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伍夫人︰您好!
我是從《真情與攜手》欄目中認識您和您的先生,並將你們推薦給我的隱秘的先生。我的先生比伍先生小三歲,而我比您大三歲。
我原是我先生的學生,師生之間歷來故事多。因為彼此接觸多,因為師母病故,由憐生情,有了一份情緣。
然而,我這小女子沒有您的氣魄,自古巴蜀女子多英豪。明末張世忠屠蜀,他這一生又特別的恨知識分子,設計將書生騙到了一起,大開殺戒。傳說有位白衣女子,憤然闖入張獻忠司令部,找魔王要她丈夫,張魔王見其容貌好,又膽量過人,要強納為妾,白衣女大罵一通張獻忠,觸柱而亡。好女人豈能被魔王強暴哪?好女人就在于她有節氣。
我當然很佩服您同您先生的光明磊落,但是我至今仍無勇氣走進陽光。我現在正想去另一方土地上,讓那里的陽光照耀著我們。但又擔心我先生不適應他方水土,人老了易生病,醫保又不能轉,而他方沒有我先生幾十年踫撞出來的朋友,男人更需要朋友,沒有友人光有伴侶是不行的。而更為困難的是在異地買房,我們沒有多余的錢購置高價房。
少女少男的婚戀是相似的,唯有八方多難的老少婚戀各有各的難處,但願天下蒼生中的另類感情生活中的凡人能安靜相守,而非苟延殘喘,而非活在惡意誹謗中。但願天下智者多些再多些,謠言和中傷止于智者,智者無恨。即頌
平安!遠方柳姐
寫完後歪著腦袋讀了一遍,覺得落款自稱「柳姐」欠合適,自己稱女杰柳如是為柳姐,只有她才能配這個稱呼,德高望重的女性方能享用「姐」,新中國建國元老之一蔡暢比周恩來小兩歲,但是後者稱前者為蔡大姐,這里包含著友誼和尊重。家庭中丈夫稱妻子為姐,也是一份尊重和感情。有時艾老頭還一本正經的呼自己為「梅姐」。于是用消字靈消去「姐」,換上「妹」。
柳留梅折疊好信頁,寫好信封。這信看來要比老頭子的給伍先生的信晚到一兩天。于是貼好郵票後,便直奔鎮上,塞進郵筒了事。然後慢慢走回去,隨意望下渺茫的星空。剛到學校傳達室,看校門的老頭說︰「柳老師,好像有你一封信進去在桌上胡亂的一小堆信中,翻了一會,終于找到一封信,是細腰來的,她很關心的問「留梅你要勇敢攜他的手走向陽光」,柳留梅嚇了一跳,幸而沒有說「他」是誰?。細看這信明顯的被拆過。這下柳留梅生出一重心事,假如伍先生夫人回信,寄到學校,被人拆看,後果可想而知。于是又出校門,奔鎮上郵局負責人,他的女兒是自己班上的學生。家長見孩子的班主任來了,以為是家訪,熱情的又拿水果又泡茶,弄得柳留梅不好意思,便直說來意。家長說︰「這好辦,我帶你去開箱取信,待您改好後,讓孩子帶回就行,免得您再跑一趟
就這樣,世上又多了一封「未發出的一封信」。柳留梅回到宿舍後,像黛玉焚燒詩稿一樣,燒卻這封信,只是她比較平靜,未有黛玉那麼悲切。
但是她離開鄉鎮中學的念頭,正開始旺盛的燃起。
南方有佳木,只待鳳凰棲。
南方那個中國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城市里的一所學校招聘語文教師,這一信息是虞山邊上那所中學涂校長告知的,他說︰「柳老師,如果有關證書已到手,希望你去試試,那個地方更開放,更適合于你他並且提供了兩所學中學供柳留梅選擇。禿頂涂校長的關心令柳留梅頗為感動。而這個時候柳留梅的教師資格證,外語四級證已經發到手了。
柳留梅曳著艾椿三下江南。正是江南春梅盛開的時候。
照例是去人才市場,找到了涂校長推薦的兩所學校,一所要研究生,就找了另一所中學,那里報名的人很多,報名時先看了有關證書,然後有十分鐘左右的談話,結束後說,如要試講,下午六點鐘之前手機通知。輪到柳留梅報名時,卻只是簡單的問了一下,大概不到五分鐘就完了。艾教授判斷︰「應聘者是那麼多,有的問的很認真,你只是簡單的問了一下,看是沒有戲直到六時,還沒消息,過了半個小時,手機短信聲響了,一看是通知試講,時間和地點都很清楚。
第二天上午艾教授同女弟子早早去了那所中學,校園環境甚好。試講的人並不多,原來經報名時的目測和初步口試,已大部分給刷掉。艾教授分析,柳留梅應該也在被刷掉的範圍內,不知後來是起死回生的?
