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風起東都 二合一章節(求首訂啦)

領兵敗退,而且是在己方兵馬數倍于敵的情況下,這份屈辱不但曹操、孫堅咽不下去,就是甄堯也是心底暗恨。瘋狂打好在撤退的及時,沒讓呂布佔得太大便宜,退出洛陽城七里外之後,甄堯點齊兵馬也不過是數百人傷亡。

敗了一仗,甄堯幾人都沉悶的很,吩咐麾下兵士安營扎寨後,也就各自在各自帳內歇息。說是歇息,但如曹操、劉備等人,如何能歇的了?回想著呂布領騎兵縱橫兵陣之間,曹操已經下定決心,只要自己有錢了,就算中原難買到好馬,自己也得花大價錢搞來。

劉備就更不用說,在幽州呆了這麼些年如何會不清楚騎兵的功效,奈何他現在僅僅是州牧劉虞帳下的將領,連地盤都沒一塊,哪有什麼資本去招兵買馬。

州牧手下也有騎兵,可那些兵馬並非他劉備執掌,只得暗自告誡自己,自己只差一個機會,只要有合適的機會,自己定能有一只如呂布帳下一般的鐵騎。

孫堅倒是將戰馬一事看的較輕,或者說是他並不奢求自己能有如此騎兵。畢竟他是南方諸侯,南方大多是行船,而馬匹卻是稀罕之極,等他一匹匹的湊,天知道還等到何年才會有這麼一支兵馬。所以孫堅略微想想,也就不再考慮此事了。

若說幾人中此戰受打擊最深的,自然是甄堯無疑。呂布帳下五千騎兵,而他帳下騎兵也有近三千之數,可戰果擺在眼前,他那三千騎兵根本無法與並州騎相比。

「為何帳下騎兵會敗的一塌糊涂?是呂布的原因?不對,肯定不是,呂布之前沒動手,光是那成廉就已經把自己的兵馬壓得死死的。若非益德牽制住了他,或許呂布根本不用出手。」

「是何原因?究竟為什麼自己麾下的騎兵會如此不堪一擊。」越是琢磨不出甄堯越是心煩,自己帳下騎兵並非隨便挑出三千人拼湊出來的,而是經過篩選從幾萬人中挑出其中的健壯男子。之後的訓練不可謂不刻苦,而訓練的成果也很好,幾次大戰,騎兵隊是功不可沒的。

「為什麼之前無往不利的帳下兵馬會敵不過並州騎?」甄堯心頭躁動,十指已經掐入皮肉,絲絲猩血滴落,可如此傷痛卻回答不了甄堯的疑問。

甄堯的心煩意亂被幾位文武看在眼底,此刻張飛也正糾結于此事,根本沒有想到去勸甄堯,陳琳與許攸相視一眼,前者搖頭苦笑著來到甄堯身側,開口道︰「主公,那呂布帳下騎兵雖然厲害,但也不是無法應對,主公何必鑽這個牛角尖?」

「那呂布雖有勇武,可主公也有睿智,相比主公,呂布不過是一個只知動武的蠻夫罷了。主公何必為了這等蠻漢費神,今日一敗不過是未能準備,若有了布陣安排,便是呂布再派五千騎也足以將其滅殺。」

陳琳的話是很好听,完全不把呂布放在眼里,可甄堯知道這其中是安慰自己的話語居多。的確,今日匆忙交戰,自己等人兵陣都沒完全擺開,便是弓兵連支箭矢都不曾射出。而且昨夜連戰,兵卒疲憊的很,有此一敗似乎也是應該。

可這些能作為戰敗的理由?完全不能。甄堯不想給自己找任何借口,敗了便是敗了,出兵打仗怎麼可能每一戰都是自己挑時間,自己來挑地點,敵將又不是傻子。甄堯沉默不語,陳琳也沒了招,該說的他都說了,如果甄堯繼續如此混沌下去,他就該想想自己的出路了。

恰在此時,後方的袁紹等人浩浩蕩蕩的領著兵馬來了,兵卒將消息傳來,甄堯就算再苦悶也得前去相迎。當下起身後,招呼下方文武,一同走出大帳。

甄堯幾人在營寨前將袁紹等人迎入,袁紹見三人臉色耷拉著,開口問道︰「你們這是為何?怎麼都是一副沉悶的臉色?我等大破汜水關,克敵擒賊就在眼前,為何連笑臉都沒了?」

甄堯聞言眉頭不由得一皺,倒是曹操頗為爽朗的開口道︰「在你等未來前,我們四人前去城下一觀呂布風采,乘興而去,敗興而回啊」

袁紹雙目提溜一轉,也就明白了大概,想來他們四人是在城外與呂布有了交手,看情況應該是輸了。心中暗喜甄堯等人也吃了敗仗,表面卻是寬聲道︰「區區呂布,斷不會被諸公放在眼底,走,我等入營再談。」

