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龍蟠廣西 第二十九章飛機和坦克

第二十九章飛機和坦克

「好吧,這個事情我答應了,不過我希望以後西南在名義上能夠听從中央的,而且湖南也不可能劃給西南,但是以後的湖南都督可以讓陸帥推薦。可是我們不希望再次出現類似‘討張’的事情了,有什麼問題可以向中央匯報。」袁克定說道,其實他也知道真的讓西南安靜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當這個協議簽了之後,那麼以後西南的一些行為就會有克制,畢竟對于雙方來說,這種規則要比沒有規則強多了。

「另外我希望岑先生能夠當選民國副總統,當然我指的是北洋能夠不反對這種事情,其他的都有我們來辦。」陸裕光說道,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央有一個為西南說話的人。

「可以我這個事情我也可以答應。」袁克定說道,他今天和

「那就謝謝袁公子了。」陸裕光起身說道,于是他們兩個的談話也就到這里了。

陸裕光和袁克定分離之後,雙方都回自己的老家了,而且各自都開始處理自己的問題,現在南北戰爭剛剛打完,遭受戰爭破壞各地都還比較h nlu n,而且各方面的情況比較復雜,所以在袁克定到達北京後,袁世凱就開始專心的忙這個事情,並且還想要從中得到更大的利潤。

同時陸裕光也被一件事情給困住了,這件事情就是西南的飛機改造終于成功了,而且這次的改造真正的讓西南的航空工業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陸裕光為了發展航空工業,專m n重金從國外請來了航空方面的專家,這些人經過努力將戰斗機加以改進終于制造出了能夠載物的噴氣式飛機,為此陸裕光高價請來了一堆默默無聞的外國航空事業者,其中有亨克爾、亨利.科安達等人,不過只有亨克爾是陸裕光提議請來的,因為陸裕光對亨克爾的印象很深,亨克爾是德國飛機設計師,噴氣式飛機的發明人。1911年畢業于斯圖加特工藝學院,同年試制出經過改進的法爾芒雙翼機。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亨克爾擔任歐洲幾家公司的工程師和技術顧問,以設計軍用飛機聞名。1922年組建亨克爾飛機工廠,研制和生產各種轟炸機、客機和水上飛機。亨克爾設計的飛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得到使用。亨克爾的主要貢獻是發明噴氣式飛機。他從1935年起與火箭專家布勞恩合作研制火箭飛機,1937年研制成的He-112火箭飛機,單獨使用火箭發動機試飛成功。1939年研制的He-176,飛行時速達880千米。同年8月,又與H.奧海因合作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渦輪噴氣發動機飛機He-178,于1939年8月27日試飛成功。1955年他在施佩耶爾重建亨克爾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陸裕光之所以能夠記住他,完全是因為陸裕光曾經看過的一本書,上面就是講的空軍的歷史,而亨克爾就在上面佔著很重要的位置,其實其他人陸裕光也找過,不過不是因為年齡太xi o,就是因為已經成名了請不過來,所以陸裕光就做主請了亨克爾。

其他的人則是通過馮如的關系請來的,為此陸裕光hu 費很多得資金,但是總算是通過各種方法將這些人全部請過來了。

西南飛機的重大成功則是可以將飛機的承載量增大了,這表明西南的這種噴氣式飛機已經具備了轟炸機和發展成客機的潛力,同時陸裕光也沒有讓人放下對于螺旋式飛機的研究,因為相對而言要想短時間內產生戰斗力,只有這種螺旋式飛機,雖然這兩種飛機的原理不同,但是c o作起來還是有一些共同x ng的,所以陸裕光讓人們發展螺旋式飛機就是為了發展戰斗機。

在歷史上戰斗機產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當時飛機主要用于戰場上空指引炮兵sh 擊、偵察和轟炸。隨後就出現用飛機來阻撓敵機執行上述任務的戰斗行動,形成空中的對抗。開始時只是後座的sh 擊員用手槍、步槍和機槍在空中相互sh年德國研制出裝有sh 擊協調器的福克E.I.飛機。機槍固定在機身頭部,穿越機頭的螺旋槳旋轉面sh 擊而子彈不會擊中旋轉槳葉。這樣,後座的sh 擊員被取消,駕駛飛機和sh 擊都由駕駛員來完成。這種飛機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空戰的方式,提高了飛機空戰能力。從此確立了殲擊機武器的典型布置形式。此後,殲擊機在速度、高度和火力等方面不斷改進。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殲擊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0公里/時,升限高度達6000米,重量接近1噸,發動機功率169千瓦,飛機配備7.62毫米的機槍。當時著名的殲擊機有德國的福克D和E、英國的S.E.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殲擊機的最大速度已達700公里/時,飛行高度達11公里,重量達6噸,所用活塞式航空發動機制功率接近1470千瓦。武器則由機槍發展到20毫米的機炮和空空火箭。瞄準系統已有能作前置量計算的陀螺光學瞄準具。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開始使用Me-262噴氣式殲擊機,最大飛行速度達960公里/時。戰後噴氣式殲擊機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殲擊機,飛行速度和高度迅速提高。

