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風起東都 第三百六十三章立冬之日祭奠戰亡英魂

第三百六十三章立冬之日祭奠戰亡英魂

「部將丁奉,見過少主,黃將軍」帶著車隊緩行半月,丁奉終于趕至郯城,與孫乾、糜竺交接了籌換降卒的金錢之後,便來到看押孫策的小院。

丁奉是新進小將,孫策與黃蓋卻是根本不這號人物,但對方奔走百千里來這接,自然不能沒有表示有勞丁將軍此行,策甚是慚愧。」被關押了一段日子,孫策的性行卻是變了不少,以前的沖動與不可一世的模樣漸漸褪去,有了些沉穩大氣的影子。

因為終于可以回江東了,丁奉三人便在小院中把酒言歡。而此刻的州牧府中,甄堯正拿著一張張帛卷仔細觀摩,帛卷所畫正是如今江東所用各種戰船的構造圖。

或許在甄堯這個前世學過工程制圖的人眼里還有些粗糙與簡陋,但在漢末,這麼一小疊帛卷,代表的就是如今最為先進的造船技術。

這一疊帛卷幾乎涵蓋了江東從大型樓船到小型走柯的各類戰船,若真能將這些吃透,而又能有大亮錢力物力支撐,短內便能拉起一支水戰隊。

許攸或許是整日與黑暗為伍,現在思想也有些灰色主公,江東如此干脆的便把這戰船技術讓出,其中定有陰謀以攸之見,這些圖紙定有遺漏,又或者存在弊端。」

許攸都的道理,甄堯這個後世來人,深知科技作用的他如何能不清楚孫文台倒是打了好算盤,他把這些圖紙給我,便是要我麾下工匠日益研究此物,如此即便我冀州建立水軍,也永遠無法超越他江東。此乃陽謀,不知出此計者,屬何人?」

甄堯言罷,許攸等人不禁恍然,糜竺接嘴道或許便是那江東周瑜所謀?」

「周公瑾?」甄堯想了想,略微頷首。在現在的江東,能夠把一件事看的如此透徹,並加以利用的人,除去周瑜、魯肅以外,應該不存在第三者未想周郎這麼快就從連番失算兵敗的打擊中回復,此人實乃我等大敵。」

甄堯並不清楚將計就計設下陽謀應付的是兩個十余歲的少年,若是的話恐怕又得一陣感嘆。不過甄堯這麼說了,許攸皺眉道主公,江東有此算計,那我等拿了這些圖紙豈不是無用?否則遭了江東的算計,日後長江水戰必會陷入不測。」

甄堯搖頭一笑,若是如此他當初就不會提這個要求了這些某早有考慮,子遠難道不知,我毋極內城中亦有許多精通造船的工匠?雖然不如江東,但他們經過這些年的琢磨,成果也是不。將這些圖紙交與他們,只是想讓他們能夠多加參考,造出屬于我毋極的戰船」

「主公遠慮之名,當世無人不知。」許攸心底感嘆,當初內城初建,自家主公不過是一個掌控著半個冀州的小諸侯。而就是那個時候,自家主公已經開始對將來進行排鋪,眼光、行事一直都比其余諸侯快了一步不止。

才投入甄堯帳下的糜竺與孫乾自然不會毋極內城為何物,但甄堯與許攸的對話他們也听明白了,自家主公在北地就搜羅了不少造船工匠,看來圖謀江東已久啊。而投入這樣的諸侯帳下,肯定比只知守成的諸侯好許多。

感嘆一句,許攸又想到了個重要的問題主公,之前鑽研改進戰船技術,單單內城與毋極周邊河流卻是足夠。而如今既要組建水軍,北地並無任何湖泊可用,此事該如何解決?」

甄堯聞言挑眉你們可知,江東水軍如今的弊端在何處?」

「弊端?」糜竺、孫乾等人面面相覷,在他們想來江東水軍較之荊州水卒還要強幾分,不但戰船、兵械精良,就是兵將在水中亦是彪悍,如此水軍還有弊端?見幾人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面容,甄堯不禁暗嘆,在漢末時期,至天子下至百姓對這片中原大陸以外的海洋,都十分陌生。輕笑搖頭,甄堯只得開口道江東戰船如今只能在江河湖泊中航行,從未經歷過大風浪,在我看來不成氣候。」

