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4.第一百零三章 春蟲

[第1章沖出末路鄉村]

第103節第一百零三章春蟲

合並祠堂、家族,村里絕大多數人都同意,覺得是好事,何況村里給錢哩,咋著也要有頓飽飯。大戶們也覺得以前自己遇事孤單,沒腳魚一樣亂蹦達。咋著自己是大戶,族里會吃虧?三議兩不議,這事就張羅起來了。再加上村里這些年,沒個人管,實在不中。幾下一湊,這事就辦起來了。

村里將無名地塊,和無主墳地,按大小、位置,劃了價錢,誰有錢,誰買。結果,賣出去四百五十四畝,加上墳地,共收銀子六百零四兩。分五個祠堂,每個祠堂分銀子一百二十兩,村里保長再拿出三百兩,那個族合並得好,沒啥糾紛,再給一百兩。

火到豬頭爛。有錢分,還是天上刮風刮來的,那個跟錢有仇還是咋哩?所以,不到三天,二千四百六十六口人,合並成東、西、南、北四個祠堂。西大廟是王家祠堂,東大廟是雜姓祠堂,南街孫孫廟是丁、賈、魏、任四大姓合的祠堂;劉家合並後人最多,有一千七百零四口,自己大戶出錢合族出力自己在西街胡同蓋。合並報家譜日,鬧哄哄趕集一樣。誰家報完,按人口領人口飯︰一人仨白面饃、一碗肉菜。好多人圍著,村人從來沒有這麼齊整過,不少老漢、老娘們,嚎啕大哭,哭爹哭娘哭兒女哭……上氣不接下氣。也有給保長磕頭,謝保長的大恩大德……

續了族譜、家譜,掛上族規,村里人人高興。鄰里糾紛,家內部不和……都可以去祠堂討個說法,爭個合理!

趁著冬閑,不到半月,祠堂里的事,都整治好了。

今年又奇怪,過了大雪不見雪,天溫溫地,也沒有雨。東魏村傳來,說他們那梨樹開花了,雪白一片,人們以為樹神降臨了,都去燒香哩。過了兩天,南湖一家王姓人家,老母豬生了一窩豬,二十八個,有三條腿,有倆腦袋,有沒尾巴,有生下來就交配著哩……種種稀罕事,都出現了——地里麥子旱得焦枯了,反倒沒有人搭理!

劉學林澆地回來,街上人影也不見,正晌午,該是吃飯時辰,咋影兒不見?劉學林暗暗納罕。走到西街胡同,卻見任風尚娘,一拐一拐挎個籃,在前邊。劉學林急走兩步攆上,打個招呼,「哎呀,是學林哩,你咋還在這哩。大家都去仙仙廟看劉大仙祈雨哩,你不去上個香?」

「管用?」

「哪能不管用?人家大仙,可是沒有失過手哩。張三家寶寶村里幾年沒人能治好,誰一出手,就活蹦亂跳,現在不好好哩!李四娘子難產,橫胎,眼看母子兩死,咋母子平安哩?王麻子家雞一直丟失,是……」嘮叨個沒完,走路都差點摔幾跤!半天不見回應,扭頭找人,咦,咋去哪了?

劉學林到家,先他回來的孩們,正收拾院子。婆子出來放碗筷,過去攙扶爹坐著,一家子圍坐四方吃飯。幾個孩子嘰嘰喳喳背學堂先生教的書,

俺會講故事,「小貓要過河,不會游水,他向鵝借船,鵝說,我沒有船。小貓說,你的身體不像船嗎?你的腳不像兩把槳嗎?鵝笑著說,請你就上船吧。」

俺會背長著哩長著哩,「秋天早上好︰白雲飛,紅葉飄,月光淡淡星光小,只有早起的人,才能看得到——」手一揚,把娘遞到嘴邊的飯,打飛了,其它幾個哈哈笑他。

俺也會背詩,「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慢慢走——」手也揚起,結果,打在自己耳朵上,自己疼哭了,娘趕緊來哄。

…………

吃的熱熱鬧鬧,女孩高興地看來看去,顧不上吃飯。不時,到原朵朵跟前,蹭原朵朵筷子上飯。得,原朵朵喂孩子吃口,也喂她吃一口。

到黑,大家都睡了,尤其原朵朵、馬花花睡了,女孩可就開始忙了。

先把原朵朵、馬花花用軟的東西扶正,插到自己腿縫隙里去,捏著蹭,磨啊磨,磨啊磨,不一會,硬得跟棍子一樣,縫里面滑唧唧,用起來,就舒服了。

哎呀,今兒個特別舒服,是不是白天看熱鬧多了哩?這家人,比自家強多了,天天熱熱鬧鬧,沒有吵架沒有冷言冷語大家都忙碌……一邊想,一邊「砰砰」亂拔,又覺得這根棍子,和草不一樣——草,拔就拔出來了,這棍子哩,咋越拔縫里越火熱哩,也一直豎著,咋用不倒哩……

臘月過去,雪也沒有下,到三月,天上陰倒是陰過,可老天爺的淚水,卻從沒有過來。

這天,地里有人正干活,忽听耳邊風聲,看看,不見風。轉眼,風聲越來越大,抬頭看,頭頂日頭晴朗朗呀。轉過頭,哎呀,西邊變天了,黑壓壓雲移過來。老天爺喂,你才想起要下雨哩!剛要慶呼︰啊……啊呀,不好!掉頭要跑,可頭、身、腿、腳被閂著了似的,全被密密麻麻的蟲雨給裹住了——咬,咬,大小蟲餓死鬼托生地咬——吃,吃,大小餓死鬼似的吃——咽,咽,餓死鬼,餓死鬼也沒有這麼多呀!餓死鬼似的下,下咽!阿嚏——鼻孔堵住了,眼楮堵住了,生——堵住了,不一會,剩余個干淨得不能再干淨的骨頭架子!

