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虜堡白虎堂內,文武百官雲集,就連在金州的張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到了破虜堡。,,用手機也能看。◎聰明的孩子記住超快更新◎白虎堂內一片喜氣洋洋,只是一個角落那里,卻站著數名和氣氛格格不入的將官。
此人不是別人,乃是毛文龍。經過一個月的清點戰功,封賞也從朝廷那里下來了。雖然還沒有公布,但顯然毛文龍不被受罰就好了。雖然毛文龍守住了岩山堡,但守住岩山堡是應該的,但折損數千兵馬,卻是罪責!
如此情況下,毛文龍能夠有好心情就奇怪了。連帶跟隨毛文龍的幾名心月復都好不到那里去,一個個臉如死灰,仿若死了爹娘一般。
邊上的王輔、孔孟才、尚學禮等毛文龍舊部,此刻見了,心中都慶幸不已。如果自己不是早早投靠了軍門,恐怕現在白虎堂內,自己也不可能屬于高興的一方了!那里像現在這般,高高興興的高談闊論,等著封賞的落下。
「東江鎮總兵官!右軍右都督加左僉都御史餃!唐軍門到!」門外猛的一聲昂揚的吆喝聲,聲音中充滿了自豪。
一眾將官連忙收斂神色,無論之前在干什麼的,都站到雕花木門附近,排成兩列,按照官職高低,各自列在一起。
身穿緋紅官袍的唐繼光滿臉笑容的從走廊處走來,諸將連忙施然一禮,道︰「末將等參見軍門!」
唐繼光笑呵呵的跨步邁過門檻。擺了擺手。說道︰「今天是大喜日子,諸位不用如此拘謹,免禮!都坐吧!」
「謝軍門!」眾將轟然應諾一聲,齊齊坐下。氣氛也少了幾分嚴肅,多了幾分喜慶。
「此戰,諸位建功甚多!東江鎮得以還存,全賴諸位和眾將士努力!」唐繼光昂然道。
「沒有軍門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豈有末將等功勞呢?」比較油滑的孔孟才不等其他人開口,已經站出來恭維道。
唐繼光揮了揮手,笑道︰「好了。這到底是本官的功勞,還是他人的功勞,本官還是分得清楚輕重的!現在說正事吧!」
听到唐繼光這話,所有人都禁不住緊張起來。到論功行賞的時候了!不知道自己能夠得到多少封賞呢?
就連之前一臉陰沉的毛文龍等人,都禁不住帶有幾分期盼,希望此番責罰能夠輕些!
吳十畝端著一個托盤來,上端端正正放著數十份告身文書。
唐繼光拿起最上頭的那一份,顯然首功之人就是在這里里面了。有可能拿下首功的張盤、孫元化、王輔三人都緊張的看著唐繼光手中的告身文書,這次建奴入侵中,就以他們三人最功高。王輔守城,孫元化獻計,張盤復金州。三人那炙熱的目光,如果實質化。都足夠把那告身文書燒成灰燼了!
唐繼光倒是仿佛毫無察覺一般,慢條斯理的打開文書。那慢騰騰的動作,宛如數根羽毛在孫元化三人心里面撓撓一般,撓的就連眾將官恨不得奪過來,好自己速速念出答案。
見拿捏得差不多了,唐繼光這才帶著笑意的念道︰「此戰!全賴孫元化出謀劃策,誘敵入城,請君入甕!兵部定之為首功!」
听到這話,所有人都禁不住有些郁悶,但也有的人松了一口氣。比如陳良策。毛文龍等。軍中這有派別,其中東江鎮以遼東派最為強大,而遼東派雖然比較松散,但也以陳良策為主,張盤稍次之。這兩人官職也最高。都是參將!在唐繼光手下,僅次于毛文龍的副總兵。
如果張盤得到首功。自然高升了,如此這遼東派的黨魁,恐怕就要換人了!陳良策能夠高興得到那里去啊?
而毛文龍則是忌憚王輔,王輔原本是毛文龍舊將。而現在毛文龍倒霉了,手下人不少都發起異心了。只是他們要麼就是夠不著唐繼光,要麼就是曾經婉拒唐繼光的拉攏。但如果投到王輔那里,他們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容易接受。
這里面就有一個前提,王輔官職要不低,就算不比毛文龍高,最少也不能夠差太遠。要不然他們還投靠過去干什麼?
