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風起東都 第二百二十四章亂軍心

張飛等人領兵回營後,許攸開口說道︰「主公,今夜一戰足以讓袁紹領兵撤退,主公可趁機收復渤海諸郡。」

能夠一統整個冀州自然是甄堯所希望的,當即點頭問道︰「子遠以為該如何出兵?」

許攸琢磨這個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甄堯問話完全不需要去想,立刻開口道︰「可使公明與閔純領騎兵三千、弓兵五千直奔清河。清河並無太多兵力,見我軍前來必然開城獻降。」

「之後二位將軍可領兵相助乂,兵圍渤海將袁紹敗退的消息傳入其中,城內必然出亂,屆時收復渤海一地將不費吹灰之力。」

甄堯轉瞬思慮,扭頭看向已經來到身邊的中將,開口問道︰「公明、伯典,可有異意?」

徐晃兩人哪會有什麼意見,當即抱拳道︰「末將願為主公分憂。」

見兩人答應的爽快,甄堯也不禁暢想自己全領冀州的場景,如今已將袁紹擊敗,離這一步並不遠了。

當麾下兵馬將戰場清掃干淨時,文丑等人也回到了自家營寨內。面對又一次失利,袁紹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無奈的搖了搖頭,便讓淳于瓊等人退下,現在袁紹是連罵人的力氣都沒了。幾番敗仗,辛辛苦苦拼出來的地盤就要拱手讓人,換了誰也不好受。

這期間還是有不少人勸袁紹屯兵魏郡,即使丟了渤海兩城,將來也有奪回的機會。不過這種言語不用眾謀士提醒,便是袁紹自己也清楚,想要保住魏郡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來他已經沒了糧食,二來兵馬多次折損,恐怕現在額只不過是甄堯總兵力的半數多點了。

「撤兵吧,明日便隨我回轉洛陽。」說出這句話時,袁紹臉上閃過不甘、無奈、屈辱與苦澀,失去冀州數郡的他,一下子就從大漢有數的大諸侯降為僅剩的幾個弱小諸侯之一。

如今不但要防著西邊的董卓,還要時時注意甄堯的動向,畢竟這次大戰是他挑起的,說不準甄堯會趁機報復。這也是袁紹想通了,連魏郡也一起放棄的最後一個原因。

第二日一早,甄堯等人便在營寨送出了徐晃、閔純二將,兩人將帶著兵馬前去收復清河、渤海。甄堯自己也沒閑著,大肆派出細作,開始向魏郡滲透,並將袁紹兵馬的消息廣泛傳播。

清河郡郡治甘陵城內,被袁紹委任太守的董昭苦笑著放下手中竹卷,自己主公終究是敗了。而就在董昭身旁,一個與他身形酷似的男子,開口說道︰「大哥,據聞甄堯已經派出兵馬前來我郡,袁紹已經不行了,你我兄弟該怎麼辦?如何開城投降了吧。」

听到自己弟弟說要投降甄堯,董昭也在心中暗暗盤算。自己在袁紹帳下過的並不舒暢,否則也不會淪落到在這種小郡縣中任文職,雖是太守卻如同簿記一般。眼下袁紹敗北,恐怕日後都很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自己年歲尚未至不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賺取前途。

眼下甄堯兵馬來勢洶洶,他就是守城也是守不住的,當即點頭道︰「樊謀所言不差,待明日甄堯帳下大將至城下,你隨我一同出城相迎。」

第二日,徐晃、閔純已經領著兵馬來到甘陵城下,不過此刻城門已經被打開,兩位文士模樣的男子正站在城門外,似乎是專門等著二將前來。

雙方城下相見,董昭便躬身開口道︰「清河太守董昭,攜家弟董訪見過二位將軍。」

「你便是此地太守?」徐晃翻身下馬,皺著眉頭打量了董昭兩兄弟一番,開口問道︰「你二人此是何故?莫非要賣主求榮?」

「非是賣主,實乃無奈之舉。」董昭似乎沒听出徐晃的質問,低聲道︰「將軍領數千精兵前來,而我城中兵卒不過數十。若想當下將軍無異于螳臂當車。若是惹惱了將軍,城內百姓必然跟著遭殃,為此,昭懇請將軍收下此城太守印信。」

徐晃一听心底卻是十分開心,眼前男子倒是識時務的,就連印信都已經準備好了。見董昭的弟弟要將手中印信遞給自己,徐晃擺手說道︰

「此印信晃無權收納,既然你等棄暗投明,便隨我一同入城吧。」說完,便帶著一旁閔純夾著董家兩兄弟向城內走,戰場上詭計多端,徐晃也不得不多加一個心眼。

眾人一同走入城中,放眼過去卻是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周圍百姓十分大膽的站在街道兩旁張望著素未謀面的一干毋極將士。對此徐晃與閔純相視一眼,這清河太守似乎很不一把啊。