不過現在西南的戰斗機已經擁有了歷史上一戰後期的水平,飛機的飛行速度已經達到了每xi o時二百公里的速度,但是和噴氣式飛機相比,螺旋式飛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在歷史上二戰的時候飛機也開始變成了噴氣式飛機,但是現在陸裕光對于將噴氣式飛機用于戰斗機的制作並沒有多少信心,因為他知道二戰的時候這種噴氣式飛機之所以能夠用于戰斗完全是依靠一戰時期積累的經驗,而現在西南的情況並不足以讓噴氣式飛機變成戰斗機,在陸裕光的心中,這種噴氣式飛機能夠發展成轟炸機就行,同時陸裕光也下大了命令,準備成立跳傘部隊,他從鋼鐵師挑出來了一個團,作為跳傘部隊。

對于知道後世戰爭模式的陸裕光,他比誰都知道傘兵的用途,由多種兵種組成的空降部隊具有快速機動和超越地理障礙的能力,他們以傘降或機降的方式投入地面作戰,是一支能突然出現于敵人後方,配合正面部隊作戰的突擊力量。神兵天降空降兵的超機動能力使騎兵的迅捷剽悍、摩托化部隊的縱橫馳騁黯然失s 。使高地在軍事上的重要x ng、障礙物的運用、預備隊的使用、支援火力的協同、側翼掩護以及佯動和奇襲的運用等長期以來沿用的作戰原則都被置于一種完全不同的地位,寬闊的江河、高ch 入雲的山脈、難以穿越的雨林再也不是問題。

正因為這樣,所以陸裕光才開始大規模的發展傘兵,當然陸裕光的特種部隊也都開始準備參加傘兵訓練,陸裕光為此專m n將這種噴氣式飛機的制造工廠擴大了好幾倍,以便能夠更快的制造出來飛機,他可是比誰都知道那場大戰的來臨時間。

其實這兩種飛機也都是各有各的長處,螺旋槳飛機是靠螺旋槳旋轉時產生的力來使飛機向前飛行的。但是當螺旋槳的轉速和飛機的飛行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無法再靠加快螺旋槳轉速使飛機更快了。而噴氣式飛機所使用的噴氣發動機靠燃料燃燒時產生的氣體向後高速**的反沖作用使飛機向前飛行,它可使飛機獲得更大的推力,飛得更快。低空低速x ng能相比螺旋槳的要差,還有最致命的就是發動機了,噴氣機的一切x ng能最根本還是發動機,高空高速情況下對發動機依賴很大。一旦發動機故障了就失去動力,而飛機本身比螺旋槳飛機重多了,滑翔x ng能差,考驗飛行員的時候到了,n ng不好就得死。

就在陸裕光十分興奮地在想象怎麼用空軍去制約其他兵種的時候,有一個好消息傳到了陸裕光的耳朵了,陸裕光讓人研制的「坦克」終于研制成功了,不過人們對于這種鋼鐵怪獸卻是感覺怪怪的。

其實陸裕光最早的時候也就是瞎想一下,畢竟現在西南的工業實力還不怎麼樣,他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要將裝甲車正規化一點,但是當他第一次看到這輛正規的裝甲車的時候,陸裕光驚呆了,因為這正是他後世見到的那種坦克的最初模型,只不過在一些形狀和大炮設計上面還有一些缺陷,但是這的確能夠算得上是「坦克」了,甚至比原來歷史上的第一輛坦克還要標準。

令人奇怪的是這輛坦克並不是在德國資助的汽車廠里面生產出來的,而是在陸裕光自己派人從美國請回來的拖拉機專家開辦的拖拉機車廠里面開出來的,原來剛開始「坦克」研發xi o組也去過卡車廠希望能夠在這里得到一個單獨的車間,但是卻被車廠的負責人直接給拒絕了,對于那些簡單的裝甲車,他們車廠自己就能夠生產出來,而其他的裝甲車,車廠負責人並不相信會有這種車,而且當時卡車正處于繁忙的生產階段,最後他們找到了拖拉機制造廠,由于拖拉機的一些固有問題,這個工廠在西南的境況並不好,當「坦克」研發xi o組知道他們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于是就在這些人的幫助下,第一輛坦克終于出世了。