試講前有半小時筆試,讓每人寫五百字以內的《我的小傳》,這自己的小傳可比情書難對付。柳留梅第一個交卷,寫東西她順溜,從小學到高中,作文經常被老師選為範文。
有意思的是試講也別出心裁,不從課本上選課文。試講前兩個小時給了柳留梅一張從報紙上復印下來的一篇文章,是篇千字左右的說明文《噪聲與生活》,難以有發揮的余地,學校出難題怪題是要在遴選人才上嚴把關。
怎麼**呢?文章的字詞句都沒有難懂的地方。說明文看似簡單但可不好伺候,就像一位少女要去伺候一個單板的缺少感情的冷漠老女人。
柳留梅細看了一下《噪聲與生活》,它選自光明日報《科學與生活》的欄目里。文章說明了噪聲的概念、噪聲的危害,以及人的生活的某些方面噪聲的不可或缺。文章雖非經典,但文字頗精煉,畢竟是大報上的文章。就像出生在大家的姑娘,身上自有她的貴冑味。可是,怎麼講解這篇並不難懂的說明文?柳留梅陷入思考中。
這是星期一上午第四節的課。柳留梅踩著上課鈴聲優雅的走進了課堂,男生班長喊「起立!」全班六十多位學生高喊「老師好!」聲震屋宇。這個班的男生要多些,中學時的男孩聲音近似公鴨聲。
柳留梅揮手示意大家坐下。「同學們,首先我有個建議︰全班高喊‘老師好’這種課堂禮儀是否可以免去,因為聲音太大,我估計已經超過九十分貝,越過了國家規定的听力保護標準。太大的噪音對身體是有害的。而現在的噪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過多了學生們會意地笑了起來,因為今天要講的就是《噪聲與生活》。
「听說同學們上星期看了電影,是雨果的《巴黎聖母院》,配合你們的讀書活動。有時間的話,最好看。我想提一個問題︰那個外表丑陋的卡西姆多你們喜歡不喜歡啊?」
「喜歡!」課堂像一池吹開的春水。
「卡西姆多外表雖不雅,但是他的心地極為柔軟極為善良,而且富有正義感我再問一個問題︰「卡西姆多好象有些傻樣,他似乎意識不到環境的危險,對艾斯梅達拉的美色無動于衷,這是為什麼?」
「他可能就是有點傻一位男同學甕聲甕氣地說。
「他不傻!他很聰明,要不他怎麼能打退敵人的多次進攻?保護著美麗純潔的美少女艾斯梅達拉一位女生說。
柳留梅說,「一聾三分傻,卡西姆多的所謂傻樣,可能同他的耳聾有關,他的聾是後天造成的,為什麼這樣說?」柳留梅稍作停頓,「那是因為他長期撞擊那鐘樓的叫‘馬利’的大銅鐘,極高貝分的鐘聲噪音,沖擊壞了他的耳膜
「啊——」教室里有輕微的嘆息聲。
「今天我們講選自光明日報的科普文《噪聲與生活》學生的情緒全被自然的調動起來了。這就是課堂藝術!
