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潛龍在淵 【171章】 采礦潛艇

超級生物帝國【171章】采礦潛艇.

\\網整個地下空間的主色調是亮銀色,無論是‘鏡面金屬’、‘萬能涂料’以及光源都是這種顏色,讓整個地下空間變成了一個科幻世界

其實,段磊也想著把這個地下空間的色彩弄得稍微好看點,不過出于空間的簡潔、施工的便利情況,段磊也只能是放棄了這種打算反正這個地下空間多的功能是用于發展‘瑪卡科技’的真正實力,而不是用來擺設的

在長長的通道中行進,若不是牆壁上的用光源標注的數字確定了位置,一般人肯定會產生‘這條通道永無止境’的錯覺通道中的光源都是由‘叮叮’控制的,只要段磊走到合適的位置,璀璨的燈光也就隨之亮起

經過了五百多米,不斷向下延伸的通道終于要走到盡頭了

當段磊走出通道的時候,眼前頓時豁然開朗,有一種身處雲端的錯覺

圓形通道的盡頭出現在一個峭壁的邊上,面對的就是落差高達百米的巨大空間,不知道從哪里吹來的風兒在呼嘯映入段磊眼簾的是一個深達百米以上的深坑,段磊所在的位置和深坑的另一側,起碼有兩百米的距離

簡單的說,呈現在段磊眼前的是一個直徑兩百多米、深達一百五十米的巨大圓柱形地下空間,這樣的畫面即便段磊曾經在效果圖上看過,但是在實物面前依舊覺得異常震撼

用最通俗的語言來形容,整個核聚變電站的工地就好像一個蓋上蓋的高壓鍋,而段磊就站在高壓鍋邊沿

「‘叮叮’,這里可是地下六十米,頭頂上沒有任何支撐,安全上不會有問題?」段磊抬頭看了看頭頂已經被裝飾成為滿天星辰的穹頂,心有余悸地問到

要知道,穹頂的這塊土石方直徑兩百多米,厚度六十米,足足有一百萬立方米按照一般土壤2.6的密度來計算,這可是一塊兩百多萬噸的龐大物體

假若在核電站建設和運行的過程中,頭頂這塊巨大的土石方塌陷下來,恐怕‘瑪卡科技’的一切秘密都要被公諸于眾了到了那個時候,段磊除了亡命天涯,還真的沒有別的招

要知道,目前世界上不少大型體育館、歌劇院之類也有著跨度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穹頂,比如帝都工業大學體育館、金州體育館、羅剎國西伯利亞歌劇院等等著名建築但是這些建築的穹頂和核聚變電站的穹頂有著天壤之別,它們可以利用各種力學原理降低穹頂的受力,又可以采用為親自、剛性強的材料,從而提高穹頂的安全性;但是,段磊眼前的這塊穹頂,根本就是一塊巨大的土石方罷了

「不用擔心」‘叮叮’的適時地穿了過來說道︰「在工地建設的最初,我們是從穹頂部分開始的你現在打開個人終端,看看一些資料就清楚了」

聞言之下,段磊打開了自己的個人終端,接收‘叮叮’傳輸過來的文件

在‘叮叮’描繪的3d立體效果圖面前段磊總算是對穹頂的安全性有了足夠的認識,原本那點擔心也不翼而飛了

這塊穹頂在工程開工之後,已經被‘叮叮’往土壤你注入了一種叫做‘珊瑚真菌’的微生物,它們在大量吞噬土壤的同時,身體也逐漸僵化失望,最終形成類似珊瑚的存在無數‘珊瑚真菌’的尸體就把整個穹頂變成了一如絲瓜瓤一般立體網狀結構既減輕了穹頂的重量,又變成了穩定的結構,可以承受巨大的力量

不光是穹頂,就連核聚變工地乃至于整個地下空間,‘珊瑚真菌’的應用相當廣泛,再配合上‘萬能涂料’的應用,才使得整個地下空間根本沒有塌方、滲漏等等狀況出現

消除了憂慮的心理之後,段磊自然又有心情查看整個工程的狀況了他沿著從峭壁上開闢出來的通道信步而走,很快就把整個工程的狀況映入眼簾

這還要歸功于在工地穹頂以及牆壁上隨處可見,宛若繁星的光源,這才使得這地下六十米的深處一直保持著白晝一般的可見度不過,為了維持整個地下空間的光線,還要保持包括‘叮叮’、‘智能人’在內所有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整個地下空間每天需要消耗的電力就高達三千多度,雖說這筆錢並不大,但也是讓一些外界的人在懷疑整個‘瑪卡基地’內部究竟是使用什麼大型設備,一天的總耗電量接近了五千度

這也是段磊為什麼必須在地下空間修建核聚變電站的一個重要原因了,隨著地下空間各種產業的不斷增加,所需要消耗的能源也是越來越多為了不引起外界太多的關注,‘瑪卡科技’擁有自備電站,也是很正常的思路