在諸人心思各異中,唐繼光緩緩道出這次的封賞。「著孫元化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東江鎮監察御史,參贊軍務!賞賜紋銀一千兩!」
當唐繼光念完,一名親兵就端著官袍、官印等出列。孫元化激動的叩拜道謝,接過官袍、官印。一年前,他不過是一個不及第的舉子,現在卻一躍為從四品的中高級官員。
唐繼光也有意給孫元化加擔子,微笑著客套一番後,說道︰「雖然是右參議了,但兵仗局那里的事情,別忘記落下啊!」
「下官定當盡心竭力!為軍門打造天下最好!最銳利的火器!」孫元化滿臉漲紅,激動的說道。語氣斬釘截鐵,鏗鏘有力。
唐繼光滿意的點下頭,道︰「本官如此就放心了!」
孫元化拱了拱手,退到後堂那里,這自然不是退下去了,而是換官袍。
唐繼光抽出第二份文書,王輔和張盤對望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眼中看出挑釁。首功沒有了,次功自然是在張盤和王輔二人那里分出來了。
唐繼光打開一看,露出一抹笑意,先是打量一下張盤。張盤臉上立刻不自禁的露出喜色,王輔臉帶不忿。不過唐繼光的目光沒有多長時間,就落在王輔那里,王輔旋即收起不忿,臉色帶喜色,張盤的臉色也變為忐忑。
唐繼光哈哈一笑,道︰「此戰當中,張盤和王輔你們功勞都不相上下!很不錯!次攻以你二人並列!」
張盤和王輔心中雖然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欣喜。雖然是兩人並列。但總好過沒有拿下此功啊!
「張盤出列!」唐繼光收斂笑容,肅然喊道。
「末將在!」張盤也收起臉上的喜意,板著臉,一個踏步出列。
「晉張盤為金州衛指揮使,賜白銀八百兩,蔭其一子入錦衣衛總旗。」唐繼光念道。
張盤聞言,卻是臉帶哀色,苦澀道︰「末將謝軍門!」
唐繼光知道蔭其一子,刺痛了張盤了!張盤至今尚未娶妻,子女都在當初的沈遼大戰中。被建奴殺的一干二淨。正因為如此,諸將中以張盤對建奴的戰意最是旺盛和堅定。
唐繼光勸說道︰「阿盤,你也不少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說到這里,唐繼光頓了頓,接著說道︰「本官賜爾一朝鮮美人,你可別連本官的話都拒絕啊!」
張盤搖了搖頭,道︰「建奴未滅,何以為家?」
「難道你連本官的賞賜都敢拒絕了?」唐繼光虎著臉,甕聲甕氣道。
張盤知道唐繼光這是為了自己好,禁不住鼻子一酸,道︰「末將遵命!」
唐繼光臉色大喜,道︰「那好!雖然納妾。也得賀一下,如果有時間,本官親臨!」
「謝軍門!」張盤心中更是感激,下去接過官袍和官印,到後堂換衣服去。
王輔目光炯炯的看著唐繼光,如果不是知道張盤的事情,王輔說不定心中埋怨張盤浪費時間。不過即使如此,王輔的心也急不可耐,誰不想早得到封賞的?就好比誰不想早點拿工資一樣。
「王輔!」唐繼光喊了一聲。
王輔已經仿佛扎針一般,「嗖」的站起來。喜洋洋的應道︰「末將在!」
唐繼光一臉笑意的說道︰「你這次英勇殺敵,很不錯!本官的請封,朝廷都應諾下來了!爾任遼東都指揮僉事,加騎都尉,賞賜紋銀五百兩!」
雖然這個封賞比之張盤有些寒酸。不過王輔起點比張盤低,得到這個封賞。已經叫王輔大喜過望了。王輔當下忙不迭的向唐繼光告謝。
諸人也各有封賞,林大福晉為金州衛指揮同知,張盤的副手朱國昌也是金州衛指揮同知,不過和林大福掛名的不同,他是要留在金州衛輔助張盤的。陳良策也升官了,擔任東江鎮都指揮僉事。
盧象升也得到不少封賞,雖然他功勞不算大,但禁不住他出身進士。對于進士出身,朝廷從來都是很優待的,升為山東左參議,參贊軍務。
賞賜方面,朝廷雖然比較吝惜,但唐繼光可不憐惜,數百上千兩的往外賞賜。宛如善財童子那般,叫諸將笑的見牙不見眼。
讓一邊的毛文龍等人越听越是不滋味,本來自己也應該是其中一員的。毛文龍禁不住後悔自己要和唐繼光爭權,建奴還真不可小覷啊!唉!大意失荊州了,只希望這次罰的別太慘就好了!