一個小小的郡治縣城,已經不比中山郡下,除去毋極外的其他縣城差了。想到這徐晃心中又是一喜,不想此處還能遇上這等善理內政的文士,薦于主公,肯定能得主公的喜愛。

知道董昭是內政方面的人才,徐晃也不急著將董氏兄弟架空了,走進太守府後當即說道︰「本將並不會在此地久待,某見城內百姓生活不錯,想來你兄弟二人是用心治理了。明日本將離開會留下兩支百人隊,這兩百兵卒可助你繼續治理一郡之地。你二人以為如何?」

說得好听叫派兵馬相助,說的不好听那就是監視城內的一舉一動。對于這些小心思董昭自然是清楚的,不過他也沒說出來,畢竟這些都是應該的,當即點頭道︰「昭任憑將軍吩咐。」

「如此甚好。」徐晃滿意點頭,也就不再多說其他,專心的對付起眼前的吃食。吃食很簡單,米飯加上些許肉食外加一碗湯,從飲食上也能看出,董昭兩兄弟並非奢華之輩,人品與能力都有了了解,徐晃就更有信心主公會對這清河太守感興趣。

徐晃來得快走得也快,僅僅在城內休息了一個晚上便領兵直奔渤海。從前兩日張頜傳來的消息上看,渤海戰事壓力不小,僅靠著八千兵卒與一座營寨,能夠將渤海兵馬攔至現在已經十分難得了,所以徐晃也頗為焦急就怕自己晚去一步,令張頜等人受損。

「乂(公明)。」南皮城外的張頜大營前,連趕兩天一夜路的徐晃終于見到了坐鎮渤海戰場的張頜。兩人剛一見面,便擁抱著開口慰問道︰「哈哈,你我兄弟有段時日不曾相見了」

「走,我們一同入營。」拉著徐晃的臂膀,張頜開口說道。一旁的郭嘉似乎受不了這兩個大老爺們的親密,一個人躲到旁邊又開始撥開手中酒壺的塞子,往口里灌著佳釀。

「幸虧你們今日來了,若是不來我與奉孝可真沒辦法再與渤海兵馬斗下去。」戰事還未結束,眾人敘舊寒暄一番便開始談起了正事,而張頜便將渤海今日戰況開口說了出來︰「顏良幾次三番的前來叫陣,時不時的偷襲幾場。如今營內兵卒可是苦不堪言啊。」

徐晃點點頭,開口問道一個重要的問題︰「雙方兵馬損失怎麼樣?」同時心中想著,若是營內兵卒傷亡太大的話,或許自己與閔純兩人還得向主公求援,騎兵和弓箭手可不是攻城主力。

「據奉孝估算,城內至多只有兩萬兵馬,幾番大戰下來,如今能有八千便是極限。」張頜連忙回答道︰「而我方兵卒,大戟士只剩兩千八百余人,其余步卒加攏也不過千余。」

「乂、奉孝能以八千兵馬穩穩將兩倍之敵逼在城內,此等大功晃卻是羨慕得緊。」听完張頜所言,徐晃先來了句扯皮,隨即正緊說道︰「晃與伯典共領兵七千七百人至此,加之你等近四千兵士,完全可以將城內袁兵斬殺干淨。」

這時閔純開口道︰「不過子遠先生曾言渤海易取,只需讓城內兵士軍心動蕩,便能不攻自破。我想不妨從這上面著手,爭取兵不血刃的拿下南皮城池。」

而此刻,一直坐在一旁喝著小酒打著小盹的郭嘉突然睜眼說道︰「這個容易,待嘉寫上一篇檄文,讓會寫字的兵士抄錄千百分,然後以弓箭射入城中。不出兩日,南皮必然民心不穩,軍心動蕩。」

郭嘉說完,張頜與徐晃相視一眼,後者開口笑道︰「有奉孝執筆,想必顏良該頭痛了,哈哈哈哈」

其實郭嘉早就有這種打算,可時機一直不是很成熟,便是幾日前得到了袁紹被主公打敗的消息也沒這事說出來。直到徐晃、閔純兩人領兵到來,有了兵力強援,郭嘉的計劃也可以繼續執行下去,南皮城,已經開始向甄堯招手了。

一篇陳述袁紹兵敗,渤海再無倚仗的短文只不過花去郭嘉小半時辰就完全搞定,接下來抄錄的事情就不需要他負責了,當起甩手掌櫃,又開始回到自己的大帳內‘飲酒作樂’。

而當第二日的太陽升起後,一名袁軍傳令兵風風火火的闖入太守府,對著才起床不久的顏良高呼道︰「將軍,將軍,不得了拉,不得了拉,城外突然飛進來好多弓箭,密密麻麻至少上萬只。」

「可是有敵兵來襲?」顏良眉頭一皺,沉聲問道。

小兵听罷搖頭回答︰「不是敵襲,不過那些弓箭有許多古怪,箭頭上都沒有利刃,都是用粗布包著的,小子拆開了一個,上面還有字。」。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