這時一名小兵湊甄堯身邊,輕聲說了幾句,甄堯皺著的眉頭總算有了舒展,當即抱拳道︰「諸公,甄帳內另有要事,恕我不能久陪了,告辭」其實沒有小兵說話,他也是不準備再待下去的,看到袁紹甄堯便想到這家伙從中作梗想害自己,拔刀的心都有了。

對于甄堯如此無禮的舉措,其余諸侯也是各有各得看法,小肚雞腸者便是認為此子居功自傲,不與自己等人相處便是看不起人,日後少不了給他使絆子。便是豁達之人也是略微皺眉,聯軍中氣氛不和諧,如何制勝?

甄堯可不在乎其余諸侯怎麼看他,一邊向自己兵馬駐扎之所走去,一邊听身邊小卒說著︰「主公,那將軍醒了,吵著要見主公,我等無耐,只得用布堵住他的嘴。」

回到大帳,甄堯開口道︰「把他帶來。」沒過片刻,幾名小卒駕著一位身披長袍的男子走了進來,不是別人,正是汜水關一戰在張飛手底下受傷被擒的徐晃。

徐晃脾氣 ,幾名兵卒想要他跪下卻是奈何不得,甄堯擺擺手示意兵卒退開,輕聲問道︰「公明,在我營中酣睡這麼久,睡的可踏實?」

徐晃冷眼看著甄堯,他只記得自己與張飛相斗,然後被其重傷,之後卻是腦袋一昏便沒了知覺,可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衣服被換了,傷口也被包扎了。就在他還幻想著楊奉等人守住了汜水並救下自己時,幾名甄堯帳下的兵卒卻是讓他幻想破滅。

徐晃不搭理,甄堯也不會讓冷場的情況發生,開口問道︰「公明,我觀你武藝、用兵俱是將之選,為何棲身董賊?」

徐晃听了甄堯所說,面色就不好看。像他這樣鄉間武人,能夠出仕便已是喜事,倒是想挑也沒得挑。想到楊奉早已將自己在其帳下出名,雖然自己並不願意,但他如今的確是董卓帳下將領,‘棲身于賊’四字他的確賴不掉。

甄堯見徐晃繼續沉默,心底慍怒,都成了俘虜還這麼傲,找死嗎。心中如此想,但要讓甄堯把徐晃拉出去砍了卻是十分舍不得,只能繼續開口︰「依將軍之能,何處不得重用?若將軍願降,不但是堯之幸事,也是將軍之幸。」

徐晃雙眼緊盯甄堯,終究是開口問道︰「晃若不降,太守又如何?」

「不降?你連這個大帳都走不出去。」甄堯面色一沉,指了指帳子開口道︰「董卓不善用人,李儒也好不到哪去。以你之才華,莫說守汜水,便是在洛陽內統領兵馬也是足夠,可惜他們眼光不行,否則堯也不會這麼容易就打下了汜水關。你今日不降,唯死耳。堯可不想婦人之仁將你放了,日後平添一股勁敵。」

甄堯所言卻是直接說的徐晃心坎了,雖然楊奉對他十分看重,那是因為他有所求。華雄看重自己,不過是因為自己武藝不錯。沒人像甄堯這般審視他徐晃,仿佛所有人都認為他徐晃就只會舞兩下斧頭。

甄堯此話說出,徐晃才知眼前比自己還小了不少的太守竟然如此看重他一個階下囚,逢戰便勝的中山太守居然將自己引為勁敵,徐晃在驕傲的同時又多了幾分感動。

他有才華,他會領兵,這些楊奉看不到,華雄看不到,董卓更是不知,可眼前見面不過幾次的太守卻清楚。何謂知己?何謂知音?有此念想的徐晃單膝緩緩跪地,雙手握拳低頭拜道︰「晃願降太守,為太守效死力」

徐晃能降,不但是甄堯高興,就連兩位文士也頗為振奮,陳琳見徐晃仍舊抱拳跪在地,便出言道︰「呵呵,徐將軍,你這話可就錯了,如今可不能再提‘太守’二字。」

徐晃很聰明,連忙再次拜道︰「徐晃,拜見主公」

甄堯再也忍不住臉的喜色,走前將徐晃扶起後,大笑道︰「好,好,今得公明相助,便如得十萬雄兵,好啊」此刻徐晃歸順,卻是將甄堯之前的煩惱一掃而空。

徐晃不愧是漢末的頂級武將,身子骨可是硬朗的很,不過三四日,身的傷在帳下醫者的調息下便是好了大半,雖然不能立即與人動武,但身披甲冑與張飛一齊往甄堯身後一站,單憑他那賣相,便是惹人眼球。

