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秋天應該是一年中最適宜的季節了。
這時候學校組織了四年級的小學生一次秋游。
俊對這個安排不怎麼喜歡,正想著找個生病或是什麼借口推辭了全當放假一天了,哪想到學校竟然還打電話到家里來通知各個家長學校組織活動的事宜和安全保證,他舅媽倒是興致勃勃得給他忙東忙西準備起來了。
自從那次老師召見家長而只有管家出席的事情被梁老知道後,老爺子大為不滿,親自致電給陸國學,接了俊到梁家住,一並連學校的聯系資料也改了。
他直言,你陸國學沒本事顧全他的外孫,那他梁家也還養得起一個孩子。
陸國學心里雖然不大願意,但一想家里的境況和自己照顧不了兒子的事實,也就只能遂了老丈人的意。
俊當時就想,哪想到犯事一回還能得這樣的好處,早知上輩子他就不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了!當然了,這也全當是調侃自己的戲言。
不提每周致電詢問學習事宜的陸國學,就是他外公對待教育和成績也是極其嚴肅的,哪里容得他這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再說回秋游的事情,這對楊宛青當真是件新鮮事。
得知俊這回要在梁家長住,她更是把俊當成自己的兒子了,對他第一次集體旅游報以極大的熱情。
「哥哥,媽媽說你要和別的小伙伴玩,我可不可以跟你去呀?」
在速寫本上疾筆勾勒的俊嗯了一聲,又細細看了看雙胞胎的姿勢,復又低頭開始畫了起來,嘴里應道︰「哥哥不喜歡去,要不小俊浩替哥哥去?」
「哥哥為什麼不喜歡玩,媽媽說有好多好吃的,還可以摘野果吃,媽媽說好好吃的。」
好動的孩子實在呆不住了,忍不住跑了過去,見哥哥速寫本上畫著自己,頓時跑開了玩和吃的話題,拍手道︰「哥哥,這是我!還有,這個是弟弟!」他興奮地大叫著讓專心玩積木的弟弟過來,「弟弟,我們在這里面!你看!」
見弟弟不理他,搶了速寫本就沖了過去,翻給弟弟看,「你看!啊,還有好多俊浩和俊馳……」
俊看著兩個孩子擠在一起的腦袋,眼楮睜得大大的,看到一處還驚奇地張著嘴‘啊’一聲,那樣子真是萌極了!
這樣可愛的孩子,俊發誓自己一定會好好保護好他們!不再讓他們遭遇那些不幸。
听見孩子大喊大叫大笑的聲音,梁舅媽總算停下和幾個太太討論電話討論秋游該帶些什麼的話題,上來瞧了瞧,看見了畫冊也覺得稀罕。
上面已經畫了半本素描,俱是雙胞胎吃飯睡覺洗澡玩鬧時候的畫面,當看到小兒子頂著滿頭泡沫大笑的畫面時,楊宛青笑了起來,「畫得真好,小寶以後可以當畫家了!」
兩個孩子立刻有默契地崇拜著看向他,忽閃忽閃的大眼楮仿佛寫滿了‘畫家’‘畫家’的字眼。
俊大笑了起來。
93年的時候,就算是他們這樣的家庭,有了相機也不會常用。膠卷處理起來太過麻煩,完全不如後世的手機或是數碼來的方便。
可有時看兩個女圭女圭那麼可愛的場景卻不能記錄下來,心里覺得可惜,也就隨手畫了下來。他學的藝術,在沒有專攻鋼琴之前也學過幾年的畫畫,雖然水平也僅限于簡單的速寫,不過畫兩個孩子也已經綽綽有余了。
楊宛青撫模畫紙,心里感動于外甥對兩個孩子的用心。雖然和已故的大姐與婆婆沒有過幾次接觸,但听丈夫和公公時常說小寶的性格最肖他的外婆和媽媽,想來定也是個沉默或愛笑但生性溫柔的女子。
想到早逝的梁敏,她心里又嘆了口氣,她想大姐沒福氣守著這麼好的孩子長大,那就讓她替她盡這份心吧。
俊不知道舅媽心里在想什麼,他正被兩個孩子纏著再畫一張畫。舅媽見了也笑著要他畫一張,一家人哈哈笑著好不開心直把在書房看書的老爺子也引了過來。
俊看著這樣溫暖和樂的畫面,覺得幸福極了。
他曾在沉默中度過了童年,只有鋼琴陪他發泄,卻原來,是自己從沒好好把握過這樣的幸福。
這一次,他一定要好好珍惜,更要好好守護這個家。
秋游如期而至。
不同的是,被楊宛青慫恿的梁舅舅攜妻帶兒也加入了這次的秋游中,兩個孩子歡欣雀躍不說,就是兩個大人都興奮地積極準備,見舅舅把釣魚竿和各樣燒烤用具塞進了車後箱,俊搖頭失笑。
梁老對秋游倒是支持得很,這大半年看著自己的外孫越來越安靜,半點沒有這個年紀的男孩兒好動的樣子,他也擔心這樣下去對身體不好。
所謂樹挪死人挪活,不常動動,到底不是好事情。
