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耿復便答道︰「下官一直堅信,這件事情乃是江湖中人所為,所以這一年來都派人通過各個渠道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只可惜江湖上雖有傳言,但多不屬實。不過,下官最近又調查到了一件事情,自從盜銀事情發生以來,各大戶損失數百萬兩之巨,但各地的銀票兌換處在這一年以來都未出現過大量銀兩兌換的事情。」

周泰微微思忖一下,爾後听得眼一亮道︰「耿大人的意思是,對方將所盜之銀分而化之,以小規模的方式進行兌換?」

耿復立刻答道︰「大人英明,正是如此。如此大數量的銀兩,對方要想處理無非兩個方法,其一,便是以人攜帶的方式小規模的將銀兩搬運出郡外,爾後實行兌換,不過早在大半年前,下官便已通令郡下全縣,對沿途過往的貨運物資進行詳細的檢查,但凡有運銀之人即刻扣留,待詳細審問無誤之後才能放行,所以對方若如此計劃是行不通的,其二,則是小規模的進行銀兩兌換,雖然時間比較長,但比較安全。」

周泰不由輕贊道︰「耿大人這個切入點極好,每個地方的銀票兌換點都是有記錄在案的,什麼人兌換了多少銀兩,全都詳細得很,若是集合這些記錄進行調查篩選,說不定會查到什麼有用的線索也不一定。」

話才落下,卻听李劍說道︰「下官以為對方還有第三種方法,那就是將銀兩藏起來,待到風聲過後再行處理。對方既然有能力把盜銀之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自然早有準備,或早就在各城買下地皮,埋了所藏之銀。」

周泰听得若有所思,耿復卻一笑道︰「下官以為這種可能性極低,對方要想把這幾十起盜事做得如此完美,必定是一個盜賊集團,這盜了銀之後,不可能不分贓。分贓之後,自然會有人想著兌換銀兩,從而露出馬腳的。」

周泰便不由點點頭道︰「耿大人的話確有幾分道理。」

這話落下,耿復便不由挑釁式的朝著李劍瞥了一眼,頗有幾分驕態。後者輕哼了一聲,眉頭一蹙,心里更不由有幾分擔憂,他和耿復較量這麼多年,明爭暗斗,都是一心想把對方給壓下去,不想而今盜賊之事卻被對方搶了個先。

盜賊雖為團體,但必定個人心性不同,有人謹慎,有人粗莽,分贓之後有人露出馬腳的可能性極大,只要抓到一人,順藤模瓜確是可行之事。

他不由暗道不好,為何自己沒想到這種可能,若是這個案件真被耿復偵破,那日後只怕多的是被他笑話。

堂堂一個武將竟然被一個文官在查案上搶了先,這說出去也是極為丟臉的事情。對于極重名譽的李劍而言,更是難以忍受的事情。

就在此時,卻听外面有小吏來稟告,說金曹監史于正有要事求見。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