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陸裕光的算計
陸裕光來參加黃興葬禮的這個事情,事前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當真正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人們真正的感覺到黃興和陸裕光的關系應該不是那麼簡單。現在陸裕光在全國的官面身份為雲南都督,但是在西南的職位卻是西南軍總司令,是西南巡閱使陸榮廷之下的第二號人物,而人們都知道陸榮廷現在已經不掌事了,而陸裕光現在則是西南的最高領導人。如果這個情況放到以前或許還沒有什麼,但是放到現在,卻是一件大事,因為西南現在已經控制了湖南全境,所以對于這些湖南士紳來說,陸裕光就是他們的皇帝。
在引領人員的帶領下,陸裕光和唐若雲慢慢的走向黃興的葬禮禮堂,在整個路旁邊都站滿了士兵,這讓陸裕光想起了歷史上黃興的葬禮,當時也是實行的國葬,只不過當時袁世凱已經死了,而且他也沒有在這個情況下死,在歷史上黃興死了之前,他們已經贏得了護國戰爭,作為勝利者和作為失敗者下葬是完全不一樣的。
走到黃興的尸體前面,陸裕光上了一炷香,然後眼淚就開始從他的眼角流下,陸裕光和唐若雲給黃興上完香之後就念道︰「黃公辭世**之殤,現今國家初建百廢俱興,正是黃公建功之時,然天妒英才,公在滿清覆滅之際,民國初興之時,飄然而去,全國之**志士無不深痛哀悼。」
說完這段悼詞,陸裕光又給黃興深深的舉了一個躬,然後轉身對旁邊的黃一鷗說道︰「黃公在世之時曾有恩于我,有功于國家,如果你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
「恩」黃一鷗答應道,因為黃興的原因,黃一鷗並不像有的**黨一樣認為陸裕光是軍閥,他在黃興的教育之下也認為陸裕光是在通過走另一條路來救中國,所以對陸裕光說的這種話也沒有多少反感,反而還有些感j ,畢竟現在陸裕光的身份高權力大,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還真的需要求到陸裕光那里。
「陸都督,我這里還有一封我爹寫給您的信。」說著他就從身上拿出了那一封黃興臨終前寫給陸裕光的信。接著說道︰「這是我爹在臨終前叮囑我親手ji o給您的信。」
「恩,我一定會認真看的,嗨,黃公的逝世是我**的一大損失呀。」陸裕光一邊接過黃一鷗遞過來的信,一邊說道。對于黃一鷗陸裕光並不認為他是一個純粹的**者,在陸裕光的嚴重,像黃一鷗、孫科這樣的人都是跟著父輩奮斗的,就像是古代那些起義軍的兒子們都是在為了支持父輩而參加農民軍一樣,但是陸裕光對于黃一鷗這些人也並沒有什麼偏見,因為黃一鷗做的事情也不是什麼錯事。
「謝謝陸都督,您們這些人的承認才是我父親最大的榮耀。」黃一鷗說道。
「以後就不要叫我都督了,您年齡比我大,以後就叫我興華吧。」陸裕光叮囑了一句,就帶著唐若雲走了,當走到m n口的時候,陸裕光轉身對身邊的警察局長問道︰「黃先生出殯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
「報告總司令我們已經以警察廳名義,向全市發出了‘出殯通告’,規定出殯日全市人民悼念的方式︰1、各居民店鋪住室于五日內均應一律下半旗;2、各居民于五日內停止嫁娶;3、各戲團于五日內停演戲劇;4、各經過街道于五日內禁止人力車及轎車通行;5、各酒館于五日內停止宴會;6、各ji戶于五日內禁止弦歌。」警察局長報告道,由于陸裕光現在還兼任著西南警察部隊總司令的職位,並且這些警察也是從士兵之中專業過來的,所以這些人稱呼陸裕光都是總司令。
