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風起東都 第二百七十二章嘉省得

第二百七十二章嘉省得

幽州廣陽郡昌平地界,一座劉氏大營正依山豎立,正營中,關羽眯著丹鳳眼開口問道︰「大哥,州牧如今遇害,其麾下將領已經集起周圍數個烏桓、鮮卑部落,要為死去的州牧報仇。」

劉備緩緩點頭,輕聲道︰「未想那閻柔本事倒也不小,這才幾日過去,就已經聚起了劉虞本部兩萬兵馬與外族三萬騎兵。雲長,你以為閻柔與公孫瓚,何人會勝?」

關羽這段日子也與公孫瓚有過數次交手,沉默片刻回答道︰「應當還是公孫瓚勝算大些,雖然其麾下兵馬如今只剩三萬余人,但其中俱是精銳之師,白馬騎更是不曾有過損傷。閻柔短時間聚起了雜病,實難與之抗衡。」

劉備捋須笑道︰「正是如此,待會我修書一封,可令人送往薊縣。就言我劉備雖不才,但也願為州牧報仇。公孫瓚雖是我師兄,但行此卑劣刺殺之事,便是老師親來,也不會怪備。」

劉備說的光面堂皇,可周圍幾人俱是其心月復,如何不清楚他的打算。此刻若不動兵,待公孫瓚與閻柔交戰有了結果,他再動手就佔不住大義了。而選擇與閻柔合謀,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更好的理由,畢竟他之前名義上還是劉虞的部將。

此刻劉備的心情顯然很激動,而一旁的關羽亦是如此。跟著劉備,關羽便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壓在這上面了,劉備能有成就,他關羽才能更進一步。右手習慣性的捋順黑色長須,開口說道︰「自黃巾結束後,大哥苦等近十年,終于有機會了。」

一旬月過去,公孫瓚皺眉端坐在漁陽城中。因為劉虞突然暴斃,本就快要入手的漁陽此刻已經悉數被他掌控。本應該為大敵除去而歡快的公孫瓚,此時卻笑不出來,心中怒火之盛幾乎將整個身子烤熟。

就在半個時辰前,他接到了暗哨來報,閻柔集結了不下五萬兵馬出薊縣,打著為劉虞報仇的旗號殺入漁陽。而另一邊劉備也以閻柔盟友的身份參戰,二人一南一北,隱隱之中有把整個漁陽郡合圍的陣勢。

「該死的劉備,他能在幽州立足,是我看在同門面子上多次照拂于他。」右手重重捶打案桌,公孫瓚怒喝道︰「不想此人居然與外族之人合謀,要取我性命。好,好得很吶」

「主公,不如讓雲領一軍先去迎敵。」見自家主公心生怒氣,站在下首將領中走出一人,此人身披銀白亮甲,右手所持是一根銀色涯角長槍。一副白女敕俊俏的面容,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位縱橫沙場的戰將,而且年歲也不會很大。「待主公擊敗了閻柔,再一心對付劉備不遲。」

這時候敢開口的自然是渾身是膽的趙雲趙子龍,不過他的意見雖然不錯,但公孫瓚卻搖頭道︰「子龍有此心,某心甚慰。劉備不過跳梁小丑,便讓他攻打漁陽其余諸縣便是,待我以重兵擊破閻柔,自然能夠將其擊敗。」

趙雲踫了個軟釘子也不再多言,而趙雲不說話,其余人更巴不得呆在公孫瓚身邊,畢竟公孫瓚身邊才是最安全的。劉備這幾年來的戰力眾人心底也明白,沒有主公親至,他們都不是其對手,自然不會有人逞能強出頭。

幽州戰事很快便有了進展,而這些戰事就如同冬日雪花般迅速飄入毋極城。幾乎每一日都會有關于幽州的新消息傳來,甄堯每一封情報都會仔細看個透徹,當知曉劉備已經與閻柔合謀,甄堯便以清楚劉備的算盤,是想用外族兵馬來削弱公孫瓚的實力。

「玄德此為當真胡鬧」身為大漢有數的大諸侯,甄堯並不反感有人用各種手段爭奪地盤。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內斗算內斗,別扯上外族。很顯然,劉備這一招卻是令甄堯不恥。與外族為謀,豈不是把許多幽州百姓、將士的性命都放棄了。

相比甄堯怒罵,一旁許攸和郭嘉反而心情舒暢了,後者稍微拱手,輕笑道︰「若沒有劉玄德胡鬧,主公想要插足幽州還需多廢一番手腳。如今看來,卻是不用了。恭喜主公,不日將再多一州之地。」

甄堯略微搖頭,開口道︰「此言尚早,就看公孫瓚是否能抵擋的住烏桓與劉備兵馬的合擊。」

而戰事顯然也沒超出劉備與甄堯的預料,因為對自己帳下兵士過度自信,公孫瓚雖然在交戰之初小勝了閻柔一場,不過當劉備與烏桓騎兵兵合一處,與其在漁陽城外交戰時,公孫瓚卻是連續兩次大敗,不得不龜縮于城內借著城池之利固守,同時向老家遼西求援。

