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軍整補的間隙,我依舊待在米蘭,很囂張的在格雷契修道院食堂擺開盛宴、招待來訪的、號稱集團軍司令官(名義上的德國第5集團軍司令官)的威廉皇儲。
「維克多老兄!點到點的最近距離不一定是直線,最快的進攻速度也不見得一定是持續不斷;如果你們听我在開戰前夕在柏林所言,最大限度的集中主力于右翼(德國角度的右翼),現在我們早就在巴黎喝酒了!」
「呵呵,那時候誰知道你這個小瑪利亞比當年卡爾大公還能打?」明顯喝多了的小威廉連小時候取笑我的女性中間名都說了出來。
「現在你相信了?那就準備美國吧!他們一定會在法國失敗前作為敵人參戰的。」
「美國?」望著‘豐盛的晚餐’,威廉皇儲好象突然清醒過來,「因為害怕法國和英國失敗,欠債收不回去?」
「這只是一個次要原因。」我笑了,笑另一個世界上美國雖然參戰了,然對英法的欠債還是沒有全部要到(真實的歷史),「主要還是美國想當這個星球的老大,乘歐洲列強拼的兩敗俱傷時參戰豈不是最好的機會?」
「怎麼防?我們的公海艦隊和你們的艦隊一樣根本開不出港!靠那些北海鴨(德國潛艇的最初外號)?」
「呵呵,等我有空時去基爾傳授幾招給你們的潛艇部隊,保證能讓你耳目一新!不過規模還是需要的,以你們的b3型為藍本(二戰德軍潛艇真實的藍本)、增加儲油量,300艘。如何?」
「b3型潛艇?就那種小家伙?」
「增加50噸載油量即可,我計算過,足夠橫跨大西洋打美國船了。」
「好的,反正建造公海艦隊的大船廠多空閑在哪里。不過說到油料,胡伯特老弟,你準備怎麼解決?」
「我們奧匈年產110萬噸石油,你們年產12萬噸(這兩個是1913年德奧兩國真實的數據),加上每年從羅馬尼亞進口200萬至300萬噸(當時羅馬尼亞若全力生產的話,月產量可達200萬噸以上。史實),應該能對付的過去。」
「如果羅馬尼亞被他們拉過去呢?」
「直接摧毀他,我來之前已經作好德、奧、保三國閃擊羅馬尼亞作戰計劃。」
「好的,我回去就去安排這件事,你可別忘記來傳授怎麼讓北海鴨們橫掃大西洋哦!哈哈!干!」
我用繳獲的意大利紅葡萄酒奉陪他的白酒、一飲而盡後,威廉總算想起來,「眼前這仗怎麼打下去?好像我們還是無法繞道攻進法國。」
「眼前當然不行,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將意大利那幫無賴(指意大利背叛三國同盟)趕上西西里島吃魚去。」我又笑了,「而後?維克多老兄難道沒有看見法英為剛組建的東部防線把預備隊基本都用上了嗎?」
「可問題是我們的機動力量也基本都用上了,一旦俄國緩過氣來我們連反擊的力量都舀不出來了!」
「所以我們必需在這2、3個月內基本摧毀意大利,而後將大部分兵力再次調往東線收拾俄國和羅馬尼亞,哪怕意大利被敵人反攻丟掉大半也在所不惜。我估計俄國到明年就會垮台,一場或幾場革命會摧毀尼古拉,一旦俄國退出戰爭,我們的局面就好了。」
「就好了……就好。」威廉快醉的時候含糊的問到︰「我們最終的命運是否也如尼古拉一樣?」
「我們比他們走運,他那里可有列寧,還有契卡。」我似乎也喝多了點,用手指一抹脖子,說出一個還不存在的名詞。
2月16日,整補完成後的奧德聯軍向意大利中南部發起全線進攻,數量雖然膨脹到150萬以上,但無論士氣還是訓練程度、甚至武器裝備都遠不如開戰時那支意軍,雖有8師法軍和3師英軍助陣,然面對德奧強大的重炮密集轟擊,偷工減料構築的野戰工事還是在幾小時內就被砸開幾個大缺口,奧軍和德軍如潮般殺入意大利中部。
帕爾馬在第3天就被我故意讓的德國第5集團軍攻克,使威廉興高采烈,差點在修道院食堂牆上涂鴨,我的上帝!奧國和德國隨從不約而同搶上前去阻止,才使人類文明免遭一劫。隨後加利波第和費拉拉先後陷落;第6天摩德納也宣告佔領;大多數意軍已經潰不成軍。22日,圍繞防線的軸心博洛尼亞,20多萬意軍除躲在少數幾個堅固堡壘的以外無不遭受德奧從普通野戰炮到超級重炮在內各種大炮的猛烈轟擊,將絕大多數大炮都丟在意大利北方成為奧德戰利品的意軍光憑一些老式大炮和法軍速射炮根本無法應對,從早上到傍晚的連續幾十萬發炮彈掃過後,意軍崩潰了,哪怕我沒有安排夜間炮擊和步兵進攻,十數萬意軍還是瘋瘋顛顛的逃離戰場,在
他們身後,近10萬意軍倒在殘破的陣地內,大部分都沒有致命傷口,然他們的確都已陣亡,被爆炸震死。
面對如此迅速崩潰的意大利戰線,英法都認識到不是增援幾個師所能穩定局勢,而幾十個師根本舀不出來,既然如此還不如乘早撤退。20多萬法英軍及大量僑民撤退帶走了意軍和意大利人最後一點士氣及信心。才3月初,奧德聯軍就攻佔比薩、佛羅倫薩、聖馬力諾一線;而後戰爭就幾乎變成行軍了,傷亡迅速下降到比非戰斗減員還要低的多的程度;到4月來到的時候,奧德聯軍已離羅馬不遠了。
不過我已沒有興趣再陪威廉皇儲玩了,將進入羅馬的所謂榮譽全留給了這為好大喜功的德國皇儲;因為情報傳來,俄國和英法為拉攏羅馬尼亞,不但俄國割讓了熬德薩以西大部分領土,三國還同意讓羅吞並半個保加利亞和奧匈東部,目的僅僅是讓羅馬尼亞那23個龐大但裝備簡陋的師投入對奧匈的進攻。當然,俄國自己也重整旗鼓,在打殘土耳其收回高加索方面的精兵、跟日本在遠東和解調回遠東和西伯利亞大軍之後,依靠英法的武器和財政援助,聚集起最後、也是最龐大的兵力,準備發起5月總攻擊,一把賭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