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二百七十八章 天街

李進和周青沫並肩而行,跨國南天門後,登上最後幾步台階,一眼看去,在台階之上就有石坊,石坊用漢白玉雕成,高六七米,四根通天盤龍柱高高而立,八座柱石麒麟造型別致,在牌坊上正中書寫著倆個紅色的大字︰天街

周青沫幫李進介紹說︰「進哥,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天街了」見李進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樣,她笑了下說,補充道︰「當然也有人不知道的了」說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李進撓頭,嘿嘿笑道︰「沒事,我知道我傻,你繼續說」

周青沫吃吃的笑,便開始介紹,泰山的天街幾乎在全世界也是獨一份的,在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高的泰山山頂修建一條街市,其原因就是泰山從古到今的赫赫名聲

作為全國第一名山,泰山上從來都有游人觀賞,還有香客上來進香,在上古的時候,山下的貧苦山民通過雙手一點一點的開闢出這條街道,使用山石壘牆,茅草蓋頂,建成了兩排狹窄逼仄的房屋,其中一部分作為客房,供給游人居住,還有一部分靠出售小吃,或者紀念品為生

一直到西漢,這種為游客香客服務的天街應運而生,開始記載在相關文獻上,隨著游客的增多,皇帝也開始支持,漸漸的天街開始繁榮起來,天街的街道開始重鋪建,房屋也開始修葺一,各種店鋪的種類數量也開始增多漸漸達到數百家長約千米,每天人來人往,摩肩擦踵,亦市亦街讓所有游客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周青沫一邊說,一邊領著李進在天街里閑逛,這座仿佛懸掛在天上的街市除了大部分是供人居住的客房,特色的小吃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出售紀念品的,比如泰安文物商店之類的

李進頗感興趣,領著周青沫進入挨個商品觀看,雖然不知道這些商品是真是假,這價格可真不假,一個標著呂洞賓當年在泰山留下的古玉標價上百萬,當然,這種傳說種人物,沒幾個人相信而另一個孔子據說是當年留下的銅鏡是上千萬,李進不知道為何這東西可以放在這里出售,如果是真的,那怎麼可以私人買賣,如果是假的,那不像話了,當然這店里出售最多的還是什麼古錢幣,古玉之類的

甚至一些李進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珍珠項鏈,在這里也達到數十萬元高價,總之這里出售的根本沒有廉價商品,難怪別處店鋪里都有笑容滿面的店員,這里半天也沒人搭理呢

看見李進感興趣,周青沫在一旁說道︰「進哥你喜歡古文物啊?」

李進隨口說道︰「還行,隨便看看」

周青沫神秘的說︰「進哥,其實這里有真貨的,我爸爸說的這些文物館都從老百姓手里收了許多當年搗孔時候的文物的,出去我跟你說」

李進不明所以,愣了一下,跟著周青沫走出去,來到天街的南邊休息的場所憑依著天街的護手欄觀看山頂的風景,一邊听周青沫說這些文物的故事

周青沫從小就在父親的燻陶下喜歡考古學,從牙牙學語開始,第一眼看到的都是父親帶到家里整理的各種文物,所以對于自己家鄉的孔府知道的自然比任何人都多

周青沫平時溫柔可愛,一說到考古,文物,眼中卻像放光一般,可見從小耳熟目染下,從父親那里學了踏實的知識,如果不出意外,喜歡這方面的她,以後大學肯定也考考古方面的學校了

听到周青沫說,李進才明白為什麼這里會有文物賣,原來,在六幾年的時候,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因為領袖對外賓偶然講到︰「無產階級文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消除孔夫子在各方面的影響」

從那天起,原本在開始破四舊沒有遭到破壞的孔家,在這一天開始蒙受巨大的災難了破四舊,也就是日報發表的社論,提出「破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口號,即破四舊,這是文革的重要目標之一

其實在開始,領袖曾經說過︰孔夫子的傳統不能丟,當然他指出孔子辦教育不重視生產勞動的缺點,提出這方面我們要想辦法補足領袖以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來對待孔子,「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可是,陷入瘋狂的紅衛兵卻在那些居心叵測的人領導下,曲解了領袖的意識,立刻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對抗孔夫子的斗爭中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並稱為三孔,是人們為了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象征

其中,孔廟是我國最大的祭孔場所;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續最久、面積最大的家族墓區;孔府則是世襲「衍聖公」居住的地方,是我國僅次于明、清皇宮的府第,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極其珍貴

