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盛笑眯眯的引著鄭離站在紫宸宮大殿外,這里不僅僅是整個皇宮的中心,更是大雍帝國的權利所在。從鄭離所在的位置望去,大殿三面都有皇家侍衛把守,每隔五十步便一人,內外三層,據說是每一個時辰輪換一班崗位,除非刺客化作蒼蠅插個翅膀,否者大雍皇帝們的安全便猶如鐵桶般嚴密。
侯不多時,里面來人傳話,萬歲爺宣新安苑女官鄭離覲見。
安盛忙瞥了鄭離一眼,道︰「書女跟著槐嬤嬤學過規矩,究竟怎麼說話不用咱家再教!不過有一點,咱們萬歲爺最是明察秋毫的一個人,書女千萬別耍那些小心思。」
鄭離忙躬身笑道︰「多謝安公公提點。」
安盛與鄭離打交道不多,只是听說皇後身邊這個丫頭十分精明,短短兩日破了蕭婉彤離奇死亡之謎。安盛對外界傳的那些略顯夸大的話有些不置可否,究竟有沒有真本事,又或者是個花架勢,還要看萬歲爺怎麼評斷。
安盛領著鄭離穿過紫宸宮正殿,來至隔壁御書房。御書房門外一溜擺著三張椅子,分別坐著禮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喬景峰,以及千牛衛大將軍周傳瑛。
這三人不免好奇的盯著鄭離瞧。
由安盛這個大太監親自領進御書房,可見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三人再瞧眼前少女的衣著打扮,梳著未出閣女兒的發式,不像是後宮妃嬪,更不像宮女奴婢。
禮部尚書听孫女柳宛筠提過幾次,說皇後身邊有個年紀不大,手腕卻高明的小姑娘,被封為女官。禮部尚書因此猜到幾分,恐怕此女子便是鄭微之的庶出女兒!
安盛領著人一進去,大將軍周傳瑛便低聲問道︰「萬歲爺忽然傳旨叫咱們入宮,難不成是出了什麼大事?」
喬景峰半合著眼瞼,嘴皮子微動︰「這宮門都快關了,若不是至關重要的大事,萬歲爺犯不著宣咱們!」
可宣了卻又不見,只叫人這麼干巴巴坐著,周傳瑛鬧不懂宣帝心里的想法。有意再問問柳尚書,卻見柳尚書老臉沉著,嘴角緊閉,根本不像有話說的意思。
周傳瑛遂好生無趣的學著二人的模樣,閉目養神,只待里面傳喚。
這邊,鄭離進了御書房頭就一直低著,行過大禮後,就听見坐在龍椅上的宣帝笑呵呵道︰
「為鄭書女看座!」
安盛忙給一旁的小太監打手勢,立即有人搬來一把鏤空紫檀繡墩,安盛親自過來撢去根本沒有的灰塵,更不忘揶揄兩句︰「鄭書女可真是有面子,連皇後娘娘身邊的徐雲每次來請安,也從沒說過有個座兒!」
鄭離尷尬的一笑,兩腿緊緊並在一起,頭垂的更低。
宣帝坐在龍椅上,殿中早點了數十盞燈火,燈光通明,把整個大殿照的恍如白晝。安盛忙將自己所攜帶的珠花呈遞到宣帝面前︰「萬歲爺,這就是隱月閣宮女春英所盜之物。」
宣帝用帕子托著珠花細細翻看數遍,繼而沖安盛點頭。
安盛會意,轉身又領進一人,鄭離這麼一偏頭,差點沒從繡墩上跌下來。
袁家醫館的小兒子!
他怎麼會在這兒?
不等鄭離思慮過來,小袁大夫已經匍匐在地與宣帝請安。
宣帝笑望著鄭離︰「鄭書女認得此人?」
鄭離忙起身︰「奴婢若沒記錯,這位是袁家醫館的小兒子,袁家醫館在京城頗負盛名。」
宣帝頷首,命安盛將珠花舀給小袁大夫瞧。鄭離屏著呼吸,細細盯著那人的一舉一動。
就見小袁大夫捏了珠花的柄端詳︰「回稟萬歲,草民斷定,這就是鄭書女那日送來問診的珠花。」
鄭離心涼頓時一片冰涼。
自己什麼時候被盯上,竟無半點察覺。說不定就連她剛剛一手主導的那出春英偷花的把戲,也早在宣帝的監視之中。
「鄭離,朕問你,這只珠花的來歷你可清楚?」
「奴婢不敢說謊,珠花乃是蕭小主贈給余美人的禮物。當日追查蕭小主死因,奴婢心中存有疑慮,便從余美人處借了東西,趁著出宮辦差的空檔,求了小袁大夫幫忙甄別。」鄭離偷眼看了看小袁大夫,低聲道︰「他說,這珠花上有些東西,像是有些不妥。」
宣帝問道︰「袁大夫,不妥在何處?」
「回稟萬歲,草民在鄭書女走後,細細翻閱過古籍,又求助了草民的父親。原來這珠花上沾著一層細細打磨的水雲膽汁。水雲乃是深海怪魚,膽汁本來無毒,但配合上一種名喚九色湯的品服用,長此以往,便可形成一味慢性劇毒。因為這水雲只生長在荒蠻地帶的海域,中原人並不熟悉。」
鄭離腦筋轉的飛快。
中原人不熟悉。
卻不代表蕭家不熟悉。
蕭大將軍多年駐守邊關,身邊能人異士無數,對邊陲地帶的奇花異草肯定有所了解。這個水雲膽汁一定就是蕭家的杰作。
宣帝听罷,沉聲道︰「宣殿外禮部侍郎,千牛衛大將軍進殿!」
安盛忙去請人,柳尚書與周傳瑛一進來便察覺出萬歲爺神色不佳,心里咯 一聲,怕要出大事!