一場膠著戰從春末打至夏至,從夏至打至初秋,其中公孫瓚在得到自己兒子所領遼西援兵相助後,便棄了漁陽城。一路上且戰且退,逐漸離開漁陽郡內,向右北平靠攏。

而就是此時,兩封由毋極傳來的信件卻是分別擺在劉備、公孫瓚的案桌上。兩封信件內容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甄堯所寫的規勸罷戰的話語,不過用詞卻是各有不同。

劉備大帳中,關羽看完甄堯命人送來的信件後,勃然大怒︰「豈有此理,甄堯小兒如此蔑視大哥,居然還以這一紙信件為挾,要大哥退兵」

不怪關羽要發怒,若是甄堯送來信件是一封言辭陳懇的勸解信的話,便是不理會也不至于如此暴怒,實則這封信上所寫太過可氣。類似‘玄德若執意與外族相謀,堯便不得不插手幽州’之類的話語,無不在挑戰劉備、關羽二人的忍耐。

兩兄弟熬了十年才有今日的事業,如何會舍得放下。而連日來的勝利,卻也讓兩人自信心膨脹。心想這里可不是冀州,就算你甄堯本事通天,也無法輕易插足。

相對于關羽的動怒,劉備則顯得冷靜許多。甄堯的這封信寓意自不用說,不過劉備也從其中發現,自己的確需要注意,特別是牽連上外族之事。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如今天這樣,成為他人在道義上的攻擊話柄。

劉備雖然沉默,但他的怒氣顯然也不比關羽低,右手抓過信件,將其揉捏成一小團,扔地上狠狠踩上一腳後,開口道︰「隨我去找閻柔,我等必須盡快將公孫瓚擊殺。否則一旦甄堯領兵插手,你我月復背受敵,形勢將十分被動。」

而距離劉備軍營不過十里遠的公孫大營內,公孫瓚同樣咬牙切齒︰「什麼叫‘罷兵離開便不追究劉虞之死的原因’,甄堯也太欺人了」

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看過信中內容後,開口問道︰「父親,我等現在該怎麼辦?」

「他甄堯若敢來,我公孫瓚便是拼著遼西數郡不要,也要讓他知曉我的厲害」公孫瓚與甄堯相見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討董時他也並沒覺得甄堯能有多強,這兩三年過去,心底早就不把甄堯當回事了。

這兩封言辭咄咄逼人的信件自然是甄堯故意為之,他若真的勸服了劉備等人退兵,豈不是讓自己的打算落空。所以為了讓自己出師有名,甄堯卻是想到了這種辦法。而就在信使離開毋極時,兵馬糧草就已經開始調派了。

結果正在甄堯與一干謀士的意料當中,劉備等人都不買自己臉面。當雙方依舊大戰消息傳入毋極後,端坐于州牧府的甄堯上揚著嘴角開口問道︰「孔璋,大軍糧草如今到哪了?」「已經押運在與涿郡的交界之處。」陳琳開口答道︰「主公,此次出征必將耗費許多時日,如今已至秋時,用不了多久就是冬季。幽州苦寒,冀州兵卒遠征戰力難以確保啊」

陳琳所說自然是一件大事,而甄堯也清楚古今中外歷史上不少次大戰都是因為地形、天氣的原因,而導致某些勢強一方大敗。不過他卻不能等下去了,這個時候是他出兵最好的時期。因為此刻不論是袁紹,或者曹操,都沒有能力進犯冀州。可若是再過一年,誰也不能保證了。

「這一仗必須打」甄堯雙眉緊鎖,沉聲說道︰「日後冀州將士征伐的腳步絕不會止于幽州,大漢以外的那片草原,才是我等男兒應該征服的地方,也是大漢子孫應該揮兵直上的地方。在那還有更惡劣的天氣、環境,若是幽州都克服不了,還談什麼滅殺外族。」

「主公所言甚是,此刻只能戰不能退。」郭嘉同樣點頭,不過隨即又出言問道︰「主公真的只需帶四萬兵馬便足夠了?」

甄堯聞言自信一笑,開口道︰「四萬兵馬足矣。此戰子遠隨我同去,奉孝便留在城中與孔璋一同處理政務。守城之事仍舊交由甄斷你負責,另外周倉也調至你身邊听用。」

「諾」甄堯剛說完,甄斷與周倉便躬身答應。一旁郭嘉卻是略微皺眉,顯然想不通為何如此重要的一戰,主公會讓自己留守。

見郭嘉面色不正常,甄堯只得寬聲解釋道︰「奉孝你那身子早就被酒水、女人侵蝕,虛浮的很。平日趕路都顯得勉強,幽州那種地方不適合你去。你就老老實實的呆在毋極,等我領兵凱旋而歸」

郭嘉聞言雙眼一滯,任由他如何奇智百出,也想不出甄堯讓自己留守的原因會是這個。嘴角泛起絲絲苦澀,緩緩點頭道︰「嘉省得」。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