柳留梅︰「《噪聲與生活》是篇說明文,這種文體初中已經接觸過,現在大家用五分鐘把《噪聲與生活》默讀一遍
五分鐘過去,柳留梅說︰「這篇文章大家都看得懂,其中用的說明方法我估計同學們也大體了解。那麼我如果再把大家知道的知識重復一遍,有這個必要嗎?
學生︰「沒必要!」
柳留梅︰「我同意大家的意見。同學們再用幾分鐘交頭接耳議論一番,然後提出問題
一會,一位卷發男生站起來︰「老師,噪聲不利健康,但有時候還希望有點噪音,我家住在高樓第十六層,有時我一人在家,靜的很覺孤獨,這時如果有些噪音,會感到放松,可見這時候的噪聲就不能說有損健康吧?可見噪音不能一概排除
一位長相有點李宇春似的女孩說︰「噪聲出于自然界,有沒有別的方面?有時你會感到有種心里噪音
柳留梅像中央四台海峽兩岸主持人李紅或台灣時事評論員尹乃菁女士,目光清澈,從容自定︰「兩位同學的提問都很好,說明大家閱讀文本時帶著思考的,能向文本提出問題。噪聲是否對身體絕對有害呢?這是個科學問題,需要研究,我不能回答。但這篇短文說明噪聲不利健康,是從基本面來說的,是符合科學性的她轉身在黑板上寫了「科學性」三個字,又轉回說,「科學性是對一切科普文最重要的要求。可見,科學發展觀也適用于寫文章。另外,我們的女同學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我們不妨稱為心里噪音,這實際上是屬于心理學的問題,有心理噪音的是不是一種心理毛病?要研究。不過大凡內心受了挫折,心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使內心難以安靜,感到有某種雜音干擾。但是那些心理素質好的人,心胸比較寬大的人,文化素養較高的人,有高尚理想的人,一般都能抗住壓力,不畏流言蜚語,不為不良時尚攪得心猿意馬,保持內心的平靜。蘇東坡不是說過,心安是吾鄉。不過這一問題已經超出《噪聲與生活》的範圍,但問題提得很好
學生們很專注的傾听。
一位氣質頗雅的女生舉手發言︰「老師補充的這一點,對我有啟發,保持心胸開闊確是很重要,比如我老媽常跟我叨咕‘要專心用功’‘談朋友太早,影響高考’‘別忘了要考一本’等等,我心里煩得慌,我想應該理解媽媽的嚕蘇,不應有怨,如果媽的這些話都听不下去,我們的心胸不是太窄了嗎?那心安是不可能的,心底無怨天地寬,這句格言我們應該記取
柳留梅鼓掌表示贊賞,她說︰「說得好,心寬了方有內心定力。這里我收到一張條子,我讀一下柳留梅扶了扶眼鏡,讀者巴掌大紙上學生寫的東西。
「我覺得文本里的一系列數據使用的好。用數字來說明問題的方法我們初中就學過,但本文的有關數字引起了我的聯想︰一是微風拂動樹葉的聲音為五至十分貝,細雨的聲音為十到二十分貝。文學的方法同說明的方法大不一樣,文學里的細雨是‘淅淅瀝瀝,仿佛在同小草低語’。微風拂動樹葉是‘沙沙作響,像情人在私語。’可見說明同文學描寫不一樣
剛讀完課堂里滿是笑聲。
柳留梅抒情的說︰「這位同學聯想的好啊!這樣善于動腦是打開語文天地的一把鑰匙。你們要善于聯想善于提問。不過我希望這位同學能用語言表達,要習慣于課堂發言對話,不要害羞
「老師,我想問,您總是不斷稱呼我們為同學,我琢磨能否這樣講?」一位男生有點拍磚的味道。
柳留梅啟齒一笑︰「質疑的好,我同你們的確不是同學,但一方面是老師稱呼學生為同學已經用慣了,語言是約定俗成麼,另一方面,我雖然是當了老師,但我的學習沒有停止也不能停止,而你們現在和以後的一生,也都不會終止學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同你們永遠都是同學,共同的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停了停發問,「我們的校牌是誰寫的?」
「啟功先生寫的
「對了,啟功先生晚年,贈予一位小學生一幅字,上面寫︰‘贈某某同學’,小學生說,豈爺爺怎麼是我同學?啟功認真的回答︰活到老,學到老。我們都在學習,所以我們是同學
課堂上掌聲伴著下課鈴聲響起。
胸有千千春,總使春花放。盛開的課堂啊!