徐晃那比身子還要長些的大斧幾乎是標志性的武器,見了這個眾諸侯哪會不知道此人是誰,袁紹帶著幾分笑意開口問道︰「甄兄,此人不是董賊帳下之將,為何如今在你身後?」

甄堯眉頭微皺,這袁紹真是閑的發慌,自己手下有何人與他何干?目光掃過周圍其他諸侯,見不少人都面露好奇神色,便開口道︰「那夜汜水關下大戰,徐晃與張飛大戰負傷。我命人將其救下養傷,如今他已不是董卓帳下,而是我毋極大將。」

「恭喜太守,又得一員良將。」「恭喜太守了。」「恭喜徐晃將軍,終于明主。」听完甄堯所說,諸侯們便開口恭喜甄堯與徐晃,同時心底暗嘆,為何自己就沒有注意到。

要知道鎮守汜水關的幾名將領單論武藝便是羨煞旁人的。就連劉備、曹操也只得愕然惋惜,他們在那一夜可沒這麼好的運氣,能撿來徐晃這般良將。

有人叫好自然有人不屑,一路就沒撈到任何功績,反而白損不少軍糧的袁術冷聲道︰「哼哼,不過是拾董賊牙慧,看來甄太守眼光並不高明,連敗軍之將也會收容。」

甄堯一听暗道袁術更是陰險,貶低自己的同時還想讓自己與徐晃之間出現間隙。袁術出招了,甄堯自然不會任由人說道自己如何如何,冷哼一聲,開口道︰「公路兄說我拾人牙慧?可是嫉妒徐晃如此良將與你無緣?」

「英雄不問出處,便是公明曾在董賊帳下又如何?他力守汜水關,直至昏迷也不肯放下手中長斧。如此忠義之士,豈是你一言兩語便可抹殺?要怪只怪董賊不會識人,否則公明豈會是一小校?不過也賴董賊不識人,否則我與公民豈有今日相會?」

袁術被甄堯再三擠兌,氣得那手直指甄堯臉龐,氣憤道︰「你,你,無禮之徒,羞與你為伍」說罷狠狠拂袖,邁步走出大帳,而幾位與其交好的諸侯自然緊跟其後一同走了出去。

見甄堯為了自己連袁家公子也是說得罪就得罪,徐晃心底更是感激涕零,雙手緊緊抓著長斧,心底暗道︰我徐晃今遇明主,定要全心全力輔佐,否則如何對得起主公一片誠心。

袁術帶著一些人走了,這議事也就沒得議了,各路諸侯稍稍客氣兩句也就三三兩兩的散開,而袁紹深深看了甄堯一眼後也是大步邁開,走出了議事大帳。

聯軍議事因為甄堯與徐晃鬧得不歡而散,更沒商量出什麼時候開始向洛陽發起最後的進攻。而城內董府中,董卓也好不到哪去。

城外兵馬一日不散,他就一日不舒坦,雖然呂布也打退了幾次聯軍的叫陣,但卻沒有傷其筋骨,論兵力,之前董卓是不比聯軍少,可現在嘛,卻只有兩三諸侯的總和。

一陣歡悅的笑聲,一名身著藍色外袍,頸脖處還掛著小鐵鈴鐺的小丫頭從側門跑了出來,膩在董卓身邊,細聲道︰「爺爺,爺爺,白兒來看你了。」

很難想象似董卓這般雙手染血無數的人依舊可以擁有慈善的笑容,在孫女董白走近後,招手道︰「哈哈,是我家渭陽君來了,過來,讓爺爺抱抱。」之前還留存于眉宇間的煩憂,似乎在小女孩出現的那一刻,便化作烏有。

董卓不是沒有兒子,奈何兒子比他這個老子死得還早,死時只留下這麼一個孫女。而自己那兒媳在兒子死後沒幾月也跟著染病去了,這下董白也就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孩。董白雖幼,可心智卻早熟,父母不再身旁,也從不會哭鬧,只有到了晚間才會獨自躲在被窩中抽泣。

幾次被董卓發現後,董白也不會哭哭啼啼的吵鬧,擦干眼淚反而哄著董卓休息。董卓對其疼愛遠超自己幾個女兒,便是覺得董白如他年少時一般堅強,一般機敏。所以,董卓幾個女兒都沒有被封,反而是還未及笄的董白被封為渭陽君。

三國第一妹控二合一章節求首訂啦正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