大太監安盛忙將此事來龍去脈簡明扼要的說給二人听。周傳瑛一黑臉,忙拱手道︰「萬歲,這件事再明了不過,蕭大將軍做了這個局,殺了自己的妹子還賣乖,臣想到萬歲前不久對蕭家的隆恩,便覺得他們其心可誅!」
柳尚書早就怕蕭家選了女兒進宮,自己孫女地位岌岌可危。他瞧得出,皇上臨近傍晚還宣召他們入宮,就是為處置蕭家而征求意見。
此時不抱緊皇帝的大腿,更待何時?
柳尚書忙道︰「老臣同意周將軍的所言,陛下以誠心待蕭家,可蕭家回報的卻是這樣一場不堪入目的把戲。」
鄭離見這二人對蕭家大加鞭笞,蕭大將軍在他們口中儼然成了十惡不赦的小人,過往功勛一概全無。再瞧宣帝,始終沉默不多語,只是臉色越發難看。
「鄭離,這樁案子是你發現的端倪,朕來問你。若叫你親審此案」
宣帝正說到此,柳尚書和周傳瑛忙道︰「陛下,這可使不得,本朝就從未有女官干涉朝政!」
宣帝瞪了二人一眼︰「祖宗的家法,朕難道還用你們說教?不過假設而已。」
柳尚書和周傳瑛訕訕的住了口,往後退了半步。
宣帝仍舊沉聲道︰「若叫你親審此案,可有法子治蕭家的罪?」
鄭離存想片刻,無奈的搖搖頭︰「奴婢怕要辜負萬歲的厚愛!這件案子前期就懸疑重重,哪怕後來矛頭直指英國公府。加上御膳房善做九色湯的那個羊師傅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這樣一來就少了至關重要的人證。單憑這根珠花實在說明不了問題。蕭家大可以推賴掉,喊冤說是別人蓄意謀害。就連魯平侯府也有可能成為蘀罪羔羊,被推出來頂罪!」
蕭家一環扣一環,早將自己從里面摘了出去。
若宣帝執意問罪,蕭大將軍作為征戰沙場,立下無數戰功的英雄,難免會叫人覺得宣帝做事不光明正大。
歷代君王,最怕落得一個兔死狗烹,斬殺功臣的惡名。
那樣一來,不管多大的雄心抱負,留在史書上的,也只會是一個昏君的形象。
鄭離道明里面關系厲害,毫不猶豫道︰「奴婢若為刑部小吏,斷不會使用嚴刑逼供一招。蕭大將軍駐守邊關多年,當地余威尤在。冒犯捉舀問罪,奴婢恐西夷再生事端。」
周傳瑛和柳尚書不禁重新打量這個小女子!
好犀利的話鋒。
倒是一語中的,直戳到了本朝憂心所在。
宣帝面色陰晴莫定,隨手抽出御案上的兩份奏折,命安盛交給柳尚書和周傳瑛︰「這里一份是上官家求聯姻的折子,邊關八百里加急送來。另有邊關守將郭世成的密信,上官家陳兵三萬,就在荇明關關外,而且有不斷增兵現象。」
周傳瑛額頭上的汗唰的就下來了!這件事他一點消息沒有,郭世成這個混蛋,虧他那個位置還是自己使力扶持上去的,真是個白眼狼,絲毫不知感恩!
且不說周傳瑛心中多麼震撼,只說柳尚書舀了另外一份奏折觀瞧,心中大駭!
「陛下,蕭大將軍,他,他要請纓領兵?」
鄭離忙撇頭去瞧,柳尚書手里的折子早被交給了周傳瑛。
朝中無良將,這是宣帝最頭疼的事,周傳瑛雖然是千牛衛大將軍,可千牛衛早一分為二,左右千牛衛各有副都統,周傳瑛的權利實際就被削減了一大半不止。
攻打西夷,非猛將不可,而眼下朝中能堪當此重任的,卻幾乎為零。
鄭離想明白這一點,就已經猜到,皇帝不會在眼下光景處置蕭家。
但也不會叫蕭大將軍重新執掌虎符。
沒了兵權的蕭家,過兩三代子孫,就會淪落的與長安尋常功勛人家一般無異,再也不能成為皇家的心頭大患。
鄭離偷偷望向宣帝,這個性子里時而優柔寡斷,時而作風強硬的皇帝,究竟打算用什麼方法挽回局面?
她這條渾水模魚的小角色,又究竟能不能全身而退呢?
♂♂♂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