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義抬起頭,疑惑地說「昨晚冷宮之事並不是我們動的手,難道會是宋硯?還有八里坡坡裂之事,又是誰做的?四王暫時離不了京城,對誰最有利?賑災銀子離不了京又對誰最無利?」他拋出胸中纏繞的疑問後,看向同樣愁眉不展的林國公。
林明德思索了一會,抬起頭「這樣吧,去把宋硯叫過來。與其在這胡亂猜測,還不如當面問個清楚。他有一句話說的極對,既然宋林兩家從此以後唇齒相依,宋後又看重二皇子。兩家人就不要再互相猜疑了
「父親說的極是,孩兒這就去林知義贊同地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常婆子提心吊膽的跪在地上,身子瑟瑟發抖。卻努力保持著自己內心的那一絲清明,提醒著自己要依小姐吩咐答話,方不辜負林家小姐對自己的期望,也好為自己的子孫掙個出路。
想到此,她抖抖戰戰的哀求道「老婆子只是個四處乞討之人,身無長物。不知英雄好漢擄我到此,到底所為何事。上天有好生之德,請好漢手下留情啊!」說著拼命地磕起頭來。
耳邊傳來一聲帶笑的咳嗽聲,她立即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又磕起頭來「好漢饒命!好漢饒命!」
那男子又大聲咳了一下,緩聲道「好了,擄你來,是要問你一件事情。你若答好了,不僅能保住性命,還能得一筆賞賜。但是,如果你敢胡言亂語,爺會讓你生不如死。听明白了嗎?」聲音到了最後慢慢嚴厲起來。
常婆子又大力磕了個頭「老婆子听清楚了,定不敢糊弄這位老爺
「你在城口縣的土地廟前整日瘋瘋顛顛的磕頭請罪,到底所為何事?」那人清晰的聲音傳來。
常婆子心中了然。卻呆愣了一下,又是磕頭又是流淚「老婆子病得糊涂了,亂說的,亂說的,請爺饒命
「哼,大膽刁民,本王、、、、、、本爺已盡知。你還不如實招來。要不要我叫人與你對質,我說過了,你若是照實說,不但能保你的命,還能得一筆賞錢,免你後半生顛簸流離之苦,讓你老有所依。你、、、、、、可要想好了那人先是氣的拍了一下桌子,後面又慢條斯理的說起話來。
常婆子蒙在眼楮上的黑布已被淚水浸濕,讓她的眼楮又干澀又疼痛。她的身子抖動的越發厲害。牙齒也不停的打著戰。
「老婆子說,老婆子什麼都說。這二十年來東躲**、疲于逃命。老婆子受夠了,這是老天爺對我的懲罰呀!就算今天走不出這道門,我也不打算將此事帶到地底下了,見了閻王爺,閻王爺也會叫我在十八層地獄一一走一遭的常婆子大哭起來。嘶啞的聲音帶著一股豁出去的決然。
「想必這位爺也不是泛泛之輩,老婆子就照實跟您說了吧。老婆子姓常,二十年前是京城中最有名的產婆。在春夏路一打听常媽媽,那里的人都知道。二十年前的中秋節前,一位姓區的體面媽媽請我去給她的主子接生,出手甚是闊綽,我便允了。進了府後,我才知道要接生的是位姨娘生許。這位許姨娘身子甚是健康,懷的孩子也很好。到了生產那日,無驚無險的便產下了一名男嬰。可是、、、、、、」常婆子的臉上變得蒼白起來,滿是驚恐之色,聲音更是顫抖不已「可是。生下之後,那位區媽媽卻把我拘在了一間屋子里,不讓我出府。一會兒來了一位男子。那區媽媽喚他作王爺,一會兒又听見產房里面哭聲大作,嚷著姨娘產下一死了的女嬰,她自個也大出血死了。我听得真切,感到疑惑不解之際,卻也知道自己怕是不能活著走出家的大門了。趁著府中大亂之際,從天窗跳了出去,又到了小側門,謊稱是那位區媽媽派出府辦事的婆子,那守門的人天黑沒看清楚我,我便逃了出去,也不敢回家,到城門口蹲了一夜,第二日城門一開,便藏身在一輛出城拉貨的馬車中混出城去了。老婆子在一偏僻的鄉間作了二十年的農婦。直到、直到不久前,听說當今太子代天巡檢時軍士被雷公電母所劈,後來民間的傳言欲來欲多。老婆子才知道當初做了一件助紂為虐的事呀。因為,因為那家王爺現在便是當今的天子。而那位二十年前,姨娘所生的孩子便是當今的太子呀!我引來了天怒呀,老天降災了。我悔恨之余,人變得渾渾噩噩起來,便一直以土地廟前懺悔請罪常老婆子哭得越發傷心起來。
