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出生後,皇家的長子長孫都擺在萬歷面前,萬歷暫時找不到廢掉皇太子的理由,但氣得病了幾場。
支持朱常洛的眾臣和朱常洛本人,看到萬歷不再步步緊逼,暗暗松了一口氣,覺得皇太子之位一時不會受到更大的震動了。
為了讓朱常洛坐上皇太子的寶座,支持朱常洛的眾臣跟萬歷爭斗了十多年,國本之爭成了萬歷在位期間最激烈最復雜的政治事件。在這國本之爭中,萬歷共逼退朝廷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多人、涉及此事受到連累的中央跟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斗爭之激烈可見一斑。萬歷自己也以不上朝、不見朝廷官員、不出宮門等對此事以示抗議。明國的國本之爭,甚至還連累到朝鮮王世子光海君。因為光海君是二子,他前面還有一位兄長,因此王世子名份一直得不到明國認可,讓光海君對明國產生怨恨,以致日後影響明國跟朝鮮的關系。
因支持常洛爭奪皇太子之位而被關在監獄里有長達十幾二十年之久的官員不少,萬歷對這些人不聞不問,無人敢管。這些失望透頂的官員,在獄中用磚頭砸自己,輾轉在血泊中呼冤。
一些部門的官員,十缺六、七。甚至有些部門,空署數年,不增添過一人。
有些官員年老生病,連續給萬歷上了一百多次辭呈,都得不到消息,最後只得不辭而去。有些官員要辭官,給萬歷上辭呈,也得不到回復,干脆「拜疏自去」。
有大臣給萬歷上疏,批評他一日接見福王兩次,卻多年不見大臣。但萬歷依舊不理不睬,不把這些上疏當回事。
眾臣因見不到萬歷,對他的評價什麼都有。民間百姓,也拿萬歷不上朝說事。甚至流傳鄭貴妃是狐狸精,混淆是非,迷得萬歷忘乎所以,不理國事。還有人說萬歷根本就是個要美人不好江山之昏君!一些官員和百姓,擔心再這樣下去,這天下將有陸沉之憂。
萬歷也知道不少官員對他不滿和百姓對他的議論,他恨恨地說道︰「朕的江山,傳給誰還要看這些人的臉色?還要讓他們教朕?還要把朕的愛子趕到洛陽去?朕恨不得把這些干涉朕的混蛋一一斃于杖下,解朕的心頭之恨!」
萬歷跟紫禁城的實際「內主」鄭貴妃,除了關心福王能否冊封為皇太子之事,其它事都不關心、不過問。
萬歷平日呆在乾清宮,要不就到重華宮去。身子好時,偶到慈寧宮請安,因此整個紫禁城,就如同一座廢棄的宮殿一般。別說很多殿堂年久失修無人過問,甚至宮中失火失盜,都沒人過問。
鶯歌燕舞在紫禁城中失去了蹤影,因為萬歷跟鄭貴妃為愛子福王當不上皇太子,內心傷楚,沒有心情欣賞!
紫禁城中的眾多美人,望著寂靜得如廢墟一般的皇宮,心態也跟滿地的落葉一般,無奈自嘆命運悲苦!lw*_*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