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謝瀾風,」曲靈歆露出一絲詫異,不知曉話題怎麼跑到謝瀾風身上。難道是因為謝瀾風要和姚靖文爭那個名額,不過這種問題問什麼要問她。

曲靈歆雖然不解,還是極力去為謝瀾風說好話。萬一姚靖文使了什麼手段把謝瀾風弄下去,她找誰哭啊,

謝瀾風,楊太後眼中的震驚一閃而過,別說是曲靈歆,就是宮里的那些娘娘也未必能察覺。哪有姑娘直呼外男的名字的,看來兩人之間的關系比她想象得要好。

曲靈歆沒有發現自己做得有絲毫不對。在曲靈歆心中,那些規矩都是守給外人看的。楊太後是曲靈歆的親外祖母,曲靈歆在楊太後面前也極為隨意。

「他啊,是個正人君子。這人長得俊俏不說,性子溫和,位高權重,家世好,品性好又潔身自好,兄弟有愛,又沒婆……」曲靈歆剛說到這里就打住,怎麼覺得越說越不對勁,這些話好耳熟,她在哪里听過?曲靈歆尋思片刻,沒有想出來,便不想了,又接道,「打著燈籠都找不到這麼好的人,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論交給他什麼,都讓人放心,是個不錯的人。」

楊太後一听,心中嘆氣。謝家是好,只是,曲靈歆若是想嫁過去,便只能以公主的身份。看來,她要尋思個由頭,不能讓曲靈歆背上私生女的名頭。

「太後,怎麼了?」曲靈歆見楊太後沉默不語,心里一陣緊張。她沒說錯話吧?這事可千萬別被她辦砸了,若是她說錯了什麼,楊太後把名額給了姚靖文,那就慘了。

不過,曲靈歆總覺得有些不對勁,這些東西是內政吧,後宮能參與嗎?雖然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也不是沒有太後干政的先例。只不過,那是皇帝礙于生母的面子,又不是什麼大事,無礙國家根基。可是楊太後可不是宣帝的生母啊!難道兩人感情很好,如同親母子?也不對,她記得兩人其實都小心維持著關系,一個孝字當頭,一個從不越界,兩人倒是也算是母慈子孝,卻跟親母子比起來,總是少一些。

「無事。你說得對,他確實是個難得的好男兒。」楊太後感嘆。

楊太後對謝瀾風關注得比別人多得多。楊太後有兩個女兒,都已故去。因此對平成長公主倒是比較盡心。因為平成長公主的原因,楊太後對謝瀾風也有所關注。這謝瀾風倒是個難得的好男兒。楊太後在第二個女兒剛出生時,就謀劃過為她選一個什麼樣的駙馬。而謝瀾風這樣的人恰恰是她心中所想要的。

當時她就想,若是自己的女兒嫁了人,也會有一個可愛的外孫女,到時候,她就把自己的外孫女嫁給謝瀾風。只可惜,她福薄,連女兒都沒保住,又怎麼會有外孫女,沒想到,上天竟然意外地給了她一個外孫女。只不過,這個外孫女的身份……

「哀家知曉了。皇帝這麼一鬧,你們曲府也不得安寧。曲汝城在官場上待了這麼多年,知道該怎麼做。哀家擔心你。你就留在宮里陪哀家幾天,避避風頭。阮氏病重,斷沒有姨娘見客的道理。」楊太後為曲靈歆某算著。

「是。」經楊太後這麼一提醒,曲靈歆才發覺家里的麻煩。

曲汝城一夜間入獄,卻在第二日被無罪釋放不說,還被加官進爵。本來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情,可是那些人不會再這麼想。到時候,各家的試探是少不了了。那些官吏從曲汝城那里得不到答案,自然會讓自家的女兒夫人試探曲靈歆。到時候曲靈歆就處在風間浪口上。若是只被人試探倒還好,就怕出些別的什麼。

「一切都听太後娘娘安排。」

于是,京城的人都知曉了。曲大人被無罪釋放,加官進爵,而曲家的女兒更是得了太後娘娘的喜愛。眾人紛紛聯想翩翩,卻找不到原因。倒是有人想到在前方的曲橈平。一瞬金,京城各種流言傳了出來。

有的說,敵國想要收買曲將軍,卻被曲將軍拒絕了。皇帝誤會了曲將軍,就將曲大人捉了去關入牢里。後來又知曉曲將軍忠貞愛國,皇帝大感愧疚,便給曲汝城加官進爵,連帶的曲靈歆也得了好處。

