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激戰在持續,最終還是中路美軍首先支撐不住,7個28000人的美軍師加3、4萬法軍數量固然不少,卻既無坦克也無有力的反坦克武器,要抵擋近500輛坦克的沖擊能堅持2個小時已是意外事故了。此時最頂用的幾百門法制75毫米野戰速射炮(美軍也用這種野戰炮)已基本被摧毀,連集束手榴彈和**包也差不多用光;而奧德坦克群還有一半基本完好,于是幾個月那種大屠殺再次上演,嘎吱嘎吱的壓過逃跑中的美法聯軍。反正我不敢再去看了,寧可留在南線看被炮火炸的血肉橫飛也比看被坦克群碾壓人群好的多。
美軍、或者說絕大多數美國人的特點就是沖動時有勇氣,但缺乏耐力,佔上風時還能拼一陣,此時處于不利形勢下,崩潰就難免了;中路主力一潰,兩翼只能跟著節節撤退。然這個地球的一戰已被我攪的像二戰了,自持數量的美國兵中的大部分自然能跑的過200多輛德奧坦克,然自持體力的美國兵真能跑的過追殺的奧軍其余兵種麼?
富裕的法國中部那密集的公路網同時提高了雙方的運動速度,潘興等美法軍高級將領坐著轎車首先逃之夭夭,隨後上千輛各種法國造卡車也被蜂擁而來的美法軍搶光,不過這些車輛有一多半因為前車熄火而被卡死在各條公路上;剩下的幾千法國騎兵自然跟著將軍們逃走了,有他們當榜樣,幾萬聰明的美法官兵立即將挽馬和馱馬一搶而空,而剩下的人就倒霉了,只能憑撒開兩條腿拼命了。非但如此,早有準備的奧德聯軍在每條主要公路上都投入一支快速部隊,前有一營坦克開路,如推土機般將阻塞道路的車輛和人馬一起掃到路邊,後面則跟著大隊騎兵和各式卡車運載步兵及補給,沿著法國造的質量頗高的公路迅速追趕乃至超越逃跑的美法聯軍;混亂中撤退的美法聯軍甚至沒有炸毀沿途橋梁,導致機械化的奧德快速部隊一路向西沖出去好幾十公里。
天黑以後,車載步兵下車繼續追殺沿著公路逃跑的美軍,履帶式和輪式車輛則停留在後面連夜整修;至于法軍殘余,早在熟悉地形的當地同鄉帶領下逃入希農或若布附近的森林當中,我也只能隨他們去了。此時的美軍也多已跑不動了,槍一扔、就地躺倒在路上的比比皆是,結果導致白天坐卡車追趕的奧匈部隊徒具充沛的體力、卻依舊無法加快腳步,只能一路收降;事後得知的我也唯有哭笑不得的放棄了對這些部隊軍官的處罰,畢竟是在歐洲,咱也不能做的太過。
4日上午,連夜整修過後的坦克和車輛又沿著法造公路運載著後續步兵追趕上去,此時3日參戰的美法軍除乘車騎馬或逃進南北林區的10余萬以外已非死即俘,聯軍損兵折將已超過30萬,不過潘興還不準備放棄,這不但是因為天氣正在逐漸轉好,更因為他還有一張或者說一對王牌昨天來不及打。
中午時分,隆美爾指揮的由德軍裝甲營、騎兵團和奧軍車載步兵團組成的快速支隊在莫尼亞勒以北的公路上就遭遇了其中‘一張’,在美軍第42師簇擁下,小艾倫比指揮的英軍第3坦克旅從側面殺了出來。這是42師參謀長麥克阿瑟(就是後來那位五星上將,當時他就在這個職位)設計的行動,應該說選的地點和時間都頗為巧妙,德奧快速支隊剛從‘人’字公路的一捺平安轉到一撇上不久,不但人心剛松懈下來,而且由于停頓和轉彎,導致後面的車輛乃至騎兵都出現混亂;此時美42師野戰炮團(當時美軍炮兵采取小團制,僅24門75毫米野戰炮編制。史實)的法制野戰速射炮以高速發動炮襲,一排排炮彈砸進德軍和奧軍之間,使差點背過氣去的隆美爾又‘活’了過來;因為有我的跨越時空的先進軍事思想,加上這些德國最優秀軍事頭腦,此時的快速支隊機動速度遠超美英軍的想象,大部分炮彈正好砸在德軍第23騎兵團和奧軍第116步兵團之間、損失不大。
英軍的‘小游民’雖是天下第一,但卻是現在各方大規模使用的三種坦克中最爛的一種,讓喜歡‘第一’名氣的逐名之輩很是汗顏;第3坦克旅的168輛小游民和大游民一啟動就有超過20輛拋錨,在其緩慢的接近路途上,隆美爾指揮的第7裝甲營已經完成戰斗列隊,甚至第23騎兵團除機炮連被炸爛外也完成列隊,只有奧軍步兵還在調整;而對面按麥克阿瑟的計劃,美軍野戰炮團急速射後立即向前推進、改為平射,這已是專業反坦克炮或海軍直射炮投入作戰前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了。
英國陸軍的確不應該高估,哪怕是一個坦克旅對德軍一個坦克營,在隆美爾天生的坦克戰智慧部署下,4、5輛原始的英國坦克對1輛德國坦克也被打的落花流水,頃刻間‘幾十位英國游民’就被打癱在法國中部的農田里。不過麥克阿瑟的同學兼好友吉爾摩上校並不懼怕,指揮第168步兵團不顧德軍幾十挺車載和騎兵機槍掃射,借著不斷被擊毀的英國坦克掩護接近德軍,在上千人被德軍擊倒後,一件意想不到的武器突然從美軍手中被打了出來,幾十米外、劃過一個莊嚴的拋物線擊中正在猛烈開火的德國坦克,只輕微一聲炸響,坦克就此熄火。連續十幾輛坦克被美軍這種古怪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炸毀後,隆美爾發動的騎兵沖鋒也到了,德國騎兵以慘重的代價趕開不斷擁上的美國兵,才讓隆美爾把剩下的20多輛坦克撤了回來;隨後奧軍步兵團展開,以密集的子彈加迫擊炮彈總算暫時制止了美英聯軍的反擊。
聞訊後我只剩苦笑了︰‘破甲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