劉學林父子三人和爹也在干活,听見頭頂聲音不對勁,學林爹大喝,「蝗蟲!」劉學林一個激靈,趕緊招呼倆孩圍著爺爺,團成圓,月兌下褂子,四人遮蓋坐地。頭頂  啪啪飛哩落哩爬哩鼓蛹哩,沉甸甸。有幾個拱進衣服里,趕緊拍死。也不知坐了多長時辰,只知道連劉學林這樣壯漢也坐不住了,耳邊才清淨些,頭頂蠕動的少了。劉學林掀開縫隙看外邊,天晴了!

勉強掙扎起來,四人欲哭,哭不出聲——眼前一片干淨,比拿笤帚掃,干淨得不知多少倍︰麥苗,全沒有了,除了他們下幾叢青綠!

地上,密密麻麻全是綠色蠕動,不是麥苗隨風搖擺,卻是心里作嘔的蝗蟲!

老漢抹了把老淚,「乖們,不算啥。這是天爺懲罰人哩。咱宣統時候,遇到蝗蟲,家里缺糧,十畝地,抵押六畝,換了七斗雜糧,活命下來。到了秋,還是沒啥吃哩,又換了三畝。剩下一畝地,你女乃女乃死活不肯再換糧,寧願逃荒,死在路上……嗚嗚,老天爺呀,你咋恨你的子民哩!」

劉學林和孩們趕緊勸,老漢哭幾聲,也就停了,「沒事。眼下咱跟那時不一樣了。俺也就是想,人這一輩子,你跟螞蟻比吧,好多時候,不如個螞蟻蟲蟲哩。可咱人,要活得比螞蟻排場不是!走,回家拿掃帚,掃它個堆,燒死幾個算幾個,不能听天爺哩!」

蝗蟲過後,村里開始搶樹葉、樹皮,里外的樹,能吃的,都剝的光禿禿;不能吃的,剝下來試試。一時,村里男男女女大肚子數量激增,漲肚拉不出屎激增,娘給孩摳,孩給爹摳,憋死到茅廁、路邊的,也沒人去管……

劉家祠堂管事的,和族長商議,由族里大戶,願意拿出糧的,多少隨意,先救濟族里過不下去人家;不願意的,暫且先放著,等穩定了,再族里合議。

劉學林先報一石雜糧,其它比劉學林地畝多的,估量估量,有三石,有五石的。最摳唆的,也磨蹭拿出幾斗陳糧,不用風,自己就飄出蟲蛀的殼殼,沒到祠堂,少了大半,實在遮不住臉,派婆子回家,挖三升雞食氣鼓鼓添上——土坷垃碎草佔大半,糧籽就是雞,也要費吃女乃勁扒拉。

按照公議,誰家該分,分給多少,怕拿回去可著肚子兩天攮完了,按日子按人口來祠堂領糧。前後一個月,劉家祠堂人,總算沒有餓死哩。

其他祠堂,議了幾次,拿糧的不多,拿出來,也被幾個族里蠻橫人搶走了,祠堂,不了了之!

保長後來,親自來劉家祠堂掛匾——仁義長風!並獎給祠堂五十兩銀子。這下,其他幾個祠堂,氣不忿了,只能互相埋怨。

劉秀秀夾著雞雞,看它滑來滑去,戳個不停,「大孩哩,眼瞅著這雞雞粗了,長了,黑了,這可都是俺的苦勞哩。想俺這小屄,被你這小東西撐大,逮著想日就日,你也不說好好體貼俺哩!」

「咋體貼?」

「等俺死後,把俺屄做成圈,天天套你雞雞上,睡覺、走路,都日著她,也不枉俺從小就教你日屄來著。」

苗歡喜在旁,笑得直打跌,「你以為你那屄,是鐵打來,還是銅箍來?說割了就割了?那不成村里人,走路不用穿褲子了,戴著圈圈遮丑了?反正雞雞在屄圈里鑽著哩!」

這麼一說,連劉秀秀自己也笑了,「俺不是那意思。俺是想著大孩哥哩,想著叫大孩哥雞雞,舒舒服服鑽俺圈里,啥時候想日,不用費勁,就日上哩!免得他那些婆子總是跟咱們爭哩。哎呦,日得俺說話也沒勁哩。苗歡喜,該你日哩,叫俺歇會。哎呦,傻大孩哩,俺咋總不想叫你抽出來哩。一會屄里沒有它,俺心里都空落落,成天想著它哩!」

看著苗歡喜雙女乃飛舞,臉龐飛紅,屄皮飛快唆著雞雞,套得高興,劉秀秀又癢起來,「哎呦,苗歡喜,你先讓讓俺,俺咋覺得這一回不日死俺,俺就白活了一樣!」推過苗歡喜,自己上去套起來,直把撅得老高,「啪啪」照眼狠戳,戳得屄幫子紅嘟嘟的,瞧得苗歡喜目瞪口呆,屄水直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