一直板著臉听課的校長莞爾一笑,他讓听課的語文組長招呼柳留梅一起去校長辦公室。
校長待柳留梅坐定,劈頭一句︰「柳老師,這課文你實際上沒有講麼
柳留梅接過語文組長遞上的一杯白水,喝了兩口,早上的那家所謂市政放心工程早餐店的菜包子過咸,包校長似乎又添了點鹽,她從容的說︰「包校長,從語文課的傳統來看,我這堂課也可說沒有講,因為傳統的**,要按段分析,我確是沒有按常規方式教。語文課標明確要求——淡化語文知識。我以為這「淡化」的含義是︰語文知識不必講得過多,從而削弱了語文課的人文性。《噪聲與生活》是篇說明文,說明文有關知識初中基本上學過,不必嚕蘇重復,我只是強調了它的科學性。這篇文章沒有生字,段落清楚,內容也好懂,因為是科普性的文章,一般都明白易懂,也就沒必要逐段分析。但這不細講不等于沒有講,而是通過與學生的對話中溫習一下學過的知識,再有所開拓。我這堂課根據學生的提問,設定在人文方面做些挖掘。這堂課的目標,意圖達到不細講勝于細講的目的。只是因為手中資料不多,人文方面的拓展不是很理想
包校長要語文組長講一講。組長五十多歲,瘦骨嶙峋,有點像魯迅,語調緩慢的說︰「能對陌生的文章,一篇科普說明文講出這樣的效果很不容易的。教學方法可謂另出機抒,難得的是柳老師一口普通話真地道五六十歲的男人,大都懂得成人之美。
校長自言自語︰有點另類。
怎麼不另類?六位應聘者中,就柳留梅一個不按正規方式講的。
「你對我們學生的印象如何?」包校長邊說邊將座椅往外移了一下,柳留梅偶然看到校長的腳那麼小,同他的一米七以上的個子不成比例。
「生長在傳統文化積澱比較深厚、現代文明捷足先登的江南繁華地,學校的教育資源又比較充足,學生的人文素質不是鄉間的學生能比肩的
「你的普通話怎麼學的,講得這麼標準?一個語文教師應該有一口準確的普通話
「首先得感謝大喇叭。我童年時,村里的大喇叭一早就響起中央廣播電台的聲音,覺得播音員的普通話很好听,像音樂一樣。以後我在我們的牛棚小學里有幸遇到一位優秀的普通話講的很好的民辦老師。
「什麼?牛棚小學?」
「我的小學課堂原來是生產隊集體養牛的地方,農村包產到戶後,沒有了集體生產方式,生產隊原有的耕牛分到戶,牛棚空出來了,村里就在里面辦小學,陰雨天還能聞到牛騷味,大家就稱其為牛棚小學,課桌是高粱稈糊上泥巴做成的,我們那里泥土特粘。凳子是學生自己從家里帶去的。教我們語文的是從北京來的一位女知青,她一家都下放到我們村里,後來父母又回到北京,她因為同我們村里一位男知青結了婚,就留在村里,牛棚學校辦起來後,她就成了我們的啟蒙老師。老師說得一口北京普通話。我們沒有音樂課,我覺得我們女老師的普通話比音樂還好听柳留梅動了幾下腳,她穿了雙四十碼的紅色新牛皮鞋,是老頭子這回為她南征時添置的。上回在虞山腳下的那所中學應聘試講時,她穿的是細腰兩口贈送的套裝,平添了幾分高雅氣質。但是這新皮鞋,同新衣服不一樣,新鞋上腳沒幾翻磨合不行,就像兩口剛生活在一起,得別扭一陣子。
大碼紅色新皮鞋很招人眼球。