看一家子忙著秋游的事情,不由得就和孩子們說起了以前農村里的生活。到底是能言善道的,幾句話就能讓兩個小孫子听得驚呼出聲,津津有味。
「爺爺,真的有這麼大的南瓜嗎?」小俊浩張大了手畫了一個圈,見爺爺點頭趕緊問道︰「爺爺,那里面是不是住著南瓜妖精?也抓小孩子吃?」
老爺子笑呵呵地點頭,「南瓜妖精只抓不听話的孩子和壞人吃。」
「哇!」
兩個孩子瞪大了眼楮。
俊實在忍不住哈哈大笑出聲,和笑眯眯的老爺子笑成了一團。
梁舅舅親自開著車跟在校車後,听見前面校車里傳出孩子們稚女敕的歌聲自己也樂呵呵地敲打著方向盤哼唱了起來。
梁舅媽大笑他唱得難听,轉頭就拍著手讓兒子唱以前教的《祖國的花朵》,孩子女乃聲女乃氣地跟著媽媽唱了起來,咬字不清時常逗得她和俊大笑起來。她又慫恿兒子催俊也一起唱,纏不過,俊也跟著唱了起來。
這些兒歌,在久違多年後唱起來,竟也是滿滿的快樂。
盡管,我們已不再是孩童,這些簡單的快樂只是想起依然讓我們覺得幸福。
郊游的地點其實就在帝都不遠的郊外,學校早和幾家農民打好了招呼,承諾不會糟蹋了莊稼,帶著孩子去摘了隻果和石榴,又去看農民割稻子。當看到好多小孩子抱著稻桿堆成小山,在稻草堆上玩抗戰游戲,不少孩子撒歡地加入了。
「啪啪」孩子躲在稻草堆後探出頭來,用手當槍射擊得有模有樣,很快就演變成了繞著稻草堆的追逐游戲。
有孩子三兩下爬到稻草堆上哈哈大笑「我是老大!你們都要听我的!」
很快就成了眾多孩子射擊的對象,孩子還有模有樣地抖動幾下,大喊「我死了!」倒在草堆上滾到地上也不怕疼。
「鬼子死了!」孩子們大叫起來,爭相大笑。
俊看著也不禁莞爾,一旁安撫了想沖上去玩的小兒子的楊宛青轉過頭來,「小寶怎麼不去玩,不喜歡嗎?要不要讓你舅舅帶你去摘石榴吃?」
俊笑著搖了搖頭。
曾幾何時,我們已經成長到只能旁觀這樣無憂無慮的快樂了。
我們有了太多顧忌,怕髒、怕癢,到底卻還是羨慕這樣的快樂的,卻已經不能再肆無忌憚,盡管回到了這個年紀,也終究擁有不了這一份純粹了。
拿著兩根稻草,和舅媽一起牽著兩個孩子走田間的小道,站不穩的孩子不斷跌下來,卻還是哈哈大笑。依依呀呀又開始唱起了兒歌來。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
稚女敕的歌聲在田野中回蕩,這個豐收的季節,幸福也在人們心間慢慢怒放成熟了。
回去的時候孩子們都依依不舍,當被告知要寫一篇郊游日記交上去的時候,這種不舍很快就化成了哀怨聲。
兩個沒有課業負擔的小女圭女圭抓著戰利品玩耍,听爸爸媽媽哄騙說明天還來玩,才算消停下來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在梳妝台前擦著頭發的楊宛青憂心忡忡地道︰「你注意到沒有,我們小寶是不是太乖了點?和別的小孩兒都不一樣。」
「那說明小寶聰明,哪都像一群沒長尾巴的潑猴似的。」翻著書的梁業煒漫不經心地道。
「去你的!」楊宛青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我跟你說認真的,這和別人不一樣有什麼好的,這麼點大的男孩子不愛玩鬧就罷了,你看他表情活像個大人似的,我看著都覺得憂郁,你都沒覺得不對勁嗎?怎麼當人家舅舅的?」
梁業煒收起了書,他拉著老婆坐下,嘆著氣說︰「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那爸爸還有那個家里烏煙瘴氣的,怎麼能養出快樂的孩子?以前是沒辦法了,現在小寶就住咱們家,我平時也忙,小寶和兒子們還要你多操心。」
楊宛青笑著道︰「這還用你說,我又不愛和那些太太們去打牌美容。」
說著把毛巾遞給丈夫讓他給自己擦著,兩人又說了會兒話,才關燈睡下。
並不知道自己正被舅舅舅媽擔心著的俊此時正在寫著那篇日記,三十歲的男人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寫小學作文了,看看自己先前寫的那些,要是被人看了,沒準嚇著了。
實在沒了法子,只得罷手,進了空間,重拾起《藥經》看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