陸裕光在听到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也只是感嘆世事無常,當然在他的內心更多的是將這個事情看成是瞎貓踫到死耗子,不過陸裕光也知道了為什麼拖拉機不好出售了,于是在陸裕光的搭線之下,輪胎廠和拖拉機廠,聯合開始研發新式的拖拉機輪胎,也就是後世著名的輪式拖拉機。

其實陸裕光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的坦克就是在拖拉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ji o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御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5年,英國政f 采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制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x ng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x ng」和「雌x ng」兩種。「雄x ng」裝有2m n57毫米火炮和4t ng機槍,「雌x ng」僅裝5t ng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為了紀念發明家T取名坦克。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在1918年,法國也研制出了雷諾坦克,亦在一戰中立下戰功。這種稱為「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闢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

而陸裕光的坦克則是依靠裝甲車和拖拉機研制而成的,至于槍炮技術上面這里只有一些機關槍,不過相對而言陸裕光的坦克在速度和駕駛上面更相近于正規的坦克,當然這些槍炮技術對于陸裕光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因為陸裕光現在擁有亞洲最大的火炮工廠,里面的技術人員都是火炮方面的專家,給這樣的坦克按上炮管並不是什麼難事。

對于這種「陸戰之王」的產生,陸裕光的內心充滿了信息,相對于那種馬拉大炮的戰斗方式,陸裕光的這種坦克已經比對方高出了一個時代,而且按照世界上的陸戰情況來看,西南的陸軍實力因為坦克的誕生將要提高一個層次,如果能夠保持住這種優勢,那麼用不了多久,西南陸軍就能夠真正的進入世界一流陸軍的行列。

作為一個陸地大國,陸軍的強大就代表著整體軍事實力的強大,現在陸裕光對于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同時對于和日本將來的那一場不可避免之戰也越來越有信心了,陸裕光現在甚至開始想想空降坦克的情況了,但是也只是想想,因為這個事情沒有十幾年的時候根本就是沒有辦法完成的,現在西南的采礦業、鋼鐵業、槍炮行業、汽車行業雖然都已經趕上了世界水平,但是同時發展飛機和坦克這兩種東西還是很吃力的,因為這其中需要投入的太多了,所以陸裕光真的開始想要有一個合作伙伴了。

不過隨後陸裕光就強制自己將這個想法給取消了,因為他知道如果真的找了一個合作伙伴,那麼用不了多久,對方就能夠依靠強大的軍事工業將自己給甩到一邊,畢竟自己現在除了這個原創什麼都比不上別人,人家有熟練的工人,j ng深的專家、發達的工業,這些都是西南所不能夠比的。可以說從始至終陸裕光都在想法設法的想要在軍事上面超過日本,他現在只是想要通過各種訓練,讓西南陸軍的戰斗力超過日本陸軍,畢竟中日之戰不可避免,當初日本是依靠英國在幾十年間就趕了上來,而現在西南是依靠德國,要用更短的時間趕上日本,當然西南也是有自己的長處的,首先西南的資源比較豐富,適合發展工業,而且西南的地形比較復雜,畢竟是和練兵,當然現在有了坦克的幫助陸裕光已經有了十足的信心去對付日本陸軍,至于日本的海軍,陸裕光的想法是依靠轟炸機去對付,現在空軍基本上還沒有形成一個正式的兵種,所以各國也都沒有什麼防空力量,所以現在正是利用轟炸機去對付海軍的最佳時期。

當然航空母艦的原理就是利用飛機去對付海軍,當然這里的飛機是指多種類的,但是相對于現在的海軍來說,大轟炸機會更有效果,當然前提是轟炸機的油量能夠支持轟炸機的行程。

想到這里陸裕光開始有了一種想去看看自己海軍的沖動,自從海軍在海南建立起來之後,陸裕光還沒有怎麼去看過呢,不過一些情況他也知道,在德國船廠的幫助下,現在海南的船廠已經可以組裝各種軍艦,同時也能夠生產出來一些主要零部件了,雖然生產的不全,但是總算是能夠節約很大一筆費用了,而且這些主要零部件的原材料已經開始使用西南本地的鋼材了,因為那些生產不出來零件都是一些j ng密零件,用料雖然部隊,但是技術要求比較高。另外陸裕光不知道的在西南的一些生產其他j ng密儀器的工廠,已經有生產那些零件的能力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