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龍蟠廣西 第十九章活捉張勛

就在馮國璋還在思考怎麼樣處理張勛這個事情的時候,徐州的張德寶已經得到了他的消息,而且還截獲了張勛和他們之間的電報。

「團長,我們截獲了張勛和馮國璋之間的電報通訊,現在馮國璋正率領部隊駐扎在淮南一帶,但是不清楚為什麼他們的部隊到達淮南之後行軍的速度就慢了下來,按照他們原來的行軍速度現在應該快到達我們這一帶了,但是現在我們的偵察兵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敵軍在這一帶出現。」副官向張德寶匯報到,他們這些天一直在和總部聯系,之所以這麼多天不強攻徐州內城,就是得到了上面的命令,雖然他們不知道陸裕光是怎麼想的,但是他們接到的命令卻是可以游擊作戰,但是不準和敵軍硬拼。

「恩,我知道總司令的意圖了,來人呀。」張德寶听了副官的匯報,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大聲的喊道。

「到」一個通信員站在了張德寶的面前。

「馬上命令第三營向南移動,同時隸屬于第一營的獨立大隊也歸三營指揮,讓他們努力將敵軍限制住。」張德寶命令道,他知道陸裕光讓他圍而不攻是為了政治上面的原因,如果這一次自己攻城造成的傷亡太大,那麼就會給北洋政府留下話柄,畢竟自己這些士兵征討張勛的名義就是張勛在南京的惡行,所以自己這些部隊必須在保證大部分人安全的情況下打敗張勛,至于張勛在城內的一些政策,陸裕光也听說了,雖然他知道張勛是一個敢于喪心病狂的人,但是他沒有想到張勛竟然喪心病狂到了這種程度。

「是」通信員喊道,然後轉身下去了。

看著通信員消失的背影,張德寶轉身對身邊的副官道︰「你馬上通知一營長,讓他馬上給我找到入城的途徑。」張德寶一般是不會下這種特殊命令的的,但是現在是事情緊急,而且一營長的辦事速度太慢,所以張德寶才開始下這種命令的,但是沒想到副官還沒有出去,就看見一營長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

「報告團長,有辦法了。」

「報告團長有辦法了。」黃副官,哦不現在應該是黃營長了,他站在劉風面前說道,他的部隊已經和段芝貴的部隊接上火了,雖然他對段芝貴的軍隊有所顧忌,但是他沒有想到段芝貴的部隊竟然能夠擴展到四萬余人,可以說現在段芝貴的部隊都已經達到兩個多軍了,在全國範圍內兵力的數量也是數得著的了。

「什麼辦法」劉風激動地問道,如果讓他率領現在自己手中的部隊抵抗段芝貴的第一軍,那麼劉風不會感到什麼壓力,甚至他還可以吃掉段芝貴,畢竟他們的軍火比較強勁,當然這是指原來隸屬于西南軍的那些人,而後來招降的軍隊都是使用原來的軍火,不過這和第一軍相比也不差,隨意劉風的信心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信心十足,但是當段芝貴的部隊達到四萬人的時候,劉風的信心就下降了,他手中只有一萬人左右,如果這些人全是西南軍出來的,那麼劉風有信心做成這件事情,可現在的事實卻是西南部隊只在這些部隊當中佔很小一部分,就連當餡餅都不夠,這也是收降敵軍最難辦的事情。

「我們現在的形式很不利,但是我們卻可以拉長對方的進攻路線,現在我們的部隊全都分散在這一片,好不如將部隊集合起來在南昌城下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當然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的,在城外留下一半的精銳,到時候南昌城內的部隊和對方來一次消耗戰,而埋伏在城外的部隊可以趁機偷襲,在敵軍疲憊的時候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黃營長向六分請示道。

「好,我看就按照這個辦法來,來人馬上集合部隊。」劉風大聲的喊道,他甚至戰爭的特性,戰爭的情況真是瞬間即逝。

「報告總司令,我們的炮兵已經驅逐了對方的炮兵,但是對方仍然在不斷的增加兵力。根據我們軍事研究室的意見,恐怕是段祺瑞帶兵南下了,這個北洋之虎的名聲應該是讓他們死命拼兵力的原因。」陸裕光的面前是一個穿著西裝的年輕人,從他的一舉一動上面很難看出他們的是軍隊中人,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教書的先生呢。