在通道上往下看,幾十米的峭壁下面是無數‘智能人’宛若螞蟻一般辛勤勞作,也正是這些不知疲勞的‘智能人’和‘魔鬼真菌’日以繼夜地工作,才使得這個足有接近五百萬立方的巨大空間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被開闢出來

從開挖土石方這個參數來說,核聚變電站開挖的土石方相當于三峽工程的三十分之一,大概等于三峽工程建設高峰期兩個月的工程量但是,考慮到整個工程都是在地下六十米以下的復雜地點進行,又沒有任何大型的工程機械加入,難度就大了

整個工程僅僅依靠一千台‘智能人’以及少量的電動小型工程機械,在加上數以億計的‘魔鬼真菌’,創造了一個令人咂舌的奇跡

不得不說‘魔鬼真菌’是一種真正劃時代的生物,在開挖土石方整個細分的領域中,它們比任何的機械都要高效得多此外,‘魔鬼真菌’的分泌物收集之後,經過特殊配方的調制,就變成了‘萬能涂料’的核心原料

從地下空間開始開闢以來,段磊已經在倉庫里儲存了上千噸的特殊原料,足以調配成數萬噸的‘萬能涂料’只要‘叮叮’能夠把‘萬能涂料’的多顏色配方問題解決,這一千多噸的特殊原料就可以迅轉化成為數億

如今,整個‘核聚變電站’的空間已經開闢了出來接下來段磊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購入大量的建築材料,開始搭建‘核聚變電站’的外圍結構至于‘核聚變電站’的核心部件,還需要等到深海采礦潛艇制造出來,從數千米深的海底采集特殊礦物之後,才能著手制造

因此,這段時間整個地下空間所要做的就是努力生產足夠多的‘智能人’,為接下來的建設高峰做準備

在峭壁上的通道繞了大半圈,段磊終于走到了對面通往潛艇基地的通道

和對面一樣這里也有兩條圓形通道,一條直徑三米的通道主要用于段磊以及‘智能人’的通行;另外一條直徑五米多的通道主要是用來運輸各種物資當然了,這條物資運輸通道起碼還得等到‘核聚變電站’的建設進入高峰期的時候才會頻繁用到如今,這條物資運輸通道里面一片漆黑,就好像一個擇人而噬的巨大黑洞

當段磊的腳步在通道中有節奏地響起後,通道內的光源依次亮了起來給段磊指明方向

順著‘智能人’開闢出來的漫長通道,段磊朝著‘潛艇基地’所在的位置走去,偌大的一條通道只有他一個人若不是有‘叮叮’有一搭沒一搭地陪他聊天,恐怕他還真的有點受不了

以‘鑽石樓’為基點,這里距離‘瑪卡造船’的船塢直線距離為三公里這也是‘鑽石樓’和海邊的最短距離這也是段磊為什麼把船塢放在這個位置,並且在船塢旁邊花費巨資構建了一個小山包的原因無他,段磊就是想以船塢這個點為潛艇基地的出海點如此一來,地面上是萬噸巨輪的船塢,地下,就是深水潛艇的制造基地

從‘核聚變電站’通往潛艇基地這條通道足足有兩公里,還好有‘智能人’這種執行能力極強的機器負責修建,一點偏差都沒有出現

「‘叮叮’,往後地下空間還得準備一些沙灘車作為通勤車才行,要不然以後空間變得大了,光是走路都要花上半天」花了將近二十分鐘,段磊才走到潛艇基地,不由地向‘叮叮’抱怨道

根據‘叮叮’的規劃地下空間如今的規模只不過是初露崢嶸,將來還會一次為核心,擴大無數倍段磊可不想以後要走上十公里,才能走到自己想抵達的地方

「只要將來‘核聚變電站’建成,我們擁有足夠的能量,到時候就在地下基地內安裝無數的傳輸裝置、電梯,就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在路上了」‘叮叮’的回答依舊是不緊不慢,接著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我給你幾張清單,買點配件回來自己配置幾台電動四驅車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如今,為了方便物資傳輸以及‘智能人’上下工地方便,在‘核聚變電站’的工地上,已經安裝了四部扶手電梯以及五台大型升降機根據‘叮叮’的估算,等到工程全面開工之後,這些電梯和升降機的數字還要擴大幾倍,才能滿足數十萬噸物資的運送問題

…………

站在‘潛艇基地’的面前,段磊感覺這就是一個被倒扣著的碗,一汪清澈的海水就在空間里微微波動,在無數燈光的映襯下,反射出粼粼波光

如今,整個基地還僅僅是開闢出來,做好了結構建設以及防水處理,並且布置了一些必要的光源,便于‘智能人’對‘潛艇基地’進行施工

在段磊的右手邊,一個長達一百米左右的巨大干船塢正在建設之中,這里將會成為深海潛水艇的制造基地成為‘瑪卡科技’通往深海的一個起點

當然了,出于資源、資金以及實用性方面的考慮,‘叮叮’和段磊暫時還沒有建造資料庫中那種排水量數萬噸潛水艇的計劃要知道,目前地球人類最龐大的海底怪獸‘台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也不過一萬八千多噸,而在‘瑪卡星球’上,人們動輒就能制造排水量五六萬噸的‘核聚變潛艇’,雙方之間的差距可見一斑