「你說的都是真的?口說無憑,叫我如何信你?」那位自稱爺的人聲音中有了一絲慎重之意。
「當初那位孩子背有一塊紅斑,月復下有三處紅痣常婆子不假思索立刻回道。
「爺若還不信,老婆子可以發毒誓。若是有半句諾言,便天打五雷轟,死無葬身之地。叫我孫子出生後沒常婆子急得有些口不擇言。
那人輕笑了一聲,趕緊道「得、得、得。什麼污言穢語的,髒了爺的耳朵卻也知道這是坊間百姓最毒的誓言了。
沉寂了一會兒,那人輕聲道「帶她下去看管起來,好吃好喝的待著。等此事了了,爺自有安排
常婆子感到有人拉起她,忙又喊了一聲「這位爺,老婆子說的全是真的。爺可要說話算話才好啊!」說話間,已被人提了下去。
「娘,看來太子的身世真有問題,恐怕已有人早咱們一步知道,卻布了這局讓我們摻和進來。也不知道到底是何意!我們怎麼辦?」那位爺挺著發福的肚子,畢恭畢敬地問著上座的那位神情嚴肅、背脊筆直的老婦人,竟然是蜀王母子二人。
「唉!這也是祖宗顯靈啊!一個來路不明的姨娘,一個來歷不明的皇子,怎配做大周的主人蜀王老王妃抿了口茶,語氣淡淡,眼神卻是陰沉之極。
「不管是誰布下的這個局,讓咱們知曉了真相,咱們只有感激的份。看來太子自己也知道,不然怎麼會自動請旨讓皇上廢了他的太子之位?還有上次的稅銀失竊之事,看來就是何郡王與他狼狽為奸做下的。咱們既然知道了,就不能無動于衷,置身事外。總要好好謀劃一番才是,如此狼子野心之人,就是當一個王爺也是不配的蜀王老王妃握緊了手中的茶盞。
蜀王點了點頭「孩兒昨晚叫人把八里坡給炸裂了,才緩了離京的日子,可是給淮河配備的賑災銀子與物資也就運送不出去了。孩兒豈不是反而作下了一件惡事?」他的神情有些憂郁。
「百姓苦只是一時苦,難也只是一時難。若是有一位來歷不明、包藏禍心的未來皇上,到時候才會是民不聊生呢!」蜀王老王妃擺了擺手,寬慰道。
蜀王點了點頭「那倒是,可是娘,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怎麼辦還要看看林家的意思,這次是在林家知曉此事,引我疑心的。看來林家是肯定知道了一二,卻苦于是二皇子娘舅家的身份不便向聖上道明。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咱們明日便上林府听戲去,那天清音公子的徒兒唱的極好老王妃眯了眯眼楮。
蜀王挺了挺肚子,點點頭「娘就不怕是林府故意布的局?為的是用咱們的手除去大皇子,以便二皇子上位?」
蜀王老王妃卻是想也不想的便搖了搖頭「若真是為了二皇子上位,干脆利落的殺了大皇子便是,那方法多了去了!何必搞出這麼多事情?再說宋林已經兩家結親,上次宋府二子與林府世子又攜手偵破了稅銀失竅案。若是林家動什麼手腳,宋府不會沒有察覺。一切都說明,林宋二府可能都知曉了大皇子真正的身世。唉!可憐皇後娘娘了。明日吧,明日上林府家听戲去
「那兒子听娘的!您說怎麼做,兒子照做便是。那娘您早些歇息,兒子回去了!」蜀王行了禮,叫來服侍老王妃的媽媽,才慢慢退了出去。
宋硯驚愕的看著林國公那張嚴肅的臉,輕聲道「我還以為昨晚冷宮之事是您叫人做的!?」
林明德愣了一下,恨恨的一擊掌「我怎會多此一舉?可惡,定是太子或何郡王作下的。現在皇上一定以為是我做下的。好一招禍水東引!咱們本來處于優勢,現在竟被他們載贓嫁禍,反咬一口了
「皇上本來要借上次稅銀一案發落何郡王,現在何側妃一出事,可能這發落就要輕得多了。而且已經允許了大皇子前去淮河賑災,唉!皇上終究心軟了宋硯輕聲說道。
「棄卒保車,真是狠心呀!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嘖、嘖,也狠得下心!」林明德感慨地說。
「不是誰都如您一般真心疼愛知善的!」宋硯真心的拍了未來老丈人一記馬屁。
林明德滿意一笑,此言甚是的捋捋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