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4六十四、隆蘊繼位

龍淵帝駕崩,其子龍允繼位。♀

在所有人眼中,這位年輕的皇帝除去從前暴戾的個性,現今只剩下平平無奇。

任太子期間,其作為甚少,並不被天下百姓看好。眾人猜測,若非先帝龍淵子嗣太少,恐怕也輪不上如此平庸之人上位。

登基大典過後,隆蘊拖起長長的龍袍回到了天養殿。

在這之後,便是自己與和媛籹的婚事了。籌備方面自有人會去辦,自己完全不必操心。

發髻上的冕旒冠分量十足,戴了一早上使得隆蘊的脖子很累。

讓人卸下冕旒,褪下龍袍,隆蘊換上一身輕便的衣著。乍一看,自己單薄的身子,一絲帝王的氣勢也沒有。

獨自在心中感嘆,這樣的轉變真是令人應接不暇。甚至沒有可以過度的時間。

嘎 一聲,自己就成了太子,又嘎 一聲,變成了皇帝。下次再嘎 ,說不定自己就掛了。

隆蘊想起在朝堂上,百官齊呼‘萬歲’的時候,自己除了震撼,還感到些許的無奈。

一直都希望龍淵能長命百歲,好逃避自己做皇帝的事,誰想這一切仿佛都是注定,無論自己如何閃躲,最終也逃不開命運的魔盤。

……

隆蘊在思考事情的時候特別不喜歡被打擾。就連閑雜人等在自己身旁無聲無息,她亦不能全然的集中。

將所有宮人趕出殿外,此時,偌大的天養殿只剩下隆蘊一人。

隆蘊不會勤勞到將奏折拿回寢宮批閱。斜躺在臥榻之上,她一直在為怎麼對付龍允的事而頭疼。

倘若在自己熟睡之際,那廝又跑出來禍害,可真是防不勝防。

揉了揉眉心,隆蘊明白事情絕對不簡單。

雖然自己沒有過人的iq,對分析這方面很吃力,但根據往日看的鬼片、小說所積累的素材,隆蘊覺著龍允,既是一個亡魂,那麼亡魂通常會做的就是彌補生前的遺憾或報仇。

而龍允是自然夭折,也就不存在報仇。那……他就是為了彌補遺憾而‘復活’的。

「太子已經繼位做了皇上。你們接下去打算如何?」

「這是我們的事,您就不必勞心了。」

多亦輕蔑一笑,完全不將奉萬書放在眼中。

「哼,我听聞,你姐姐多雯被皇上打進冷宮的事。你可知道?」

「當然知道。////多雯本就不該進宮,被打進冷宮也是注定的。」

多亦早就知道了此事,但未免奉萬書亂了陣腳,便一直沒有提起。

「看來你早便知道此事了。」

「對。」

「哼。亦雯,既然你是皇上的心月復,那你能否告訴爹,皇上之前所承諾的事要到何時才能兌現。」

「你急什麼?」

「我若不急,只怕和政耀那個老狐狸會把這些給搶了去。別忘了,明日便是皇上與和媛籹大婚的日子,和政耀的女兒一旦當了皇後,自然會幫著他和政耀。我奉萬書屆時還得讓和政耀三分,說不定還得看他臉色。這種日子,我可不想過。」

多亦不滿奉萬書與自己說話時,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

「和媛籹的皇後是先皇欽點的。就算皇上兌現了對你的承諾,你的靠山也遠不如和政耀。不忍氣吞聲,可能嗎?」

「那你呢?皇上有沒有說過要給你一個名分?」

多亦心里一頓。

龍允確實承諾過自己,但現在時機還未成熟。就算龍允執意要給自己名分,那些管事大臣也是斷然不會同意的。

多亦知道奉萬書的心思。

多雯如今已無翻身的機會。奉萬書原本計劃是將多雯放在宮中做自己的後盾,誰想現在不但不得寵反倒進了冷宮。

恰好現在自己是龍允的左右手,奉萬書自然又打起了老算盤。做為一個大臣,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足為奇。但在多亦眼里,只有他們利用奉萬書的時候,而奉萬書只等同于喪家犬。

自冷宮回來後,隆蘊每天都會派人去給炎菲雅她們送最好的吃穿,並且命太醫每日都要去給炎菲雅把脈。但許多時候,炎菲雅都極不領情,甚至將吃穿拒之門外。奉多雯倒還好,偷偷讓宮人們留下被炎菲雅拒絕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想起奉多雯所說的話,隆蘊刻意命人找到了當日龍允給炎菲雅定罪的折子。

折子確實是由邊關送來的急報,也確實寫有翔雲異動的事。隆蘊又命人翻閱了之後的奏折,但唯獨只有這一個訴說翔雲異動的折子。

這恐怕是龍允的一個幌子,為的是清掉炎菲雅。也許龍允是擔心炎菲雅在身邊他不好有所動作,+激情小說

「臣等叩見皇上。」

隆蘊握著折子,見和政耀以及其他兩名大臣前來晉見。

「三位大人無需多禮。」

隆蘊十分客氣的招呼三位大人在對面坐下,並叫人給他們看茶。

這樣的待遇,龍淵在朝時是絕不可能有的。龍淵是個自視甚高的皇帝,在他眼中沒人能與他平起平坐,即便設宴或看戲,他也永遠是高高在上。甚至是太子、皇子,也極少有機會與龍淵同坐。在他心中,等級分化極高。