「恩,黃先生的葬禮一定要辦好,黃先生是**的功臣,是國家的功臣,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舉行國葬,所以一定要辦好。」陸裕光再次叮囑道,他現在感覺自己真是有了一些後世領導們說話的樣子,不過要是說起來現在陸裕光的地位在後世也是進常委會的人了。
「是,保證完成任務。」警察局長說道,這是他們在部隊里面養成的習慣,陸裕光一直在部隊里面強調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在得到警察局長的保證之後,陸裕光並不像多做停留,畢竟這里面的人太雜,如果出了什麼意外,對于整個西南來說可就是很大的不利了。
就在陸裕光打算走的時候,一個士兵跑了過來。
「報告總司令,有一個人想要見您。」
「誰?」陸裕光問道。
「袁世凱臨時大總統之子袁克定公子」
「哦,那你讓他等兩天吧,等黃先生的葬禮過後,我要舉行一個舞會,到時候派人去請袁公子,另外另外你再通知都督府,讓他們派人暗中保護袁公子,袁公子在我們地盤上一定不能夠出問題。」
「是,保證完成任務。」士兵答道之後,就跑了出去。
而陸裕光和唐若雲則走向了自己的汽車,上車之後一隊士兵也跑了過來,他們分別上了陸裕光前面和後面的車,另外在這輛車的旁邊也站著四個士兵,由于這輛車是陸裕光是專m n派人設計的,所以在保衛方面有一定的特長,這輛車站四個人一點問題也沒有。
「你怎麼不見袁公子呀?」上了車之後,坐在陸裕光身邊的唐若雲問道,在她看來袁克定的身份和陸裕光的身份差不對,甚至陸裕光還比不上袁克定呢,畢竟袁世凱現在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陸榮廷只是一個西南巡閱使。
「我不是不見,我這不是讓他等等嗎,你是不是覺得我的身份還不如這個袁家大公子呢,我有什麼本事讓人家等呀?」陸裕光說道。
「恩,難道不是嗎?」唐若雲一副天真的樣子問道,她的樣子看起來很y u人可愛。
陸裕光在自己的老婆臉上親了一口,然後說道︰「你不知道這個袁公子可不是一般人,當初可是想要鼓動著袁世凱的那些部下打算學趙匡胤黃袍加身呢。」
「真的呀?難道他就不怕我們**黨在北邊暴動?」唐若雲又問道,在她看來暴動是很厲害的,可以說暴動是戰無不勝的,當然原因是陸裕光在西南的**是很成功的,而且她只見過西南的情況,對于其他地方的情況只是稍微听說過一點。
「暴動?袁世凱可是暴動起家,這些事情對于他來說並不算是什麼,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了,那麼我們可是要派兵北上了。對了你可要記好了,我們現在已經不是**黨了,我們是中華復興黨的黨員了,記住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建設,我們的目標是復興。這是我們作為掌控黨政人士的必須要做的事情,而**黨則是搞破壞的,當初我之所以是**黨完全是因為我要破壞滿清的政治制度。」陸裕光對唐若雲說道,自從西南開始大規模建設之後,西南的人們更注重的是生產的發展和城市的規劃建設。
「哦」唐若雲答應道。
陸裕光之所以不想要現在立刻就見袁克定完全是因為歷史上對袁克定這個人物的評價。在歷史上,袁克定的名聲並不好,原因就在于袁克定為了當皇太子n ng虛作假鼓搗讓他爹當皇帝,結果袁世凱剛剛當上皇帝,就開始眾叛親離,可以說這一切雖然不是袁克定主導的,但是袁克定對這些推b 助瀾的事情確實做的不少。
