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不用你操心,南臨的情況我比你熟,你只管在這里好好養病,穩住這里的形勢便可。」李不侯道,「要多少糧,怎麼要我心里清楚,听說你帶了謝侯府的小侯爺來,此人可靠嗎?」
「可靠!」秦媛用手撐了撐身子道,「你帶著我的信去找他,他必然會听你差遣,只是一件事,你不能讓他涉險,他是我弟弟。」
李不侯長眼一笑道︰「喜歡和人稱兄道弟的毛病還是沒有改,既然這樣,你叫我一聲師兄也不吃虧。」
「你不過比我早生了半個時辰,當年讀書也沒比我讀的好。」秦媛嘴角一斜,笑道,「更何況我爹也是先教的我,到了江曲之後才收了你這個學生,按理你該叫我一聲師姐。」
「得得,說不過你。」李不侯模了模自己削尖的下巴,眼珠子一轉道,「要糧的事我去,不過我要跟你借個人。」
「哼。」秦媛挑眉一笑,「你呀,死性不改。」
說罷,就大聲叫了焌兒進來,對她說明了李不侯去要糧之事。
秦媛雙手往後一撐,坐直了些道︰「焌兒,這次你跟著李先生去吧。」
「為什麼?」焌兒看了看李不侯,擰著秀眉眯著眼打量了許久,才道,「你看著怎麼那麼討人厭呢?」
秦媛噗嗤一笑道︰「你真不記得他了?當年在江曲的時候。」
「賴皮李!原來是你!」焌兒頓時就像一只炸了毛的貓一般往後跳了一大步,渾身警戒的看著李不侯。
李不侯很是滿意這樣的「相認」場景,就起身往前走了一步。焌兒連忙往後退了一步,李不侯眼角上挑,拱手道︰「焌丫頭,好久不見,這次要勞煩你了。」
焌兒睜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楮瞪著李不侯,小心一步步的挪到秦媛床邊道︰「小姐,我不去!打死我也不去!」
秦媛便安撫道︰「東君這一路去。必是風險萬分,你需保護他安全的要到糧草。有了糧草,我和這里的百姓才有活路。」
「這……」焌兒猶豫的回頭看了一眼李不侯,正好就見到李不侯一臉不懷好意的笑容,連忙回頭看秦媛。
「好了這事就這麼定了。你這幾天就跟著東君,听他的安排吧。」秦媛說著掩袖打了個哈欠道,「你們出去商量一下什麼時候啟程,我有些累了,要休息一會兒。」
「小姐……」焌兒一臉欲哭無淚的表情。
李不侯卻是一派春風得意,從袖中拿出一把折扇。一邊搖著一邊就出了門。
焌兒跟在李不侯身後,小聲嘀咕道︰「大冷天的打扇子,腦子有病!」
李不侯便停了腳步。回頭看她一眼,焌兒身子就一僵。
听到房門關上的聲音,秦媛睜眼低聲嘆道︰「這回要為難焌兒了。」
李不侯對焌兒的那點心思,在江曲的時候秦媛就知道了。
當年秦媛隨秦中禾巡視江南。在江曲小住了兩個月,秦中禾中意李東君的天資,就臨時起意收了這個學生,這些都是旁話。
因為一次意外,焌兒救了李東君一命,從此之後,焌兒的日子就沒有再安耽過。
李東君此人聰明絕頂。也沒有什麼壞心,就是趣味太過惡劣。
「你不是喜歡焌兒嗎,干嘛天天欺負她?」秦媛當時這樣問他。
李東君那時就有搖著破扇子裝斯文的惡習,他就笑眯眯的拍著手中的折扇道︰「我是喜歡她,但更喜歡欺負她。」
到了夜間,李不侯來辭行,秦媛給他備好公文以及給謝懷靖的書信之後,就拍了拍他的肩道︰「這一路小心,還有別欺負焌兒了。」
李不侯只笑不答,拿了公文書信往衣襟中一揣,背對著秦媛搖了搖手中的折扇,就大步走了。
三日之後,秦媛就收到六百里急遞,第一批糧草會從離德安較近的富庶之地安州送過來。
秦媛看了急遞,精神就好了許多,這個李東君毛病是多一些,但辦起事來卻一點也不含糊。
第五日,秦媛又收到隨李不侯同去的錄官的筆錄,看了筆錄中的內容,秦媛既驚又喜。這里面有一部分是李不侯不知道怎麼讓那些地方官員交代出來的貪墨供詞,而供詞中上下牽扯……
有了這個,後面的路會更好走,也會更難走。因為這是把柄也是威脅,秦媛不禁擔心李不侯帶著焌兒和謝懷靖在這件事上會牽扯太深。
便寫了急遞連夜發出。
而德安這邊,因有後續糧草,又有秦媛坐鎮,形勢日益穩定。
秦媛又用當日在牢房中的那些漢子,由那個破臉的漢子帶領,讓他們去游說周邊村鎮,並讓他們參與放糧,這樣慢慢這一帶就安定了不少。
原本事情有了這樣的進展,德安這一片也已經進入正軌,秦媛就應該去別的州粥安排,只是她的身子上的那些病癥一直斷不了根。
這也不能怪醫官不濟,是她自己沒有听醫囑好好休息,只是這個時候,她恨不得自己能劈成兩半當兩個人用,哪里有時間休息?