校長似乎注意了一下她的腳,她把新鞋縮回到座椅底下,繼續說︰「我至今還想念在牛棚學校的生活。只要是晴天,女老師就讓我們把凳子搬到外面上課。她愛干淨,要我們課余去野地拔來艾草,曬干後在教室燻,消毒又能去牛鵬棚的氣味味。她很少對我們發脾氣,不過她發脾氣時的聲音也很悅耳的。我的普通話就是在那時打下的基礎。不是我一個人懷念她,牛棚同學有事相聚的時候,都會想念她。還因為老師的命很苦,她的丈夫得肝癌死了,後來她帶著女兒去父母那里了
「能佔據學生心靈的老師可不多啊。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我們經歷的老師很多,听了很多課堂中的大小道理,可是留在記憶中的很少,許多儼然儀表、微言大義都往往付諸流光包校長突發感嘆。
柳留梅略微一驚,校長似有詩人氣質和哲人情懷。她一時不知如何繼續這種談話,四十碼的大號新皮鞋仿佛裹束著她的思想。
校長突然話鋒一轉︰「你那鞋的碼數不小吧?」
這時校長西服上的一粒扣子掉到地板上,語文組長是近視眼,校長的四只眼也在找,柳留梅很快發現月兌離的扣子在校長的辦公桌下,便彎腰去撿,這才具體的看到校長的腳不過三十六碼,同細腰的腳差不多。大學時冬天冷,細腰愛擠來一起睡,她的小腳就愛伸到她的懷里。
「這怕是被火車上的旅客擠的,昨天下午從杭州回來,車晚點了,上車的人多,車上的人都下不去,還差點把我擠倒,我旁邊的老伴還打趣說,你的腳要是大些就好了
柳留梅笑了一下說︰「那也不一定,我記得我女乃女乃腳小,她是裹過腳的,可我發現老人家走路干事都穩穩的
包校長倒很大方,「我就羨慕人家的大腳,封建遺老辜鴻銘欣賞女人的小腳,那是病態心理
「我總覺得自己的腳大了些,可這是遺傳,我父親有一米九的個子,因為腳大難買到合腳的鞋,只好由母親手工制作。另外,我從小常下地干活,就長成這麼大的腳。要是在封建時代都嫁不出去
「腳大是福啊!」校長點了一支煙,又給了語文組長一支煙,「不介意我們吸煙吧!野史上說你們安徽的李鴻章腳大。男人腳大頂天立地啊!」校長說這話是向著語文組長的。
組長是老鄉啊,柳留梅感到校長辦公室里多了份親切。
語文組長說︰「李鴻章的母親是天足。她原是被遺棄路邊的小女孩,還正出天花,李鴻章的祖父很善良,收留了這可憐的女孩,治好了她的天花,這個臉上有些麻點的女孩就成了李家的干粗活的丫頭。因為沒有娘,沒人給她裹足,因為整天干活,長成一雙老大的腳,這在那時意味著難以找到好婆家了。有一次這丫頭累倒在灶間睡著了,李家四少爺李文安動了惻隱之心,便月兌下外套給丫頭蓋上,這個細節讓他父親看見了,以為兒子喜歡上了這個大腳丫頭,就決定讓兒子把這個大腳丫頭收進了房,父命難回啊!這大腳丫頭給李家竟陸陸續續的生育了六個兒子兩個千金。六個兒子是︰李翰章、李鴻章、李鶴章、李蘊章、李鳳章、李昭慶。六兄弟龍騰虎躍,尤以李鴻章拔尖。母以子貴,他們的大腳片子丫頭出生的母親也就享盡了榮華富貴,享年八十三歲
校長說︰「柳老師,你這位老鄉是我校有名的掌故專家,這語文老師應該多知道一些文史掌故校長繼續興味盎然的說,「我同你們安徽還有些牽連,我的老師是安徽大學畢業的,他是劉文典的學生,听過劉文典的課,說劉文典腦袋里典故多掌故多,學生都願意听他的課
「劉文典稱得上是國學大師,他在我們安徽教育界有知名度,近年在國內又紅了一陣,主要因為此人有骨氣,不唯唯諾諾,在他當老安徽大學校長時,竟敢頂撞來視察的蔣介石語文組長說。