袁克定的晚年並不好,陸裕光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上面記載著一個人對袁克定的回憶,晚年的袁克定經濟窘迫,與其表弟張伯駒生活在一起。陸裕光現在還記得張家子nv對袁克定的描述︰晚年的袁克定經濟窘迫,與其表弟張伯駒生活在一起。承澤園里的袁克定干瘦、矮xi o,穿一身長袍、戴一xi o瓜皮帽,拄著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很厲害,一個脾氣有點怪的老頭——這就是袁克定留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我第一次見袁克定是在承澤園的家里,按照輩分,我一直喊他「大爺」。當時,袁克定就和我們住在一起。我們一家三口,加上n in i住在承澤園最後面的房子里,而袁克定的房子在承澤園前面的東偏院,我進出回家,都要經過那里。那時候袁克定已經70多歲了。袁克定的老伴是他的元配夫人,很胖,像個老大媽,特別喜歡打麻將,和又瘦又矮的袁克定在一起很不協調。在承澤園生活的這些年里,袁克定從不ch u煙,和客人見面也很客氣、和善,總是微微欠身點頭致意,對我們孩子也一樣。他年輕時曾到德國留學,所以通曉德語和英語,看的書也以德文書居多,有時也翻譯一些文章。或許是因為早年跟隨袁世凱四處游走,他的口音有些雜,听不出是河南、天津還是北京話。
父親通常不願意跟我們講張家和袁家的事情。後來有人向父親問及袁克定的事情,父親才說起來︰袁世凱去世後,每個孩子分了一大筆財產,袁克定作為長子主持分家,因此一直有人懷疑除了均分的那份遺產外,他還獨佔了袁世凱存在法國銀行的存款。但他的錢很快耗光,抗戰時期,袁克定的家境日漸敗落,他原來還想找關系,求蔣介石返還被沒收的袁氏在河南的家產,但被拒絕,袁克定只好以典當為生。華北淪陷後,日本情報頭子土f i原賢二還想籠絡袁克定,要他加入華北偽政權,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對北洋舊部施加些影響。袁克定幾次跟父親提到這事,那時他經濟已經很困頓了,他掂量再三,說出任固然有了財源,但也不能因此而做漢ji n。據說袁克定還登報聲明,表示自己因病對任何事不聞不問,並拒見賓客,後來有人將刊登他聲明的那張報紙裝裱起來,並題詩表彰他的氣節。
父親當年不是很喜歡一意鼓吹袁世凱做皇帝的袁克定,但後來看見他家產耗盡,生活越來越潦倒,1948年就將他接到承澤園。後來任中央文史館館長的章士釗給袁克定一個館員身份,讓他在那里謀一職,每月有五六十塊錢的收入。父親說,他每次一拿到工資,就要ji o給我母親,但父親不讓母親收他的錢,說既然把他接到家里了,在錢上也就不能計較。1952年燕京大學並入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從城內沙灘遷入燕園。第二年,父親把承澤園賣給北京大學。我們家那時在海澱還有一處30多畝地的院子,從承澤園搬出後,在那個院子住了半年左右,後來賣給了傅作義,最後住到了後海附近。父親給袁克定一家在西城買了間房子,讓他們搬了過去,也照樣接濟他們的生活。
當陸裕光第一遍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些不相信,畢竟按照袁家的情況應該不會h n的這麼慘,但是當陸裕光差了很多資料之後才知道,袁世凱死後不僅是北洋垮了,就連袁家也垮了,可以說袁世凱一世梟雄,但是並沒有像張作霖這樣的人一樣事先將家里的事情安排妥當,或者說他將北洋的利益放在了自己利益至上,但正式他的北洋讓他徹底的失敗了,這對于袁世凱來說是一個悲劇,但是對于陸裕光來說是一個借鑒。
陸裕光現在不見袁克定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想要讓人將這個消息給放出去,從而讓湖北的段祺瑞和袁世凱的裂痕越來越大,可以說現在王士珍退隱的情況下,段祺瑞就是北洋的二號人物,在袁世凱死後能夠維持北洋表面上平靜的人只能夠是段祺瑞,這也是為什麼在袁世凱死後段祺瑞能夠和黎元洪相斗的原因。