還好眼下有了李不侯,事情也算有些眉目了,或許這樣下去真的能順利完成皇命也不一定。
秦媛想到此處心中就松了幾分,當晚一夜安睡,到了次日清晨才听到外面蕭蕭索索的一陣雨聲。
秦媛起先也不在意,下了雨不能出去巡視,就安心的在官邸中看公文回執。著這場雨卻越下越大,只是不住。
到了第二日竟已是瓢潑之勢,秦媛心中就有些不安,眼下已是三月末,正是汛期。秦媛怕這場大雨會生出什麼變故,就連日召集了各縣河道衙門的監管官員問話。並讓人做好了抗水的準備。
這雨連下了十幾天,眼看水壩水勢越來越高,秦媛不得多不撥派人手守在各個壩口,以便發生意外時能及時救險。
只是秦媛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水不是從河里來,而是從山上來。
三月二十八,夜。
坐在竹格月洞窗下的秦媛已經三天沒有合眼了。從德安臨近的青州的第一個縣發生大面積山體坍塌,泥石流山洪爆發之後,秦媛面前的書案上就前前後後已經收到了十三個縣的災情的急報。
而她身後窗外的雨還在下。
山林大面積被毀,山體難以蓄水,山洪一起。連泥帶水的淹了民舍田地……
秦媛靜默坐書案之前,緊閉的雙眼募然睜開,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直直盯著面前最新的災情急報和李不侯最近送來的糧草回單。
原本這些糧草已時勉強支撐,現在災情嚴重,若是要放糧賑災。那麼再來十個李不侯也不夠了。
「難道蒼天不仁!」
秦媛突然起身,一腳踢開了坐下的座椅,大步走到房外。喝道︰「來人!放糧賑災!」
一場雨下了一個多月,毀了南臨西北二十幾個縣,牽連五個州。
李不侯用命從老虎嘴邊要來的糧草悉數都做了賑災之用,而被牽連的州的存糧也快放空。此時又有地方上報了疫情,南臨布政司象征性的拿了幾十萬石糧草和十幾車草藥之後,就沒了下文。
「朝廷的回執還沒有下來嗎?」秦媛面色蒼白,形容憔悴的靠在藤椅之上問驛站來送各地回執的官員。
而隨行的醫官則就在她的身邊伺候著。
「還……沒有……」那官員垂首不敢去看秦媛,因為就在昨日眼前這個看起來病懨懨的女欽差剛下令斬殺了一個放糧不力的縣丞。
「今天再上疏,奏疏最後加上一條,就說欽差秦媛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望陛下垂憐,在我秦媛未亡之前,不要叫我看到南臨百姓餓殍遍野,寫完用八百里急遞送進京去。」
秦媛話音已若游絲,但語氣中卻有說不出的威嚴。
那官員听了秦媛的話,猶豫著不敢按秦媛說的上疏。
「讓你寫就寫,有罪也落不到你的頭上,你若不寫,今日就去德安大牢里領罪吧。」秦媛半闔著眼慢慢說道。
那官員連忙微微諾聲,退了下去。
在旁給秦媛治病的醫官不由搖頭嘆息,苦口婆心的勸道︰「秦大人,您若再不放下這些事務好好靜養,只怕您這道奏疏的最後一句就要一語成讖了。」
「好不了了。」秦媛淡然閉目。
那醫官也甚為不忍的看她一眼,長長嘆惜一聲,便下去開方子配藥。
五日後驛站傳來急報,說是景王已入德安境內,不時便就會到德安府衙。
秦媛正在災地巡查,听報不由一驚,強自從肩輿上起身,問了情況,來的人數。
那來報信之人卻一概不知。
秦媛急急趕回官邸,進屋,就見景王和幾名隨從已坐在大堂正中。
景王見了秦媛,眼角已紅,默聲屏退了左右,只留了劉林在旁伺候。
景王幾步上前,握住秦媛雙肩,秦媛肩上只剩了一把咯手的骨頭。他看著秦媛如此憔悴不堪的病容,千言萬語竟都梗在喉間說不出來。
最後竟只說出這樣一句︰「你……你不用急,糧草過幾日就到了。」
秦媛臉上卻沒有如釋重負的笑容︰「朝廷撥的?有多少?夠不夠?」
「你放心。」景王倒吸一口氣,彎起已然濕潤的雙眼,笑道,「肯定夠,不但夠你賑災的,就是南臨百姓這一年的口糧都夠了。」
秦媛听到這話,臉上的表情才漸漸的舒緩下來,景王順勢將秦媛摟入懷中,心痛的說道︰「你的南臨百姓餓不死了,可你怎麼就瘦成這樣了……」
秦媛听景王的聲音一滯,就有一滴溫熱落在了她的額頭上。
秦媛心中一熱,抬手替景王拭去了淚水,柔聲道︰「你什麼時候出京的,路上累不累。」
「我家王爺見到了王妃您的奏疏之後連夜就出京了,在南懷等地置辦好糧草之後,就快馬加鞭,累死了幾匹馬帶著我們幾個先趕來了。」身側的劉林搶答道。
秦媛一怔,推開景王,看著劉林問道︰「這些糧草不是朝廷撥的?我的奏疏又怎麼會到王爺的手上?」
「你別急。」景王一邊安撫秦媛一邊回頭瞪了劉林一眼,意思讓他閉嘴。
但劉林卻更是不忿,說道︰「什麼朝廷,您上報的那些奏疏連中書省都沒有送到,就都送到了王府來了。朝廷根本沒有拿一顆米來賑災,後面從運河運來的幾百船糧草都是王爺這些日子籌辦起來的……」
「劉林!」景王近乎怒吼的制止劉林再說下去。
但秦媛卻一下子明白了過來,為何南臨之行非她不可。
秦媛若有所失的望著景王,一雙眼中含淚,愣愣的痴笑了兩聲,又抬眼看著景王道了句「是我害了你……」便就雙目一黑,暈了過去。
ps︰
看到現在親們知道媛妹紙的真命天子了吧,猜景王的親們猜對了~~~
然後求個粉紅推薦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