在當時,「三孔」已經是國家明文規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厄運

隨著時任文革小組組長從京城打來的電報,指示「孔廟、孔府、孔林不要燒掉」,但「孔墳可以挖掉」

當時在山東的紅衛兵譚厚蘭,是京城師範大學「調干生」譚厚蘭以文革小組名義,帶領200余人,在山東曲阜造「孔家店」的反聯合當地造反派召開了搗毀孔廟的萬人大會

在曲阜的29天,紅衛兵「帶著深仇大恨」,砸毀國家1961年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發了給國家的抗議信共毀壞文物6000余件燒毀古書2700余冊,各種字畫900多軸,歷代石碑1000余座,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的國寶70余件,珍版書籍1700多冊砸毀包括孔子墓碑在內的歷代石碑一千余座,搗毀孔廟,破壞孔府、孔林、書國故址,刨平孔墳

孔府大門被迫打開,工人、干部、學生、從幾十里外坐著毛驢車趕來的鄉下老大娘一擁而入

他們在孔府大門前舉行「徹底搗毀孔家店誓師大會」,那國務院1962年立在孔府門前寫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被砸碎了

會後,紅衛兵們分頭沖進孔廟、孔林、周公廟,砸碑、拉匾、搗毀塑像人們從孔子等被稱作是「四配」「十二哲」的孔子門生塑像肚里紛紛掏出了線裝的《周易》《尚書》《詩經》《春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焚燒撕毀,扔在地上踐踏

孔子高大的墓碑上涂滿了口號紅衛兵們把一根粗繩套在墓碑的上端,人員分成兩隊,一隊拽住一邊的繩子,高音喇叭響起來︰「扒墳破土儀式現在開始」巨大厚重的「大成至聖文宣王」碑被拉倒,摔在碑前的石頭供桌上,斷為兩截為了快地掘開墓穴,還動用了雷管和炸藥,孔子的墳被炸開,黃土四濺

「衍聖公」,這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的封號自宋代起就世襲爵位清末和民國初期的衍聖公孔祥珂及夫人,孔令貽及其妻妾也先後被從墳里掘了出來由于保護得好,尸體還沒有腐爛,男女都有,光著身子

紅衛兵們往樹上系繩子,然後將尸體吊起來,「像撒了氣的皮球一般迅地癟下去」,迅氧化,變黑,每天圍觀人絡繹不絕村民瘋搶墓里的陪葬品流傳著「一夜挖出個拖拉機」的說法村民們眼里只有金銀,誰來阻擋,就是一頓暴打

當時從孔家子孫的墓里挖出來的金銀珠玉不計其數,銀行來收金銀,96元一兩前後收了30多萬元一同被挖出的玉石,因為不收購所以立即被村民視為廢品,被孩子們拿去,系上繩子,在路上甩著玩耍

根據曲阜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後來破壞文物情況的匯報以及當事人的回憶,面積3000余畝、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孔氏家族墓地的地下隨葬品被洗劫一空

末代衍聖公孔德成是孔令貽的兒子,曾任台考試院院長,于2008年10月88歲離世,盡管一再被邀請回大陸,但他卻從未接受祖墳被挖,這在華國的傳統之中,是最大的侮辱

在偽滿時期,東北共有78座孔廟家鄉德惠早在清末宣統年間就建立了孔廟,每年舉行祭孔活動,可惜解放後被徹底破壞,連塊殘磚斷瓦都難以找到

後來國家重修復孔子墓,曲阜文管會讓人幫助尋找孔子墓碑,還有散落的碑塊,在附近社員家里找了上百塊,現在孔子墓前的碑,就是這些石塊拼在一起的

而那些被從孔子墓里挖出的無數文物就流落在民間,後來不時有人出售給來這里旅游的旅客,曲阜文物管理局也無法限制,所以周青沫才說這里買的文物很有可能是真品

隨著孔廟、孔府、孔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來這里旅游購買文物的國內外游客越來越多,文物的價格也高漲了

听著周青沫低沉的說出這段歷史,李進也沉默了,他還年輕,也沒有研究那段歷史,並不知道孔子是好是壞,但卻也不勝感慨,流傳千年的文物,就這麼被毀壞,而且還是被自己人毀壞,難怪讓周青沫這麼痛心

看這周清末的心情有些低落,李進有些自責的安慰道︰「好了,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們在這里空煩心也于事無補啊」

周青沫點頭,堅定的說道︰「我以後一定要像我爸爸一樣,當一名考古工作者,努力將那些祖先留下的好東西都保存下來,免得像孔府一樣」

李進看著眼前這個長發飄飄的女孩,心中一陣恍惚,是啊,她都有自己的信念,自己呢?擁有了無數能力的自己,難道就這樣混日子麼?他的心就這樣飄飄蕩蕩的,隨著泰山山頂的山風飛舞著

關于孔府,藍巫有幸去過,看著到處的殘垣斷壁,我的心尤其痛心,這里不比頤和園那種戰爭的破壞,這里我們只能惋惜,看著那用水泥重接上的巨大石碑,每個人都會由衷的感傷,在這里寫下這段文字來紀念和痛惜(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