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自小身體虛弱,假名對她管教的又嚴。後來雖說身體好了些,也當家做主了,到底還是每日忙些府里的事物,這一下子收到這麼些外面的玩意,雖然不知道不值幾個錢,可耐不住新奇細致。
看著那幾個用綠松石做的蝴蝶,實在是新穎異常,又看到邊上那一對泥女圭女圭也是可愛的,這些個小玩意看的黛玉的喜愛非常,花了不少時間擺在屋子里。
過了幾日成績出來,林北源果然中了,府中眾人都很高興。守了三年孝之後的頭一件喜事,黛玉就想著要大半一場,哪里知道當問林北源要如何辦時,北源不屑的說到︰"一個秀才你就這樣樂呵了,等我中了狀元你還不得瘋了。"說完竟然不理黛玉。
黛玉听了這話只覺得好笑,這人看著斯文清秀,怎麼就這麼狂呢。只當他故作老成,一面吩咐了管家找了一個戲班子,又下帖請了同院考中的學生過來玩。
林府如今是熱鬧非凡,那些同期考中的秀才在一起說說笑笑好不熱鬧。黛玉是女眷自然不在此列,這些個平時拘在家里的學子這下子是談書論道好不熱鬧。
林北源慣會籠絡幾句話就讓人和他稱兄道弟起來,北源也就虛應幾下而已。
見那群人吃酒吃的有些糊涂,這才一個人往院外走走,散下酒氣。也是,趙王府的小王爺能陪著這些人鬧到現在已經是極致,林北源一邊想著一邊覺得自己現如今這戾氣是磨光了。
卻不想看見林管家匆匆往如海書房走去,過了一會又領了一人過去,見著北源也是點下頭就走。林北源見那站在管家身後的那人雖穿著一身極其普通的黑緞子短衫,腳上的一雙鹿皮靴子卻是價格不菲,上面沾滿泥土,看著是不大珍惜。
定神看了一會那人的姿勢,怕是一個有武功的,不知道他和林如海是什麼關系。朝著林如海書房看去,想著這兩日,確實是有些心事。林北源直接抬腳就往林如海書房那邊走去。
門口的丫鬟通報之後,北源這才進了屋子,見著林如海,神情倒是和往常一樣坦然。林如海看著眼前的兒子,心理滿是歡喜,說道︰"今日你姐姐幫你請了你那些同窗還吃酒看戲,原本就是想讓你和他們多接近接近,將來在仕途上也能多認識幾人。"
"兒子知道,父親放心。"北源繼續說道︰"只是兒子剛見到林管家帶著一個人出去,那人似乎不簡單。"
林如海听到這話,有些驚異的看著北源,想到朝中幫派斗陣這幾年越發的風雲變幻了,原本處于中立的自己處事是越來越艱難了,只是這事如何能跟一孩子說,于是說道︰"那人是林管家的遠方親戚,想著在我這謀個差事,算不的大事。"
林北源眼楮微眯,有些冷的說道︰"父親這是唬我呢,那人走路輕盈,目不斜視,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更何況這謀差事何必大半夜的上門。"
林如海听罷這話,方仔細的看了看北源,這孩子從當初的體弱嬌貴,到如今的成熟貴氣,竟像是一夜間便成的,要不是這孩子偶爾流露出的嬌憨天性,林如海懷疑這不是一個孩子而已一個閱歷豐富的成人。
既然林北源一副大人的口氣,林如海自然也正視他道︰"那北源認為他是什麼來歷呢。"
當初的楊康最會揣摩人心,現在的林北源自然不差,只見他微微一笑,對著林如海說道︰"那人雖然穿著普通,可行止端正,且看他身形動做便知道他定然不一般,只是見他半夜前來,行動匆匆,似乎是不想讓人知道,想必定然不是上邊的人。"說道這里北源朝著林如海笑了笑,輕聲說道︰"這人定然是來跑腿的,爹爹說我說的對麼。"
林如海原本以為這事做的隱秘,卻不想被自己家小兒看的如此清楚,想到莫不是上邊也知道了,頓時心中一陣心驚,忙問道︰"這些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北源說道︰"自然是剛才見著那人,隨便說說的而已,父親千萬不可不想。"
林如海听了這話,听北源剛才所言確實是猜測居多,這才放下心來,只是對著自己北源說道︰"此時事關我林家性命,萬不可再告訴旁人。"
北源見他還是當自己是無知小兒那樣,有些不滿的說道︰"父親大人,兒子雖說年紀尚幼,可從小也是得父母教導。自母親去世,黛玉姐姐便開始理家,兒子讀了這麼些書,整日在後院和那些丫鬟小廝在一起,豈不浪費。"
