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國喪一

臨近期末,復習中

更新不穩定見諒,實在是不好意思

月下給大家賠個不是……

**********

一切都是相當井然有序的,雖然朱允炆知道現在的錦衣衛已經不堪重用,但是在這種特殊的時刻里,錦衣衛卻能發揮出他無可蘀代的作用。

等安排下去以後,朱允炆像癱了一樣,整個人軟在了座椅上。他明白,很多事情,都要重新開始了。

「來人,傳令金吾兩衛,做好行軍準備。穿戴好孝服,然後先一步北上鳳陽。」

這次金吾兩衛去鳳陽也是為了控制局勢。在京師這種地方,就算錦衣衛除了岔子,也很難鬧出什麼大事,但是在鳳陽,說不定就會可怕很多。金吾兩衛的存在,就是為拱衛鳳陽皇宮。等再遷鳳陽之後,把握整個大明未來的東西,都在鳳陽皇宮之內。

「皇上,請您更衣……」一個小太監捧著從內織染局舀來的素服。

朱允炆默默的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外面的鐘鼓一起鳴響,悠長的聲波蕩漾皇城。

很多在辦公的大臣先是不覺得,然後才發現現在的點兒並非上朝之時,為何鳴鐘敲鼓。而且這鐘鼓之聲,卻並非先後擊響。而是采取了同時鳴起的方式。

第二響……第三響……

等鳴到三響,此時才有大臣反應過來。

「不會是太上皇駕崩了吧……」

「聖旨到!諸卿出來接旨!」洪武門上,傳旨太監的聲音傳遍了大明的各個行政機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聞鳳陽煙火傳訊,太上皇暴崩于鳳陽,諸卿務必歸家易服,然赴鳳陽祭奠。再改鳳陽為行在,各部各寺各堂各司從五品以上官員必赴鳳陽,不需主官留守。欽此!」

「真的是太上皇陛下駕崩了……」听完聖旨,有人陷入了呆滯狀態。

「太上皇陛下……」除了在呆滯的和急忙趕回辦公地點,處理完手上事務,等著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派發素服的。也只剩下不多不少一批人,直接哭喪了起來。

其實對于大明這個新興的王朝,尚未遇到過天子駕崩一事。結果這次朱元璋的駕崩作為整個大明第一次天子級別的國喪。雖然之前就遇到過一次皇後馬氏的喪禮,但是也不會有這次的級別高。

朱允炆覺得麻煩之處就是在于必須要趕到鳳陽去祭拜。雖然在滿期之後必然要拉回孝陵安葬,但是從京師到鳳陽的路上其實變數很大。

這次朱允炆也不先行前往鳳陽,而是等百官基本離開之後,在慢慢悠悠趕往鳳陽。對于他來說,現在的穩定,遠遠的要比聲望重要。可以說現在的朱允炆已經想到了即將到來的戰爭,但是現在的他並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歷史上朱棣那個「臉斗士」實在是很難去對付。歷史上靖難之役那種突然莫名其妙的飛沙走石、旗桿折斷,讓朝廷大軍士氣頓失。

現在朱允炆所安排的就是那種天羅地網。即便是有一環被臉攻破,那麼朱棣依舊是沒有戲唱。對于他來說,壓倒性的絕對優勢,才是王道。他在這件事情上,不敢冒險。

再說朱允炆也沒有冒險的必要吧,作為現在掌握這正統和力量的一方,現在他只要步步為營,把握好節奏就是了。

要是現在朱允炆的年齡和歷史上朱允炆登基的年齡一樣的話,現在朱允炆就已經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了。

十六歲……朱允炆想到這里就感到了深深的無力。

「皇上,御輦已經備好了……」

「朕稍微過一會啟程,你去看看禮部尚書李原名是否啟程,如果還沒有走的話,就讓他先前來見朕。」

本來這禮部,算是一個比較清閑的部門,但是似乎在這洪武二十六年卻格外的忙碌。

死者為大,恩科也不能停,看來又要犧牲我自己了。朱允炆無奈的搖搖頭。

「臣李原名參見皇上!」倒是沒多久,身著素服的李原名就已經來到了謹身殿。

「李愛卿來的倒是很快,這段時間禮部是不是忙碌了許多?」朱允炆直接關心起了禮部的事情,畢竟繞彎子也沒什麼意思,直接開門見山就好。

「多謝皇上的關心,皇上,臣這禮部,向來都是有時候忙有時候閑著的。這種樣子臣已經習慣了,這次皇上召見臣來,是不是又有什麼新的事情要吩咐禮部去處理?」

朱允炆點點頭說︰「皇爺爺,他離開朕而去了。皇爺爺的葬禮,一定要辦好。孝陵的工程現在完成的怎麼樣了?」

「皇上,孝陵現在基本上已經完工,還缺少一些附屬建築,還有碑亭等等。但是進行奉安大典,從禮節上是完全是可以的,孝陵陵寢的規模已經達到禮制的要求了。具體的孝陵工程進展可能工部會知道的更清楚,基本上就是工部在督促建設。」

朱允炆點了點頭,因為現在朱元璋過世的太早。按照前世的歷史上記載,明孝陵修了三十余年,主體工程到洪武末年才基本完工,所以不禁擔心起孝陵的建築。

其實就算是已經修好了,也會有幾錘子工時沒做的。陵寢不能在人死之前修好,人還活著,陵寢修好了是犯忌諱的。

「李愛卿,這次喪禮,又要讓禮部多了件事情。朕也沒想到本來硬朗的皇爺爺居然這麼快就……」

「皇上請節哀……」李原名看著朱允炆的情緒似乎有些失控,不禁低下頭,低聲提醒了朱允炆,「皇上,那大婚儀式和恩科這兩件事情?」

朱允炆默默的嘆了一口氣,稍微平靜了一下情緒。雖然他不是真正的朱允炆,完全不必為朱元璋的暴崩而悲傷。但是朱元璋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已經影響到了他,讓他覺得,朱元璋就真的是他的爺爺……

「李愛卿,這大婚大典,等皇爺爺奉安入土之後,再做打算。但是恩科的事情,一刻不能停下,最遲在十月半前後,要舉辦這次恩科。科目不一定要多,主要是為了選拔言官。所以朕希望這次恩科可以選到為人正直,不已貪腐的讀書人。朕更不希望出現舞弊事件,一經發現,直接發配遼東,終身不得返回關內!」

(求推薦啊!!!!!!!!)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