「劉桂賢」突然陸裕光好像想到什麼事情一樣,大聲的喊道。然後車子就停了。
「到」從後面跑過來一名身穿新軍軍服,肩扛五顆豆的人跑了過來,這個人大約有三十多歲,現在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屬于陸裕光手下的中間派,也是軍官俱樂部的中間派。
「你馬上率領你們團的部隊,準備好干糧和軍火,連夜進入陝西,想辦法突襲西安,推舉張雲山當陝西都督,給北洋鬧出一些動靜來,這樣也算是給他們一個警示,我這里有張雲山前一段時間寫來的一封信,你到那里通知他你是西南派出來的。」陸裕光吩咐道,他突然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個電視劇,《關中槍聲》而這個原型則是張雲山,所以陸裕光這個時候才想到了控制陝西最好的辦法,其實他一直對陝西虎視眈眈,畢竟陝西有著西南缺少的石油資源的,但是陸裕光知道現在自己不可能派兵將那里全部佔領,至少自己沒有這麼多的兵力,但是陸裕光剛才想到了張雲山才想起了陝西有一個張雲山的人曾經給自己寫過信,想要加入復興黨,自己當時沒有在意,但是現在正好是一個機會,現在袁世凱的部隊正在剿滅白朗,而陸裕光的部隊如果趁虛而入,扶持張雲山為西南的代理,那麼陝西這塊地盤還不是自己的手中之物了。
「是,保證完成任務」說完劉桂賢就走了,自從陸裕光打完討張戰爭之後,陸裕光就開始將自己身邊的副官給取消了,而是讓一些駐地部隊的旅團長在自己身邊,如果有事情自己可以直接下達命令。
「你怎麼坐著汽車也能夠想到出兵的事情,真是服了你。」唐若雲抱怨道,不過陸裕光只能夠苦笑,然後他開始慢慢思考起張雲山的信息,對于這個人的信息,完全是陸裕光對前世看那個電視劇的興趣而注意的。
張雲山字鳳崗。陝西長安人。父母早逝,兩兄長外出謀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長幫人勞動糊口。光緒二十一年陝甘總督兼新疆巡撫陶模為鎮壓西寧回民起義在陝西募兵,張入伍隨軍轉戰甘肅、青海、新疆,積功升任都司。後退伍在蘭州組織戲班,因遭當局緝捕而逃亡伊犁,聯絡當地頭人反清,因未達目的再返蘭州。
光緒二十六年唐常才在南方舉義反清,張在西北起兵響應,因唐軍失販而未能如願,只身返回長安,入巡防隊當兵,經友人推薦入武備學堂當號兵、號目。三十年再入陝西常備軍,次年任常備軍司號長;宣統元年ch n陝西新軍正式組成,張任協司司號官。張早年在陶模軍中就加入了哥老會。由于他的積極活動,宣統二年初開「通統山」堂時,即吸收了1000多名哥弟,絕大多數是新軍中的士兵。這時,陝西新軍下級軍官中的同盟會員已由4人增為29人,其中錢鼎、張寶麟具有同盟會與哥老會雙重身份。張等哥老會頭目積極與錢鼎、張寶麟等人ji o往,促進了同盟會與哥老會的初步聯合。又經過兩三個月的工作,各營隊哥老會頭目都表示願接受孫中山的主張,並願意「跟著黨人干」。從而促成了同盟會、哥老會雙方于宣統二年六月初三在西安大雁塔「歃血為盟,共圖大舉」。
後來當陸裕光在廣西起義並且佔領貴州、重慶的消息傳到西安之後,他們才開始真的出兵進行**,最後由于得到了來自重慶方面的支持,所以他們才開始真正的**成功,就這樣作為陝西頭目的張雲山和重慶的馬濟搭上了關系。
不過在袁世凱當上大總統以來,張雲山的處境就越來越不好了,他在當地受到了排擠,而且袁世凱還派了陸建章去佔領他的地盤,所以他才會向西南求助的,在他看來投靠西南,也比被迫投靠北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