林如海听到這話,有些贊賞的說道︰"確實不錯,只是這朝廷中的事,實在是難以述說。"
林北源走上前去,看著林如海說道,"雖然兒子年幼,可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個痴心妄想的不過是白日做夢而已,父親萬不可猶豫。"
北源也正是林如海所想,自己能到揚州任職正是聖上登基後一力扶持。雖說這幾年聖上根基深了,自己也有歸隱之意,想著和稀泥,但是這朝廷上的事有些卻是非得有明確姿態的。
既然這些人會找上自己,難保聖上不知道,想到這里,如海看著北源,自己年紀大了,做了幾年官反而有些猶豫不絕,倒不如這小子如此干脆果決。
這林如海原本就是當今聖上的人,這次事件不過是那起子大膽的人看著他和賈府有姻親關系,這才拋出了拉攏之心。林如海這人向來反復思量,忠君之心從來沒變,只是因為這人是上皇寵愛之人,想著能不能蒙混過去,。這被林北源這番話提醒,這事需快速處理才是。
林如海任揚州巡鹽御史原本就是為聖上打探那些江南氏族,素來有那專門呈向上廳的門路,今日之事不過是在平日奏折後面的一小段罷了。
只是此事之後,林如海倒常常找北源談論些為官之道,雖說北源對此有些不削,面上卻一副恭听的模樣,只哄的林如海越發喜愛此子。
轉眼兩年即過,三年一次的鄉試開始了。林北源自信滿滿的趕赴考場,在府里的黛玉也像往常一樣看書彈琴,偶爾有一兩個婆子過來問話,那氣度做派自然是雍容華貴,自有一番美態。
卻說那賈府這兩年見林府對他們的問候年禮一向平淡,除了過年過節偶爾有慣例的禮節書信,其余都沒有一點消息。
只是這賈府進來卻遇著一件天大的喜事,那賈政的太太王氏有一女名約元春,自幾年前選入宮中當值,沒成想,竟然得封賢德妃,更是蒙聖上體恤,除了每月能接家里女眷入宮探視,更是能回家省親。
這天大的喜事,這寧榮兩府自然是歡喜異常,這急急的就要造那省親別院。
賈母想了下,這林如海雖說這幾年遠著自己,到底是沒有續弦,于是便修書一封,告知此事並特指提出要接來兩孩子一起熱鬧熱鬧。
卻說那林北源鄉試,得中頭名解元,那報喜的小廝丫頭跑著回去告知黛玉等人。黛玉這幾年當家,自然養成了那寵辱不驚的形態,見那丫頭滿臉自喜的模樣,說道︰"少毛毛撞撞的沒了規矩。"這麼說著吩咐廚房加餐,府中眾人各得二錢賞錢。
卻在當日就收到賈府來信,黛玉看完自然提筆回信,吩咐從庫房拿出幾樣東西恭賀賈府之喜。這事自然也告知如海和北源兩人,林北源想著,這兩年父親沒少向上面通報幾個大家的各種動向,聖上早就對他們關注異常,這突然間的就提升不少宮妃位分,更是說什麼孝悌之類,回家省親之類。
這次省親的除了賈府的賢德妃,更有那周貴人和吳貴妃和四大家更是有扯不開的關系。林北源听著便有些想法,于是便對林如海說道︰"爹爹,兒子明年便要上京會試,同期的不少學生已經嚷嚷著要立刻啟程了,兒子想著要不乘著這次熱鬧一並上京看看。"
林如海早有此意,只是以前見著北源似乎對那賈府有些想法,可是這去京里總是不好不通知賈府的,這才沒說,見林北源主動說起來,這才說道︰"當初我在京時和賈府的賈政倒是頗為投緣,這次你去京城備考,住在賈府想來也方便些。"
"父親當初在京里也是任過職的,緣何京里沒有宅子。"林北源自然是不太願意寄居在別人家。
"這宅子當初倒確實是有的,只是後來來了揚州,你們母親想著這房子在京城無人看管,不如賣了。"林如海見北源這麼問是以為北源擔心賈府會虧待他們,于是勸慰道︰"賈府的太君最是喜愛孩子的,你倆向來聰慧,想來是好的。"
"姐姐也去!"北源笑著看著黛玉問道。
如海笑著說道,"自然,賈老太太是你倆外祖母,走下親戚也是應該的。"
黛玉撅著嘴不大高興的樣子,北源故意問道︰"姐姐這是怎麼了,看著不大高興吶."
黛玉抬起頭,瞥了一眼北源說道︰"父親你北源兩人也不問問我,就這麼商議我去不去的,那明兒個我頭上袋什麼花,也做不了主l了。"
林如海听罷這話,一笑,這孩子倒是越來越有主見了,于是親切的問道︰"黛玉到底是去是不去。"
黛玉听了這話,歪著頭笑道︰"弟弟去我就去,再說那賢德妃長什麼樣子,我還真想看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