穩安逸的感覺。
「好吧,今晚就暫且在此安營,士兵們好好休息,明日繼續前進李淵看著茫茫前路,忽感些許無奈,「世民,你認為如此江山真的能落入我們李家手中嗎?」
兩人將輕輕一拉韁繩,馬兒同時緩緩前行,李世民眼神透著堅定,說︰「爹,現天下戰亂四起,統治者又如此無道,隋朝氣數已盡,即使不是李家統領天下,我們也必須要為天下蒼生扶植一位明君,況且,我對李家此次起義十分有把握,為了終結這民不聊生的天下,我們這條路是必須要走下去的
李淵看著李世民臉上堅定的表情,還想說些什麼,但是最終卻搖搖頭說︰「好了世民,為父也倦了,你也歇息歇息吧
李淵說完便驅使馬兒往士兵扎營地走去,只留下李世民在原地,他知道李淵也是擔心此次起義不成功就會禍害到所有人,他深吸一口氣,看看夜幕即將降臨的天空,然後輕輕撫模著馬兒說︰「青騅啊,你陪伴我多年,是否也在期待李家統一天下的那一天呢?」
「報……」一名士兵單膝在李世民身後跪下。
「何事?」李世民轉身看著士兵。
「二公子,有士兵于河邊發現一名裝束奇特的女子暈倒了
「裝束奇特的女子?有何奇特?」李世民有些奇怪,正常來說這荒郊野外的不應該有女子單獨出現,而且還著裝奇特,這倒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女子按理說都應該穿著長裙,可是此女子穿的應該是……」士兵停頓了一下,「應該說是短裙吧,長度居然沒有蓋過膝蓋,而且身上配飾還有鞋子都異常奇怪,手中還握有一塊刻有二公子名字的玉佩士兵將他看到慕容未央的身上的穿著配飾都說了清楚。
「哦~果真如此奇怪,居然還有我的玉佩,帶我看看是何人李世民做了一個讓士兵帶路的手勢,從馬上下來,牽著青騅往河邊走去。
當李世民看到慕容未央的時候,不得不在心里稱贊了這女子的美麗,他覺得這身裝束雖是奇怪,卻顯得面前的女子美麗高雅。
走進細看,果然看到士兵說的奇怪的鞋子,那就是慕容未央的瓖鑽高跟鞋,還有‘奇怪’的短裙。
看到慕容未央在外的長腿,李世民解下披風蓋在了她的身上,隔著披風輕拍她的肩膀,「姑娘,醒醒,姑娘
李世民連續叫了幾聲,女子還是沒有任何反應,他看了一下周圍的環境並沒有什麼可疑之處,忽然他看到了士兵口中所說的刻有自己名字的玉佩。
他從慕容未央的手中拿起玉佩,原以為根本不用使力就可以拿出來,但是暈了過去的她居然還是緊緊地握著那塊玉佩,李世民稍稍用力便將玉佩拿出,但是還是沒有讓慕容未央醒過來。
他拿起玉佩看到一面的確是寫著自己的名字,當他將玉佩翻到另一面的時候,看到上面刻著‘秦王’二字。李世民不禁更加奇怪,自己從沒有過這樣的封號,何以玉佩上會刻上這樣的字眼?
這讓他對慕容未央更加地感興趣,他又俯拍了幾下慕容未央的肩膀,見她沒有反應,又用手探了探她額頭的溫度,明明只是暈過去了,為什麼還不醒過來呢?
李世民隔著披風將慕容未央抱起放到馬上,拉動韁繩準備回營。
「二公子,你真的要將此女子帶回營中嗎?她來歷不明,極有可能是異國的奸細啊隨性的士兵勸說道。
「我覺得此女子並沒有不妥之處,反倒有一種神秘的感覺李世民看著自己懷中的慕容未央,她白皙的臉龐沒有一絲的瑕疵。
「公子,正是因為什麼才萬萬不可帶回軍營啊,萬一她真的是我軍敵人……」士兵還想要說些什麼,但是李世民的一個眼神讓他頓時就閉上了嘴。
「我自會安頓好,無須多言,返營吧李世民說完就驅使青騅往軍營方向前進。
士兵心中的話還是沒有說出來,他的確擔心這個女子會給李家軍帶來不利,他細想了一下,還是決定要將此事稟報李淵。
回到軍營之後,李世民立刻命隨性軍醫為慕容未央診脈,很快,軍醫便點點頭說︰「二公子,照脈象來看,這位姑娘並無大礙,可是何以至今還是未醒就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看著慕容未央,心中不免生出些許擔心,「那姑娘受傷的傷可有大礙啊?」
「二公子請放心,姑娘手上的只是皮外傷,待我取些草藥為她敷上便無緊要
「那真是有勞了李世民抱拳做了一個多謝的動作。
「那老夫就先行退下了
當軍醫即將走出帳篷的時候,李世民仿佛忽然想起什麼,說︰「大夫留步他走到軍醫身旁細聲交代,「此事切記不可張揚,此女子身份未明,萬不可驚動了國公
「是的,二公子,老夫知道了
軍醫走後,李世民坐到慕容未央的床邊,看著她精致的五官,忽然有些情不自禁地撫模了一下她的臉頰,她臉上些許冰冷的溫度讓他清醒過來。在幫她掖了一下被子之後,李世民邊起身又琢磨起了那塊玉佩,究竟為何此女子身上會有這樣的一塊玉佩呢?她是從何而來?玉佩上‘秦王’二字又應該作何解釋?這些疑問一直困擾著李世民。
當他正準備休息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一聲︰「報……」
有軍情來報,而且听來人聲音中的驚慌程度,李世民知道定是不好的事。他立刻走出帳篷,「快說,軍情如何?」
「回二公子,據探子回報,在我軍後方三十里外發現宋老生帶領了精兵就地扎營
「宋老生?」李世民在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關于這個人的信息,並沒有任何驚慌,他問道,「數量大概多少?」
「據探子回報,約莫兩萬士兵答道。
「兩萬李世民重復了一下,心中暗自笑了一聲,因為他早已知道這個宋老生的為人,「國公是否已知曉軍情?」
「已稟報國公,且國公說有要事與公子您商議,請您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