「哦?馬上命令電報科,將對方的電報內容破譯,同時命令唐繼堯率領部隊繼續向北行進,這一次我們不僅要消滅張勛,我們還要讓袁世凱的北洋嘗嘗我們的厲害,讓他們知道軍事力量的對比,像他這種講究實力餓人應該知道我是什麼意思。」陸裕光說道,他大概已經猜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場戰局變得這麼復雜了,段祺瑞出京坐著火車這麼長時間沒有到達武昌、馮國璋部隊距離機械團那麼近卻是一直沒有進行交火,看來北洋的內部不平靜呀。

其實陸裕光曾經研究民國史的時候曾經見過這樣一個故事︰由于刺殺宋教仁這件事情影響實在太大,袁世凱自己也兜不住了,全國人民要求查明真相、懲辦凶犯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國會也召開特別會議,責成盡快破案。案情並不復雜,很快查明,凶犯就是武士英,而他的幕後則是上海青幫頭子應桂馨,應桂馨又供出了洪述祖,這就不用往下查了。一時間群情激奮,輿論滔滔,袁世凱一看事鬧大了,不好收場,為了丟車保帥,只好犧牲趙秉鈞這位忠心耿耿的馬前卒了。于是趙秉鈞因為宋案‘引咎辭職‘,袁世凱立馬批準,同時任命段祺瑞為代理總理。民主共和的概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段祺瑞這位從晚清政治漩渦中走出來的政治家也不例外,從個人操守上說,段祺瑞不愧為北洋時期不可多得的清官,個人生活簡樸,從來不以權謀私,也沒有什麼特別不良的嗜好,唯獨有一樣東西,是段祺瑞一生追求的,那就是權力。段祺瑞的性格剛烈耿直,性如烈火,而且做事情向來獨斷專行,根本容不得別人在他面前指手畫腳。他在做代總理時,除了必須參加的國務會議外,從不到國務院辦公,有時甚至連國務會議也不參加,因為他從來就沒有將國務會議放在眼里,每天都在自己的辦公室辦公,而他處理的也主要是軍事問題。國務院秘書長張國淦不主張對南方用兵,認為北方軍力雖然強過南方,但現在民國了,民眾的民意是支持和而不是戰,應當考慮民意的向背。段祺瑞一听大怒,就像老師訓斥小學生一樣板起面孔斥責︰‘你不過是個文人,軍事的事你懂什麼,閉上嘴吧‘堂堂的中華民國國務院秘書長竟然被人毫不客氣地剝光了面子,盛怒之下的張國淦氣得立即遞了辭呈。袁世凱知道了趕緊挽留,因為張國淦是湖北人,南北議和時是湖北省代表,袁想借張充當他和黎元洪之間的橋梁。可段祺瑞對張國淦一百個不滿,連老袁的面子也不給,干脆派自己的秘書盧弼代理秘書長,把張國淦一腳踢出了國務院。段祺瑞率性任為,不把國會、國務員放在眼里。在國會兩院要求國務員到院就善後大借款接受質詢時,段祺瑞先派荷槍實彈的士兵封鎖出入國會的道路。槍械相踫、塵土飛揚、口令山響的場面把國會會場的氣氛弄得驟然緊張。議員們面面相覷、惴惴不安。這時段祺瑞身著陸軍上將軍服威風凜凜地走進會場。面對眾議院議員們,他神色自若,傲傲然、坦坦然,議員們不曾見過這陣仗,大多數人不敢吭聲。沉寂半晌,才有議員要求解釋借款案。段祺瑞強硬地聲稱‘木已成舟,毋庸再議‘。至此,無人再敢多言。

通過這件事情陸裕光明白了段祺瑞和袁世凱之間的關系也不是很好,其實即使從來沒有看過這件故事陸裕光也知道北洋內部不平靜,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當天下都是袁世凱的時候,袁世凱需要思考的事情就是怎麼樣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所以當年的北洋三杰就是首當其沖,畢竟袁世凱是以北洋軍發家的,他深知掌握軍隊的重要性對統治者來說就是掌握了自己的命根子。段祺瑞自北京政府成立起,就歷任各界內閣中的陸軍總長,等于是掌握袁世凱命根子的人。段祺瑞主管的陸軍勢力膨脹,陸軍部範圍內的大事段祺瑞往往自作主張,其門生、故舊迅速得到提拔、重用,像被人稱作‘小扇子軍師‘的徐樹錚做了陸軍部次長;人稱‘四大金剛‘的靳雲鵬任山東都督;吳光新升了陸軍中將;傅良佐做了總統府軍事處處長;曲同豐為將軍府參軍,段祺瑞不帶兵但可控制的兵能左右大半個中國,尤其是北京城。這使袁世凱深感到了隱隱的威脅。同樣他也感覺到了在南邊手握重兵的馮國璋那里的壓力,只不過相對而言馮國璋比段祺瑞低調,而且在政府中馮國璋的職位也比段祺瑞低調。