「這個劉文典解放後保釋過被錯捕的李鴻章的曾孫李廣平。這個李廣平是才子,我的父親解放前在燕京大學上學時,听過當時還是青年教師的李廣平講的《長恨歌》,每次課堂都是爆滿,老父同李廣平的師生關系很好。這個李廣平後來同京劇名演員關肅霜真情熱戀過,李廣平的京劇修養非常了得,使關肅霜的京劇水平大有提高。因為李廣平被劃為右派,作為黨員的關肅霜不得不忍痛割愛校長說。
「李廣平後來獲得雲南大學一位女學生的愛情,女學生的哥哥,指責李廣平誘騙其妹,打了李廣平,他不能忍辱,吞下安眠藥自殺,是年五十一歲這是柳留梅從艾教授計劃編寫的《別情鉤沉》中取得的。
「這是我還第一次听說包校長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架,有些納悶,這位外地青年女教師竟博聞多識,哪知校長的話題正踫上她的槍口上。老少婚戀天下事,艾教授很注意收羅鉤沉,然後再轉述給小旅伴,為他同女弟子的艱難旅程以壯行色。
柳留梅對這類另情中的的悲劇結局,她尤其上心。
「我也是從我的一位老師收集的資料中讀到的,他計劃編一本書,名《別情勾沉》。他這次同我一起來的柳留梅實話實說。
「我有幸听過關肅霜的一場戲,做功好,唱功更好校長說,「其實教師也有唱功,這唱功是指講課的音色音調。你的嗓音很不錯,怎麼保養的?我們的語文教師時常嗓音沙啞
「除了有個正確的發音方法,平時多吃點牛肉,牛肉能增加聲帶的脂肪柳留梅從艾椿那里現搬現用。
小腳校長暗暗為之一驚,眼前這位應聘青年教師文史雜識怎麼這麼寬博?小腳校長站起來說,「你能來的干淨利索嗎?我們只能解決你一個人的戶口。希望您下學期能來上課
柳留梅以為听錯了,沒有表態,小腳校長又重復一遍。
「調動怕很困難!也很麻煩柳留梅說。
「我們也知道能干的教師不容易放行,想想辦法吧,比如說找個借口,比如說你的男友在我們這個城市工作校長笑了起來。
「那好吧!回去想想辦法再說
「那隨時保持聯系,有困難及時告知校長說,「你最近見過涂校長嗎?」
柳留梅愣了一下,哪位校長呢?
「我們是校友,他比我高一屆,因為禿頂,我們稱他老禿,‘涂’‘禿’不分,是位很受師生愛戴的校長,他給我的信中提到了你
柳留梅立即想起上回去應聘的虞山旁的中學校長,應聘結束,是他送她到學校大門,江南絢麗的陽光照著他的亮亮的禿頂閃閃發光,他高舉兩手送別。這回也是他告知柳留梅,吳門招聘中學教師,推薦她到這所學校應聘,而他也沒有說他同小腳校長是校友,一時感激之情油然。
柳留梅簡單的說了一下上回應聘的事︰「從那以後就沒見再涂校長
「這回你的證書全了,希望你按正常手續調來
「現今教師的自由比封建時代的丫頭好不了多少,何時教師能當自己的家就好了柳留梅太息一聲。
「你是從教師的立場說的,從我們當校長的角度說,真正的好教師誰願意放?如果教師完全成了自由人,怕基層許多學校就難辦得下去。可是好教師如果一味不放,窩在一個地方也覺得可惜,水還是流動的好
這時艾教授已經來學校,等女弟子外出吃中飯,下午就要返程。
包校長說︰「柳老師,中午到了,就在我們學校食堂吃頓便飯吧,我想見下《別情勾沉》的作者,情找下你老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