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自從1914年6月28日來到這個世界後,我就陷入困境,作為卡爾•弗朗茨•約瑟夫•路德維希•胡伯特•格奧爾格•瑪利亞•馮•哈布斯堡-洛林,奧匈帝國新出爐的第四任皇儲(前三任都悲劇的死在老皇帝之前了),被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也就是當時已故的茜茜公主的丈夫)和奧匈帝國的參謀長,也是皇帝的老朋友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實際排除在決策層之外;雖然作為平衡,在我的爭取下我獲得了奧匈帝國的軍工產業的指導權,然我若听憑奧匈帝國的骨干常備軍及一級預備役部隊被康拉德在14至15年胡亂指揮揮霍掉,到16年我繼承帝位時,恐怕已很難獲得全勝了,甚至有可能失敗,如果真有神選者于一年之後加入對方陣營的話。

為了在開戰之初糾正奧匈的戰略錯誤,我在維也納想方設法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定在柏林;經過我自己都覺得惡心的吹捧神經病般的威廉二世和威廉皇儲後,我總算獲得了我需要的東西,得意洋洋在約瑟夫一世,我這世的伯爺爺決定整體軍事戰略之前趕回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在弗蘭茨約瑟夫套間格外簡樸(史實)的皇帝辦公室里,在皇帝、康拉德參謀長、諸軍兵種總監和諸集團軍司令官面前,在我從一直隨身攜帶的皮包里舀出一份份決定命運文件起,我終于可以決定這世自己的命運。

「什麼?第17軍多伊奇至艾勞地域,第20軍沃姆熱至奧爾特爾斯堡地域,預備第3師和後備第6旅尼古拉伊肯至萊特岑地域,預備第1軍安格堡至諾爾登堡地域,第1軍戈烏達普至古姆賓年地域,騎兵第1師皮爾卡林地域……東線德軍統有第8集團軍司令官普里特維茨指揮,主要任務是保護東普魯士……德俄邊境托倫至本津260公里地域只部署沃爾希後備軍,兼顧和奧匈軍的聯系。(該地域以西是東普魯士、以東就是奧匈帝國;上述德軍部署為史實。)」第1集團軍司令官丹克爾搶先看過德軍在東線的部署後不由得大驚︰「德國根本不準備和我們配合進攻俄國?」

在座的將軍一听部署也都明白的確如丹克爾所說,德國是想讓奧匈單挑俄國,頓時群情激奮。

第2集團軍司令官克韋斯是康拉德的心月復,急忙岔開話題,「德軍主力都部署在西線嗎?」

「當然,那是西線德軍序列。」我回答。

「德軍主力7個集團軍,總共34個軍、4個騎兵軍、3個預備師、13個後備旅,在比利時至瑞士邊界展開。」第4集團軍司令官奧芬貝格一面翻閱文件一面回答。

第3集團軍司令官布魯德爾曼嘆氣,「按德軍這樣部署,我軍一旦對俄國發起進攻,絕大多數俄軍就會壓在我們頭上。康拉德,你估計有多少?」

此時康拉德已是滿頭大汗,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實話︰「情報部門估計俄軍在開戰初期會集結2個集團軍共9個軍進攻東普魯士,以4個集團軍共14個軍進攻我們。」

「康拉德老朋友,難道你準備用11個軍去進攻俄國的14個軍?」一直旁听的皇帝終于說話了。

康拉德急忙申辯︰「戰爭初期由我們承擔東線主要責任是我們和威廉皇帝陛下的協定,何況我們的軍都由3個師組成,而俄**大部分只有2個師。」

「那也不行!何況每個俄國師比我們的師規模大1/4。」皇帝終于否決,「我們不能單挑俄國,哪怕兵力旗鼓相當也不行。卡爾,你還有什麼沒舀出來的?」

果然是皇帝!我微笑著舀出一紙威廉二世簽署的備忘錄,「只要陛下簽字,這份文件就正式生效。」

「什麼文件?」

「我們承諾在開戰初期牽制俄軍6成,正好是14個軍,呵呵!」我笑著回答。

「卡爾的意思是?」

「我的總體設想是我們先集中3個集團軍的優勢兵力摧毀塞爾維亞,如果黑山敢幫他們的話再加上黑山。對俄我們先以3個集團軍進行防御作戰,邊打邊退拖延並牽制俄軍這4個集團軍,等解決塞爾維亞後再調運主力北上實施對俄反攻。」

「這是我們的b計劃。(史實)」

「憑目前兵力我們消滅塞爾維亞不成問題。」被預定為南線總指揮的炮兵總監、康拉德的老朋友波蒂歐賴克發言、試圖為康拉德解圍。

‘我呸!’我暗罵一聲,歷史上奧匈帝國就是被你這頭豬跟康拉德一起搞砸的!堂堂奧匈帝國居然會被塞爾維亞這種小國打的損兵折將,可惜這時候我不能直接罵人,只能說︰「我相信波蒂歐賴克將軍可以摧毀塞爾維亞,然僅憑現有兵力無法迅速解決問題,而我們需要的是時間。」

「具體怎麼樣?卡爾不準備照搬b計劃吧?」

「當然,b計劃是立足于俄國受德國的牽制不參戰基礎上制定的、穩妥的佔領塞爾維亞戰爭計劃;而我們現在需要盡快結束對塞戰事,所以不但要按b計劃投入第2、第5、第6集團軍,還要用(**)第7軍和現駐意大利邊境的幾個師加強,甚至投入近衛軍參戰,爭取在1個半至2個月內徹底摧毀塞爾維亞,這樣才能避免北線為俄軍突破縱深。」

「我同意。」

「我同意。」

「我也同意。」

見包括皇帝在內大多數人都傾向我這邊,康拉德站起來提出辭職申請,使我不由得懷疑他是否是德國佬派來的間諜!呵呵,這當然是笑話了!

作為老友,皇帝當然拒絕了他的辭職,康拉德很光棍又坐下,然皇帝還不準備放過他,居然問到︰「康拉德,你認為你擅長負責南北哪一路?」

難道皇帝想像後來德國皇帝對待小毛奇那樣保留他的位子卻取消他的實權?不是吧?

然而我錯了,經過一番討論,在我的屢屢干預之下,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康拉德在繼續擔任參謀總長的情況下舀到了波蒂歐賴克的巴爾干奧匈總司令職位,負責指揮對塞爾維亞(極可能還要加上黑山)作戰;而北線對俄軍防御戰的總司令,至少在名義上被我這個皇儲舀到手;當然,是在跟著幾個老古董‘參謀’的情況下。

我的一戰,來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