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飛對這件事情也是十分頭疼。
談到修路,最省事的方式無疑就是貸款。貸款在手,天下我有!反正又不花自己的錢。
吳建飛知道,蔣文軒通過關系肯定能夠通過銀行貸到款,但是蔣文軒明顯不願意這樣做,因為他知道那樣是涸澤而漁。
現在行署已經欠了銀行上千萬的貸款,如果再這樣下去,這個窟窿會越來越大。雖然蔣文軒對大湖的發展很有信心,但是經濟的發展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後續的投資仍舊十分,等這條公路修建完畢,金廬高速很快就要提上日程。雖然高速公路的修建,大頭由國家和省里來拿,但是地方也要配套資金,到時候那什麼來配套?繼續貸款?
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可是不貸款拿什麼來修路呢?
融資上市,吸收社會閑散資金?一個地區哪有這樣的資格?讓各縣來均攤?更是扯淡了,縣里面的財政一個個千瘡百孔,哪有余力來投資修路?
吳建飛想來想去,這筆錢還是要落在黃華他們幾個的頭上。
吳建飛試探著問蔣文軒︰「不知道萊諾沃他們幾家公司能不能出這筆錢?省里的500萬加上地區的300萬,就已經800萬了,他們只要出一半的錢就行了!他們4家企業平均下來一家也就200萬,這對于他們來說應該沒有太大的壓力吧?」
蔣文軒搖搖頭︰「他們來投資,很大程度上是看了我的面子,再讓他們出這筆錢不合適。」
吳建飛反駁道︰「沒什麼不合適啊!他們出錢,我們修路,等我們把路修完之後,一次性把20年的經營權賣給他們,這是一項十分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們穩賺不賠的!」
「而且等他們落戶大湖工業園之後,物流業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到時候省道上的車流量會有個大幅度滇升。他們還能夠帶動下游產業鏈,這些產業鏈也需要物流運輸。還有,將來生活水平提高了,私家車的保有量也會大大增加,這些車子不都要在路上跑?把這些東西都算進去,他們應該說是賺了大便宜,將來的收入肯定比現在的投入多得多,他們沒有道理不願意啊!」
政府借助民營資本或者外資修路,然後把經營權賣給對方,這在後來是一項十分常見的操作方式。這種方式應該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政府借助民營資本的力量,能夠以很小的投入把原本需要財政投入的修路工程完成,有了便利的交通條件,無論是招商引資工作的順暢還是物流密度的增加,都會給當地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很多地方政府都是通過這種手段節省了成本,然後把財政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建設當中,從而贏得了發展的先機。
而投資者的投資又得到了的回報,他們在家里開開心心地數錢,數到手抽筋,笑得合不攏嘴。如果說91年的時候,收費站的效益還不是那麼明顯的話,那麼再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當大街小巷里跑的全是車子的時候,他們的效益想不好都不行。
吳建飛的分析讓蔣文軒眼前一亮,但是隨即又搖了搖頭︰「還是不行,他們不是做這一行的,即使去找他們,他們肯定也不願意擔這個風險。即使他們是看在我面子上來投資的,但是他們畢竟是商人,要站在利益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承包收費站不僅僅是投資完了就沒事了,後面還有一系列的操作問題,他們與其把精力放在這個上面,還不如多生產一些產品,那樣來錢要快得多。」
吳建飛不由一陣發苦,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專員你到底要怎樣啊?我已經黔驢技窮了啊!即使多了二十年的見識,畢竟層次太低了不是,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出這麼多了!
不過蔣文軒卻口風一轉,說道︰「不過你剛才說的倒給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老黃他們的確不是做這一行的,但是他們肯定認識做這一行的!等我回去就找他們,讓他們介紹這方面的投資者。800萬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大數目,但是對于那些資本家來說並沒有多少。這些資本家的錢閑著也是閑著,當然要為我們大湖的經濟建設作出一份貢獻了!當然,好處也少不了他們的!」
吳建飛一陣郁悶︰專員,您說話能不能別大喘氣?咱的小心肝受不了啊!
不過蔣文軒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的確很快,一轉就想到了打那些資本家的主意。有些人是以投資為業,是實實在在的資本家,他們就是以錢生錢,做投資,賺回報。
這些人都是頗具眼光的商人,而且和蒼蠅一樣,哪里有錢賺,他們就會往哪里去。
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蔣文軒也稍稍松了一口氣。
「明天,我還要去省里幾個部門跑一跑,讓小彭跟著我就行了,你如果有什麼事情,就去忙你的吧!下午吃完飯我們再回去。」
「好的,我明天想去拜訪一下蕭主任。」
「嗯,上次的事情還沒謝謝他,你就代我向他表示一下感謝吧。」
吳建飛也不知道蔣文軒這話是正話還是反話,蕭前進的那篇報道對蔣文軒造成了不小的困擾,可以說是把蔣文軒逼近了死胡同。
蔣文軒需要的是穩定的環境來發展經濟,而不是兩大陣營的對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蕭前進的文章直接導致了兩大陣營的對立,讓蔣文軒苦心經營的局面付諸流水,蔣文軒對他恐怕沒有多少好感。
所以吳建飛猜測,蔣文軒這話恐怕理解和諷刺兼而有之。
蕭前進的文章不代表他的意志,這個蔣文軒能夠理解,但是他的文章的確給蔣文軒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而且他們兩人私交還不錯,這恐怕就讓蔣文軒不得不刺他一下了。
吳建飛離開蔣文軒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蔣歆晨已經早早地上床睡覺了。她的作息時間很規律,晚上從來不超過10點鐘睡覺,好像晚上復習的時間也並不多。如果讓別的同學知道了,恐怕吐血的心思都有了。
小丫頭本來還想等吳建飛出來和他玩耍一會的,但是左等也不出來,右等也不出來,最後實在困得不行,就上床睡覺去了。
行走在江淮大學的校園里,吳建飛的思緒有些凌亂。
這里的一枝一葉,一花一草,他都是那麼的熟悉。他曾經在這里揮汗如雨,曾經在這里憧憬,曾經在這里躊躇滿志。
兩世的記憶疊加在一起,吳建飛的眼眶有些濕潤。這里有愛護他和他尊敬的老師,有曾經搭肩前行如今卻各奔東西的同學。
也不知道超子他們如今怎麼樣了?
和所有的大學宿舍一樣,吳建飛的宿舍也是按年齡大小編號,吳建飛是三號,也就是老三。他口中的超子叫何超,是老四,和吳建飛感情最好。
他們兄弟六人,其他五人畢業後都留在了省城工作,唯有吳建飛畢業後回了老家。
畢業之後,各自忙工作,雖然偶爾也有電話溝通,但是畢竟相隔兩地,聯系也就漸漸少了。
吳建飛重生之後,一直忙于工作,倒沒怎麼顧得上大學同學,畢竟不在一個地方。現在重回母校,吳建飛一下子就想起了同窗四年的室友們。
畢業之後,其他四人有的進了省里的機關單位,有的分配進了事業單位,只有何超另闢蹊徑,居然選擇了自己創業。
在吳建飛的印象當中,何超後來的事業做的並不順利,他的生意幾次起伏最終也沒能創下一番事業。不過還好,他最後在省城開了一家小超市,勉強算是個小老板吧。
吳建飛正沉浸在回憶中,突然被一個聲音驚醒了。
「你是……吳建飛嗎?」是個女人的聲音,似乎不太確定吳建飛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