可隆蘊對人的等級並不關注。

「我……咳咳,朕,剛剛看了本數月前從邊關寄來的奏折。」

自稱朕實在太不習慣了!隆蘊一時難以改口。

「邊關守軍將領在折子上說,翔雲部落有所異動。朕倒是問問三位大人的看法,這折子上所言是否屬實。如果屬實的話,為何之後便沒再出現過這類的奏折。如果並非屬實,那邊關那頭,又是怎麼回事?」

和政耀與兩位大人相互看了看。

這是數月前奏折,按理說是不會再被拿出來討論,為何皇上突發奇想的要提這事,難道當中有什麼蹊蹺?

「回皇上,這折子……當初先皇在查閱過後,便交與了您。再之後全權由您來批閱負責的啊。」一位大人回答道。

隆蘊把折子往桌上一拍,說道︰「答非所問。」

那位大人見皇上如此反應,便不敢再出聲。

另一位大人猶豫了一陣,十分小心的回著︰「皇上,既然邊關並沒有再因此傳來急報,那便是好事。皇上又何需再為這些小事而動氣呢?」

隆蘊斜了眼那人,不悅道︰「朕問你這些了嗎?」

那位大人也不再回話,默默的低著頭。

君心難測……

如今只剩下和政耀一人未開口,他也有些為難。因為不知道皇上是不是話里有話,還是只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

「司直大人怎麼不說話?」隆蘊問。

「回皇上。臣以為,這事確有蹊蹺之處。」

隆蘊一听這話,心想和政耀不過是在附和自己。

「是嗎?那你倒是說說,蹊蹺之處在哪里?」

和政耀沒法,這話已出口,再如何也得說下去。這件事都過去那麼長時間了,自己哪里還記得。但當初提起翔雲異動時,自己也曾在朝堂上說過‘此事尚未查明,不宜動兵’之類的話。

「如皇上所說,在翔雲與我朝和親之後,只唯獨這一本奏折提到翔雲異動的事。在這前後,也並沒有再出現類似的事。當初先帝認為,此事尚未查明,便將奏折移交與還是太子的您。臣覺得,此事恐怕並不屬實。卻不知,是邊關的失誤,還是有人刻意制造矛盾。假如是邊關的失誤,那便要追究上奏的人員以及情報的來源。如果是有人刻意造成矛盾,邊關的將領亦逃月兌不了責任。這關系到我朝與翔雲所有百姓的安危,不可掉以輕心。皇上再次提起這事,確是英明之舉。」

「噢,司直大人所言極是。這是關系到兩國百姓的大事,所以朕想徹查此事……不知道三位大人……」

隆蘊的眼楮不懷好意的在那三人身上晃來晃去。

和政耀以及其他兩名大臣听隆蘊這話,是要在他們三人之中挑欽差。本能的深吸了口氣,三人暗地里眼神相互交流著。

那兩位大人猜測和政耀被點為欽差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他女兒就快與皇上成婚了,皇上應該不會折騰自己老丈人吧?

那……自己就危險了。

「朕看這事兒……就由司直大人去吧。」

嚇?!

和政耀內心訝異,為何是自己?兩位大人一听是和政耀,這才舒了口氣。

「朕知道,你們當中誰都不願意當這欽差。」

「皇上……」

「不必解釋,朕很明白。畢竟事隔數月,調查起來並不輕松。朕……只想知道,這折子的背後是誰在搗鬼,為何要污蔑翔雲。假設當初先皇信了這上面的話,兩國開戰便不可避免。好在先皇英明,將其放任一旁。我想賊人也是因為沒成功激起戰火,所以才沒繼續下去。」

「皇上說的句句在理。」

「三位大人都是朝中元老,也是先皇的得力干將。朕自然也信得過你們。所以想著,司直大人做為欽差去趟邊關,剩下二位大人在都城暗中排查。此事不可聲張,更不能跟任何人提起。明白了嗎?」

三位大人叩首,齊聲道︰「臣等領旨。」

「司直大人,待朕與媛籹大婚後你再去吧。屆時,朕恐怕還有事要吩咐你去辦。」

和政耀拱手道︰「臣遵旨。」

其實三位大人並非真的想逃避。只是新君上位,他們還不能琢磨隆蘊的心思。怕自己辦不好皇上吩咐的事,到時候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就不劃算了。唯有等隆蘊自行將意思表述清楚,他們才能見機行事。

……

隆蘊反復看過這本奏折數次,並沒發現任何批閱。

龍淵分明讓龍允處理批閱,但他沒有任何動作。只用這本折子來威脅炎菲雅,借口將炎菲雅打進了冷宮。莫非龍允與這件事有關?可他為什麼要陷害翔雲呢?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