其實說都是知道北洋三杰和袁世凱是北洋真正的首領,因為他們的威信在那里,在清室退位之後北洋三杰就變成了北洋兩杰,北洋之龍王士珍退隱,而剩下的段祺瑞和馮國璋就是首當其沖了,畢竟他們的能力和部隊數量都在那里擺著,可以說在北洋,袁世凱下邊的第二人不是袁克定,而是段祺瑞或者馮國璋。不過雖然袁世凱對他們也有所懷疑,但是卻不得不用他們,畢竟別人沒有實力去和陸裕光作戰。在袁世凱的心里,西南軍和北洋的矛盾要比北洋內部的矛盾大很多。陸裕光覺得這可能是段馮二人不願意出兵開戰的原因的,當然陸裕光已經將機械團已經吃掉馮國璋一個師的事情給選擇性遺忘了,其實在他們這種級別的軍官眼中,一個師的傷亡並不算是什麼,如果有相應的利益交換,那麼這些事情都好解決,但是陸裕光現在考慮是不是要和對方私下解決這些事情,還是真的和對方來一個硬的。

其實這兩個方面都有好處,如果私下和解,那麼陸裕光在將張勛剿滅之後,就能夠利用很小的損失順利的撤回西南,這樣就不用和北洋勁旅開戰,而且還能夠獲得全國甚至國際上的聲望,畢竟他當初出兵要打張勛並且口號喊得很響,這下子完成了也可以讓人重新認識自己的實力,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沒有讓北洋認識自己真正的實力,這讓陸裕光打算用軍事上的威脅來保證西南發展的想法給落空了。

如果和北洋硬踫硬,那麼結果很明顯就是傷亡可能會大一些,但是可以真正的威脅到北洋,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這樣才可以保證西南的穩定發展,最後陸裕光考慮了一下決定還是硬踫硬,這樣可以讓西南軍的軍威震懾許多的麻煩,同時也可以在和別的省合作或者是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能夠擁有強硬的底牌。

「報告團長,今天夜里第一批軍隊進去,這是我們第一營的精銳,一共六百人,他們的槍法都不錯而且都配備著短槍,所以我向您保證這一次我們的行動一定會成功,張勛這個喪心病狂的殺人魔王的末日來臨了。」一營長站在徐州內城牆的一個角落向張德寶匯報到,這是一個菜農提供的,他是城外種菜的,每天要進出這個城牆,張勛在內城和外城都設立了收稅地方,又一次這個菜農無意中發現了這個能夠讓菜車推過去的地方,所以每當第二天凌晨的時候菜農就會把菜裝好然後偷偷的將菜車推進城內,藏在角落里,等到人多了之後再推出來。

「恩,這一次全靠你了,剛才總司令來電,命令我們用最短的時間攻克徐州,消滅張勛的勢力,為**除掉一塊毒瘤。」張德寶說道。

「是」一營長回答了一句就率領著部隊進去了。

深夜,城內突然發生了大規模的槍戰。

「報告大帥,敵軍已經進城了。」一名士兵跑到了張勛的屋外慌慌張張的報告道。

「什麼」張勛大聲的問道,這可是真的把他給嚇著了。

「老爺怎麼了?」小妾嬌聲的問道。

「去,一邊去」張勛說了一句,趕緊穿上衣服,帶著士兵走了出去,張勛打過不少仗,對于這種情況並不是很驚慌,但是當他帶著兵出門口的時候那場面真是讓他驚呆了。

「抓住張勛,抓住滿清余孽。」外面的士兵大聲的喊道,並且張勛的護衛們不斷的後退,張勛知道自己的衛隊已經不行了。

經過一夜的戰斗,城內的辮子兵們真的不行了,現在是跑的跑逃的逃了,城門也在夜里給打開了,張德寶正式率領部隊進城。

「報告團長,屬下不辱使命,活捉了張勛。」一營長興奮地跑過來報告道。在他的身後就是頭頂辮子的張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