思索間,唐繼光驀的喊道︰「毛文龍!」
毛文龍猛的打了個激靈,從椅子上「嗖」的站起來,道︰「末將在!」
雖然同樣是這三個字,但和張盤、王輔等人比起來,這字音里面卻是充滿了苦澀。
「此戰,你雖然守住了岩山堡,但也陷大軍于危難當中!」唐繼光徐徐說道。
「末將願受責罰!」毛文龍低下頭,一臉無奈。
「罰俸三個月!」唐繼光輕飄飄的說道。
毛文龍驀的抬起頭,不可置信的看著唐繼光,真的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句?三個月的餉銀,毛文龍還真不怎麼在乎。你見過大明的官員,誰真的靠這俸祿過日子的?大概也就海瑞一個人吧!
「軍門,這……」毛文龍不敢置信的喃喃道。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已經有將領不滿的站起來。
呂鳴飛霍然站起來,道︰「軍門,毛文龍至使東江軍折損三千多名士兵,難道就這樣算了?如果如此,請軍門答應末將解甲歸田吧!這樣的東江鎮,末將沒有顏臉呆下去了!」
「軍門,末將也請解甲歸田!」數名將官也跟著站起來,他們都是之前駐守岩山堡的將領。對于毛文龍他們可是很是怨恨,要不是毛文龍,他們手下的兒郎怎麼可能會死傷那麼多?不提死傷的事情,這次封賞也沒有他們的事情了,他們那里可能叫毛文龍過的安心?而他們的意見,也叫唐繼光不得不給予正視。
「軍門,請三思!」剛剛換了官袍出來的張盤、陳良策等將領,也站出來勸說道。
他們之所以都把矛頭指向唐繼光,而不是朝廷頓了頓。那是因為他們都知道,這麼輕飄飄的一句話,雖然還沒有確定,但如果沒有唐繼光點頭,哪怕朝廷怎麼可能下達這樣的處罰呢?東林黨是勢大,是沒有錯,但也沒有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要不然王化貞為什麼下獄的?
而且他們都知道唐繼光朝中、宮中都有人,東林黨會不忌憚自己把柄落在政敵那里嗎?
唐繼光也被手下人弄了一個措手不及,這次如此輕的處罰,還真是唐繼光在背後推動的。毛文龍的能力,唐繼光是很是信任的,雖然他缺點也不少,但人無完人啊!真的是聖人,唐繼光恐怕還不敢用。
也就孫元化沉默不語,不過觀其臉色,恐怕也是對毛文龍如此輕罰多有不滿。
毛文龍雖然有不少缺點,但他也有傲氣,見如此情況,挺直腰桿,**的說道︰「末將不許軍門如何回護,該怎麼罰,末將絕無怨言!」
唐繼光想了想,也覺得自己不能夠對毛文龍太過回護。道︰「既然如此,你便貶為都指揮同知,跟在本官身邊,參贊軍務!」
雖然官階沒有降低多少,但去了兵權。諸將心中也滿意,一一向唐繼光告罪。
毛文龍雖然臉色鐵青,但也知道唐繼光已經是都他有所回護的了,要不然以東江鎮諸將對他的敵視,就算罷官下獄也並非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末將,毛文龍謝軍門從輕發落!」毛文龍也知道好歹的。
唐繼光點點頭,逐把一眾犯錯的官員都一一發落,其中還發現有人私通建奴細作。唐繼光那里會手軟的?一個斬立決,家人都發配到礦山那里。倒是女子,唐繼光對之比較寬松,允許帶體己錢離開。
對于這個處罰,不少官員都感到太輕了!
唐繼光為此在民間居然多了一個外號,唐菩薩!
唐繼光得知後,哭笑不得,自己滿手鮮血,居然還被人稱之為菩薩!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