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成功了」此時牛部長非常激動的自言自語道,而他身邊的那些專家們此時也是非常的激動他們能不激動麼?居然這麼憑空冒出來了一個技術,而且現在現場這麼一實驗,效果居然還挺不錯的,這不就跟在大街上撿到了三百兩黃金一樣麼?
「咱們華夏高科能做出來這樣的系統,真是太讓人滿意了」李冬老爺子此時在一邊非常欣慰的說道,他這樣的一個老爺子從戰爭年代走來,拼死拼活的不就是為了國家能獨立能富強麼?現在看著在這個「最弱」的年代里,有華夏高科這樣的有良心的民營公司一點點的推動一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這還能不欣慰麼?
郵電部這次跟華夏高科進行的驗證試驗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在他們事後補的記錄里面是這樣寫的︰「華夏高科的系統經證實的確擁有高可靠性、高經濟型,並且在世界上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的獨立電信行業通信標準完成了零的突破,而且還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為我國成為世界電信大國、電信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本次試驗中,證實華夏高科的無線市話系統跟系統一樣,采用數字蜂窩技術,為替代模擬技術和頻分多址的第二代通信技術無線市話系統跟國外的系統想比較,擁有成本低改造容易、終端廉價等優勢,同時終端以及基站輻射量小,符合現代健康生活與我國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的理念,而帶來的必須興建多基站以及信號中繼塔的缺點很容易克服
華夏高科的系統使用作為它的無線電通訊接口以及的作為它的聲音傳送編碼其試生產的電話樣機也可以支持其他一些電信的增值服務——已經完成的有短信服務,未來通過調制解調器撥號上網以及電子郵箱服務正在設計中
華夏高科系統可以說完全是按照我國國情研制的系統,雖然系統因為采用數字微蜂窩技術導致基站必須密集建設,在野外效果比系統差但是其本身特性非常適合我國現階段地廣人稠,特別是城市中單位面積人口密度大,同時因為戶口原因人口流動量小的特點如果在全國大中型城市建設系統,完全可以滿足當地市民日常生活之需要……」
在這份實驗報告里面,可以說那些專家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的在華夏高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他們的系統增加了很多的優點比如說這個無線市話系統居然適合人口稠密以及人口流動性不大方面的特點,這就是華夏高科從來沒想到過,而是這些專家們自己發現的不過其實他們也不算是胡亂吹,因為在歷史上日本人發明的這個系統還就是針對日本當時的人口稠密以及人口流動性不大的特點來的
有了這份充滿了溢美之詞的報告之後郵電部的專家們馬上就開始著手按照華夏高科的這個技術特點來安排程控交換機換代的政府采購技術標準了這幫子專家都是什麼人?他們是那種後世的無恥磚家麼?當然不是所以他們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寫著這份技術標準——首先是從正常的程控交換機領域開始寫,前面寫的還比較中規中矩,讓人看不出來有什麼異常的地方,但是到了最後,他們這麼添了一句——擁有獨立知識產權份額越多的國內廠家產品有越高的采購優先度
這句話平常人看起來好像就是一句廢話——程控交換機這東西當然是有自己知識產權的才有有限度唄,那種臉自己知識產權都沒有的國內企業,只能是作坊類的,只能是仿制的他們優先度能高麼?但是這樣的一個看似普通的話卻給華夏高科的上位打下來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接著,他們又開始提出要求要求采購的程控交換機最好有一定的擴展性,甚至能擴展出來一種能讓郵電部盈利大漲的功能尤佳……這話要是讓別人看到別人最多會以為郵電部的專家們想錢想瘋了,還開發出來能讓郵電部盈利大漲的擴展功能……一個破程控交換機多成熟的產業啊,還能擴展什麼性能啊,能擴展的話外國人能發現不了?但是他們絕對想不到這一切那都是為華夏高科的上台做鋪墊的