甄堯如此說,也是有一定的倚仗的,有著前世記憶的他,自然清楚,現在的江東水軍仍舊不成熟。想想幾十年後,江東敢派戰船從建鄴出海,北直擊遼西,雖然沒能成功但也足以證明水戰的重要,那時的江東水軍才算是達到漢末現有水戰科技的頂峰。

甄堯見許攸若有所思,停歇片刻繼續說道是以我毋極要立水軍,便不能依賴于各州郡之間。地方堯已經有了打算,就于青州東萊之濱,建造起我大漢最為龐大,最為全面的水戰、海戰之師,日後不論是與江東于長江作戰也好,沿海路奇襲也罷,均能與之相抗。」

「以如今內城工匠的造船技術,與現在入手的江東戰船技術,不消三年,定能使我青州水軍在海游獵。到時依舊停留于江河的江東水軍,又有何懼?」

說到這,甄堯不禁連聲大笑,而有感于甄堯的思維,許攸幾人也跟著爽朗笑起,有此雄主,是他們這些文士的幸運。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深秋,在徐州穩定之後,甄堯留下太史慈、甄猛、甄霸三人領兵駐守東海以防孫曹,帶著近十萬大軍北歸毋極。雖然留下了三人,但帶走的新人也有不少,如糜竺一家,陳登一家,孫乾一家,皆是舉家隨之北遷。

歸程的途中路徑青州,甄堯免不了在北海駐留幾日,並詢問董昭如今青州狀況。得知渤海閔純已經開始向青州輸送各種物資與人員,現在的青州雖然談不繁盛,但也不會顯得荒涼後,便滿意的繼續北。當然,這之間也不忘向董昭打個招呼,青州將要建立水軍。

當甄堯回到毋極時,時節幾近立冬,‘立冬’是個大日子,每每此日大漢百姓都要祭祖、卜歲。而作為一方諸侯的甄堯,在‘獻帝’已經被架空,無法掌權的年代,他就要對麾下將士負責。到了‘立冬’,便是祭拜麾下陣亡將士,撫恤其親屬的時候。

‘功勛碑’,乃是甄堯帳下戰死將士的歸宿,立于毋極城西北的丘氓山。整座山遍布死者碑墓,而能于此長眠的,無一不是為了毋極,為了甄堯而戰死沙場的軍中英烈。

他們中有的是早在十數年前陣戰黃巾陣亡的兵卒,也有諸侯討董,冀州內戰,北征幽州、外族時陣亡的兒郎。甄堯平時公務繁忙,並不能時常來此,但在‘立冬’之時,除非他出征在外,否則不論刮風下雨,甄堯是必然要來此祭奠將士英魂的。

這一年的立冬也不曾例外,甄堯帶著毋極所有文武,以及學府下,甚至還有家中妻兒,一齊來到丘氓山。沒有兵馬相隨,也沒有甲冑披身,在這一日眾人就像是尋常百姓,來此祭奠已亡之人的英魂。

「主公,去山頂。」一座丘氓山方圓近十里,若是緩慢行走,邊走邊祭拜就是天黑也未必能走完。陳琳走前在甄堯耳邊低聲道待會會有兵將們前來拜祭他們的戰。」「走,一齊山」甄堯沉重點頭,這個日子他總會心緒沉重。身為爭霸天下的諸侯之一,就算他再掩飾,也不能掩蓋是他讓這些將士陣亡的事實。

來到山頂,山頂豎立著幾座巨碑,從右往左看去,只見面寫的是每一場大戰的經歷,與陣亡將士的數目,還有他們做出的貢獻。

「中平元年,堯于冀州中山毋極縣舉兵,先後破黃巾小校、渠帥數人,襲鉅鹿,破廣宗。期間戰死將士三千一百八十五,堯心甚痛……」默默地,初次前來丘氓山的甄宓輕聲讀出碑文所撰寫的內容。