將來‘瑪卡科技’假如經濟能力以及實力可以展露崢嶸的話,段磊倒也不會拒絕制造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機器怪獸只不過現在嘛,段磊只能是控制住自己的沖動,一步步來

這一次段磊在資料庫中精挑細選,看中了一款多功能的深海采礦潛艇,這種型號的潛水艇段磊將會制造三台,用于從深海采集‘核聚變電站’所需的必要金屬礦產

這種采礦潛艇長40米、最大寬度8米,水下排水量1800噸,算是中型潛艇,段磊也是想通過這種采礦潛艇練手,為將來制造大的潛艇積累經驗

這種潛艇將會完全采用蓄電池作為動力在降噪方面有著相當突出的表現,潛艇在水下全運行的時候,噪音只有八十分貝,而通常來說,海洋噪音接近90分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地球上的軍用聲納幾乎無法在嘈雜的海洋噪聲中獲取關于這個‘采礦潛艇’的信息

潛艇整體流線型的設計將會使得它的水下阻力大大降低,並且將會裝配‘叮叮’設計的優化螺旋槳,水下平均航能夠達到40節,是名符其實的高潛艇

目前,地球上主流的攻擊核潛艇水下航大多保持在30節左右從這一點來說,采礦潛艇能夠達到40節的度,在性能上並不遜色當然了,這樣的度還是無法和當年羅剎國瘋狂的a級攻擊潛艇42節的高相比

其實,采礦潛艇相比于地球潛艇的最大優勢並不在度、降噪方面,而是在于它的深潛能力

一般來說地球上的軍用潛艇極限深潛距離也不過三五百米,至于那些小型潛水器動輒數千米的數據就沒有什麼可比性了

采礦潛艇的采用了和歐美潛艇設計理念一致的單殼設計,但是由于月兌胎于‘瑪卡技術’的鋼板性能遠遠比地球上要先進得多,因此‘采礦潛艇’的抗壓能力極強,足以支撐采礦潛艇深入海底三千米

當然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數據,由于地球上的冶煉工藝以及制造技術不見得能夠達到‘瑪卡星球’的標準,采礦潛艇的某些性能也會有所下降

不管怎麼樣這一款采礦潛艇在相當多的數據上是遠遠越的地球上的潛艇水平,將來建成下水之後,應該成為‘瑪卡科技’邁向深海的一大利器

當然了,段磊之所以選擇這款采礦潛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款采礦潛艇可以采用模塊化生產、組裝的方式進行這樣一來,潛艇的建設周期就大大減少,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在三個月之內完成主體工程,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裝備的列裝了

相比于地球大型裝備建設動輒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建設周期想必,‘瑪卡科技’制造某些大型裝配的時間確實很短

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這些月兌胎于‘瑪卡技術’的制造技術,早已經是在‘瑪卡星球’上經過了無數次的生產檢驗,無論是工藝流程還是技術細節,都已經是千錘百煉了在很多時候,‘瑪卡科技’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裝配公司、配置公司罷了,還談不上什麼獨立研究

此外,‘叮叮’強大的運算能力成為了所有項目背後的並行工程策劃小組,她可以根據‘瑪卡科技’的現狀,再根據每一個工程的進度,合理地給出每一天、每一個子項目所需要做的事情,段磊以及‘瑪卡科技’的全體員工只需要按部就班工作就可以了

也正是這兩個原因,‘瑪卡科技’才能在地面以及地下空間兩個戰場上齊頭並進,最終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創造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巨大成就

就像這一次潛艇基地的建設,雖然是和‘瑪卡造船工業區’幾乎同時開工,但是地下基地的建設進度明顯比地面工程要快得多了

現在,地面上的船塢也僅僅打好地基,但是潛艇的干船塢已經開始利用鋼筋混凝土澆注地面部分了而‘瑪卡造船’預計在明年春節的時候可以下水第一艘型遠洋貨輪,但是潛艇基地在元旦之前,就可以將第一艘采礦潛艇投入使用

在地下基地,段磊可以使用某些越時代的產品,諸如‘吞噬真菌’、‘珊瑚真菌’等等以加快工程進度;還可以動用‘智能人’這種可以全天候24小時工作的幫手,工程進度比地面快得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將來,在越來越多的設備、工程不斷投入使用之後,地面與地下空間的建設差距也將會越來越大段磊預計,在‘瑪卡造船’工業區建成投產,成為海城著名的工業基地、航運中心之後,在它的地下六十米深處,一個龐大的城市也將逐漸成型

對此,段磊充滿了期待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