也有人說,曲將軍假意投敵,皇帝大怒,將曲大人關入天牢。曲姑娘第二日慌忙進宮把家兄的信帶給皇帝。皇帝知曉真相後將曲大人放了。

更有的人說,曲將軍是真投敵,皇帝怒關了曲大人。曲將軍一听,害怕了,趕緊表示忠心。皇帝擔心處死曲將軍就沒人打仗了,這才將曲大人放了,又把曲姑娘留在宮里做人質。

總之,一瞬間京城流言四起,一個比一個不靠譜。到最後,民間說書的都比起誰的故事更氣人。楊太後得知這事情後,又把皇帝罵了一頓。

「母後,是兒子的錯。」皇帝只得在楊太後面前賠罪。

「算了,你的事哀家不想管,也管不了。只是靈歆的事,哀家不得不管。」楊太後嘆了口氣,隨即才想起什麼似的說道,「下個月十三,靈歆就該及笄了。」

「辦,要大辦。」提到女兒要及笄,宣帝一臉開心。

「再怎麼大辦,也與你無關。」楊太後將冷水毫不客氣地潑下,「主人便是曲汝城。那個阮氏,哀家是斷斷不能讓她做主人,反正他也病著。」

楊太後早就將阮氏查清楚了,而曲靈歆做的那些也沒能瞞住楊太後。

「哪有舅舅做主人的。」皇帝不悅地說。

「不是舅舅做主人,是父親做主人。你是能讓崔氏活過來還是能讓曦兒活過來。」楊太後沒好氣地說。

宣帝只得沉默。

「正賓便交給平成好了。」楊太後又接著說。

「平成會願意?朕這就把靈歆是朕的女兒的事情告訴平成,平成一定會願意的。」宣帝早就想把自己的女兒昭告天下了,偏偏又不能。如今有機會告訴皇妹,宣帝自然大悅。

「你給哀家站住,平成那里哀家來辦。」楊太後嘆氣,在英明的人,在女人面前也總會糊涂,更何況,現在這皇帝哪有當年英明的樣子?

大多男人都小看女人。女人確實不能為官征戰,只能居于內宅。只是,這內宅之事誰若是敢小看,定然會吃虧。女人的手段,才是真的不見血的刀子。當年若是沒有平成幫忙,只憑曲灕曦一人,又怎麼能瞞得過去?

「是。」

「其他的人,哀家再尋思尋思。只是,這及笄禮要舉行,靈歆也該定親了。皇帝,你可有人選?」楊太後最為關心的,自然是曲靈歆的婚事。

「靈歆的婚事,自然是由母後做主。」想到女兒還沒認回來就要嫁人,宣帝心里就不好受。

「我看姚家不錯。侯位世襲,主母又以故去,靈歆一家過去,就是三品官夫人,直接當家做主。曲汝城已經是從二品了,高了姚靖文一級,靈歆嫁過去也不會受委屈。姚家的封地雖然不在京城,不過他如今在京城為官,也算是把靈歆留在京城了。」楊太後對著姚靖文一臉滿意。

就算是姚靖文現在在京城又如何?他的封地又不在京城,靈歆早晚還不是給跟過去。宣帝在心中不悅地想,這個姚靖文,竟敢肖想自己的女兒?此時皇帝根本就忘了,根本就不是姚靖文肖想,而是楊太後想的。

「我知曉,你想把靈歆留在京城。只是,若是有更合適的人,哀家也不會如此。最起碼,靈歆還能再京城留個十年二十年的。皇帝啊,要不你說說京城還有那個人更合適?年紀要和靈歆廂房,還要年輕有為,家世也要好,總不能讓靈歆嫁過去受苦還要考娘家接濟吧?除去那姚靖文,京城里倒是還有幾個合適的,只不過身邊的鶯鶯燕燕的不少。

當然,別說是京城,只要是家里有錢的,哪個不是三妻四妾的。身邊有那麼幾個人也就罷了,只是你看看那些適婚又和靈歆相配的,身邊的妾和通房也太多了些。」楊太後搖頭。

「誰說的?謝三那孩子不是至今沒有通房嗎?想娶朕的女兒,哪個敢納妾?」皇帝氣得拍著桌子。

「謝三那孩子是不錯,謝家的那幾個孩子,其實都不錯。只是,六大世家的嫡妻,不是出自六大世家,就是公主郡主下嫁,你讓靈歆做妾?靈歆是你的女兒,可是誰知道,又不是公主,哪里有什麼駙馬。」楊太後一副鐵了心要把靈歆嫁到姚家的樣子,「左右哀家這個老骨頭也沒多少年活頭,這幾年有靈歆陪著也不錯。」

「母後福澤深厚,快快別說這等話。母後難道不想看著靈歆以後的孩子?」皇帝听到楊太後的話,慌忙說道,「朕就封靈歆公主。再者,靈歆的名節已有損,不嫁給謝三,嫁與別日日後難免被欺負。」

「靈歆從小生在外面,和宮里的兄弟姐妹也不親,你是一天皇帝,就沒人敢私下為難靈歆。只是,以後又當如何?皇帝啊,私生女的這個名聲,可真不好啊!」楊太後苦著臉說。

「母後放心,兒子定會想一個萬全之策。」宣帝嘆著氣說。

萬全之策,說著容易,真若是做起來可就難了。

「如此甚好。只是,靈歆的及笄禮就要到了。若是還不定親,這及笄禮恐怕就要推後了。皇帝,時間可不多了。」楊太後說道,「這京城頗有名望的家族,誰家的女兒拖後?」

「兒子明白。」宣帝嘆氣。

女兒可以先不嫁人,但是勢必要定親。當年顧國公的千金就是因為顧國公挑剔,看誰都覺得配不上自己的女兒,就把女兒給耽擱了。也是顧國公平日里樹敵過多,平白連累了女兒。後來京城就傳言,顧國公的女兒不夠嫻熟,這才嫁不出去,都十八了連及笄禮都沒行。雖然此事是有人故意針對顧國公,但是顧家姑娘被連累卻是事實。

從那以後,貴族的貴女,哪個不是在十五歲的時候就行及笄禮?生怕被人說不賢嫁不出去。如今,十五歲行及笄禮在本國已成為風氣,再無人敢把自家姑娘的及笄禮推後的。

至于那個姚靖文?雖然現在留任京城,可是封地到底在遠方,早晚都要回去的,他可不想讓女兒受苦。那個姚靖文別想肖想自己的女兒。

算了,那個謝三雖然不怎麼的,但是到底比那個姚靖文強不少,女兒給他就給他吧。他以透露出謝家要和皇家結親的意思,他們也不敢給謝三定親。雖然當初他透露出這個意思時確實想把靈歆嫁給他,只是這到底是無奈之舉,如今看來自己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