經過了這些專家們的一陣倒騰之後,一片郵電部下屬各省部門采購標準的底稿就出爐了這份底稿很快就出現在了牛部長的案頭,牛部長看了以後對于這底稿可以說是非常的滿意在他看來這樣的一份標準那才是郵電部這個國家部委的專家們技術的體現——這份稿子現在哪怕公布到社會上,在結果出來之前都不會有人覺得這稿子寫的有問題,都不會讓人覺得這是想要偏袒哪個公司,不會想到會不會有內定之類的事情甚至在最後結果出來之後,大部分的人也就是覺得華夏高科運氣好夠神奇,居然能正好符合標準,也就是個別明眼人才會半信半疑的懷疑是不是華夏高科和郵電部有過私下接觸但是哪怕明眼人半信半疑也沒用,因為沒證據
「很好,這個底稿寫的很好,我覺得完全沒問題,把這個印成正式文件下發下去,看看下面各省的部門有沒有什麼意見……」牛部長笑呵呵的說道下面的各省的部門怎麼可能有意見?這份標準至少在答案揭曉之前,根本不會有人想到完全就是按照華夏高科的技術去瞄準的
很快,這份郵電部下發的采購標準獲得了各省級部門的全票贊同,于是這采購標準就成為了真正招標采購時的標準在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倪廣南老爺子興奮的直接就開了一瓶牛欄山二鍋頭慶祝了起來對于倪老爺子來說,他的這條融合之路走的那叫一個坎坷本來在92年他就看好了這條路,但是那時候在公司里面沒人能理解——指望一個整天只考慮怎麼踢走老伙計獨佔公司的領導理解融合?而公司下面的人是整天為了生計奔波,誰有空哪麼閑的考慮公司未來的方向啊
可以說倪廣南當時就是靠著自己的老資格和面子,才硬是組建出來了一個程控交換機的部門,之後是在預算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只用了1000多萬元就開發出來了一個擁有知識產權的全國產程控交換機但是這時候還遇到了那聯鄉在港交所上市,這一上市鬧出來的各種小問題到最後聚集在一起就是倪劉事變,兩人撕破了臉,劉傳志不單要把他倪廣南給趕出公司,是要把他辛辛苦苦帶出來的團隊解散,還要把團隊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程控交換機技術免費送人甚至在最基本的微機領域,那都準備放棄技術而專心的做品牌機組裝市場這可是等于把倪廣南給逼到了死角,逼的他不得不拼了命的要把劉傳志給搞進監獄
可是在抱著魚死網破的心態拼了命之後,倪廣南遭遇到的結局還是劉傳志佔了上風,就在這個他快要心灰意冷的時候,賈鴻漸出現了是賈鴻漸伸出了一個救活他、救活交換機項目和團隊的橄欖枝,是賈鴻漸從劉傳志那邊花了幾百萬買來了打包買來了團隊和技術,是賈鴻漸各種出錢安撫團隊還出安家費讓團隊轉移到上滬來安心開發
而之後是賈鴻漸不斷的提出點子,讓他們這個團隊的程控交換機越來越好,在有了的想法之後,是想這個團隊一舉成為了世界一流團隊,一下就研發出來了這麼劃時代獨具一格的產品到了這個時候,倪廣南終于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不只實現了一半,之後還要努力讓中國在電信領域成為世界一流,起碼要跟歐洲那些企業一樣具有發言權,具有一席之地
很快就到了七月份,在賈鴻漸會學校考完了期末考試之後的第三天功夫,郵電部在首都召開了聞發布會在聞發布會上,其發言人宣布了這次郵電部各省部門的程控交換機升級換代工程的采購標準,並且宣布招標會、洽談會將會于10日後在首都召開……
這對華夏高科來說是個好消息,雖然早已經內定了,但是蘇萍總覺得時間隔得太長的話會夜長夢多,不過賈鴻漸並不這麼想只用了3天的功夫,倪廣南和王繼志老爺子帶領著程控交換機部門的30個工程師就整理好了一份華麗麗的標書在這份標書里面,他們采用了賈鴻漸的意見,使用了很多未來大公司開會的那種圖文風格,把華夏高科的無線市話系統的特點展露的非常詳細,而且每一條都針對著郵電部的招標書……
一個禮拜過去,萬眾期待的這個招標會,終于開始了……(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