「初平元年,堯響應天子詔令,出兵毋極,征討逆賊董卓,期間…………一樁樁大戰品讀下來,別說甄宓這樣的小女子,就是初至毋極的糜竺等人也是面色變了數變。以前不甄堯如何能有這般勢力,現在看到這些碑文後,眾人都明白了。

「主公,祭祀禮可以開始了。」陳琳在忙碌一會後,來到甄堯身邊,輕聲道。

緩緩點頭,甄堯便緩步走向被碑墓圍攏的天壇。甄堯是不信天,不信鬼神的,但為了這些因他而亡的將士,每到此日甄堯都會誠心禱告。

「昂兒,你且。」以往甄堯祭拜過之後,便是眾多文武前祭拜,但今日不同,甄堯把妻兒都帶來了,同時對的大招手道。

已有七歲虛齡的甄昂發育的很不,而且因為幼年的藥浴與尋常的鍛煉,身形雖然依舊幼小,但也能從其中看到日後挺拔、魁梧身軀的影子。見父親相喚,原本還在東瞧西望的甄昂立刻快步前,乖乖的在甄堯身邊站定。

甄堯十分鄭重的開口在此磕頭香」這句話說出,無疑是確定了甄昂日後在眾文武心中的地位。不過這時候卻沒人會去思索這些,只是在後方看著甄昂面色稚女敕的舉起已燃的香火,叩首之後將其插于天壇中央的香爐中。

甄昂祭拜之後,就輪到以張瑛為長的一干甄家女子香,而在貂嬋、蔡琰身邊,甄皓、甄翊、甄恬三個略小一些的女圭女圭,也跟著拜了下去。

一番祭拜禱告,足足持續了整個才告一段落,丘氓山自然不會有給活人準備的食物,是以眾人也只能挺著挨餓,繼續跟在甄堯身後,在周圍烈碑祭奠。

「小農,見過州牧,見過各位少爺。」一路下來,不時有百姓前問安,甄堯一一回應。不為其他,就為這些人的家中,有他甄堯帳下戰死的將士。

「主公,該了。」日薄西山之時,甄堯仍舊帶著一群人在半山腰的墓碑前,向眾多烈士家屬問安。雖然不想打攪自家主公,但看著天色陳琳不得不再次前道時辰不早了,主公明日還要前去諸多烈士家中慰問。」

回頭望了眼山頂,山頂矗立的幾座巨碑依舊挺拔,甄堯不禁搖頭。」

回城的路,甄宓突然開口道三哥,明日帶宓兒一同去,宓兒也想去慰問軍中亡卒的家屬。」雖然小丫頭長大了,但心善如水的本性,卻是依舊未變。

「夫君,我也要去。」「夫君,讓妾身一同去。」甄宓開了口,張瑛幾句同樣追問道。

甄堯見此不由搖頭輕笑明日去慰毋極烈士家屬,不可如今日這般興師動眾,就讓小妹陪堯一同去,你們在府里好好歇息。」

听到此言,張瑛幾句不禁失望而又羨慕的看了看甄宓,而甄宓顯然很是高興,自家三哥還是最疼。而周圍一干文武也都臉帶笑,其中幾人卻是若有所思。

第二日帶著甄宓在城內城外的烈士家中游走,令甄堯滿意的是這些家庭雖然不少都只剩下老弱婦孺,但家中生活還算富足。城外的能有些許閑地養著雞鴨,日子雖然不能每日大魚大肉,但每頓都能飽食,小孩老人隔幾日就有肉吃,亦是十分簡單、滿足。

