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治賈詡

沮授那激動的言語,趙雲雙眼含淚的模樣,華宇都看在了眼里,只不過,現在的華宇,並沒有太多時間和他們做過多的交流,在華宇看來,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依舊躺在病床之上,等待華佗救治的賈詡。

雖然,華佗已經有改變自己原則的想法,卻沒有同意救治賈詡,賈詡是生是死,依舊還是一個難題。

「華神醫願救文和否?」

看著華宇擔憂的眼神,華佗突然感到無比的疑惑。

自從自己被人帶到這里以後,見到的每一個人都非常的關心賈詡,這賈詡到底是個什麼人,為什麼都這麼關心他?

「尚請華太守帶路。」

成功了,華佗願意救你了,文和,你有救了。

其實,華佗早就已經說出了答案,可能是關心則亂吧,華宇根本就沒有听出來罷了。

「華神醫請。」

將華佗帶進賈詡的病房以後,華宇就和沮授、趙雲在門外等候。

華佗進入房間以後,並沒有過多觀望這間樸素的房間,徑直的走向了病床。

病床上躺著一個面無血色,看起來四十余歲的中年男子,這個中年男子十分安詳的躺在床上,如同進入睡夢一般。

在看向賈詡的第一眼,華佗便皺起了眉頭。

望、聞、問、切,乃是華夏醫術的精髓,華佗行醫數十年,這些技術早已是熟練無比。

僅僅只看了一眼,華佗就覺得情況不對,于是,趕緊將賈詡的手,從被窩中抽出,開始切脈。

不知道過了多久,華佗早已是大汗淋灕,但是,幫助賈詡切脈的手,卻依舊緊緊的按在賈詡的脈搏處。

怎麼回事?為什麼沒有脈搏?

這個問題,不停的在華佗的腦海中盤旋。

最終,華佗放棄了,他緩緩的將賈詡放回原來的模樣。

將賈詡放回原狀以後,華佗搖著頭嘆了口氣,在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以後,便起身走了出去。

華佗推開房門以後,看著三人希翼的目光,實在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只能默默的底下了頭。

這二十多天,華宇因為心憂賈詡的身體,從來就沒有好好的休息過,本就是心力交瘁。

而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華佗,說服華佗來救治賈詡,居然也沒能救活。

華佗原本就是華宇唯一的希望,而現在,連華佗都無力回天,瞬間就讓原本憔悴的華宇搖搖欲墜。

幸好趙雲還站在華宇的身邊,一看到華宇狀況不對,立刻便沖了過去,將華宇扶住,這才讓華宇穩住了身形。

看著華宇的模樣,華佗心中更是無比的愧疚,如果自己早一點來,或許賈詡也就不會死了吧。

「華太守,賈郡丞在老夫來此前,便已然去世,皆因老夫之過,還請華太守節哀。」

听到華佗的話,沮授頓時就覺得不對勁了。

賈郡丞在老夫來此前,便已然去世?

難道主公沒有告訴華佗,賈詡服用過「假死丹」?

「華神醫可曾醫治?」

這有關系嗎?難道說,自己沒有救治過賈詡,賈詡還能活過來不成?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華佗還是回答了沮授的話。

「未曾醫治。」

听到華佗的話,沮授就明白了,華宇肯定沒有告訴華佗,賈詡服用過「假死丹」。

既然沒有告訴過他,那賈詡未必就沒有救了。

「華神醫有所不知,吾家主公因有奇遇,于高陽深林之中,拜得先秦大將白起,白大將軍為師。曾于白大將軍墓中,取得一顆神丹,名喚‘假死丹’。據主公所言,白大將軍留下之竹簡,曾言明,便是靠此神丹,躲過昭王賜死之劫。而吾家先生,便是服用此丹,陷入假死之境。」

「假死丹」?世上還有這種丹藥?

換作任何人,在听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去懷疑,就連沮授和趙雲,曾經都懷疑過,只不過看著賈詡從未有過改變的身軀,才相信世間真有這種神丹。

而華佗,在質疑了片刻之後,便釋然了。

華佗釋然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根據歷史記載,在戰國時期,先秦不止一次,在全國各地大肆的抓捕道士和醫師,讓他們煉制長生不死的丹藥。

雖說他們沒有煉制出,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丹藥,卻也煉制了不少可以治病救人的丹藥,他們不一定就煉制不出,可以讓人陷入假死的「假死丹」。

第二,沮授說,華宇在高陽縣,一個森林的深處,拜得先秦大將軍,白大將軍為師,這不會有假,因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根據歷史記載,白起是在咸陽,被先秦昭王賜死,他是怎麼活下來的?他是怎麼來到冀州的?

唯一的解釋便是,正如沮授所說的那樣,白起依靠假死丹,陷入了假死,從而躲過了一劫,然後來到了冀州,隱姓埋名活了下來。

第三,賈詡的身體。華宇出榜已經有二十多天,按道理來說,賈詡的身體應該已經腐爛,可是,賈詡的身體沒有任何的異樣。

而且,華宇還說過,賈詡身中劇毒,按道理來說,身中劇毒之人,面色要麼漆黑,要麼是鐵青,可自己看到賈詡的時候,賈詡是面無血色,根本就是死人。

綜合以上幾點,也不由得華佗不信。

只是,有一點他十分的迷惑,為什麼華宇沒有告訴他,賈詡服用過假死丹呢?

可是,現在的華宇已經暈倒了,自己也沒時間再去問了。

于是,華佗便再次的走進了賈詡的病房之內。

其實吧,也不能怪華宇粗心大意,華宇認為,華佗既然是當世神醫,自然能夠看出賈詡並沒有死,所以也就沒有告訴華佗,也是為了,避免華佗過多的糾纏,耽誤救治賈詡的時間。

……分……割……線……

鉅鹿郡,大漢朝平叛軍隊的大本營之內。

一個太監模樣的人,正于北中郎將盧植的營帳之內,宣讀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北中郎將盧植,盧子干,久攻廣宗而不利,命左豐押解還京。使中郎將董卓,董仲穎為帥,欽此。」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