而城內的烈士家庭大多都是有些家資的,而甄堯對烈士家庭每季都會有補貼,是以這些家庭生活更是不愁吃穿,甚至在教育下一代時,仍舊有讓他們參軍毋極的心思。

一日游走自然累的夠嗆,可甄宓仍舊咬著牙一路跟了下來,期間沒有喊過一次辛苦。甄堯雖然也感到疲憊,但出于這些家庭的富足生活,與所下達政令的執行程度,一點小小的疲憊卻是被他忽略不計了,就是傍晚回府後,吃過晚飯還有氣力與眾女顛鸞倒鳳。

日子一天天,就在甄堯重新回到州牧府、甄府兩點一線的生活中時,許攸終于把徐州的行刺事件給徹查清楚了。听完許攸的報告,甄堯模著下巴低聲道這麼說來,那些刺客一開始所說的就是實話,他們的確是曹操派遣來徐州擾亂的?」

這世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怪圈,就如信謊話的永遠比信真話的人多一樣,之前拷問一干刺客,他們誠實回答了,反而讓許攸覺得他們是在誤導。可經過仔細的盤查,與搗毀了徐州幾處曹家細作據點得來的證據分析,他們說的的的確確是實話。

許攸點頭道準確而言,是曹孟德帳下文士程昱所遣派的死間。主公,曹操屢次對暗中下手,我等是否要在兗、豫之地回擊?」顯然許攸也是不肯吃虧的人,被曹操暗算這麼一次,還差點導致他弄了主使之人,現在算是把曹操記恨在心了。

甄堯右手輕敲案桌,這個多年的習慣一直都伴隨著他思索一些棘手的問題,倒是一旁郭嘉出言兗州乃曹操根本,不可妄動,免得暴露自身。豫州在曹家族弟曹仁的治理下,也頗有改觀,亦不可取。唯一能有作為的就只剩壽春,此地與江東地界相交,且歸屬曹營不久。」

甄堯聞言點頭奉孝所言甚合我心,此事就交由你來辦,即便不能讓曹操吐出壽春一地,也要讓他有所損失。」

郭嘉原本只是出個建議,卻沒想到甄堯直接把這事交給他,當即一愣確實有些無奈。看來清閑的日子是過到頭咯,自家主公又給派任務,而且不是好事。

許攸聞言,立刻促狹道我等隨主公出征,奉孝在毋極卻是享福許久,如今是該動作動作,否則這世間都要把你給忘了」

郭嘉當即搖頭,似乎真的不稀罕這些身外名利一般,不過心底卻是暗道,能與程昱老頭子在壽春相斗一場,也不失為人生樂趣。

郭嘉有事可忙,甄堯同樣因為時節入冬而繁忙起來,去年大雪險些造成災荒的事情甄堯可是記在心底的,這一年自然要早做準備,以免到時又手忙腳亂。而在部署一道道冬季政令時,甄堯不時的也會去內城走走,除去查看內城兵器改良的進度外,就是掛記著建造戰船一事。

一大早,甄堯來到州牧府還沒坐熱,陳琳便匆匆趕來主公,內城有兵卒傳來消息,言及主公所給的江東戰船圖紙,那些工匠們已經有了眉目,但若要再繼續研究下去,就要找一處水地,一邊建造一邊查看。」

「居然這麼快就有眉目了?」甄堯聞言一喜,當即起身道走,隨我一同去內城。」

見自家主公甚是興奮,陳琳自然笑著附和這是自然,以往他們就一直在研究商船改戰船,如今有了江東的圖紙,若是再無眉目那可就有負主公重托了。」

甄堯兩人僅僅帶了十幾名親衛便快步趕至內城,到了內城之後,步直接趕往擺弄船只的工匠居所。為了便利這些工匠的研究,甄堯曾在內城開出一個人造湖泊,雖然面積只有方圓數十丈左右,但也是佔去了內城小半地盤。

來到人造小湖邊,甄堯便看到幾十名工匠正在湖邊對一只小船進行改造。心念一動,甄堯走前就開口問道此船可是要模仿江東走柯改建?」

第三百六十三章立冬之日祭奠戰亡英魂

第三百六十三章立冬之日祭奠戰亡英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